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有問題

讀經: 詩篇34篇11-18節


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篇34篇18節


兒子艾倫出生後的隔天早上,醫生在我床邊對我說:「孩子有問題!」艾倫外表看來很好,但因先天缺陷而有生命危險,需要送到1,100公里外的醫院進行緊急手術。

當醫生說你的孩子有問題時,你的生活就再也不同以往。對未來的害怕令你焦心憂慮,躊躇不前。這時,你渴求上帝能賜給你力量,讓你能陪著孩子繼續走下去。

你心裡疑惑:慈愛的上帝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嗎?祂在乎我的孩子嗎?祂真的與我同在嗎?那天早上,這些想法搖動著我的信心。

稍晚,丈夫希藍來到醫院,得知孩子的情況。醫生離開後,希藍說:「喬琳,我們來禱告吧!」我點點頭,他就牽著我的手禱告說:「天父,謝謝祢將艾倫賜給我們。他是祢的,不是我們的。在我們認識艾倫之前,祢就已經先愛他,他屬於祢。當我們無法跟艾倫在一起時,求祢與他同在。阿們。」

希藍總是沉默寡言。他很少說出他的想法,因為他知道我是個活潑健談的人。但當我心碎了,失去信心時,上帝卻讓希藍有能力說出我無法傾訴的心聲。我緊握著丈夫的手,默默地流著淚,但在這當中,我卻感受到上帝就在身邊。

— 裴喬琳

當你心靈破碎時,上帝如何透過一些人使你得著力量?
當你無法禱告時,或許能藉由詩篇向上帝傾心吐意。


禱告同伴乃為良友。



全年讀經:
申命記32-34章;馬可福音15章26-47節


靈命日糧 : 謙讓

讀經: 創世記13章1-18節


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嗎?請你離開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創世記13章9節


在某些文化中,走進室內的時候,年輕人要讓年長者先行一步。在另一些文化中,則是讓最重要、最高位的人先進入室內。但無論我們處在哪一種文化,當面對重大事件的時候,總會覺得要讓別人先做選擇並不容易,尤其是在我們擁有優先選擇權的時候。

亞伯蘭(後來被稱作亞伯拉罕)和他的姪子羅得擁有許多牲畜、羊群和帳篷,但那片土地卻不足以供應他們的需求。為了避免衝突,亞伯蘭認為應與羅得分開,他還大方地讓羅得率先選擇他想要的土地。於是,羅得選擇了肥沃的約旦河谷,而將較為貧瘠的土地留給亞伯蘭。

在這樣的情況下,亞伯蘭並沒有以長者的身分堅持自己的權利,而是將他的未來交給上帝。如聖經記載,亞伯蘭就對羅得說:「你我不可相爭……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嗎?請你離開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創世記13章8-9節)。而羅得的選擇最終卻使他全家人遭受慘痛的後果(參閱創世記19章)。

今天,我們也同樣面對各種抉擇,我們可以信靠我們的天父,讓祂引導我們走在祂的道路上。天父已經應許會看顧我們,也必會供應我們的需要。

— 麥大衛

天父,願祢以無盡的愛和信實,指引我們做每一個選擇,
好讓我們的生命能使祢得著稱讚和尊榮。


讓上帝為你做抉擇,祂必將上好福分賜給你。



全年讀經:
申命記30-31章;馬可福音15章1-25節


靈命日糧 : 由指縫流下

讀經: 以賽亞書40章9-17節


誰曾用手心量諸水……?-以賽亞書40章12節


我不小心弄翻了放在餐廳吧台上的杯子,翻倒的飲料沿著桌緣流瀉到地上。我尷尬地捧著雙手,試著把飲料接在手心裡。但這種作法起不了什麼作用,大部分的飲料都從我的指縫之間流下來。到頭來,雙手所承接的只不過是少少一湯匙的飲料,而腳下卻已經是流了一灘水。

我的生活也總是這樣,我想要儘快解決問題,抓住每個細節,又要掌控環境。然而,無論多麼努力地嘗試,我軟弱的雙手仍無力掌管每個環節,有些東西總是從我的指縫間流過,在我的腳所踏之地形成一灘水,令我感到灰心沮喪。即使我更用心地捧著雙手,或更緊密地將手指併攏,仍無法掌握一切。

然而,上帝卻能夠。以賽亞告訴我們,上帝可以衡量全球的水,無論是海洋、江河或雨水都在祂的手心裡(40章12節),只有上帝的手大到足以掌握諸水。祂創造我們的雙手本來就是這麼小,所以我們不需要嘗試承接超過一湯匙的量。當我們覺得不勝負荷的時候,可以將擔憂和掛慮都交託在祂大有能力的手中。

— 洪可婷

主啊,求祢幫助我,
使我不再試著以雙手掌握每一件事,
而是將需要和擔憂交託在祢的萬能雙手之中。


我們可放心將無法掌控的事交託上帝。



全年讀經:
申命記28-29章;馬可福音14章54-72節


靈命日糧 : 信仰傳承

讀經: 提摩太後書1章1-5節


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妮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提摩太後書1章5節


爺爺奶奶並不富裕,但卻能讓兒孫們每年都有個難忘的聖誕節。他們總是預備許多食物,讓聖誕節洋溢著歡笑和愛的氛圍。我們從小就知道,歡慶聖誕是因為基督的緣故。

我們也想讓孩子們享有同樣的聖誕傳統。去年十二月,當我們全家團圓慶祝聖誕節的時候,才明白這樣美好的傳統是來自爺爺和奶奶。他們沒有留下豐厚的產業,但卻將愛、尊重和信心的種子埋在我們的生命裡,好使他們的後代子孫能效法他們的榜樣。

在聖經的記載中,我們看見提摩太能有無偽的信心,乃是深受他外祖母羅以和母親友妮基的影響(提摩太後書1章5節)。她們無偽的信心影響了年幼的提摩太,使他在日後能夠對許多人傳講福音的好消息。

我們也能藉由與上帝的親密連結,為我們周圍的人留下屬靈的榜樣。當我們以實際的行動對人付出關懷,在意他們的想法和所做的事,並和他們一起分享生活點滴,就能讓別人真實感受到上帝的愛。甚至我們也可以邀請他們參與我們的慶祝活動!當我們的生命反映出上帝真實的愛,就能留下恆久的典範。

— 歐凱拉

天父,求祢使用我讓人看見祢永恆的慈愛,
願我能將這美好的信仰傳給我的家人。


若有人為你留下屬靈榜樣,你也當傳承下去。



全年讀經:
申命記26-27章;馬可福音14章27-53節


靈命日糧 : 向祂敞開

讀經: 詩篇139篇17-24節


上帝啊,求祢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詩篇139篇23節


自從我和丈夫丹恩開始負責照顧年老體弱的雙親,每天我們都需要互相扶持,如履薄冰。照料生活無法自理的父母的確很不容易,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是,在這段親身照顧雙親的期間,最難以面對的事情,竟是讓上帝鑒察並試煉我們的心思,並讓祂用這段特殊時期使我們可以更像祂。

有些時候,我會覺得十分沮喪煩躁,猶如處在毫無止境的黑暗深淵,上帝就讓我看見自己的動機、顧慮、恐懼、高傲和自私。上帝讓我從自己的軟弱,看見祂的慈愛和赦免。

我的牧師曾經說過:「當你看到自己不靠基督時的軟弱和不足,並看到自己可以靠著基督得以剛強,這時候你就會覺得生活還是很美好。」這是我從照顧雙親的經驗中所得著的祝福。我看見自己雖然軟弱,但上帝造我是要我倚靠祂,祂要給我能力,這時我不禁流淚轉而投入祂的懷裡,像詩人一樣呼求:「上帝啊,求祢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詩篇139篇23節)

我祈盼若你也處在艱難的環境中,也能清楚地認識自己,轉而投入上帝充滿慈愛和寬容的懷抱。

— 畢雪莉

慈悲憐憫的天父,今天我渴求祢的慈愛、
智慧和恩典。求祢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
求祢以慈愛和恩典澆灌我,使我的心得醫治。


憂愁使人軟弱無力,但轉向上帝,就能重新得力。



全年讀經:
申命記23-25章;馬可福音14章1-26節


靈命日糧 : 意想不到

讀經: 使徒行傳26章9-15節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章40節


清早,在擁擠的倫敦地鐵列車上,一位乘客猛力推擠並咒罵侮辱另一個擋在他前面的乘客。通常我們遇到這種無禮的人,都只好自認倒楣。但那天下午,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一位業務經理發簡訊給他的社群媒體朋友:「猜猜看,今天誰來參加了求職面試?」當答案在網路上流傳時,許多人都不禁莞爾。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當求職者走進辦公室的時候,赫然發現那位面試他的主管,竟然是那天早上被他推擠和咒罵的人。

掃羅也沒想到竟然會遇見主。當他正氣勢洶洶前往拘拿信耶穌的人時(使徒行傳9章1-2節),卻在途中看見一道眩目的強光,他就仆倒在地。然後,有聲音對他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4節)掃羅問:「主啊,祢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26章15節)

耶穌曾經說過,我們對待那些餓了、渴了、異鄉人和囚犯的態度,就反映了我們與祂之間的關係(馬太福音25章35-36節) 。有誰能想得到,當人侮辱我們,或當我們幫助或傷害人的時候,就是做在愛我們的主身上呢?

— 狄馬汀

親愛的天父,當我們面對需要、傷心、憤怒,
或需憐憫他人的時候,
常常忽略了祢的教導,求祢赦免我們。


無論是彼此幫助或傷害,都是做在耶穌身上。



全年讀經:
申命記20-22章;馬可福音13章21-37節


靈命日糧 : 這不適合我

讀經: 彼得前書4章7-11節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彼得前書4章10節


最近度假時,我決定留鬍子,就將刮鬍刀束之高閣。雖然朋友和同事的反應不一,但多屬好評。但有一天,當我照鏡子時,感覺「這不適合我」,於是我又再度使用刮鬍刀。

我常想我們是誰?為什麼別人做的某些事並不適合我們?主要是因為上帝讓我們每個人都有個別差異,以及不同的喜好。我們的興趣各異、愛好的食物有別,參加的教會也不同,這些都無關緊要。因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受造奇妙可畏」(詩篇139篇14節) 。彼得提到,我們要照著各人所領受的獨特恩賜彼此服事(彼得前書4章10-11節)。

耶穌的門徒在蒙召時,仍然有各自的性格,但耶穌並沒有拒絕他們。彼得是衝動型,在耶穌被捉拿時,拔刀削掉一個僕人的耳朵。多馬是懷疑型,沒有證據就不相信耶穌復活。耶穌知道他們需要繼續成長,祂磨練塑造他們,成為合用的器皿。

當我們考慮要參與哪方面的服事時,我們應當先評估自己的才能和性格,或許我們會說:「這不適合我。」但有時上帝就是要我們走出安樂窩,塑造我們獨特的恩賜與性格,以完成祂美好的旨意。當我們願意順服上帝,讓祂塑造及使用,就是尊榮上帝創造的大能。

— 白德夫

感謝天父,我們受造奇妙可畏,
因祢賜下,獨特的人格和才能,
願主引領,使用它們來服事祢。


世上沒有平凡人,因我們受造奇妙獨特。



全年讀經:
申命記17-19章;馬可福音13章1-20節


靈命日糧 : 救我!

讀經: 詩篇86篇1-13節


我在患難之日要求告祢,因為祢必應允我。-詩篇86篇7節


國際無線電緊急求救信號「Mayday」總是連發三次「Mayday-Mayday-Mayday」,以清楚傳達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這個詞語是1923年由英國人莫克弗(Frederick Stanley Mockford)所創,他是倫敦克羅伊登機場的通訊員。這座現今已關閉的機場,曾有許多航班往返於英國和巴黎機場。依據英國海事博物館記載,莫克弗是根據法語m’aidez的諧音,創造了這個求救信號,意思是「救我」。

大衛王一生面臨無數艱險,甚至危及性命,走投無路。然而,大衛在最黑暗的時刻,仍然信靠主,他在詩篇86篇寫道:「耶和華啊,求祢留心聽我的禱告,垂聽我懇求的聲音!我在患難之日要求告祢,因為祢必應允我。」(6-7節)

大衛並沒有專注於眼前的困難,他求上帝指引他的腳步:「耶和華啊,求祢將祢的道指教我,我要照祢的真理行;求祢使我專心敬畏祢的名」(11節)。他祈求度過危機後,仍能繼續與上帝同行。

我們面對的艱險嚴峻環境,可能是引導我們與主更親近的一道門。我們在患難時求主幫助,別忘了也求祂每日引導我們行走在祂的道路中,與祂更親密。

— 麥大衛

主啊,當我們今日呼求祢的幫助,得以脫離險境時,
求祢幫助我們危機過後,能繼續與祢同行。


上帝垂聽我們的呼求,並引導我們行走祂的道路。



全年讀經:
申命記14-16章;馬可福音12章28-44節


靈命日糧 : 家

讀經: 以弗所書2章11-22節


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以弗所書2章19節


年輕的史蒂芬是個無國籍的非洲難民,他不確定自己的出生地,不知道父親是誰,母親也去世了。他的母親曾因內戰而逃離故鄉,成為各國遊走的路邊小販。史蒂芬既無身分證,也無出生證明,於是他走進一所英國警局,請求警方將他逮捕入獄。對史蒂芬而言,沒有公民的權利和福利,監獄似乎比在街頭流蕩更好。

當保羅寫信給以弗所地區的信徒時,心中浮現的正是無國籍者的困境。他的這些非猶太讀者深知,作為局外人和外邦人的苦境(以弗所書2章12節)。只有當他們得著基督裡的生命和盼望之後(1章13節),才能發現成為天國子民的真諦(馬太福音5章3節) 。在基督裡,他們認識這位基督所表明的天父,體會祂的接納並看顧(馬太福音6章31-33節) 。

不過,保羅知道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很容易忘記過去自己也曾經是絕望的外邦人,如今卻蒙恩得著盼望。

願上帝幫助我們心中有平安,謹記我們已經因相信耶穌基督而成為上帝家中的一員,擁有上帝所賜的一切,享受天國子民的權柄和恩典。

— 狄馬汀

親愛的主啊,當我們思想,
被祢尋回之前的失喪與絕望,就求祢幫助我們,
莫忘現在仍然困苦無依的人們。


絕望的人最需要盼望。



全年讀經:
申命記11-13章;馬可福音12章1-27節


靈命日糧 : 犯錯

讀經: 出埃及記32章1-5、19-26節


他們就給了我,我把金環扔在火中,這牛犢便出來了。-出埃及記32章24節


當一位總裁談到他的公司捲入非法活動時,他懊惱地說:「犯錯了!」他看起來很後悔,但卻不肯承認自己有任何錯誤。

有些錯誤只是單純的「過錯」,如:開車走錯路了、不小心將晚餐燒焦、要開支票時才發現支票簿已用完了。但有些錯誤則是蓄意犯下的偏差行為,上帝稱之為罪。當上帝詢問亞當和夏娃,為什麼不聽從祂的吩咐?他們兩人立刻互相推卸責任、怪罪他人(創世記3章8-13節) 。當百姓在曠野中鑄造並敬拜金牛犢時,亞倫也不肯為此擔負起個人的責任。亞倫向摩西解釋說:「他們就給了我,我把金環扔在火中,這牛犢便出來了。」(出埃及記32章24節)

他還不如低聲地說:「我犯錯了!」

有時,怪罪他人會比承認自己的過失更加容易。同樣地,我們也不應該將所犯的罪視為單純的「過錯」,而不肯承認自己犯了罪。

但當我們肯負起責任,承認我們的罪並悔改時,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1章9節) 。上帝賜下赦免,讓祂的兒女可以回轉歸向祂。

— 凱辛蒂


要得上帝的赦免,需先承認我們的罪。



全年讀經:
申命記8-10章;馬可福音11章19-3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