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毫無攔阻

讀經: 以弗所書3章7-13節


我們因信耶穌,就在祂裡面放膽無懼,篤信不疑地來到上帝面前。-以弗所書3章12節


幾年前,一位朋友邀我一起去看職業高爾夫球賽。初次參與這樣的盛會,我不知道會碰到什麼情況。沒想到當我們一抵達球場,就立即收到贈品、文宣資料和導覽地圖。最令我感到受寵若驚的,莫過於在球賽結束後,我們還可以進入貴賓專屬的休憩區,能好好地坐下來享受免費的美食。按理我是沒資格進入貴賓專屬招待區,但關鍵就在我的朋友,因他的緣故,我也得到完全相同的禮遇。

我們若單靠自己,必然無法親近上帝。唯有倚靠那位為我們捨命、承擔重罪的耶穌,我們才能到上帝那裡去。使徒保羅寫道:「[上帝]為要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上帝百般的智慧」(以弗所書3章10節)。這樣的智慧讓猶太人和外邦人在基督裡同歸於一,因基督就是眾人得以親近上帝的道路。只要我們「因信耶穌,就在祂裡面放膽無懼,篤信不疑地來到上帝面前」(12節)。

只要信靠耶穌,我們就能毫無攔阻地親近那位深愛著我們,並期盼與我們建立關係的上帝。

— 柯貝爾

上帝啊!能稱祢為天父真是莫大的恩典。我要感謝祢,因祢的愛子耶穌讓我得以來到祢面前,與祢親近。更寶貴的是,能稱祢為我的阿爸父。


基督在十架的犧牲,使我們能成為上帝的朋友。



全年讀經:
民數記15-16章;馬可福音6章1-29節


靈命日糧 : 全心全意!

讀經: 民數記13章26-32節,14章20-


惟獨我的僕人迦勒,因他另有一個心志,專一跟從我,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他的後裔也必得那地為業。-民數記14章24節


迦勒是「全心全意」的人。他和約書亞並其他十位探子,窺探了應許之地後,向摩西和以色列全會眾匯報。迦勒說:「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民數記13章30節)。但其他十位探子卻說,他們不可能成功。儘管上帝已應許,他們卻只看到阻礙(31-33節)。

這十個人讓以色列百姓失去信心,並向上帝發怨言,導致他們在曠野漂流四十年。但迦勒從未放棄,正如上帝說:「惟獨我的僕人迦勒,因他另有一個心志,專一跟從我,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他的後裔也必得那地為業」(14章24節)。45年後,迦勒85歲時,上帝按照祂的應許將希伯崙賜給迦勒為業,「因為他專心跟從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約書亞記14章14節) 。

新約時代,一個律法師問耶穌說:「律法上的誡命,哪一條是最大的呢?」耶穌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馬太福音22章35-38節) 。耶穌要我們全心全意地愛我們的上帝。

如今,迦勒對上帝的信心仍然激勵我們。這位上帝配得我們全心全意地愛祂、信靠祂,並一生服事祂。

— 麥大衛

主啊,願我們能全心全意地愛祢,願我們在世上的每一天都專一跟隨祢。


一生一世,一心一意,跟隨基督。



全年讀經:
民數記12-14章;馬可福音5章21-43節


靈命日糧 : 有盼望

讀經: 詩篇46篇1-7節


論到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弟兄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節


在2002年的一場車禍,我們失去了年僅十七歲的女兒梅莉莎。即使過了這麼多年,我仍會陷入「如果」的思潮。有時在憂傷中,我會想起那年六月的傍晚,如果能將一些事重新安排,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梅莉莎說不定就會平安到家。

但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如果」的想法,並不會讓人得著益處,只會帶來無謂的猜測、懊悔以及絕望。雖然悲傷是真實且持續的,但若我們能回到「現實」世界中,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上帝的名也會得著榮耀。

在現實世界中,我們可以找到希望、鼓勵和安慰。我們有確切的盼望(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節) ,因為我們知道梅莉莎愛耶穌,如今她必定在「好得無比」的地方(腓立比書1章23節) 。我們有賜各樣安慰之上帝的同在(哥林多後書1章3節) ,我們也有上帝「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篇46篇1節),我們還常常有信徒的安慰和激勵。

沒有人想遭遇患難,但若我們真的面對困難時,別忘了最大的幫助來自信靠上帝,祂使我們在現實的世界中得著確實的盼望。

— 白德夫

天父,祢知道我破碎的心及喪親之痛,因為祢的兒子也曾經歷死亡。即使深陷悲傷之中,懇求祢的盼望、激勵和安慰,成為我的安歇之處。


我們最大的盼望來自信靠上帝。



全年讀經:
民數記9-11章;馬可福音5章1-20節


靈命日糧 : 直奔標竿

讀經: 腓立比書3章12-21節


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立比書3章14節


我很喜歡電視節目《極速前進》。在這個真人實境的節目中,有十對選手會被送到另一個國家,使用火車、公車、計程車、腳踏車或步行等方式競賽,在各個賽段中完成指定任務。參賽隊伍的目標是比其他人更快抵達終點,以獲得獎金一百萬美元。

使徒保羅將基督徒的生命比做一場賽跑,並且承認他自己尚未抵達終點。他說:「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立比書3章13-14節)。保羅不執著於過往,他沒有因過去的失敗而內疚沮喪,也沒有因當前的成就而感到自滿。他向著標竿直跑,為要越來越像耶穌。

我們也正在場上賽跑。不管我們過去曾經失敗或成功,讓我們繼續向著最終的目標直跑,變得更像耶穌。我們不是要得這世上的獎賞,而是要得著那永恆的賞賜,就是永遠享受上帝的同在。

— 魏馬文

閱讀腓立比書4章11-13節,我們應如何向著將來的盼望直跑?閱讀希伯來書12章1-2節,我們可以採取哪些行動,以繼續奔跑天路?


追隨耶穌,永不放棄。



全年讀經:
民數記7-8章;馬可福音4章21-41節


靈命日糧 : 恩典

讀經: 馬太福音5章43- 48節;約翰福音8章9


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約翰福音8章11節


在耶穌的教導中,有關絕對的標準和絕對的恩典,看似相互矛盾。

耶穌絕不會降低上帝絕對的標準。正如耶穌回應有錢的少年官說:「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馬太福音5章48節)。律法師問耶穌什麼是最大的誡命,耶穌的回答是:「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22章37節)。事實上,沒有任何人可以遵守這些命令,達到上帝完美的標準。

但這位耶穌也慈愛地預備了絕對的恩典。祂赦免了行淫的婦人、十架上的強盜、堅稱不認識祂的門徒,還有曾以迫害基督徒聞名的掃羅。上帝的恩典是絕對的,且涵蓋所有的人,甚至也臨到那些把耶穌釘十架的人。正如耶穌在即將離世時,祂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章34節)

多年來,一想到耶穌要求的絕對標準,我就覺得自己很不配,以致忽略了祂的恩典。然而,當我明白這標準和恩典的信息時,我便回去查考聖經,發現耶穌的生命和祂的教導,都貫穿著恩典的信息。

恩典是給那些絕望、缺乏、心靈破碎和軟弱的人。換言之,恩典是給我們每一個人的。

— 楊腓力

感謝天父,祢以浩大的恩典洗淨我們的罪。願我們的生命能讓人看到我們已得著赦罪之恩,並與祢恢復關係。


耶穌已滿足律法完美的要求,我們在祂恩典中,得享完全的平安。



全年讀經:
民數記4-6章;馬可福音4章1-20節


靈命日糧 : 福音廣傳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1-10節


主的道從你們那裡已經傳揚出來,你們向上帝的信心不但在馬其頓和亞該亞,就是在各處,也都傳開了。-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8節


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針對「文字廣傳」做了一項研究,探討十九世紀時,印刷品的內容如何透過當時的媒體,也就是報紙加以傳播。如果一篇文章被印刷超過五十次以上,在那個時代就算是「廣傳」了。在研究過程中,他們發現有一篇十九世紀的新聞報導,提到許多基督徒為信仰殉道,而這份報導廣為流傳,因為至少出現在110份不同的刊物上。

使徒保羅曾寫信給帖撒羅尼迦地區的信徒,稱許他們勇敢又喜樂地為耶穌作見證,廣傳福音。他說:「主的道從你們那裡已經傳揚出來,你們向上帝的信心不但在馬其頓和亞該亞,就是在各處,也都傳開了」(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8節)。福音的信息,因著這些人的生命被耶穌基督改變而得以廣傳。即便有艱難和迫害,他們也無法緘默不傳。

我們每個基督徒都當以愛心助人,說誠實話,讓他人看到我們因耶穌基督罪得赦免、得著永恆的生命。福音能改變我們的生命,也能改變我們周遭朋友們的生命。

願我們今天就廣傳福音,使所有人都能聽見!

— 麥大衛

主耶穌,求祢幫助我們能勇敢地活出見證,並向他人講述祢的福音。


福音是最好的消息,讓我們傳揚吧!



全年讀經:
民數記1-3章;馬可福音3章


靈命日糧 : 水邊的樹

讀經: 耶利米書17章5-10節


他必像樹栽於水旁。-耶利米書17章8節


這棵栽在水旁的樹真令人羨慕。它生長在河畔,不須擔心天氣變化、氣溫驟降或未知的前景。這棵樹由河水滋養並調節溫度,日日向上朝太陽伸展枝條,向下抓住土壤扎根,樹葉使空氣清新,且提供庇蔭之處。

與之相反的,是先知耶利米所提到的沙漠中的杜松(耶利米書17章6節)。一旦停止降雨,夏日烈陽將土地變成乾旱之處,杜松灌木叢就開始枯乾,既不能庇蔭也不結果實。

先知耶利米為何要拿青翠的樹與枯乾的樹做對比呢?他要同胞們回顧,以色列百姓從埃及為奴之地被拯救出來之後,上帝為他們所行的事。百姓在曠野漂流四十年的時間裡,有如栽在水邊的樹(2章4-6節)。但如今他們身處昌盛的應許之地,卻忘了這段經歷,反倒倚靠自己和他們所造的偶像(7-8節),甚至還想回埃及尋求庇護(42章14節)。

上帝藉著耶利米勸勉健忘的以色列百姓,也提醒我們,要專一仰望和信靠上帝,我們要像那棵栽於水旁的樹,而不是不結果子的杜松。

— 狄馬汀

天父,祢已用許多方式指教我們,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唯獨祢仍是可信的。求祢幫助我們今天就仔細思想,祢從過去到如今為我們成就的一切。


在順境時,也別忘了在逆境中所學的功課。



全年讀經:
利未記26-27章;馬可福音2章


靈命日糧 : 皮納塔

讀經: 以弗所書2章1-10節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以弗所書2章5節


在墨西哥人的宴會上絕對少不了皮納塔(piñata)。這是一種由紙板或陶土製成的容器,裡面裝滿各式糖果和零食。孩子們拿著棍棒擊破皮納塔,就可以享用裡面的東西。

在十六世紀,修士們會用皮納塔教導墨西哥原住民一些屬靈功課。當時的皮納塔是星星形狀,有七個角,代表上帝所憎恨的七種惡行。人們擊打皮納塔就像是與罪惡搏鬥,當皮納塔裡面的糖果掉在地上,人們就可以將獎賞撿起來帶回家,以提醒自己要靠著信心勝過罪惡。

實際上,我們沒有辦法獨自與罪惡對抗,上帝並不是等著我們自己努力之後,才向我們施恩。以弗所書教導我們:「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乃是上帝所賜的」(以弗所書2章8節)。我們無須擊打罪惡,因為基督已勝過一切的罪惡。

墨西哥的孩子們必須擊破皮納塔才能得到糖果,但我們只要相信耶穌,上帝所賜的福分就會臨到我們眾人。因為「祂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1章3節),我們得到赦免、救贖、接納、新生命、喜樂、慈愛和其他各樣的福氣。我們得著這些屬靈的福氣,並不是因為持守信心或夠堅強,而是因為信靠耶穌基督。上帝賜給我們不配得的恩典,讓我們得享屬靈的福氣!

— 歐凱拉

主啊,我們為著祢的恩典滿心感謝,祢讓我們白白地得著美好的恩典!


我們既蒙恩得救,便因恩典得享美福。



全年讀經:
利未記25章;馬可福音1章23-45節


靈命日糧 : 燈塔

讀經: 以賽亞書61章1-6節


[主耶和華]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以賽亞書61章3節


在盧安達的一所事工中心,稱為「燈塔」,象徵著救贖。它所在的那片土地,正是1994年種族大屠殺期間盧安達總統所住的官邸。如今,這座基督徒所建立的新建築,已經成為盼望與光明的指標。設置在這裡的聖經學校為的是培養新一代的基督徒領袖,在這裡也設立了旅館、餐廳,還有許多社區服務。這是從灰燼之中綻放出來的新生。這些建立「燈塔」的人仰望耶穌,以基督為他們的盼望和救贖。

耶穌在安息日進入拿撒勒的會堂,頌讀以賽亞書,並且宣講祂就是那位受膏者,要來報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參閱路加福音4章14-21節) 。祂來是要撫慰心靈受創的人,並賜下救贖與饒恕。因著耶穌,我們可以在悲傷中得著喜樂,在絕望中得著盼望(以賽亞書61章3節)。

我們知道盧安達種族大屠殺,是國內不同種族部落相互廝殺,造成超過五十萬人喪生。這駭人聽聞的暴行令人十分痛心,也難以理解,讓人實在無言以對。但我們知道,對於在這殘暴惡行中的受害者,主基督都能醫治安慰,無論是在今生或在天上。即便我們在最困頓無助的景況中,那位賜喜樂油代替悲哀的主,也能使我們有盼望。

— 潘艾梅

主耶穌基督,當我們聽見人們所承受的傷痛與苦難,我們也會心痛。我們求祢施恩憐憫。


在我們最困苦無助時,耶穌帶來盼望。



全年讀經:
利未記23-24章;馬可福音1章1-22節


靈命日糧 : 看透明天

讀經: 哥林多後書5章1-9節


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哥林多後書5章7節


我喜歡抬頭凝視無雲的藍天。美麗的天空是造物主的偉大創作,讓我們可以欣賞。飛行員更是喜愛這樣的景觀,他們常用與飛行相關的用詞,描述他們所翱翔的美麗天空,而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你可以看透明天。」

當然,我們絕不可能「看透明天」。因為有時候,我們連今天的生活會出現什麼狀況,都還弄不清楚,更何況是明天呢?正如聖經上說:「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各書4章14節)

我們不要因為有限的視野而失去信心,相反地,我們要帶著盼望,因為我們所信靠的上帝早已看透明天,祂知道當我們面對未來的挑戰時,我們所需要的一切。使徒保羅深知此理,故而以充滿盼望的話語,鼓勵我們說:「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哥林多後書5章7節)

當我們將今天以及未知的明天都交託給上帝,我們就不需要為了生活中突如其來的難題而擔憂。我們與上帝同行,祂知道未來將會如何,祂也有足夠的能力與智慧掌管明天。

— 柯貝爾

主,我知道我可以將今天和明天都交託在祢的手中,因為祢是仁慈、良善、慈愛、滿有智慧,並且大有能力的。求祢教導我不要掛慮。


上帝透測一切,自始至終。



全年讀經:
利未記21-22章;馬太福音2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