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與獅群同住

讀經: 但以理書6章19-28節


祂是永遠長存的活上帝。-但以理書6章26節


我到芝加哥一間博物館參觀,看到一幅巨大的壁畫,描繪了一頭長著雙翅、表情凶猛、闊步行走的巴比倫獅子。這頭獅子象徵著掌管愛和戰爭的巴比倫女神伊絲塔(Ishtar),與公元前604-562年間,聳立在巴比倫通道旁的120頭獅子十分類似。

歷史學家認為,巴比倫人攻陷耶路撒冷之後,被擄到巴比倫的以色列人在尼布甲尼撒的王國,可能看過這些獅子。這些歷史學家表示,當時可能有些以色列人會相信巴比倫女神伊絲塔已經擊敗了以色列的上帝。

但是,但以理雖然也被擄,卻沒有像他的以色列同胞一樣心存疑惑。他對上帝忠貞不二,堅信不移。他照常敞開窗戶,每日三次禱告上帝,即使這意味著他將被丟進獅子坑裡。當上帝從饑餓的獅群中,將但以理拯救出來之後,大利烏王說:「[但以理的上帝]是永遠長存的活上帝,……祂護庇人、搭救人」(但以理書6章26-27節)。但以理對上帝的信心,深深影響了巴比倫的領導階層。

不管壓力有多大、沮喪有多深,只要堅心信靠上帝,便能激勵人們將榮耀歸給上帝。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求祢賜我力量,
讓我在心情沮喪時,仍能繼續信靠祢。
求祢讓我經歷祢永不止息的愛,緊靠祢身邊。


忠於上帝便能激勵他人。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3章;約翰福音5章25-47節


靈命日糧 : 真正的朋友

讀經: 創世記14章17-24節


撒冷王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創世記14章18節


詩人山姆·華爾特·福斯(Sam Walter Foss)曾經寫道:「我要住在道路旁,成為別人的朋友」(出自《道路旁的房子》)。成為人們的朋友,也是我心中所願。我想站在路旁,等待疲憊的旅人,關懷那些飽受凌辱、委屈和心靈受創、沮喪憂傷的人。我要陪伴他們一程,用激勵人心的言語,滋潤他們的心靈,讓他們重新得力。雖然我可能無法解決他們的問題,但卻可以祝福他們。

當亞伯蘭疲憊地從戰場返回的時候,麥基洗德這位撒冷王兼祭司來迎接他,並為他祝福(創世記14章)。我們對他人的祝福並不只是禮貌性的客套話,把人帶到福氣的源頭才是真正的祝福。麥基洗德為亞伯蘭祝福,說:「願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賜福與亞伯蘭!」(19節)

我們可以與他人一同禱告使他們得福;也可以將他們帶到上帝施恩的寶座前,讓他們得著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6節) 。我們可能無法改變他們的困境,但可以引領他們來到上帝面前。這是真正的朋友所當做的。

— 羅大衛

親愛的耶穌,願我像祢成為別人真正的朋友。
開我的眼看見別人的需要,願意聆聽對方的心聲。
祢是生命的源頭,幫助我把人帶到祢面前。


愛包括耐心聆聽。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24-25章;約翰福音5章1-24節


靈命日糧 : 永不凋謝

讀經: 以賽亞書40章1-8節


草必枯乾,花必凋殘;惟有我們上帝的話必永遠立定!-以賽亞書40章8節


我兒子維維在蹣跚學步時,常喜歡摘花給我。我欣賞剛採摘的翠綠花草,也喜愛兒子和丈夫一起在花店選購的花束。我珍惜他們送的禮物,直到它枯萎了,才不得不扔掉。

幾年後,維維送我一束美麗的絲綢花。他將白色馬蹄蓮、黃色向日葵和紫色繡球花插在玻璃瓶裡,向我咧嘴一笑說:「媽咪,妳看,這是永不凋謝的花朵,就像我對妳的愛一樣。」

如今,兒子已長大成人,那束絲綢花也早已磨損,失去原本的光彩。然而,這「永不凋謝的花朵」卻讓我記得他的孺慕之情。同時也提醒我,真正永遠不改變、不褪色的,是上帝無限和永遠長存的愛,祂已經藉著祂亙古不變、真實可靠的話語向我們顯明了(以賽亞書40章8節)。

當以色列百姓面臨的患難排山倒海而來時,以賽亞相信上帝永存的話語,他安慰以色列百姓(40章1節),並宣告上帝會赦免他們的罪債(2節),要他們專心等候將臨的彌賽亞(3-5節)。百姓能夠相信先知以賽亞,因為他不看環境,只定睛仰望上帝。

這個世界充滿變數和苦難,人的意見和我們的感情也是瞬息萬變,更是像我們的生命一樣極其有限(6-7節)。但我們仍能信靠上帝,因祂已經藉著祂永遠真實的話語,向我們顯明祂的慈愛和屬性永不改變。

— 鄧書琪


上帝以永遠立定的話語,表明祂的慈愛亙古長存。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22-23章;約翰福音4章31-54節


靈命日糧 : 撒種

讀經: 馬太福音13章1-9節


撒在好地上的,-……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馬太福音13章23節


有位女士寄給我一封極富意義的電子郵件,她這樣寫道:「令堂是我1958年在蒲蘭市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她是位好老師,很善良,也很嚴格!她要我們學習詩篇23篇,然後在課堂上朗誦,當時我真是嚇壞了。但是,在1997年我成為基督徒之前,這是我唯一讀過的聖經經文。如今,每當重讀這首詩篇,當年與麥老師有關的回憶就會湧上心頭。」

耶穌曾對眾人講了一個比喻,提到一個農夫出去撒種,這些種子分別落在道路旁、石頭地、荊棘叢和好土裡(馬太福音13章1-9節)。有些種子永遠不會發芽生長,但是「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23節)。

我母親在公立學校教書二十年,她教導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們讀書、寫作和算術,散播仁愛的種子和上帝慈愛的信息。

在這封電子郵件的末了,這位女士還提到:「當然,在後來的基督徒生活中,我也會受到其他人的激勵。但是,詩篇23篇和麥老師溫柔的特質,卻總是銘刻在心。」

今日撒下上帝愛的種子,可能會結果纍纍。

— 麥大衛

主啊!我願一生殷勤地散播美好的種子。
求祢幫助我,能將生命中聖靈所結的果子傳遞出去。


我們撒種,上帝使其開花結果。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9-21章;約翰福音4章1-30節


靈命日糧 : 露營詩篇

讀經: 詩篇8篇1-9節


耶和華我們的主啊,祢的名在全地何其美!-詩篇8篇1節


我和丈夫一起去散步賞景時,總會帶上相機,拍下我們腳邊各類植物的特寫照片,這些植物就像是個微觀世界一樣。我們所看見的大自然世界,實在是既豐富又美麗,即使是一夜之間就能湧現的蕈類,都為樹木點綴上一叢叢的橘色、紅色和黃色!

拍攝這些生活周遭事物的照片,提醒我要抬頭仰望那位創造各種菇類,及滿天星宿的造物主。祂設計的世界廣袤無垠、多彩繽紛,祂更創造了你我,將我們安置在這一切美好事物中,享受並管理一切(創世記1章27-28節 ;詩篇8篇6-8節)。

這讓我想起我們一家人常朗誦的「露營詩篇」,那是我們圍坐在營火旁朗誦的詩篇。「耶和華我們的主啊,祢的名在全地何其美!祢將祢的榮耀彰顯於天。⋯⋯我觀看祢指頭所造的天,並祢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祢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祢竟眷顧他?」(詩篇8篇1-4節)

多麼奇妙!這位創造世界萬物的偉大造物主,竟然眷顧你和我!

— 柯愛莉

偉大的造物主啊,當我們觀看祢創造的美麗世界,
心中充滿讚美。感謝祢創造了我們!
求祢幫助我們,能以智慧管理祢所造的世界。


充滿智慧的上帝創造我和我居住的世界,更以智慧看顧我。–楊腓力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7-18章;約翰福音3章19-36節


靈命日糧 : 保惠師

讀經: 約翰福音16章7-15節


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祂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約翰福音16章13節


在我登機準備前往遙遠的城市讀書時,我感到緊張和孤單。在飛行的航程中,我想起了耶穌曾應許門徒,將賜給他們聖靈的安慰和同在。

當時門徒肯定非常困惑,因為耶穌對他們說:「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約翰福音16章7節)。對他們這些見證過耶穌的神蹟,並且領受祂教導的人而言,耶穌離開了怎麼會對他們有益處呢?但耶穌告訴他們,如果祂離開,聖靈保惠師就會到來。

耶穌在即將離世時,對門徒說了一番話(約翰福音14-17章,即所謂的「離別之言」),幫助他們瞭解祂的死亡和升天,並強調聖靈的到來,這保惠師將與他們同在(14章16-17節)、教導他們(15章15節)、為耶穌作見證(26節),並引導他們(16章13節)。

我們接受了上帝所賜的新生命,聖靈就住在我們裡面。聖靈讓我們得著許多益處,例如:指出我們的罪,幫助我們悔改。我們痛苦時,祂給予安慰;遇到難關,祂伸手扶持。祂使我們有智慧,能明白上帝的教導;給我們有信心和盼望,有愛心願意分享。

我們歡喜快樂,因耶穌賜給我們聖靈保惠師。

— 潘艾梅

親愛的天父,祢差遣祢的愛子拯救我們,
差派祢的聖靈安慰並勸戒我們。
我們感謝祢的慈愛與良善,願我們能榮耀祢名。


聖靈住在每個相信耶穌的人心中。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5-16章;約翰福音3章1-18節


靈命日糧 : 喜樂歡唱

讀經: 腓立比書1章21-26節


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著,為你們更是要緊的。-腓立比書1章23-24節


在牙買加的一間醫院裡,有位名為薇歐莉的老太太坐在病床上,面帶微笑地看著前來探視她的一群青少年。日正當中,炎熱的天氣使得病房裡又悶又熱,但她並沒有任何怨言,反倒絞盡腦汁地想要唱一首詩歌。接著,她開心地唱著:「我就行走著、奔跑著、跳躍著,讚美主!」她一邊唱,手臂一邊前後擺動就好像正在奔跑一樣。此時,周遭的人都不禁落淚,因為薇歐莉沒有雙腿。她說自己這樣唱,原因是:「耶穌愛我,將來在天上,我就有腿能跑了。」

薇歐莉的喜樂與對天國滿心的期待,體現了保羅在腓立比書1章對於生死所提出的論述。他說:「但我在肉身活著,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該挑選什麼。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22-23節)

當我們遭遇艱難困頓時,可能會渴望得著釋放,早日回天家。但薇歐莉處在艱辛的環境中,仍展現出她的喜樂。我們同樣也可以為上帝所賜今生豐盛的生命,以及未來無盡的喜樂,而「行走著、奔跑著、跳躍著,讚美主」!

— 白德夫

親愛的主,求祢幫助我在困苦中依然能夠喜樂。
幫助我們能以喜樂的心面對今生的患難,
因為我們所盼望的是「好得無比的」。


我得著上帝所賜的新生命,喜樂就永不止息。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3-14章;約翰福音2章


靈命日糧 : 幽暗路徑

讀經: 約書亞記1章1-9節


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上帝必與你同在。-約書亞記1章9節


我們在結束家庭旅遊返家的途中,經過奧勒岡中部的荒蕪之地。在日落後的兩小時裡,我們在幽暗中駕駛,行經深谷、穿越荒原,少過二十輛車子的車頭燈偶爾出現在黑暗中。後來,月亮緩緩升起,當我們行駛在山坡上時,可看見皎潔的月亮,但行經低地時,月亮就被遮掩了。女兒說,那月光就像在提醒我們上帝的同在。我問她,是否要看見月光才能確信上帝的同在。她回答:「不用,但這樣也挺有幫助的。」

摩西死後,約書亞繼承了領導以色列人的任務,負責率領上帝的選民進入應許之地。雖然約書亞知道這使命是來自上帝,但想必他仍會覺得這任務十分艱巨。於是,上帝慈愛地應許約書亞,必定與他一同前往(約書亞記1章9節)。

人生的道路常會經過未知的境地,有些時候我們必須穿過前頭幽暗不清的路徑。上帝的計畫對我們而言或許晦澀難解,但祂已應許將常與我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章20節) 。有了這美好的應許,無論未來我們會面對多少挑戰和未知數,都無需擔憂。即使前方道路幽暗不明,那真光永遠與我們同在。

— 洪可婷

親愛的主,我雖眼不能見祢,但感謝祢總在我身旁,
求祢以祢的同在,使我心得安慰。


雖然我們看不見上帝,但祂依然同在。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0-12章;約翰福音1章29-51節


靈命日糧 : 見證人

讀經: 約翰福音1章6-14節


[約翰]來,為要作見證,就是為光作見證,叫眾人因他可以信。-約翰福音1章7節


在法院進行訴訟的過程中,證人並非一般的旁觀者或觀眾,而是能夠影響一件案子結果的積極參與者。我們為基督做見證也是如此,我們積極向人見證一件極其重要的事實,就是耶穌的死和復活。

施洗約翰告訴人們耶穌就是世界的光,他的見證乃是基於本身對耶穌的認識。記錄耶穌事蹟的門徒約翰,也以他親身的經歷為耶穌做見證,他說:「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福音1章14節)。使徒保羅也特別叮囑年輕的提摩太說:「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摩太後書2章2節)

我們可以說,所有的基督徒都被傳召,在世界的法庭面前做證。聖經說,我們不是旁觀者,而是積極的參與者,為耶穌的受死與復活做見證。施洗約翰在曠野呼喊,而我們則要在工作場所、社區鄰里、教會、家人和朋友當中,為耶穌做見證。我們要成為積極的見證人,告訴人們耶穌在我們生命中的奇妙作為。

— 戴勞倫

我們的言行能為耶穌做見證嗎?
今天,我們能用哪些獨特的方式做見證呢?


福音真是太棒了,讓我們不禁要與人分享!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7-9章;約翰福音1章1-28節


靈命日糧 : 等待的壓力

讀經: 詩篇90篇


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90篇12節


過去幾年,我有兩位家人罹患了致命的疾病。對我而言,在陪伴他們度過治療的這段期間,最困難的一件事情就是什麼都無法確定。我巴望著醫生能給個確定的答案,但總是事與願違。醫生給我們的並不是明確的答案,而是無盡的等待。

無法確知事情的發展,帶來了難以承受的壓力,讓人不斷猜想下一次的檢查會出現怎樣的結果。我們還有多少時間相聚?是幾週、幾個月、幾年,或是數十年?但不論我們患了何種疾病,或得到什麼診斷,終有一天,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面對死亡。癌症之類的疾病,只不過是突顯了人類必會死亡的事實,讓人不能對此繼續抱持駝鳥的心態。

面對人人必有一死的事實,我也像摩西那樣禱告。他在詩篇90篇說,我們生命雖如草一般枯乾(5-6節),但上帝卻是我們永遠的居所(1節)。我們也可以像摩西一樣,求上帝教導我們數算自己的日子,讓我們凡事都能做出明智的抉擇(12節),並求上帝堅立我們為祂所做的工,讓我們短暫的生命結出豐盛的果子(17節)。此外,這篇詩篇也指出,我們的盼望並不在於醫生的診斷,而是在於「從亙古到永遠」的上帝。

— 畢愛敏

我們該如何善加運用上帝所賜的日子?


我們因為信靠上帝,便可以坦然面對死亡。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4-6章;路加福音24章36-5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