ODB

靈命日糧 : 先愛

讀經: 約翰一書4章7-21節


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約翰一書4章19節


對於我們剛收養的兒子,我們懷著極大的耐心,希望撫平他內心的創傷,幫助他融入我們這個家庭展開新生活。然而,他先前在育幼院所受到的傷害,仍不時地挑起他的負面行為。雖然我同情他過去的遭遇,但他的那些壞行為,卻讓我對他日漸冷淡。為此,我感到十分內疚,便和兒子的治療師談談這樣的困境。她溫柔的回覆切中要點:「他需要妳先愛他⋯⋯在他並不可愛的時候,讓他明白,他值得被愛。」

使徒約翰將讀者帶到極深的愛中,並闡釋彼此相愛的緣由是因為上帝的愛(約翰一書4章7、11節)。我承認自己無法時常以上帝的愛去愛他人,無論是陌生人、朋友,或是自己的孩子。然而,約翰的話激勵了我,上帝先愛我們,挑旺了我心中的愛,並讓我有能力去愛人。上帝差遣祂的兒子,對我們每個人展現祂完全的愛。我很感謝上帝,因祂不像我們那麼容易就收回祂的愛。

雖然我們的罪惡行為不值得上帝愛我們,但祂對我們的愛卻永不動搖(羅馬書5章8節) 。上帝先愛我們,不但激勵我們以彼此相愛做為回應,更能藉此將上帝的愛表明出來。

— 洪可婷

親愛的主,縱使我有罪,但感謝祢仍然愛我。
求祢幫助我,願意先愛他人。


上帝先愛我們,使我們能夠愛人。



全年讀經:
約伯記32-33章;使徒行傳14章


靈命日糧 : 我會怎麼做?

讀經: 創世記45章1-11節


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上帝。-創世記45章8節


研究兒童行為發展的醫師芭芭拉·霍華(Barbara Howard)曾說:「孩子們認為父母偏心,往往是造成手足紛爭的主要因素。」舊約聖經裡的約瑟就是一個例子。約瑟是父親最鍾愛的兒子,也成為哥哥們妒忌的對象(創世記37章3-4節)。結果他哥哥們將他賣給即將前往埃及的商旅,還製造他已被野獸咬死的假象(12-36節)。約瑟的夢碎了,前途一片渺茫。

然而,約瑟在困境中仍選擇忠於上帝,即使這樣的選擇似乎會讓他的處境更加艱困,約瑟依然全心倚靠上帝。他雖然遭到波提乏的妻子誣陷,因莫須有的罪名被關進監獄裡,卻仍信靠上帝。

多年後,約瑟的兄弟們為了度過饑荒,來到埃及購買糧食。當他們發現這位埃及的宰相,竟是他們所蔑視的幼弟時,個個嚇得驚惶失措。但約瑟卻對他們說:「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自憂自恨,這是上帝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上帝。」(45章5、8節)

約瑟恩慈的言語,使我不禁再三省思,當我面對同樣的情況時,我會想報復,還是能因信靠上帝,而以寬厚仁慈待人呢?

— 麥大衛

親愛的天父,求祢賜給我們信心全然信靠祢,
並且求祢讓我們看見,
祢以良善仁慈引導我們走人生的旅程。


唯有藉著信心的雙眼,才能在人生的低谷,看見天父慈愛的雙手。



全年讀經:
約伯記30-31章;使徒行傳13章26-52節


靈命日糧 : 為自由歡呼

讀經: 羅馬書6章15-23節


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羅馬書8章2節


紐西蘭的攝影記者歐拉夫·維格(Olaf Wiig)曾遭綁架,並被扣押為人質達13天之久。在獲釋之後,他滿臉欣喜地告訴大家:「我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那麼真切地感覺到自己還活著。」

不知為什麼,重獲自由似乎比擁有自由更令人振奮。

歐拉夫的喜悅可以提醒我們,天天享有自由的人,很容易忘記自己是何等地蒙福。在屬靈方面也是如此。當我們信主一段時間之後,很容易就會忘記被罪綑綁的滋味,變得躊躇滿志,甚至不知感恩。這時,上帝便會藉著初信者提醒我們,他們以活潑的見證述說上帝所做的事,使我們能再次體會「脫離罪和死的律」所帶來的喜樂(羅馬書8章2節)。

若自由已讓你習以為常,或是你只想到自己有許多事情不能做,就當思想:你不再是罪的奴僕,已經得著釋放、稱義成聖,並與耶穌基督同享永生!(6章22節)

花些時間感謝上帝,因你已成為祂的僕人,有能力和自由去做許多事。為著你在基督裡所享有的自由而感恩、歡呼吧!

— 林茱莉


為基督而活帶來真自由。



全年讀經:
約伯記28-29章;使徒行傳13章1-25節


靈命日糧 : 恢復關係

讀經: 約書亞記7章1-12節


你們若不把當滅的物從你們中間除掉,我就不再與你們同在了。-約書亞記7章12節


雖然交稿日迫在眉睫,我與丈夫今早的爭執卻仍縈繞心頭。我盯著螢幕上不斷閃爍的游標,手指放在鍵盤上,心裡想著:「主啊!他也有錯呀!」

當電腦螢幕變暗時,映照出了我憤怒的神情。我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這不僅阻礙我的工作,而且也影響我與丈夫、與上帝之間的關係。

我放下自尊,拿起電話,請求丈夫原諒。我嚐到了與人和好的平安,因丈夫也向我道歉。感謝上帝,最後我準時交稿。

以色列百姓也曾因一人犯罪而全民受苦,但之後得享與上帝和好的喜樂。約書亞早已提醒上帝的子民,不可在耶利哥之戰中私攢財物(約書亞記6章18節),但亞干卻將擄獲的物品藏在自己的帳篷裡(7章1節)。等到他的罪行被揭露且經過處置之後(4-12節),以色列民才能與上帝恢復和好的關係。

正如亞干一樣,我們也經常忽略「把罪藏在帳篷裡」會使我們的心遠離上帝,並連帶影響身邊的人。若要與上帝、與人維持健全與信任的關係,就必須尊耶穌為主、承認我們的罪,並尋求饒恕。天天順服這位創造我們、扶持你我,滿有慈愛的上帝,我們才能一起事奉祂,享受祂的同在。

— 鄧書琪

主啊,求祢幫助我們能看清、承認並轉離我們的罪,
好讓我們與祢、與人之間有更親密的關係。


上帝能除去我們心中的罪,讓我們與祂、與人保持親密的關係。



全年讀經:
約伯記25-27章;使徒行傳12章


靈命日糧 : 輕鬆省力

讀經: 路加福音9章57-62節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加福音9章23節


蘭熙坐在朋友家的窗邊飲茶,窗外是美麗的花圃。春雨和陽光讓百合、繡球花、鳶尾花和月見草恣意地爭奇鬥豔,她看了不禁輕嘆:「如果能享受這美景,但不須每天澆花除草,那該多好啊!」

有時選擇輕鬆省力的方法的確比較合乎實際。但有時只追求輕鬆省力卻會使人停滯不前,意志消沉。我們期盼擁有愛情,卻不願克服彼此間的差異所帶來的困難和衝擊。我們希望功成名就,卻不願接受生活中必經的風險與失敗。我們渴望討上帝的喜悅,卻又不願面對各種挑戰。

耶穌清楚地讓祂的跟隨者明白,除了將自己的生命降服於祂,此外並無捷徑。祂也訓誡那個想要跟從祂的人,說:「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上帝的國」(路加福音9章62節)。要跟隨耶穌基督,就不要三心二意。

當我們相信耶穌時,便要一心跟隨祂。這是絕對值得的!因祂也告訴我們:「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在來世必得永生」(馬可福音10章29-30節) 。跟隨基督雖不容易,但祂已賜下聖靈與我們同在,而且還讓我們今世和來世都能享有豐盛、喜樂的生命。

— 葛庭墨

天父,當我全心倚靠祢的聖靈時,
才有能力完成祢要我做的一切事。
求祢幫助我,今天就明白並順服聖靈的帶領。


許多值得去做的事都非易事。



全年讀經:
約伯記22-24章;使徒行傳11章


靈命日糧 : 大掃除

讀經: 彼得前書1章22節-2章5節


所以要除去一切惡毒、一切詭詐、虛偽、嫉妒和一切毀謗的話。-彼得前書2章1節,新譯本


最近,我在租來的寓所內,從原有的房間搬到另一個房間。這比我原本想像的還更費事,因我希望有個全新、整潔的開始,所以不想將多餘的雜物搬到新的房間。花了許多時間整理後,門口堆放很多袋子,有些是要丟的,有些則是要捐贈或回收的。經過一番努力地清理後,我終於可以住在整潔漂亮的新房間了。

清理房間的經歷,讓我在讀到彼得前書2章1節時,有了全新的省思:「所以要除去一切惡毒、一切詭詐、虛偽、嫉妒和一切毀謗的話。」彼得論述信徒在基督裡得著新生命後(1章1-12節),就敦促他們丟棄那些阻礙靈命成長的性情(1章13節-2章3節)。當我們與主同行時感到煩亂,或對人愛心冷淡時,並不需要質疑自己是否已經得救。我們除去自己的惡行,不是為了賺取救恩,乃是因為我們已經得到救恩(1章23節)。

我們在基督裡確實擁有新的生命,但舊有的陋習卻無法立時消失殆盡。因此,我們每天都要「大掃除」,摒棄妨礙我們全心愛人的習性(1章22節),好讓靈命持續成長(2章2節)。我們有了全新、清潔的心靈,就可經歷基督奇妙的大能與生命,重新被建造(5節)。

— 白茉妮

天父,感謝祢藉著主耶穌在我們裡面建造新的生命。
求祢幫助我們,每天都能來到祢面前,得著潔淨與更新。


天天除去毀壞靈命的陋習,經歷在耶穌裡的新生命。



全年讀經:
約伯記20-21章;使徒行傳10章24-48節


靈命日糧 : 多一點時間

讀經: 路加福音13章1-9節


管園的說:「主啊,今年且留著,等我周圍掘開土,加上糞。」-路加福音13章8節


去年春天,我本想要砍掉後門的玫瑰花叢。因為三年來,只見它開過零星幾朵小花,長不出花苞的枝梗又四處亂竄,雜亂無章,看起來一點兒也不賞心悅目。

當時我因為事務繁忙,便打算遲一些才整頓院子裡的花木。然而就在那幾個星期的時間,那玫瑰花叢居然開滿了大朵的白玫瑰。我看到前所未見的景象:百花綻放、滿庭芬芳,還灑了一地美麗的花瓣。

看到玫瑰花叢重拾生命力,令我想到路加福音13章6-9節,耶穌以無花果樹所作的比喻。以色列人慣常砍除連續三年都不結果的無花果樹,好讓土地作更充分的利用。在耶穌的比喻中,園丁請求主人對這棵樹再寬限一年。從1-5節可以看出,這個比喻意指以色列人沒有遵照上帝的旨意行,悖逆犯罪,上帝本可以立即施行審判,但祂卻寬容他們,給他們時間,讓他們得以歸向祂、得著饒恕,開花結果。

上帝期望所有的人都能得赦免,開花結果,所以祂願意給我們多一點時間。因此,不論我們是在慕道的路上,或正在為還未信主的家人和朋友代禱,上帝的寬容與忍耐,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是個好消息!

— 霍薛頓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
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
你們就不能做什麼。(約翰福音15章5節)


上帝給世人多一點時間,可以回應祂的救贖之恩。



全年讀經:
約伯記17-19章;使徒行傳10章1-23節


靈命日糧 : 信心的行為

讀經: 雅各書2章14-26節


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我便藉著我的行為,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雅各書2章18節


我有一位朋友開車去購買日常用品。途中,她看到有位婦女獨自走在路旁,當下就決定繞回去載她一程。在車上,這位婦女談起自己沒錢搭公車,所以即使天氣悶熱,也不得不走好幾公里的路程回家。朋友聽了之後,不禁感到心酸。因為這名婦女不僅走一大段路回家,那天凌晨她也是步行好幾個小時,趕在清晨四點到達工作地點。

我的朋友藉著載她一程,實踐了雅各對基督徒的教導,要將信心付諸於行動,畢竟「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各書2章17節)。雅各教導教會應該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1章27節),要求基督徒以愛心的行為實踐信仰,而不是紙上談兵、空談愛心。

雖然我們得救是因著相信耶穌基督,而不是靠著自己的行為,但我們仍應藉由愛人、關懷別人的需求,真實地活出我們的信仰。願我們都能像這位熱心搭載路人的朋友一樣,在與人同行的旅程中,處處留意是否有人需要幫忙,時時給予溫暖的協助。

— 潘艾梅

主耶穌基督,祢在十架上為我捨命,
完成了救贖的工作。求主使我永不忘記,
是祢的犧牲讓我得著新生命。


藉由好行為,活出真信仰!



全年讀經:
約伯記14-16章;使徒行傳9章22-43節


靈命日糧 : 未完成的作品

讀經: 羅馬書7章14-25節


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感謝上帝!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羅馬書7章24-25節


藝術巨擘米開朗基羅逝世後留下了多件未完成的作品,但其中有四座雕像,卻是蓄意為之,那是《濃髯的奴隸》、《奴隸阿塔拉斯》、《覺醒的奴隸》和《年輕的奴隸》。這四座看似未完成的奴隸雕像,其實是米開朗基羅刻意呈現的意境,突顯出永無止境的奴役束縛。

米開朗基羅並不以鎖鍊來表達禁錮綑綁的形象,而是直接從大理石塊中刻鑿出雕像的身軀,並且讓這些身軀深陷石塊之中。這幾座雕像呈現出極力掙扎,卻永遠不得釋放的形態。

我能深切感受這四座奴隸雕像的困境,宛如看到自己在罪中掙扎。縱然奮力掙脫,卻仍被罪惡綑綁,並「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羅馬書7章23節),無論我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自己。但感謝上帝,你我都不會像那未完成的作品一樣受困。雖然我們必須等到回天家的那一日,才能在上帝手中成為完全,但現在若我們願意讓聖靈在生命中動工,祂就會改變我們。因為上帝應許在我們心裡動了善工,必成全這工(腓立比書1章6節) 。

— 畢愛敏

上帝,感謝祢,讓我們藉著耶穌基督的救贖,
脫離罪的轄制,成為新造的人。


祂是陶匠,我們是泥土。



全年讀經:
約伯記11-13章;使徒行傳9章1-21節


靈命日糧 : 五指禱告

讀經: 雅各書5章13-18節


互相代求。-雅各書5章16節


禱告是與上帝談話,沒有一定的公式。然而,有時候我們或許可以用一些方法,讓我們的禱告更充實。我們可以用詩篇或其他的經文(譬如主禱文)來禱告,或是用簡易禱告法,其順序為﹕讚美、認罪、感恩和懇求。最近,我還發現可運用一種「五指禱告」的模式,幫助我們為人代禱﹕

•當你合掌時,大拇指最靠近你。所以禱告時,先從你最親近的人,也就是你所愛的人開始(腓立比書1章3-5節) 。

•食指常用來指引方向,它提醒你為負責引領教導的人禱告,如聖經教師、傳道者以及主日學的老師(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25節) 。

•中指是最長的,你要為那些居高位的當權者禱告,如國家、地方領袖,以及你公司的主管(提摩太前書2章1-2節) 。

•無名指通常是最脆弱的,別忘了要為那些有困難或受苦的人禱告(雅各書5章13-16節)。

•小指則提醒你,我們相對於上帝的偉大,是多麼地微小。當祈求祂供應你一切所需(腓立比書4章6、19節) 。

不管用什麼模式,最重要的是常跟天父說話,祂希望聽到你發自內心的聲音。

— 施安妮

天父,求祢賜我智慧,
讓我知道當如何為別人代求。


禱告不需要華麗的詞藻﹐而是要發自內心。



全年讀經:
約伯記8-10章;使徒行傳8章26-4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