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煉我愈精

讀經: 約伯記23章1-12節


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約伯記23章10節


在一次專訪中,福音創作歌手梅瑞迪絲·安德魯斯(Meredith Andrews)談到,她在傳福音、拓展創作事業時,還要維持良好的婚姻關係和克盡母職,對此她曾感到心力交瘁。回顧這段低潮時期,她說:「這過程就像是上帝帶領我經歷淬鍊,幾乎將我擊垮。」

當約伯失去了家產、健康及兒女,他受到很大的打擊。更糟的是,即使他每日敬拜上帝,卻覺得上帝對他的呼求充耳不聞,上帝似乎在他的人生舞台中缺席了。約伯聲稱,他無論往哪個方向去,都遍尋不著上帝(約伯記23章2-9節)。

然而在絕望之中,約伯也有醒悟的一刻。他的信心再次被挑旺起來,就如暗室中的燭火重燃生機,他說:「然而祂知道我所行的路,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10節)。基督徒會面臨試煉且被煉淨,而這正是上帝透過困境要使我們不再倚靠自己,並除去我們的驕傲和屬世的智慧。在這過程中,若我們覺得上帝似乎沉默不語、不理會我們的呼求,或許正是祂使我們靈命增長的機會。

即使人生陷入低谷,只要信靠上帝,磨難與困境最終能讓我們擁有閃耀的光芒,以及堅若磐石的品格。

— 史珍妮

親愛的主,即使我看不見祢在我的生命中動工,仍求祢幫助我相信祢與我同在。無論我將承受何種磨難,我願順服祢的旨意。


信心受試煉的時刻,就是信心增長的時刻。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9-40章;馬太福音23章23-39節


靈命日糧 : 從這裡開始

讀經: 詩篇136篇1-9節


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詩篇19篇1節


這一天,我到郊外散步,經過一個近乎乾涸的池塘,發現一朵獨自盛開的蓮花。我不禁想起清朝詩人王文治的詩句:「方塘水靜無風動,一朵白蓮隨意開。」我相信很少人會看到這朵花,也無人欣賞。我心想,既是如此,為何要在這樣的地方展現芳華?

其實大自然的美從來就不是一種浪費,而是日復一日地展示著那位造物主的真實、良善與美好。每一天,大自然都以嶄新鮮活的方式宣告上帝的榮耀,但對於大自然的美,我能否從中看見上帝呢?或是匆匆一瞥,聳聳肩不以為意呢?

自然萬物都在傳揚造物主的美善。一朵燦爛的雛菊、輝煌的日出,或一棵樹所展現的對稱之美,都可以讓我們向上帝獻上敬拜、尊崇和感恩。

作家魯益師曾提到,在一個炎熱的夏天,他與朋友在森林中散步。魯益師問他的朋友,要培養一顆感恩的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他的朋友就從路旁的小溪裡,取了一點水潑在自己的臉上和手上,並說:「何不就從這裡開始?」魯益師說就在那一刻,他學到了一個重要的原則:「從這裡開始。」

涓涓細流、柳枝搖曳、雛鳥初啼,蓮花盛開,多美好啊!何不從這裡開始向上帝獻上感恩呢?

— 羅大衛

天父,願我們謹記,祢在世上設立美好的一切,是為要反映祢的屬性。我們讚美祢!


美好的一切皆源於美善的上帝。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6-38章;馬太福音23章1-22節


靈命日糧 : 凡事謝恩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8節


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8節


我們住的市郊住宅區時常停電,大家都抱怨連連。有時一週會停電三次,停電的時間甚至長達24小時,讓整個社區陷入一片黑暗。我們連基本的家電都無法使用,帶來極大的不便。

我們的基督徒鄰居常問我:「碰到這樣的事,我們也要感謝上帝嗎?」她是指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8節所說:「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我總是告訴她:「那當然囉,我們凡事都要感謝上帝。」然而,我們雖這樣說,但遇到停電時還是會忍不住抱怨,真是自相矛盾。

但是有一天,我們對凡事謝恩有了新的看法。那天我下班回家,看見鄰居顫抖地哭著說:「感謝上帝,幸虧那時候停電,否則恐怕我們早就家毀人亡了!」

原來一輛垃圾車撞上了她家門前的電線桿,並扯下好幾戶民宅上方的高壓電纜線。若是在照常供電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傷亡,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在困境中確實很難說:「主啊,我感謝祢。」但即使當時我們不明白上帝的旨意,仍然可以感謝祂,祂在任何境況中,都讓我們有機會可以信靠祂。

— 戴勞倫

天父,我們雖常以話語尊崇祢,但行為卻時常顯出我們的不信。無論環境多困難,求祢幫助我們看見祢正掌權。


靠著上帝的恩典,我們能凡事謝恩。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4-35章;馬太福音22章23-46節


靈命日糧 : 主看顧你

讀經: 創世記16章1-13節


在這裡我也看見那看顧我的。-創世記16章13節


我參加了一個作家的交流網站,大家時常在線上互相加油打氣。有一次,我飽受壓力、倍感焦慮,便在線上大吐苦水,其中一個朋友說:「我瞭解。」因著她的話,我得到了安慰與平安。她瞭解我的期望、恐懼、掙扎和夢想,而且她真的關心我。

朋友這句簡潔有力的鼓勵,讓我聯想到亞伯蘭家中的使女夏甲。那時,撒萊與亞伯蘭多年期盼能有子嗣而未得。於是撒萊依循當時的文化習俗,讓亞伯蘭與夏甲同房。可是夏甲懷孕後就輕看撒萊,撒萊因而苦待夏甲,所以夏甲就逃到了曠野。

耶和華看見夏甲的困境,瞭解她的痛苦與難過,就賜福給她,並應許她的後裔將極其繁多。在與耶和華相遇後,夏甲稱祂為「看顧人的上帝」(創世記16章13節),因她知道自己並不孤單,也沒有被拋棄。

如同夏甲一樣,我們也蒙上帝的看顧與關愛。或許我們會覺得被朋友、家人忽略或拒絕,但我們知道,上帝不僅看見我們面對周遭環境時的表現,祂還瞭解我們內心的感受與恐懼。祂賜下的話語,帶給我們生命。

— 潘艾梅

天父上帝,就像祢看顧在苦難中的夏甲,祢也看顧那些受傷、受壓迫,以及驚慌害怕的人們。求祢幫助、鼓勵他們。


謹記上帝時刻看顧,我們就能得著安慰和信心。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1-33章;馬太福音22章1-22節


靈命日糧 : 得享美福

讀經: 傳道書3章9-17節


我知道上帝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傳道書3章14節


四歲的亞瑟知道媽媽要帶他出門,就開心地穿上他最喜愛的連帽T恤。T恤的帽子是呲牙咧嘴的鱷魚頭造型,亞瑟的小臉蛋看似被鱷魚吞噬了!媽媽看了覺得頭疼,因她要帶亞瑟去拜訪好久沒聯絡的朋友,希望亞瑟能讓他們留下好印象。

於是,她對兒子說:「寶貝,今天穿這件衣服可能不太好喔!」

亞瑟開心地說:「當然好啊!」

她又問亞瑟說:「哦,你覺得什麼時候穿這件衣服最好呢?」亞瑟說:「每天啊,開心的時候啊!」最後,媽媽讓他高高興興地穿著那件T恤出門了。

這個快樂的小男孩似乎體現了傳道書3章12節的精髓:「人不如時常歡樂,一生享福」(現中修訂版)。傳道書的論述常被誤以為是消極悲觀的,因為這本書是以人的角度,而非以上帝的觀點來寫。一如作者所羅門王問道:「這樣看來,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什麼益處呢?」(9節)其實在傳道書裡,我們可以看到盼望。正如所羅門王說:「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上帝的恩賜。」(13節)

我們所服事的上帝,讓我們享受各樣的美事,「上帝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14節)。當我們認定祂、遵守祂的誡命,祂就使我們的生活充滿盼望、意義和喜樂。

— 葛庭墨

主啊,求祢恢復我們那孩童般的喜樂,使我們能感謝祢所賜的各樣美福。


讓創造你的上帝成為生命的中心。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9-30章;馬太福音21章23-46節


靈命日糧 : 祂永遠看顧

讀經: 詩篇32篇1-11節


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勸戒你。-詩篇32篇8節


那一天,我的小女兒從德國慕尼黑搭乘飛機,前往西班牙巴塞隆納。我打開電腦,連結我最喜歡的航班追蹤網站,以確認她的航程。我輸入女兒的航班號碼後,電腦螢幕顯示她的飛機已經越過奧地利,正繞過義大利北部。從那裡,飛機將飛越地中海、法國里維埃拉南部,前往西班牙,預計會準時到達巴塞隆納。看來,我唯一不知道的就是空服員為她提供了什麼樣的午餐!

為什麼我想知道女兒在哪裡?情況如何呢?因為我愛她,我在乎她,關心她在做什麼,想知道她生命中的一切。

在詩篇32篇,大衛頌讚上帝對我們的饒恕、帶領與勸戒,是何等寶貴。然而,天父上帝並不像我們世上的父親那麼有限,祂不只知道我們的一切,還瞭解我們內心最深的需要。上帝應許我們:「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勸戒你。」(8節)

無論我們今天的景況如何,我們都可以信靠上帝的同在和看顧,因為「倚靠耶和華的,必有慈愛四面環繞他」(10節)。

— 麥大衛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以慈愛看顧我,求祢今天引導我行走在祢的道路上。


上帝的眼目和慈愛永不離開我們。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7-28章;馬太福音21章1-22節


靈命日糧 : 樹之語

讀經: 歌羅西書1章15-20節


祂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彼得前書2章24節


在英國文學最早期的基督教詩歌中,有一首描述耶穌基督受難的古老詩歌,稱為《十字架之夢》。這首古詩將十字架擬人化,從十字架的觀點重述基督受難的過程。當它還是一棵樹時,知道自己要被人用來釘死上帝的兒子,它起初是拒絕接受。但基督最後得到這棵樹的合作,好讓一切相信祂的人得著救贖。

在伊甸園裡,人類始祖無法扺擋誘惑,違背上帝的吩咐,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以致罪進入世界。而後來,上帝的兒子來到世上,祂為了全人類的罪,捨身流血,代替我們被釘死在由樹木製成的十架上。基督「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彼得前書2章24節)。

十字架是轉捩點,讓所有相信基督的人都得到拯救。基督受難之後,十字架成為奇妙的記號,代表上帝的兒子流血犧牲,救我們脫離罪惡與死亡。十字架是上帝愛世人,筆墨難書的奇妙證據。

— 費丹尼

主啊,每當抬頭仰望十字架,心中不禁感謝讚美祢,祢竟然如此愛我,甚至為我犧牲生命。


基督在十架犧牲,讓你我得救恩。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5-26章;馬太福音20章17-34節


靈命日糧 : 重建

讀經: 尼希米記2章11-18節


來吧!我們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免得再受凌辱。-尼希米記2章17節


陳先生離開家鄉多年,一天他重回舊地,發現記憶中深愛的城市已經不復存在,滄海桑田,人事全非,就連他自己也變了很多。在與老同學聚會時,他說:「回到曾經深愛的城市,看不到昔日的街景,難免令人不勝唏噓。」的確,舊地重遊,往往讓人百感交集,帶來的多半是失落與傷感。我們的年華消逝,而曾經對我們意義非凡的地方,也不再像以前那樣了。

尼希米在被擄之地生活多年之後,聽說以色列的耶路撒冷遭到毀壞,被擄歸回的人遭逢大難,他便請求波斯亞達薛西王的允許,返回耶路撒冷,為要重建城牆。到了那裡,他在夜間察看情況後(尼希米記2章13-15節),便對城中的百姓說:「我們所遭的難,耶路撒冷怎樣荒涼,城門被火焚燒,你們都看見了。來吧!我們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免得再受凌辱。」(17節)。

尼希米重返故土不是懷舊,乃是為了重建。當我們要修復過去生命中的傷害和裂痕時,這是很好的學習功課。只要信靠基督和祂的能力,我們就能面對困境、勇往直前,並開啟重建之路。

— 麥大衛

主啊,感謝祢,因為祢在我心中動工,更藉著我完成祢的工作。


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但上帝能改變我們,以面對未來。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3-24章;馬太福音20章1-16節


靈命日糧 : 永恆的救主

讀經: 約翰福音8章48-59節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還沒有亞伯拉罕就有了我。」-約翰福音8章58節


世界最長壽的人瑞,傑拉琳·塔利(Jeralean Talley)於2015年6月與世長辭,享嵩壽116歲。1995年,耶路撒冷慶祝建城3000年。人活到116歲被稱人瑞,超過3000年的城市則稱為古城,然而有些樹木更加長壽。加利福尼亞州懷特山脈有一棵狐尾松,其樹齡超過4800年,它的存在比族長亞伯拉罕還早800年呢!

當猶太宗教領袖質疑耶穌的身分時,耶穌宣稱在亞伯拉罕出生之前,祂早就已經存在了。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還沒有亞伯拉罕就有了我」(約翰福音8章58節)。祂大膽的聲明,讓那些質問祂的人感到震驚,並要拿起石頭打祂。他們知道耶穌並不是指年齡,乃是自稱為永恆的上帝,因為在舊約中上帝的名稱是「自有永有的」(參閱出埃及記3章14節)。事實上,耶穌說得沒錯,因祂確實是三一真神中的一位。

在約翰福音17章3節,耶穌在禱告時說:「認識祢獨一的真上帝,並且認識祢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我們得著永生,是因為永恆的上帝走進人類的歷史。耶穌為我們死而復活,完成了救贖,祂的犧牲讓我們可以期盼不受時間限制的生命,永遠與祂同住,因祂是永恆的上帝。

— 柯貝爾

世界將如雪化烏有,太陽不再閃耀,但那呼召我來的上帝,將永遠屬於我。-約翰‧牛頓


基督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祂而立。-歌羅西書1章17節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1-22章;馬太福音19章


靈命日糧 : 祂愛我們

讀經: 羅馬書8章31-39節


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羅馬書8章35節


我們事奉的上帝,愛我們更甚於我們的工作。

沒錯!上帝要我們殷勤工作養活家人,並負責看顧祂創造的世界。同時,祂也要我們去服事我們身邊軟弱、飢餓、衣不蔽體、飢渴和傷心的人,並勸導他人接受聖靈的引導,相信耶穌基督或順從主的教導。

別忘了,我們事奉的上帝,愛我們更甚於我們的工作。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有時,我們服事上帝的能力,會因遭逢疾病、失敗或意外而戛然終止。當我們處於這種困境時,正是上帝要提醒我們,祂愛我們,不是因我們能為祂做什麼,乃因我們是祂的兒女!只要我們求告基督的名,求祂拯救我們,絕沒有任何患難、困苦、逼迫、飢餓、赤身露體、危險或刀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羅馬書8章35、39節)。

即使有一天我們失去了一切的能力,一無所有的時候,也不必擔心害怕,因為我們是祂的兒女,祂永遠愛我們。

— 紀藍迪

天父,幫助我們永遠謹記,祢無條件地愛我們,即使我們無法繼續服事,或服事沒有果效,求祢讓我們因著祢的愛而滿有盼望。


我們活著就要親近上帝。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9-20章;馬太福音18章21-3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