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永恆家園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1-4節


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約翰福音14章3節


有句話說:「天涯無處勝家園。」這反映了我們內心渴望有個能休憩、生活,並且有歸屬感的地方。耶穌與門徒共進最後的晚餐之後,祂談到人心中的這份渴望,以及祂將要面臨死亡與復活。雖然祂即將離世,但祂卻應許門徒必會再來接他們。祂要為他們預備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一個家。

聖潔無罪的耶穌,為你我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完成了上帝律法的要求,讓祂的門徒和我們都能進入祂所預備的家園。耶穌也應許祂的門徒,祂既然願為他們預備居所而經歷苦難,當然就會為他們再來,並且絕不會撇棄他們。無論在地上或是在天上,門徒都不需要再為了生命而恐懼擔憂。

我們可以從耶穌的話語中得到安慰及確據,因為我們深信:祂為我們預備了家園。祂住在我們裡面(參閱約翰福音14章23節);祂也為我們預備在天上的家。無論我們居住在怎麼樣的地方,耶穌基督都與我們同在。祂的愛扶持我們,祂的平安也環繞我們。有耶穌同在,才真的是天涯無處勝家園。

— 潘艾梅

主耶穌基督,當我們感到無家可歸的時候,
求祢提醒我們,有了祢我們就有家,
讓我們能與周遭的人分享,祢就是我們的歸屬。


耶穌為我們預備永恆的家園。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1-2章;路加福音14章1-24節


靈命日糧 : 祂瞭解並關心

讀經: 以賽亞書53章1-8節


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以賽亞書53章4節


有人問一位男士,他是否認為無知和冷漠是現代社會的問題,這位男士開玩笑地說:「我不知道,也不關心。」

我想,許多懷憂喪志的人,可能會認為在現今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就是如此冷漠。其實,我們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和掛慮,耶穌完全瞭解,祂也深切關心。舊約以賽亞書53章預言耶穌將被釘十架,讓我們瞥見祂為我們所經歷的一切:「祂被欺壓,在受苦……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7節);「祂受鞭打……是因我百姓的罪過」(8節);「耶和華卻定意將祂壓傷,使祂受痛苦;耶和華以祂為贖罪祭。祂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祂手中亨通」(10節)。

主耶穌在十架上甘願背負我們的罪惡與過犯,唯有祂為了我們承受如此的苦楚。祂知道要救我們脫離罪惡,祂必須付多大的代價。但因著愛,祂心甘情願地付出極重的贖價(4-6節)。

主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今天祂仍然活著,並與我們同在。無論我們面對什麼情況,耶穌都全然瞭解並且關心,祂還會親自帶領我們經過一切。

— 麥大衛

主,我感謝祢,因祢瞭解並關心我的景況。
今天我願與祢同行,一言一行都尊榮祢名。


祂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路加福音24章6節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30-31章;路加福音13章23-35節


靈命日糧 : 愛的代價

讀經: 以賽亞書53章9-12節


祂將命傾倒,以至於死。-以賽亞書53章12節


我的雙親來英國探望我們。這天,他們啟程回返美國,當我們相互揮手道別時,女兒突然嚎啕大哭地說:「我不要他們回去!」我趕忙安慰她,丈夫在一旁輕聲說道:「或許這就是愛的代價。」

當我們與至親別離的時候,難免深感傷痛。耶穌在十架上付出愛的代價時,祂更是經歷到與天父的分離。耶穌是完全的人,也是完全的神,祂「擔當多人的罪」,應驗了在祂之前七百多年以賽亞書中的預言(以賽亞書53章12節)。在以賽亞書53章,有好幾節經文都表明耶穌就是那位受苦的僕人,例如以賽亞提到「祂是為了我們的過犯被刺透」(5節,中文新譯本),而當耶穌被釘十架時,確實有一個兵丁用槍刺祂的肋旁(約翰福音19章34節) ,又如「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以賽亞書53章5節)。

因為愛,耶穌來到世界上成為嬰孩。因為愛,祂忍受文士、群眾和士兵的凌辱。因為愛,祂受苦、受死,成為聖潔無瑕的贖罪祭,在天父面前親自承擔我們的過犯。因為愛,我們得以脫離死亡,進入永生。

— 潘艾梅

主耶穌基督,祢是上帝的羔羊,除去了我們的罪孽。
求祢憐憫我們,並幫助我們將祢的愛傳遞出去。
求祢讓我們看見,今日當如何與人分享祢的大愛。


耶穌是完美的贖罪祭,祂替我們死,使我們得生命。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27-29章;路加福音13章1-22節


靈命日糧 : 十架真諦

讀經: 馬可福音15章19-20、33-39節


「這人真是上帝的兒子!」-馬可福音15章39節


在我們教會講台的後方,有一個巨大的十字架,象徵耶穌為我們釘死,以祂的聖潔代替我們的罪惡。上帝讓祂完美無瑕的獨生子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親自承擔我們所做的、所說的、所想的每一件錯事。在十架上,耶穌完成了救贖大功,代替我們死,接受罪的懲罰(羅馬書6章23節) 。

看到十字架,讓我想起耶穌為我們所經歷的苦難。在耶穌被釘十架之前,羅馬兵丁鞭打祂、向祂吐唾沫、用蘆葦桿打祂的頭,還跪下來假意地敬拜祂。他們試著要耶穌背起十架走到刑場,但祂遭受殘酷的鞭刑後,實在無力背負。在各各他山上,他們用釘子刺穿耶穌的身體,將祂牢牢地固定在十架上之後,再將十架豎立起來。當耶穌被懸掛在十架上時,這些傷口承受全身的重量。六個小時之後,耶穌就斷了氣(馬可福音15章37節)。一位百夫長目睹耶穌死亡的情景,高聲說:「這人真是上帝的兒子!」(39節)

下次當你看到十架的記號時,請仔細思想它對你有什麼意義。上帝的兒子甘願為你我受凌辱、被釘死,並從死裡復活,使我們能得著永生。

— 史珍妮

親愛的主耶穌,祢為我的罪死在十架上,
為此我深深地感謝祢。
我相信祢為我犧牲捨命,並深信祢復活的大能。


基督釘十架,突顯我罪極惡,上帝慈愛極美。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25-26章;路加福音12章32-59節


靈命日糧 : 耶穌為我受苦

讀經: 馬太福音26章36-46節


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來書13章5節


朋友的陪伴能減輕痛苦嗎?對此,維吉尼亞大學作了一項頗吸引人的研究。他們探討當人面對痛苦的時候,如果獨自面對、牽著陌生人的手或緊握著摯友的手,大腦的反應是否有所不同。

研究人員對幾十組人員進行測試,結果都一樣。當令人感到痛苦的情況發生時,無論是獨自面對或是牽著陌生人的手,大腦都會立刻發出危險訊號。但這時若緊握著摯友的手,大腦則會放鬆,可見朋友的安慰可以舒緩痛苦。

當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時,也需要安慰。祂知道自己將要面臨背叛、被捕和死亡。耶穌帶著最親近的朋友到園子裡一同禱告,並對他們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馬太福音26章38節)。但是彼得、雅各和約翰卻睡著了。

耶穌在園子裡獨自面對痛苦,沒有朋友的安慰。然而,因為祂曾經歷這樣的孤單和痛苦,所以我們確信祂永遠不會撇下或丟棄我們(希伯來書13章5節) 。耶穌的受難,使我們永遠不會與上帝的愛分離(羅馬書8章39節) ,祂的陪伴讓我們能承受所面對的一切。

— 畢愛敏

耶穌,感謝祢為我們在客西馬尼園受苦、被撇棄,
甚至為我們被釘十架。感謝祢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
使我們能與上帝和好。


因為上帝的愛,我們永不孤單!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22-24章;路加福音12章1-31節


靈命日糧 : 真誠敬拜

讀經: 約翰福音12章1-8節


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屋裡就滿了膏的香氣。-約翰福音12章3節


在耶穌被釘十架之前,一位叫馬利亞的女子用極貴的香膏抹耶穌的腳。接下來,她又作了一個更大膽的動作,用自己的頭髮去擦耶穌的腳(約翰福音12章3節)。馬利亞不僅獻上她畢生的積蓄,還犧牲了她的名聲。在第一世紀的中東文化中,一個端莊的女子絕不會在公眾場合顯露出她的頭髮。但出於真誠的敬拜,就不會在乎別人怎麼看待(撒母耳記下6章21-22節) 。為了敬拜耶穌,馬利亞甘願被視為不端莊,甚至是傷風敗俗。

有些人來到教會可能會覺得有些壓力,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必須完美,才能給別人留下好印象。或許我們也會費盡心思,為的是維持良好的形象。但一個健康的教會,應容許我們能「顯露我們的頭髮」,而不是為了維持完美形象而隱藏缺點。在教會中,我們應該能夠顯露自己的軟弱,進而找尋幫助,而非掩飾我們的缺點假裝堅強。

真誠的敬拜不是要你表現得很完美,而是要你確保與上帝和他人有良好的關係。若我們最大的恐懼是怕顯出自己的軟弱,那我們最大的罪可能就是將這軟弱給隱匿起來。

— 林茱莉

上帝啊,求祢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
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
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篇139篇23-24節


與上帝有良好的關係,才能真誠地敬拜。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19-21章;路加福音11章29-54節


靈命日糧 : 為何寬恕?

讀經: 路加福音23章32-34節


耶穌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兵丁就拈鬮分祂的衣服。-路加福音23章34節


有一個朋友背叛我,我知道自己應該原諒她,但我並不確定是否能辦得到。她的話深深地刺傷了我的心,我在震驚之餘,還感到心痛和憤怒。縱使我們談過此事,而且我也跟她說我願意原諒她。但有很長一段時間,每當我看見她,心中仍感到一絲受傷,所以我知道自己仍心懷些許怨恨。然而有一天,上帝回應了我的祈禱,讓我能夠完全放下心中的怨恨,我的心終於自由了。

寬恕是基督徒信仰的核心,因為我們的救贖主在十字架上垂死之時,仍然願意寬恕。耶穌不但愛那些將祂釘十架的人,甚至還開口祈求天父赦免他們。祂並沒有對那些苦待祂的人心懷惱恨或怒氣,反而向他們流露恩典與慈愛。

若我們要效法主耶穌,像祂那樣愛那些傷害我們的人,那我們今天就要來到主的面前,細想有沒有人是我們需要寬恕的。可能我們會花上很長的時間才能寬恕對方,但只要我們願意祈求上帝,祂就會藉著聖靈幫助我們學習寬恕對方。學會這個功課,我們就能脫離不願饒恕的牢籠,心靈得自由。

— 潘艾梅

主耶穌基督,祢住在我的心中,
求祢藉由祢的恩慈和大能,幫助我願意寬恕,
因祢的愛讓我自由。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仍寬恕那些傷害祂的人。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17-18章;路加福音11章1-28節


靈命日糧 : 最好的朋友

讀經: 希伯來書10章19-23節


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約翰福音1章12節


在我十二歲那年,全家搬到了一個沙漠中的小鎮。在天氣酷熱的新學校裡,同學們一上完體育課,就會狂奔到飲水機那邊排隊喝水。我在同級當中比較瘦小,有時在排隊時會被人推擠到後面去。有一天,我那長得又高又壯的朋友荷西,看見我又被人推擠。他就上前來,伸出強壯的膀臂,幫我開道。只見他大喝一聲:「喂!你們先讓他喝水!」此後,我在飲水機那裡再也沒有遇到麻煩。

耶穌曾面對他人無情的對待,祂也瞭解這種難受的心情。聖經上說:「祂被藐視,被人厭棄」(以賽亞書53章3節) 。但耶穌並不只是為我們受苦,祂還成為我們的中保。耶穌犧牲生命,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讓我們得以與上帝建立關係(希伯來書10章20節)。耶穌為我們成就了我們自己絕對辦不到的事,那就是當我們願意認罪悔改,並且信靠耶穌,祂就將救恩白白地賜給我們。

耶穌是我們一生最好的朋友。耶穌曾說:「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約翰福音6章37節) 。他人也許會厭棄甚或排擠我們,但上帝卻透過十字架向我們張開強壯的雙臂,我們的救主是你我最強大的朋友!

— 龐雅各

愛之救贖已完成,戰爭完畢獲全勝。
死亡豈能封主墳,基督開了樂園門。


上帝付上極重代價,將救恩白白地賜給我們。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15-16章;路加福音10章25-42節


靈命日糧 : 引至相信

讀經: 約翰福音20章24-31節


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約翰福音20章31節


小說家盧·華萊士所創作的《賓漢:基督故事》,自1880年首次出版後,至今從未絕版。這部小說被稱為十九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基督教著作,而且故事內容直到今日仍吸引許多讀者。因為這本書是以耶穌真實的事蹟,交織著虛構的年輕猶太貴族猶大·賓漢所寫成的。

艾美·立弗森曾在《人文雜誌》裡提到,華萊士在撰寫《賓漢:基督故事》這本書時,他的生命得著改變。艾美寫道:「一如賓漢引導讀者走過耶穌受難的場景,賓漢也引領作者華萊士相信了耶穌基督。」華萊士也說:「我已經見過那位拿撒勒人……我見到祂施行超凡的奇事。」

四本福音書記錄了耶穌的生平,讓我們能跟隨祂的腳步,見證祂所行的神蹟,以及聆聽祂的話語。正如約翰所說:「耶穌在門徒面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蹟,沒有記在這書上。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約翰福音20章30-31節)

正如盧·華萊士所做的查考、讀經以及寫作,將他引至相信耶穌。同樣地,上帝的話語也會引導我們的心思意念得以更新變化,使我們能藉由耶穌得著永生。

— 麥大衛

主啊,願祢的生平事蹟就刻劃在我們的心版上,
好讓我們對祢的信心能不斷加增。


書籍使人得到知識,只有聖經使人得到改變。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13-14章;路加福音10章1-24節


靈命日糧 : 生命的牧人

讀經: 創世記48章8-16節


一生牧養我直到今日的上帝。-創世記48章15節


我兒子在學校升班時,哭著說:「我一輩子都只要這個老師!」我們必須讓他明白,換老師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或許我們會想:有什麼關係是可以一生不變的呢?

以色列的族長雅各就找到了一個這樣的關係。他一生經歷許多轉折動盪,也失去摯愛的人,最後他終於明白在自己生命中,有一位始終對他不離不棄的上帝。他禱告說:「願我祖亞伯拉罕和我父以撒所事奉的上帝,就是一生牧養我直到今日的上帝,……賜福與這兩個童子。」(創世記48章15-16節)

雅各是牧羊人,所以他將自己和上帝的關係,比擬為牧人與羊群。一隻羊從出生、成長直到衰老,日夜都受到牧人的細心看顧。白日,牧人引導羊群;夜晚,牧人保護牠們。大衛也是個牧人,也有一樣的領受,但他更強調與上帝永恆的關係,他說:「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篇23篇6節)

換老師確實是人生的一部分,但知道我們可以擁有一份永遠不變的關係,這是何等美好!耶穌這位大牧人已經應許我們,祂會常與我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章20節) 。當我們在這世上的生命結束時,將會與祂同住,直到永遠。

— 歐凱拉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成為我生命的好牧人。
因祢的信實,我讚美祢。


上帝永不離棄我們。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10-12章;路加福音9章37-62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