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幕後英雄

讀經: 出埃及記17章8-15節


亞倫與戶珥扶著[摩西]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出埃及記17章12節


聖經故事常發人省思,例如摩西帶領上帝的子民前往應許之地,途中遭遇亞瑪力人的攻擊,摩西怎麼知道手裡要拿著上帝的杖,站在山頂上呢?(出埃及記17章8-15節)聖經並沒有提到,我們只知道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當摩西的手發沉,他的哥哥亞倫與另一名叫戶珥的人,一起扶著他的手,最後讓以色列人得到了勝利。

聖經並沒有詳述戶珥的事蹟,但在這關鍵時刻,他成了以色列歷史的重要角色。這個故事提醒我們幕後英雄的重要,他們扮演扶持和鼓勵領袖的角色,卻經常被忽視。雖然領袖的功蹟能留名青史或廣為媒體頌揚,但對於這些默默付出、堅守崗位的幕後英雄,上帝從不忽視。上帝清楚看見是誰每天為親友代禱祈求,是誰在主日整理教會的桌椅,又是誰在鄰里之間對人付出關懷與鼓勵。

上帝交付給我們的不一定是重責大任,但祂要使用我們每一個人。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時常留意,並感謝那許多為我們默默付出的幕後英雄。

— 潘艾梅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創造我,並賦予我獨特的恩賜。求祢幫助我,竭盡心力地服事祢、服事人,並向祢派來協助我的人表達感謝。


幕後英雄永遠深得上帝的看重。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6-18章;馬太福音18章1-20節


靈命日糧 : 內心爭戰

讀經: 羅馬書7章14-25節


但我是屬乎肉體的,是已經賣給罪了。-羅馬書7章14節


英國作家伊夫林·沃(Evelyn Waugh)的遣詞用字常凸顯他性格上的缺點。他後來雖然信了主,卻仍無法完全改掉老毛病。一天,有位女士問他:「沃先生,以你的行為表現怎能自稱是基督徒?」他回答:「這位太太,我或許如妳所言那般差勁,但若不是相信基督,我恐怕比現在更糟!」

沃所面臨的內心爭戰,正是使徒保羅所描述的:「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馬書7章18節)。保羅也提到:「我們原曉得律法是屬乎靈的,但我是屬乎肉體的」(14節),保羅進一步解釋:「因為按著我裡面的意思,我是喜歡上帝的律;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22-24節)接著他的答案令人振奮:「感謝上帝!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25節)

當我們帶著信心來到基督面前,承認自己的過錯而且需要這一位救主時,我們立即成為新造的人。但我們的屬靈生命卻是一生的操練,正如使徒約翰所說:「我們現在是上帝的兒女,將來如何,尚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約翰一書3章2節)

— 葛庭墨

天父,我們把老我的毛病帶到祢面前,因祢深知我們的問題,但祢還是愛我們。教導我們倚靠聖靈的大能,學習更像祢的愛子耶穌。


作為一個基督徒,就是要去寬恕那不值得寬恕的人,因為上帝正是這樣寬恕你。–魯益師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4-15章;馬太福音17章


靈命日糧 : 電閃雷鳴

讀經: 詩篇29篇


耶和華的聲音使火焰分岔。-詩篇29篇7節


記得多年前,我和朋友到湖邊去釣魚,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我們趕緊到白楊樹下避雨。但雨勢並未趨緩,我們只好跑回車上,結束當天的行程。我才剛打開車門,一道閃電如火球般擊中了我們剛才躲雨的樹叢,劈得樹皮四處飛散,殘落的枝葉瞬間冒著濃煙燒成焦木。雷電交加之後,大地又一片寧靜。

我們飽受驚嚇,心存敬畏。

在我們的愛達荷山區,這樣雷電交加的景象時常出現。雖然有那次的驚險經歷,但我仍然喜歡電閃雷鳴的雨景。這大自然原始的力量始終讓我著迷不已,電光閃耀、雷聲霹靂,讓人震驚和敬畏!大地震動、萬物顫抖,隨後一切又恢復平和安祥。

我喜歡雷轟電擊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它們象徵上帝的聲音(約伯記37章4節),祂的話語帶著強而有力、勢不可擋的大能。「耶和華的聲音使火焰分岔……耶和華必賜力量給祂的百姓,耶和華必賜平安的福給祂的百姓」(詩篇29篇7、11節)。祂賜下力量要我們學習恆久忍耐、以恩慈待人、安靜坐下、起身行動,也要歇息。

願上帝的平安與你同在。

— 羅大衛

主啊,求祢在風雨中安撫我的心靈,賜我平安與力量,幫助我度過這一天。


信心讓我們在軟弱中得著上帝的力量。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2-13章;馬太福音16章


靈命日糧 : 不是徒然

讀經: 哥林多前書15章50-58節


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書15章58節


我認識的一位理財顧問,曾經這麼描述投資理財的現實層面,他說:「抱最好的希望,作最壞的打算。」的確,在生活中,幾乎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無法確定會帶來什麼後果。然而,有一個我們所做的決定,其結果是肯定的,不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可以確信所付出的努力,到最後都不是徒然。

新約聖經中的哥林多是個道德敗壞的城市,使徒保羅曾住在那裡一年的時間,教導那裡的信徒。保羅離開以後,仍然寫信給哥林多的信徒,敦促他們不要氣餒,也不要認為他們為基督做的見證毫無果效。保羅要他們確信,當主再來的日子,死亡要被得勝所吞滅(哥林多前書15章52-55節)。

忠心跟隨耶穌也許會面臨困難、沮喪,甚至是危險,但這一切都絕不是毫無意義或是白費功夫。當我們與主同行,見證祂的同在與大能,我們的生命就絕對不會徒然,這是毋庸置疑的!

— 麥大衛

主啊,世事變幻莫測,我們要緊緊抓住祢的應許,深知我們在主裡的勞苦能滿足祢的心意,並在祢眼中看為寶貴。


我們為基督而活,為祂做見證,絕不會徒然。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9-11章;馬太福音15章21-39節


靈命日糧 : 一無所缺

讀經: 馬可福音6章7-12節


上帝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章8節


想像一趟沒有行李的旅行。沒有必需品和替換衣物,沒錢也沒信用卡。聽起來又可怕又不明智,不是嗎?

但耶穌第一次差遣十二個門徒出去宣教、傳道和醫病時,卻這麼囑咐他們。耶穌說:「行路的時候不要帶食物和口袋,腰袋裡也不要帶錢,除了柺杖以外,什麼都不要帶;只要穿鞋,也不要穿兩件褂子。」(馬可福音6章8-9節)

後來,耶穌要使門徒在祂離世後能面對挑戰,便對他們說:「但如今有錢囊的可以帶著,有口袋的也可以帶著,沒有刀的要賣衣服買刀。」(路加福音22章36節)

耶穌在第一次差派門徒時的作法,是要傳達什麼信息呢?是要門徒學習倚靠上帝的供應。所以,祂問門徒說:「我差你們出去的時候,沒有錢囊,沒有口袋,沒有鞋,你們缺少什麼沒有?」他們說:「沒有」(35節)。雖然門徒什麼都沒帶,但仍然一無所缺,可以完成上帝給他們的使命。因為耶穌能賜給他們權柄,讓門徒有能力做祂的工作(馬可福音6章7節)。

在事奉時,我們是否相信上帝會供應一切所需呢?但我們是否也盡本分好好規劃呢?讓我們憑著信心,相信上帝會賜給我們所需用的,以完成祂的工作。

— 謝葆芳

主啊,祢是美善的,祢所做的盡都美善。求祢幫助我們盡心禱告、盡力規劃,並全然信靠祢。


用上帝的方法做上帝的工,永不會缺乏上帝的供應。–戴德生,中國內地會創辦人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7-8章;馬太福音15章1-20節


靈命日糧 : 上帝關心嗎?

讀經: 哥林多後書4章4-15節


那吩咐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上帝,已經照在我們心裡,叫我們得知上帝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哥林多後書4章6節


在寫作的生涯中,我經常探討苦難的課題。我一再地思考同樣的問題,猶如觸碰一個從未癒合的傷口。我聽過讀者們的分享,他們痛苦的經歷讓我看到人生有苦難。一位青年牧師打電話告訴我,他的妻子和初生的女嬰因輸血而感染愛滋病,已經生命垂危,他問我:「我該怎麼跟我教會的年輕人說,上帝是慈愛的呢?」

我已經學會不再試圖回答這些「為什麼」的問題。為什麼那位青年牧師的妻子正好用了受污染的血液?為什麼龍捲風會襲擊某個鎮卻繞過另一個鎮?為什麼祈求病得醫治卻未蒙應允?

然而,有一個問題不再像以前那樣困擾我,那就是:「上帝關心嗎?」我知道只有一個方法可以解答這個問題,那就是耶穌。上帝藉著耶穌基督顯明了祂的慈愛。十架上的基督,讓我們看到上帝如何回應這世界的痛苦呻吟。

「上帝關心嗎?」想想看,祂的兒子為我們而死,最終將除去我們一切的疼痛、憂傷、痛苦及死亡,這就是答案了。「那吩咐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上帝,已經照在我們心裡,叫我們得知上帝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哥林多後書4章6節)。

— 楊腓力


基督為我們死在十架,上帝的愛何其深廣。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4-6章;馬太福音14章22-36節


靈命日糧 : 全然獻上

讀經: 羅馬書12章1-8節


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羅馬書12章1節


當我參加大學籃球校隊時,在每個球季的開始,我都會立下決心,要走進體育館全心投入訓練,完全順從教練的指示,達成他的要求。

如果我說:「嘿,教練!我在這裡。我想要投籃和運球,但別叫我跑球場和防守,弄得滿身是汗!」相信這對我的球隊並沒有益處。

每個成功的運動員都必須對教練有足夠的信任,才能完成所有教練基於球隊的利益考量而提出的要求。

在基督裡,我們要成為上帝的「活祭」(羅馬書12章1節),就應對我們的救主說:「我相信祢。無論祢要我做什麼,我都願意。」那麼,祂就會更新我們的心意,使我們專注於討祂喜悅的事物。

我們也要知道,上帝絕不會呼召我們去做祂尚未裝備我們的事。如同保羅提醒我們:「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6節)

當我們堅信上帝是我們一生的倚靠,也知道祂是我們的創造者,祂能幫助我們,那我們就能甘心地將自己全然獻上。

— 白德夫

天父,沒有人比祢更配得我們的犧牲奉獻。求祢幫助我們,讓我們能體會將自己獻給祢所帶來的喜樂。


只管放心將自己獻給上帝。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3章;馬太福音14章1-21節


靈命日糧 : 生命氣息

讀經: 創世記2章4-8節


耶和華上帝……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創世記2章7節


在一個酷寒的早晨,我和女兒一起走路去學校。一路上,我們看著呼出的氣息變成霧氣,還調皮地呼出朵朵蒸汽雲,然後咯咯發笑。這樣的時光實在是上帝的恩賜,因為祂保留了我的生命氣息,還讓我能與女兒共度美好的時光。

當我看到我們原本無形無跡的氣息,在冷空氣中現形時,不禁想到生命氣息的源頭──我們的創造主。耶和華上帝用塵土造了亞當,賜給他生命氣息,也將生命賜給我們和所有的生物(創世記2章7節)。萬物都從上帝而來,就連我們沒意識到的每一口氣息也是出於上帝。

生活在現今事事便利、科技發達的世界裡,我們可能會忘記人類的起源,忘了生命是上帝所賜。但是,如果我們停下腳步,花點時間思想上帝是我們的創造者,就能養成凡事謝恩的生活態度。我們可以尋求祂的幫助,並以謙卑感恩的心接受這份生命的禮物。願我們時時流露感恩的心,促使他人也為上帝的良善與信實獻上感謝。

— 潘艾梅

親愛的天父,祢是何其尊貴全能的上帝!祢藉由吹出的氣息,賜給我們生命。我們讚美祢,並以敬畏的心來到祢面前,感謝祢奇妙的創造。


感謝上帝我們的創造者,祢賜下生命氣息。



全年讀經:
創世記49-50章;馬太福音13章31-58節


靈命日糧 : 共享的寶藏

讀經: 哥林多後書4章1-7節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不是出於我們。-哥林多後書4章7節


在1974年3月,幾名中國農民在鑿井時,竟挖掘出驚人的發現。他們在陝西省臨潼縣乾燥的土壤下,發現一批兵馬俑。這些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按照真人尺寸製成的塑像,包括了8,000名士兵、150匹戰馬,以及130輛駕馭520匹馬的戰車。此後,這些兵馬俑遺址成了中國著名的觀光景點,每年都吸引超過百萬人前來參觀。這些曾經掩埋在地底數百年之久的珍寶,現已成為世人共享的寶藏。

使徒保羅曾經提到,基督徒的生命中也有一樣寶貝應與世人共享。他說:「我們本來是粗陋的瓦器,但裡面卻收藏了奇珍的寶貝──基督」(哥林多後書4章7節,當代中譯本)。基督的信息以及祂的慈愛,就是我們裡面的寶貝。

我們裡面的寶貝不應被隱藏,而是應該與人分享,好讓萬民都能藉著上帝的愛與恩典,得以進到祂的家中。願我們今天就透過聖靈的工作,與人分享基督至寶。

— 柯貝爾

天父啊,耶穌的福音實在是太奇妙,不應該被隱藏起來。求祢讓我一生能與祢同行,活出基督的樣式,並與人分享這美好的福音。


言行一致,宣揚福音。



全年讀經:
創世記46-48章;馬太福音13章1-30節


靈命日糧 : 深遠影響

讀經: 詩篇100篇


因為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直到萬代!-詩篇100篇5節


幾年前,我跟妻子在英國偏遠的約克郡谷地的民宿過夜。當天入住的還有四對素不相識的英國夫婦。晚飯後,大家坐在客廳裡享用咖啡,有人問:「您從事哪一行?」於是,大家開始聊起自己的工作。當時我是慕迪聖經學院的校長,我以為他們沒人知道這所學院,及其創辦人慕迪(D. L. Moody)。可是我一提到校名,他們立刻驚訝地問:「是慕迪跟桑基(Ira Sankey)的慕迪聖經學院嗎?」還有人說:「我們有一本桑基寫的讚美詩,我們全家經常彈唱他所寫的詩歌呢!」120多年前,佈道家慕迪與他的搭檔福音歌手艾拉·桑基,曾多次在英倫三島舉辦佈道會,我真沒想到,至今他們的影響力依然存在。

當晚我離開客廳時,思索著我們的生命當如何為上帝發揮深遠的影響力,就好像注重禱告的母親對孩子們的影響、同事間的鼓勵、老師或教練的支持與挑戰,或是朋友出於愛心的指正。聖經說:「祂的慈愛……直到萬代」(詩篇100篇5節),我們能在這奇妙的應許中扮演一角,實在是萬分榮幸。

— 司徒喬

主啊,求祢幫助我們謹記,生命雖然短暫,但現在我們為祢所做的一切,在我們回到天家之後,仍有深遠的影響。今天就求祢帶領我,好讓我能對別人的生命有所付出。


唯有為基督所做的事才會長存。



全年讀經:
創世記43-45章;馬太福音12章24-5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