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化腐朽為神奇

讀經: 約翰福音9章1-11節


有一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見了!-約翰福音9章25節


在1965年,洛杉磯瓦特地區發生了暴動,過後諾亞(Noah Purifoy)利用其中的三噸廢棄物,開始了他的「裝置藝術」創作生涯。他和一位同事利用破腳踏車輪、保齡球、廢棄的輪胎、損壞的電視機,以及種種不堪使用的物品進行雕塑創作,並傳達了一個強烈的訊息:現代社會許多人也被「丟棄」。一位記者稱讚諾亞,說他能化腐朽為神奇。

在耶穌的時代,許多人認為病人和有殘疾的人都是罪人,是被上帝懲罰。人們總是棄絕他們,並漠視他們的痛苦。但是,當耶穌和門徒遇見一位生來瞎眼的人時,祂說這與罪無關,乃是彰顯上帝大能的時機。耶穌說:「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約翰福音9章5節),當那瞎眼的人聽從耶穌的指示去行,就能看見了。

後來宗教領袖盤問這人時,他只簡短地回答:「有一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見了!」(25節)

在這世界上,唯有耶穌才真的能化腐朽為神奇。我們都被罪所破壞,但祂卻愛我們,將我們破碎的生命塑造成全新的傑作。

— 麥大衛

親愛的主,感謝祢的奇異恩典!


耶穌能修復我們的生命。



全年讀經:
利未記19-20章;馬太福音27章51-66節


靈命日糧 : 赦罪之恩

讀經: 羅馬書5章12-21節


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樣,恩典也藉著義作王。-羅馬書5章21節


媽媽發現四歲的偉偉匆匆離開小貓的窩,因為之前媽媽曾告誡他別碰剛出生的小貓,所以就問他:「你摸過小貓嗎?」

他一本正經地回答:「沒有。」媽媽再問:「牠們很柔軟吧?」他馬上說:「是啊」,又自動補一句:「小黑貓還叫了一聲。」

對於幼童口是心非的行為,我們只能一笑置之。但偉偉不聽媽媽的話,卻顯出人性的真實面貌,四歲的孩子即使沒人教也會說謊。大衛著名的懺悔詩寫道:「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詩篇51篇5節) 。使徒保羅說:「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馬書5章12節)。這段令人沮喪的話,適用於所有的王公貴族、四歲小孩,以及你和我。

但我們還是有極大的盼望!保羅說:「律法本是外添的,叫過犯顯多;只是罪在哪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羅馬書5章20節)

上帝不是在等我們犯罪,然後執行懲罰,而是要對我們施恩、饒恕、修復。我們只要承認自己的罪,憑著信心來到祂面前悔改,就能得到祂的赦免。

— 葛庭墨

天父啊,求祢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羅馬書8章1節



全年讀經:
利未記17-18章;馬太福音27章27-50節


靈命日糧 : 我愛你

讀經: 約翰一書4章9-16節


上帝差祂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藉著祂得生,上帝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了。-約翰一書4章9節


當象徵「我愛妳」的粉紅色心型告示牌,一個又一個地出現在加拿大的某個小鎮時,當地記者瑪麗安娜決定展開調查,但始終一無所獲。幾週後,新的告示牌又出現了,還附上時間、日期以及當地一個公園的名稱。

瑪麗安娜和一群好奇的市民按照預定的時間來到公園,在那兒她看見一位西裝革履、巧妙隱藏面容的神祕客。當這個神祕客以鮮花向瑪麗安娜求婚時,你可以想像她是多麼驚訝!這神祕客竟然是她的男朋友雷恩,最後她欣然接受了男友的求婚。

雷恩向未婚妻示愛的舉動,似乎有點誇張,但上帝向我們表達愛的方式更讓人意想不到!正如聖經上說:「上帝差祂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藉著祂得生,上帝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了。」(約翰一書4章9節)

玫瑰象徵愛情,但耶穌不只是愛的象徵,祂更是降世為人的上帝,甘願為世人捨命,使一切信而得救的人都能與上帝建立永恆的關係。沒有任何事物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馬書8章39節) 。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向我顯明祢對我偉大無窮的愛。求祢幫助我,讓我一生所行能表明我深愛祢。


上帝差遣愛子拯救我們,顯明祂對我們的愛。



全年讀經:
利未記15-16章;馬太福音27章1-26節


靈命日糧 : 不再疑惑

讀經: 約翰福音11章1-16節


我非看見祂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祂的肋旁,我總不信。-約翰福音20章25節


多馬常被稱為「多疑的多馬」(見約翰福音20章24-29節),但這外號對他並不公平。試問有誰能真正相信,死人能復活呢?我們不妨叫他「勇敢的多馬」,因為當耶穌不顧危險,前往耶路撒冷時,多馬展現了無比的勇氣。

那時拉撒路死了,耶穌說:「我們再往猶太去吧!」(約翰福音11章7節)門徒都反對:「拉比,猶太人近來要拿石頭打祢,祢還往那裡去嗎?」(8節)只有多馬說:「我們也去和祂同死吧。」(16節)

多馬雖有這個心意,但卻辦不到。耶穌被捕的那一夜,多馬和其他門徒都離棄祂逃走了(馬太福音26章56節) ,留下彼得和約翰陪基督進入大祭司的院子。最後,只有約翰一路跟隨基督,直到祂被釘十架。

雖然多馬目睹拉撒路從死裡復活(約翰福音11章38-44節),他卻不信被釘十架的主戰勝了死亡。其實許多人就像心存懷疑的多馬一樣,非得要親眼看見復活的主,他才肯說:「我的主,我的上帝!」(約翰福音20章28節)耶穌回答多馬的話使他獲得確據,也帶給我們無比的安慰。祂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29節)

— 葛庭墨

天父,求祢教導我們活出祢的樣式和祢的美善,並能信靠祢去面對一切未知的事。


疑惑促使你尋找光明;不信讓人沉溺於黑暗。



全年讀經:
利未記14章;馬太福音26章51-75節


靈命日糧 : 關愛他人

讀經: 路加福音8章1-8節


我希望你們在這件善事上也格外慷慨。-哥林多後書8章7節,現中修訂版


華利好友的兒子八歲的時候,就告訴華利:「我愛耶穌,將來我要到海外宣教,服事上帝。」在接下來的十多年,華利看著小男孩成長,為他禱告。當這位年輕人決定去西非的馬利宣教時,華利告訴他:「太好了!我終於看到這一天了。當你小時候告訴我你的理想時,我便開始為你投資儲蓄,為要等待這個令人興奮的消息。」華利願意關心他人,也希望更多人聽到上帝的福音。

耶穌和門徒從這城到那鄉傳講福音,也需要經濟上的資助(路加福音8章1-3節)。有些曾被惡鬼所附、病得醫治的婦女「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3節)。其中一個是抹大拉的馬利亞,曾有七個鬼從她身上被趕出來;另一個是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約亞拿;至於蘇撒拿和「好些別的婦女」,我們所知不多(3節),只知道耶穌曾滿足她們靈裡的需要,過後她們在經濟上幫助耶穌和門徒。

當我們想到耶穌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激勵我們像耶穌那樣關愛他人。讓我們求問上帝,祂要如何使用我們去幫助他人。

— 施安妮

你會如何參與宣教事工,把福音傳給鄰舍甚至世界各地的人呢?你可以向人述說耶穌為你所做了什麼,寫一封鼓勵的信、送一份禮物給宣教士,或者禱告。


耶穌為我們犧牲一切,祂配得我們全然擺上。



全年讀經:
利未記13章;馬太福音26章26-50節


靈命日糧 : 無所不知

讀經: 詩篇139篇1-18節


我行路,我躺臥,祢都細察,祢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詩篇139篇3節


孫子卡麥隆突然患上肺炎和支氣管炎,兒子和媳婦需要馬上送他去醫院。於是,兒子問我和妻子瑪琳,可否到學校去接五歲的孫子奈森回家。當然,我們非常樂意。

奈森坐進車裡,瑪琳問他說:「你看到我們來接你,是不是很驚訝?」他回答說:「不會啊!」我們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我無所不知呀!」

雖然五歲的男孩聲稱自己知道所有的事情,但我們這些成人卻知道這絕對不可能。我們的疑問往往多過答案。對於生命,我們常會問為什麼?要等到什麼時候?要怎麼辦?我們常常忘記,雖然我們不知道所有的事情,但我們卻認識一位無所不知的上帝。

詩篇139篇1節和3節談及全知的上帝,祂不單對我們的事瞭如指掌,還看見我們的內心。大衛說:「耶和華啊,祢已經鑒察我、認識我……我行路,我躺臥,祢都細察,祢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知道上帝全然愛我們,是多麼令人感到安慰呀!因為祂深知我們今天要面對的一切,並且祂知道如何在不同的情況下,給我們最適當的幫助。

我們無法知道所有的事,但重要的是認識這位無所不知的上帝,我們可以完全信靠祂。

— 柯貝爾

主啊,感謝祢瞭解我,並知道我一切需要。


認識上帝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全年讀經:
利未記11-12章;馬太福音26章1-25節


靈命日糧 : 倚靠耶穌

讀經: 約翰福音13章12-26節


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的,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約翰福音13章23節


有些時候,在夜裡我會把頭靠在枕頭上禱告,想像自己是靠在耶穌懷裡。每當我這麼做的時候,就會想起聖經裡有關使徒約翰的記載。約翰寫下自己在最後的晚餐中坐在耶穌身旁的情景:「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的,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約翰福音13章23節)

在這段敘述中,約翰不用自己的名字,而自稱為「耶穌所愛的門徒」。他所描述的正是以色列第一世紀的筵席場景。當時餐桌的高度大約只到膝蓋的位置,遠低於現代的餐桌。通常人們不會坐在椅子上,而是靠著桌子,側身坐在草蓆或坐墊上。約翰和主坐得如此靠近,所以當約翰轉頭問主的時候,他便「就勢靠著耶穌的胸膛」(約翰福音13章25節),把頭靠在耶穌的懷裡。

約翰與耶穌當時的親密程度,也描述了我們今天與耶穌的關係。我們雖無法真正地靠在耶穌的懷裡,但我們可以將生活的重擔交給祂。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章28節) 。我們無論遇到任何景況,都能信靠這位信實的救主,真是何等蒙福!你現在正倚靠祂嗎?

— 龐雅各

親愛的主耶穌,祢是我力量與盼望的源頭,幫助我相信並倚靠祢。我要將所有的憂慮都交託給祢,且要讚美祢,因為祢是信實的主。


到耶穌這裡來得享安歇。



全年讀經:
利未記8-10章;馬太福音25章31-46節


靈命日糧 : 辯護者

讀經: 約翰一書1章8節-2章2節


若有人犯罪,在父那裡我們有一位中保,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約翰一書2章1節


在1962年6月,美國佛羅里達州監獄的一名囚犯吉迪恩(Clarence Earl Gideon)寫信給最高法院,聲稱自己沒有犯罪,要求重審他的案件,並表明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

一年後,美國最高法院重審吉迪恩的案件,同時也規定,自此之後,凡是無力支付律師費的貧窮人,州政府都必須為他們指派一位公設辯護律師。吉迪恩因著這項決議,得到法庭指派的律師協助申辯陳情,最後得以無罪釋放。

但如果我們真的有罪,那該怎麼辦呢?雖然,使徒保羅說世人都犯了罪,但我們知道天上的法庭早已預備了一位辯護者,就是中保耶穌基督,祂已犧牲自己使我們罪得赦免,祂還在天父面前為我們陳情(約翰一書2章2節)。天父差遣耶穌賜給我們自由,就連獄中的囚犯也認為這樣的自由勝過他們在牢房外所經歷過的自由。那是一種心靈的釋放。

不論我們受苦是因為自己犯錯,或是別人的緣故,耶穌都會替我們代求。上帝憑著那至高的權柄,以慈愛、寬恕與安慰,回應每一個請求。

耶穌我們的中保,可以讓一個失去盼望、恐懼戰兢與痛苦懊悔的地方,充滿祂同在的榮光。

— 狄馬汀

天父,幫助我們體會祢的愛及同在所帶來的自由,即使覺得處處受限制,心靈仍然自由!


替我們受死的耶穌,已成為我們永活的中保。



全年讀經:
利未記6-7章;馬太福音25章1-30節


靈命日糧 : 知心良友

讀經: 撒母耳記上20章35-42節


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來書13章5節


有位摯友曾傳送一則簡訊給我,其中寫道:「真開心我們能分享彼此的好事、壞事和醜事!」我和這位朋友已相識多年,已經學會一起分享開心和失敗的經歷。我們承認自己並不完美,因此會向對方傾訴自己所面臨的掙扎,同時也會為對方的成功而感到高興。

大衛和約拿單也擁有一份堅定的友誼,他們的交情始於大衛擊敗歌利亞那美好的日子(撒母耳記上18章1-4節)。當約拿單的父親掃羅嫉恨大衛時,在那段痛苦的日子中,他們也同感恐懼(18章6-11節,20章1-2節)。最後,在大衛遭受掃羅追殺的那些艱困日子裡,他們也一同受苦(20章42節)。

當風雨飄搖之際,真正的朋友不會離棄我們。無論遭逢好事或壞事,他們都與我們站在同一陣線上。在我們痛苦難熬、幾乎要遠離上帝時,良朋益友也會導引我們回到上帝面前。

真正的友誼是上帝所賜的禮物,因為友誼具體展現出上帝就是我們最好的朋友。無論境遇是好、是壞,或是艱苦難熬,上帝都永遠信實可靠,就如祂曾提醒我們:「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來書13章5節)

— 歐凱拉

親愛的主,感謝祢在我生命中賜下良友。但更重要的是,感謝祢成為我最知心的朋友。


當世人離棄你,朋友會留在你身邊。



全年讀經:
利未記4-5章;馬太福音24章29-51節


靈命日糧 : 這帶來快樂嗎?

讀經: 腓立比書4章4-9節


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立比書4章8節


日本收納女王近藤麻理惠出了一本書,教人如何整理物品,這本書的全球銷售量已達200萬冊。這本書主要是幫助人們捨棄家中和櫥櫃裡不必要的物品,除去累贅。她說:「你可以檢視家中物品,問問自己『有這個東西我會快樂嗎?』」若答案是肯定的,就把東西留下;否則,就把東西送走。

使徒保羅也勸腓立比的信徒,要以基督為樂,他說:「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立比書4章4節)保羅勸他們別讓生活充滿焦慮,卻要凡事禱告祈求,讓上帝的平安在基督裡保守他們的心懷意念(6-7節)。

我們每天所肩負的工作與責任,並不全是令人愉快的,但我們可以自問:「如何讓這事討上帝喜悅,並讓自己快樂?」只要做事的動機改變,感受也會隨之轉變。

保羅最後還說:「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8節)。他的這番話不但值得深思,也是一帖喜樂的良藥。

— 麥大衛

主啊,求祢指教我,如何在今日的生活當中,從內心發出喜樂。


專心仰望主,就可以有喜樂。



全年讀經:
利未記1-3章;馬太福音24章1-2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