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生命的果實

讀經: 詩篇1篇1-3節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詩篇1篇3節


我從飛機座位的窗口向外俯視,景色令人驚嘆。在兩座荒山之間,竟是一大片狹長的成熟麥田與果園。潺潺河水穿過山谷,沒有這流動的河水,荒山野地就無法結出果實。

正如豐碩的果實取決於乾淨的水源,同樣地,我的生命所結出的「果實」,如言語、行為與態度,則有賴於屬靈的滋養。詩人在詩篇1篇提到:「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2-3節)。而保羅則在加拉太書5章寫到,那些順著聖靈行事的人,能顯出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22-23節) 。

有時,我會對自己的處境諸多不滿、抱怨連連,或言行剛愎不仁。我意識到,自己沒有結出好的果實,乃是因為沒有花時間,安靜地思想上帝的話語。然而,若我每天與上帝親近,對祂全心信靠時,我就結出了好果子。我能以耐心和溫柔與他人互動,且能以感恩的心取代抱怨之聲。

這位上帝親自向我們顯明,祂是我們的力量、智慧、喜樂、悟性與平安(詩篇119篇28、98、111、144、165節)。當上帝的話語浸透我們的心靈,聖靈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也將彰顯出來。

— 陳鍾華

天父,感謝祢寶貴並賜人生命的話語。求祢幫助我們在祢的話語中紮根,使之成為我們每日力量和鼓勵的泉源。


上帝賜我們聖靈,讓我們能成就祂的旨意。



全年讀經:
士師記4-6章;路加福音4章31-44節


靈命日糧 : 形象管理

讀經: 以賽亞書43章1-9節


因我看你為寶為尊,又因我愛你。-以賽亞書43章4節


為了慶賀邱吉爾的八十大壽,英國國會委託畫家薩瑟蘭為這位政治家畫一幅肖像。據稱當時邱吉爾曾詢問畫家:「你要把我畫成什麼樣子?像天使基路伯,還是一隻鬥牛犬?」即使邱吉爾很喜歡他的這兩個公眾形象,但薩瑟蘭卻回答說,他會將自己所看到的畫出來。

邱吉爾對成品並不滿意。在這幅肖像畫中,邱吉爾在座椅中,擺出一貫眉頭深鎖的表情。畫作雖十分逼真,卻並不討喜。因此這幅畫在公開亮相後,就被邱吉爾藏入地窖,後來私下銷毀。

我們像邱吉爾一樣,都有個希望別人能看到的形象,可能是成功、敬虔、美麗或有能力的形象。我們努力隱藏自己「醜陋」的一面,或許是害怕真實面一旦揭露,自己會讓人厭惡。

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時,正是他們最「醜陋」的時候。上帝因他們的罪而容許他們被擄。但上帝告訴他們不要怕,因祂按著名字認識他們,在他們受苦蒙羞的試煉中與他們同在(以賽亞書43章1-2節)。他們在上帝手中是安穩的(13節),在上帝眼中被看為寶貴(4節),他們雖然醜陋,仍為上帝所愛。

當我們確實相信這個真理,就不會再汲汲營營追求他人的認同。上帝認識我們真實的面貌,並以那無法測度的愛來愛我們(以弗所書3章18節) 。

— 霍薛頓

天父,感謝祢深愛我,藉基督饒恕我,使我成為祢的兒女。正因如此,我不需要虛假,讓人覺得我很完美。


上帝的大愛使我們能以真面貌示人。



全年讀經:
士師記1-3章;路加福音4章1-30節


靈命日糧 : 南轅北轍

讀經: 羅馬書14章1-12節


你是誰,竟論斷別人的僕人呢?-羅馬書14章4節


有位來自北美的教師給一群東南亞學生上課時,他自己反而學了一課。他在給學生進行了首次的選擇題測驗後,赫然發現很多題目學生們都沒有作答。因此在發還批改過的試卷時,他告訴學生下次不要留下空格,而要猜個答案。但沒想到有一名學生卻舉手問道:「老師,如果我剛好猜對了怎麼辦?那不是會讓人以為我知道答案,可是我其實並不知道啊!」這名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觀點及做法,可說是南轅北轍。

在新約時代,猶太人與回轉的外邦人同樣相信基督,但他們的觀點卻南轅北轍。沒多久,他們就起了爭論,從該在什麼日子做禮拜,到基督徒能吃什麼、喝什麼,各有不同意見。這時,使徒保羅要他們牢記一個重要的事實: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瞭解他人的內心,或批判別人的動機。

上帝為了讓我們這些信徒們能和睦相處,祂要我們記得,我們都要向祂交賬,所以凡事都當依循祂的話語和自己的良知而行,但要記得,只有祂才有權柄判斷你我的內心(羅馬書14章4-7節)。

— 狄馬汀

天父,當我們面對抱持不同觀點的人時,
常自以為是,批判他們的動機,
求祢赦免我們,幫助我們不再重犯。


待人以寬,律己以嚴。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22-24章;路加福音3章


靈命日糧 : 你不可建造

讀經: 歷代志上17章1-4、16-25節


照祢所說的而行。願祢的名永遠堅立,被尊為大。-歷代志上17章23-24節


大衛已經草擬了計畫,親自規劃其中的擺設、收集建材,將一切安排妥當(參見歷代志上28章11-19節)。然而,建造在耶路撒冷的首座聖殿卻是以所羅門為名,而非大衛。

因為上帝曾對大衛說:「你不可建造殿宇給我居住」(歷代志上17章4節)。上帝揀選了大衛之子所羅門來建造聖殿,而大衛面對上帝的拒絕所做出的回應則堪稱典範,因為他把焦點放在上帝要做的事,而非自己所不能做的事(16-25節)。大衛仍持守一顆感恩的心,盡力做好自己所能做的,並召聚了一批有才幹的人協助所羅門建造聖殿(參見歷代志上22章)。

解經家麥康威(J. G. McConville)曾寫道:「很多時候,我們最渴望投入的福音事工,其實不是我們所在行的,也不是上帝對我們的呼召。可能就像大衛所做的一樣,是預備性的工作,為要成就將來更耀眼的工程。」

大衛要尊榮上帝,而非自己。他為上帝的殿忠心地擺上一切,為接續工程的人奠下了堅實的根基。願我們也能像大衛一樣,接受上帝選召我們去做的工,以感恩的心事奉祂!相信這位慈愛的上帝正在「成就一份更耀眼的工程」。

— 謝葆芳

天父,但願我們的盼望、夢想、心思都能合乎祢的心意。當我們質疑祢的美善時,求祢教導我們來讚美祢。


上帝或許會隱藏祂的用意,但其中必有祂的美意。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9-21章;路加福音2章25-52節


靈命日糧 : 祂奇妙榮面

讀經: 歷代志上16章8-27節


要尋求耶和華與祂的能力,時常尋求祂的面。-歷代志上16章11節


我四歲的兒子老愛問問題,常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我很喜歡跟他聊天,但他卻有一個壞習慣,就是他連背對著我也一直跟我說話,因此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聽不到。當你說話的時候,請看著我。」

有時,我覺得上帝也想要對我們這麼說。不是因為祂聽不見,而是因為我們跟祂說話時,往往沒有「看著」祂。雖然我們向上帝禱告,卻仍困在自己的問題當中,目光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忘記上帝所擁有的屬性。正如我兒子一樣,雖然向對方提出了問題,卻沒有注視著對方。

其實,我們只要記得祂是怎樣的一位上帝,記得祂的作為,許多問題都可以得到答案。只要重新調整焦點,我們就能再次思想上帝的屬性,從中得著安慰,因為祂滿有慈愛、饒恕、權能與恩典。

詩人相信,我們應時常尋求上帝的面(詩篇105篇4節) 。大衛在指派人帶領群眾敬拜禱告時,也鼓勵他們要讚美上帝的屬性,並述說祂信實的作為(歷代志上16章8-27節)。

只要轉眼仰望上帝的榮面,即使有些問題仍懸而未決,我們依然能得著那支撐我們的力量與安慰。

— 畢愛敏

主啊,願祢的臉光照我們。


尋求上帝的面,能堅固我們的信心。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6-18章;路加福音2章1-24節


靈命日糧 : 在主懷裡

讀經: 以賽亞書66章12-16節


母親怎樣安慰兒子,我就照樣安慰你們。-以賽亞書66章13節


我的朋友放心地讓我抱著她四天大的寶貝女兒,但小女嬰在我懷中沒多久,就開始躁動不安。我將她摟得更緊一些,用我的臉頰緊貼她的頭,並輕輕搖晃、哼輕柔的小調安撫她。儘管我認真地做了這些嘗試,再加上過去十五年的育兒經驗,我仍然無法安撫她。她哭得越來越大聲,我只好將她放回她媽媽溫暖的臂彎中,她立刻回復平靜,哭聲漸息,緊張的小小身軀也因安全感放鬆下來。我的朋友清楚地知道,該如何保抱和安撫她的女兒,以減輕她的焦躁和不安。

上帝安慰祂的孩子,就像母親安撫她的小孩一樣溫柔、可靠、費盡心思。當我們疲倦或苦惱時,祂便慈愛地將我們保抱在祂的懷裡。祂是我們的天父和創造者,祂完全瞭解我們。正如聖經上說:「堅心倚賴祢的,祢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祢。」(以賽亞書26章3節)

當這世上的苦難使我們的心情沉重,我們可以在上帝裡面得到安慰,因為祂是深愛祂孩子的天父,祂保護我們,為我們爭戰。

— 洪可婷

主,幫助我在沮喪的時候仰望祢,
尋求從祢而來的安慰。


上帝的安慰絕對能安撫我們。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3-15章;路加福音1章57-80節


靈命日糧 : 因何記得?

讀經: 希伯來書11章23-28節


[摩西]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希伯來書11章26節


在中國的一個前日本戰俘營裡,矗立著一塊紀念碑,紀念一個在1945年於該地安息主懷的宣教士。碑上寫著:「李岱爾(李愛銳),1902年生於天津,父母來自蘇格蘭。他在1924年奧運四百公尺賽跑項目中奪得金牌,打破世界記錄,其職業生涯達到顛峰。過後,他返回中國,於天津任教……他的一生都積極鼓勵年輕人要為人類福祉竭盡所能。」

在許多人看來,李岱爾最大的成就是在運動場上,但人們也記得他在天津對當地青年的貢獻。他生於中國,也深愛中國。他憑信心生活,服事上帝。

在希伯來書11章信心的篇章中,記載了摩西的事蹟,讓我們記得摩西寧可選擇與上帝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享受埃及的財物(26節),他憑信心帶領、事奉上帝的子民。

人們會因著什麼記得我們呢?人們也許會因為我們的學術成就、工作職務,或是經濟上的成功而認識我們。但唯有為他人的生命默默付出的一切,才能在我們離開後仍繼續影響別人的生命。

— 邢一帆

求上帝向你顯明,該如何影響他人的生命。
你希望人們因為什麼而記得你呢?


忠心服事上帝才是真正的成功。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0-12章;路加福音1章39-56節


靈命日糧 : 冬去春來

讀經: 何西阿書6章1-4節


祂必臨到我們……像滋潤田地的春雨。-何西阿書6章3節


我來到附近的公園散步,以消除疲憊。當我步下小徑,一片青綠引起了我的注意。生命的嫩芽從泥土中迸出,再過幾週就會綻放黃澄澄的洋水仙花,預告溫暖的春天即將到來。我們又度過一個冬天的考驗了!

當我們閱讀何西阿書時,感覺上某些章節就像處於無情的冬天。上帝給這位先知一個如此不堪的任務,要他娶一個淫婦為妻,以闡明造物主對祂的子民以色列的愛(1章2-3節)。何西阿的妻子歌篾對他不忠、違背了他們的結婚誓言。但何西阿重新接納歌篾,期盼他的妻子會全心全意地愛他(3章1-3節)。上帝也是如此,祂盼望我們對祂的愛堅固穩定、全心全意,而不是像清晨的霧氣,太陽一出來就消散得無影無蹤。

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如何呢?我們是否只在遭逢困難時尋求祂,在憂傷之中求問祂,卻在諸事順利的時候忽視祂嗎?我們是否像以色列人一樣,輕易地被現代的偶像如:忙碌、成功和各種影響力所左右嗎?

今天,讓我們重新委身於這位愛我們的上帝,祂對我們的愛確實可靠,如同冬去春來一樣。

— 潘艾梅

主耶穌,祢為我們捨生命,叫我們得自由。
求祢幫助我們,能全心全意地愛祢。


我們也許會對上帝不忠,但祂永遠不會離棄我們。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7-9章;路加福音1章21-38節


靈命日糧 : 奔跑與休息

讀經: 馬可福音6章30-46節


[耶穌]就說:「你們來,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馬可福音6章31節


有一篇標題為《休息對賽跑者的重要性》的文章引起我的注意。在文章中,前美國越野跑步隊員強調一個原則,就是身體在運動後需要時間休息與恢復,這原則有時連資深運動員都會忽略。作者寫道:「從生理而言,當運動員休息時,經由訓練所產生的體能改變才會發生。所以,休息與訓練同樣重要。」

在我們信仰與服事的道路上,也是如此。我們需要定期休息,以避免精疲力竭或灰心沮喪。耶穌在世上時,即使面對群眾龐大的需求,祂仍保持服事與休息之間的平衡。門徒出去傳道、教導與醫治他人,回到耶穌那裡時,耶穌就對門徒說:「你們來,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馬可福音6章31節)。但那時有一大群人跟著他們,於是耶穌就教導眾人,並以五餅二魚使他們吃飽(32-44節)。群眾都離去後,耶穌「就往山上去禱告」(46節)。

如果我們的生活就只有工作,我們所做的就只會越來越沒果效。耶穌邀請我們經常與祂一同在安靜的地方禱告,並得到休息。

— 麥大衛

主耶穌,謝謝祢成了我們禱告的榜樣,
因祢常獨自向天父禱告。求祢給我們智慧與決心,
當我們跟隨祢時,也同樣看重休息。


在我們信仰與服事的道路上,休息與工作一樣重要。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4-6章;路加福音1章1-20節


靈命日糧 : 小火災

讀經: 雅各書3章3-12節


這樣,舌頭在百體裡也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看哪,最小的火能點著最大的樹林。-雅各書3章5節


在九月的一個星期天夜晚,許多人早已進入夢鄉。倫敦布丁巷裡一間麵包店發生了小火災,沒想到火勢迅速蔓延,以致許多地區也陷入一片火海,最後釀成了史上有名的1666年倫敦大火。那晚倫敦市有五分之四的面積受到波及,超過七萬人無家可歸。只是一個小火災,想不到竟造成這麼大的破壞。

聖經也警示我們另一個雖小卻具毀滅性的火災,正如雅各說:「舌頭在百體裡也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看哪,最小的火能點著最大的樹林」(雅各書3章5節)。雅各所關心的並不是建築物的損毀,而是人的生命和關係。

然而,我們的言語也能具有建設性。箴言16章24節提醒我們:「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使徒保羅也說:「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歌羅西書4章6節) 。如同鹽使我們的食物變得有味道,同樣地,我們的言語若帶著寬容和氣,就能幫助別人有所成長。

我們的言語藉由聖靈的幫助,就能安慰受到傷害的人、激勵想在靈裡成長的人,或引導人來到救主的面前。我們的言語應用來滅火,而非用來引發大火。

— 柯貝爾

主啊,求祢幫助我說話合宜,讓我今天能說出
充滿盼望且鼓勵的言語,使人得益處。


我們今天會說出什麼樣的話呢?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3章;馬可福音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