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美事

讀經: 路加福音7章36-50節


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馬可福音14章6節


想像有兩位少女,其中一位活潑健康,另一位卻從未嚐過自由活動的滋味。這個女孩困坐在輪椅上,不僅要面對一般人都會碰到的生活壓力,還必須對抗一連串身體的病痛和折磨。

但這兩位女孩都開心地笑著,因她們相互陪伴,將對方的友誼視為珍寶。

耶穌曾付出許多時間關懷的人,有許多是像那位坐輪椅的女孩。當中有些人終生殘疾,也有些因其他原因受到鄙視。事實上,耶穌還接受所謂「不潔淨」的人用油膏祂,讓宗教領袖感到不屑(路加福音7章39節) 。此外,有一個女人也用香膏來膏耶穌,以表達她對耶穌的愛,耶穌對那些批評她的人說:「由她吧……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馬可福音14章6節)

上帝看重每一個人,在祂眼中每一個都是平等的。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極度需要基督的愛與赦罪。耶穌基督因著愛我們,甘願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

但願我們能以耶穌的眼光看待每一個人,因每個人都按上帝的形象受造,都蒙上帝所愛。讓我們就像基督一樣,平等地對待周遭每一個人,並能學習去看祂所看見的美善。

— 白德夫

親愛的主,求祢幫助我,以祢的眼光看待每一個人,
不是因為他們的能力或外貌,而是因他們按祢的形象受造。因祢愛世人至深,甚至為世人捨命。


人人都有上帝的形象,都是祂所愛的。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3-34章;彼得前書5章


靈命日糧 : 年老卻喜樂

讀經: 詩篇92篇12-15節


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詩篇92篇14節


幾年前,我偶然地讀到希臘作家伊良(Aelian)的作品,提到公元二世紀的釣魚軼聞:「在波洛卡與帖撒羅尼迦兩地之間有一條河,河裡有許多身上有斑點的魚(也就是鱒魚)。當地的釣客為了增加漁獲量,便設計一個誘餌。他們在魚鉤上綁著深紅色的羊毛和兩根羽毛後,再擲入河中。果然,河裡的魚被鮮豔的顏色所吸引,一口咬住魚餌。」(摘錄自《論動物的特性》)

這個稱為「紅色毛鉤」的誘餌,從兩千多年前就開始使用,至今釣魚的人仍然沿用此誘餌,讓鱒魚自動上鉤。

在閱讀這篇古老的作品時,我思量著:並非所有老舊的事物都會被淘汰,尤其是人。我們年紀老邁時,若還能保持知足與喜樂,別人就能看見上帝在我們身上的豐盛作為,即使將抵達人生的終點,我們仍是大有裨益;年邁時,不應該只想到身體的衰敗,哀傷逝去的美好時光;我們心中還能充滿安詳與喜樂,展現勇敢與仁慈的風範,這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所結的果子。

「他們栽於耶和華的殿中……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詩篇92篇13-14節) 。

— 羅大衛

主啊,感謝祢,讓我們一生都能經歷祢的信實。
求祢幫助我們,一生竭盡心力地服事祢。
求祢讓我們銘記在心,年老並不意謂著一無是處。


年歲越大,越看見上帝的信實。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0-32章;彼得前書4章


靈命日糧 : 謹慎言語

讀經: 彼得前書3章8-12節


人若愛生命,願享美福,須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彼得前書3章10節


你是否曾在寄出電子郵件之後,才驚覺剛才那封信寄錯收件人了?或是信中有一些傷人和苛刻的言詞?當下,你多麼希望能按個按鍵來阻止信件寄出,而現在這已不再是夢想了。已有幾家公司研發出新的功能,讓你的電子郵件在發送之後,仍在電腦中存留片刻,而非立即發信。等到確定發信之後,該封電子郵件將如覆水難收,無法更改。然而,這「暫留片刻」的功能僅是治標而不治本,只能提醒大家謹慎言語是極其重要。

在彼得前書中,彼得告訴耶穌的跟隨者:「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為經上說:『人若愛生命,願享美福,須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也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3章9-11節)

大衛在詩篇中寫道:「耶和華啊,求祢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詩篇141篇3節) 。在迎接每日的開始,或當我們想用言辭反擊他人時,用這句經文禱告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主啊!求祢今天就看管我們的舌頭,好讓我們口中的話語不致傷害他人。

— 麥大衛

天父,求祢教導我們,要謹守自己的心,
才能勒住舌頭。當我們不小心說錯話了,
求祢幫助我們能夠虛心道歉,懇求對方的饒恕。


生死在舌頭的權下。–箴言18章21節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7-29章;彼得前書3章


靈命日糧 : 最大的滿足!

讀經: 傳道書5章10-20節


貨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什麼益處呢?-傳道書5章11節


很多已開發國家的民眾愈來愈熱衷於購物消費,或許我們會問:到底要多少才足夠呢?在美國,感恩節隔天就是所謂的黑色星期五,當天很多店家都會提早營業並提供減價優惠。現在不僅是美國,其他國家的民眾也同樣瘋迷於這採購狂潮。有些經濟能力有限的消費者,會趁這個時候購買所需的特價產品。但遺憾的是,有些人沒有缺乏卻想要得到更多,不惜為了搶購商品而與人發生衝突。

運用舊約中傳道者(傳道書1章1節) 所啟示的智慧可以矯正這種狂熱的消費價值觀,我們也許在購物商場或內心深處也面臨這樣的問題。傳道者指出,貪戀錢財的人永遠不會知足,一生被物慾掌控。然而死去時,分毫都不能帶走,「他怎樣從母胎赤身而來,也必照樣赤身而去」(5章15節) 。使徒保羅在寫給提摩太的書信中,也有類似傳道者的教導。保羅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我們當竭力追求「敬虔加上知足」(提摩太前書6章6-10節) 。

不論我們是住在富饒之地或窮山僻壤之中,都可能因內心沒有上帝而以不明智的方式去填補心中的空虛。但只要我們仰望主,求祂讓我們得著平安和福樂,祂必以良善與慈愛充滿我們。

— 潘艾梅

祢創造了我們是為了祢自己,我們的心若不歸向祢,
永遠得不著安息。─奧古斯丁《懺悔錄》


世上的事物都不能帶來真正的滿足。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4-26章;彼得前書2章


靈命日糧 : 選擇感恩

讀經: 歌羅西書3章12-17節


無論做什麼⋯⋯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祂感謝父上帝。-歌羅西書3章17節


每年秋天,我們都會在基石大學的校園中,舉辦豐盛的感恩節盛宴。學生們都非常喜歡這個活動!去年有些學生邊吃邊玩遊戲,他們挑戰對方要在三秒鐘內說一件感恩的事,而且不能重複別人已經說過的事。任何人只要稍有遲疑,就出局了。

其實大學生可以抱怨的事有一大籮筐,諸如考試、交報告、課堂規定和種種對校園生活的不滿,但這群學生卻選擇做個感恩的人,我猜他們在玩過這遊戲之後,心情應該要比選擇抱怨更愉快。

儘管可以抱怨的事情實在不少,但只要留心觀察,在我們身邊總會有值得感恩的事。當保羅談到我們在基督裡成為「新人」時,「感謝」是唯一被他多次提及的特徵。事實上,他一共提了三次。他在歌羅西書3章15節說,「要存感謝的心」,又說要「心被恩感,歌頌上帝」(16節) ,且無論做什麼,都要「感謝父上帝」(17節) 。如果我們想到保羅寫這封信時正身陷囹圄,他對感恩的教導就更令人驚嘆了!

今天,就讓我們選擇以感恩的態度來生活吧!

— 司徒喬

主啊,求祢教導我懂得感恩,讓我得著自由的喜樂!
求祢幫助我,從我經常抱怨的事看到其中的祝福,
且能常常向祢以及他人表達我的感謝。


選擇感恩的態度。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2-23章;彼得前書1章


靈命日糧 : 名聲與謙卑

讀經: 腓立比書2章1-11節


[基督]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2章8節


許多人都看重名聲,也希望成名。他們想讓自己揚名立萬;追逐名人的生活點滴;關注暢銷書排行榜、電影票房、選秀節目,或期望在社群網站擁有成千上萬的粉絲。

最近在美國有項調查,研究人員運用一套特別的演算法,能對網路做地毯式搜索,列出史上最負盛名的人物,而耶穌高居榜首。

然而對於成名,耶穌卻毫不在意。雖然跟祂有關的消息傳遍了加利利,祂已聲名大噪(馬可福音1章28節;路加福音4章37節) ,但祂從不追求成名(馬太福音9章30節;約翰福音6章15節) 。

凡是耶穌所到之處,群眾總是蜂擁而至,祂所行的神蹟使人趨之若鶩。但當人們起來逼祂作王,祂卻獨自退避(約翰福音6章15節) 。耶穌完全聽從天父的旨意,全心順服天父的心意和天父所定的時候(4章34節,8章29節,12章23節) 。祂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2章8節) 。

耶穌從不把成名當作人生目標,祂只有一個單純的目的。身為上帝的兒子,祂謙卑順服,甘心樂意地為你我的罪獻上自己的生命。

— 凱辛蒂

主,祢高過一切,實在配得頌揚。
祢已被高舉,祢名超乎萬名之上。
有一天,萬膝都要向祢跪拜,萬口都要承認祢是主。


耶穌降世不為成名,而是為我們的罪謙卑地獻上自己。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0-21章;雅各書5章


靈命日糧 : 渴慕家鄉

讀經: 希伯來書11章8-16節


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希伯來書11章16節


有一天,妻子走進房間,見我正埋頭在家中的落地型老爺鐘裡。「你在做什麼?」她問道。「這座鐘有我爸媽以前住的房子的味道。」我紅著臉回答,隨手關上了老爺鐘的門。我對妻子說:「妳就當作我剛回家一趟吧!」

氣味能勾起無窮的回憶。這座鐘是大約20年前千里迢迢從我父母的老家搬過來的,但老爺鐘裡木頭的味道仍能讓我回憶童年時光。

希伯來書的作者談到另一些人,他們渴慕家鄉的方式卻截然不同。他們並不是向後看,而是帶著信心向前遠望他們在天上的家鄉。雖然他們所渴慕的家鄉看來仍遙不可及,但他們相信上帝是信實的,必會持守祂的約,帶他們到天家永遠與祂同住(希伯來書11章13-16節) 。

腓立比書3章20節提醒我們,我們是「天上的國民,並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期盼能與耶穌相見、並藉由祂而領受上帝所應許的一切,能使我們的人生有正確的焦點。因為若與那擺在我們前面的相比,無論是過去或現在有多美好,都無可比擬!

— 龐雅各

耶穌,感謝祢信實地持守祢的應許。
求祢幫助我,時時地渴慕祢。


天家就是我們最棒的家。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18-19章;雅各書4章


靈命日糧 : 那你呢?

讀經: 以弗所書4章25-32節


生死在舌頭的權下。-箴言18章21節


艾蜜莉聽著一群朋友談論他們家中的感恩節傳統。蓋瑞說:「我們家會輪流分享感謝上帝的事。」

另一位朋友提到他家不僅有感恩節大餐,大家還會一起禱告。他想起過去和父親相聚的時光說:「雖然那時我爸爸已得了失智症,但他的感恩禱告卻很清楚。」蘭迪也分享:「當全家一起唱詩歌,我的祖母總是一直唱個不停!」艾蜜莉想起家裡如何過感恩節,不禁有點傷感和遺憾。她抱怨說:「我們家的傳統就是吃火雞、看電視,從不會提到上帝或感恩的事!」

話一出口,艾蜜莉立刻意識到自己的態度不對,她對自己說:妳是家中的一分子,妳要如何改變這樣的情況呢?當下她就決定感恩節那天,她要私下對家裡的每個人說,她感謝主能有他們這些兄弟姊妹、姪女和曾姪女。到了感恩節那一天,艾蜜莉向家中成員一一表達她的感受,家中成員都感受到她的愛。這樣做並不容易,因為在她的家中少有這樣的對話,但是她向家人表達她的愛時,心中充滿了喜樂。

使徒保羅寫道:「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以弗所書4章29節) 。我們口中感謝的話語,能夠提醒周遭的人,在我們和上帝的眼中他們是多麼寶貴。

— 施安妮

親愛的上帝,求祢指教我,
當如何用話語激勵別人。


激勵的話語能使人心充滿盼望。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16-17章;雅各書3章


靈命日糧 : 忠心到底

讀經: 使徒行傳6章8-15節;7章59-60節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5章10節


在一個主日下午,我坐在屋後的花園裡,丈夫牧養的教會就在隔壁,教堂傳來法爾西語的敬拜讚美樂聲。那是一群來自伊朗的活躍基督徒,正借用我們在倫敦的這間教堂聚會。我曾聽過他們分享生命的經歷,他們對基督的忠心總讓我們自愧不如。他們提到自己或他人如何為了信仰遭受逼迫,甚至許多人為此殉道,他們牧師的兄弟也是其中之一。這些忠心的信徒所面臨的遭遇,正如第一位為主殉道的司提反。

司提反是初代教會選出的領導者,他在耶路撒冷「行了大奇事和神蹟」(使徒行傳6章8節) 而倍受矚目,後來被帶到猶太公會前為自己申訴。司提反為信仰激昂地辯護,最後他責備那些控告他的人內心剛硬,但這些人聽見司提反的話並沒有悔改,反而「極其惱怒,向司提反咬牙切齒」(7章54節) 。他們將司提反推到城外,在司提反為他們祈求主的饒恕時,用石頭打死他。

司提反和歷代殉道者的經歷提醒我們,傳揚基督的信息可能會遭到逼迫。若我們從未因信仰而遭到打壓,就讓我們為世界各地受迫害的教會禱告。若我們的信心受考驗,願我們能得著恩典,對這位為我們承受更多苦難的基督忠心到底。


願我們靠主恩典,背起我們的十字架。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14-15章;雅各書2章


靈命日糧 : 仰望星空

讀經: 以賽亞書40章21-31節


看誰創造這萬象,按數目領出,祂一一稱其名。-以賽亞書40章26節


由於在家庭與工作上碰到難題,麥特決定出門散步。春天傍晚的空氣清涼怡人,靛藍無垠的天空抹上墨色,輕霧逐漸在溼地上凝聚,天上的星星開始閃爍,東方緩緩升起一輪明月。此刻,麥特的感觸頗深,他心想:上帝掌管一切,祂就在這裡,祂與我同在。

有人看夜空,除了大自然以外,什麼也看不見。還有人則認為上帝和木星一樣遙遠而冷漠。但是,那位「坐在地球大圈之上」的上帝也「創造這萬象,按數目領出,祂一一稱其名」(以賽亞書40章22、26節) 。祂認識一切受造之物。

這位願意與人親近的上帝問以色列百姓:「雅各啊,你為何說『我的道路向耶和華隱藏』?以色列啊,你為何言『我的冤屈上帝並不查問』?」上帝為他們感到痛心,祂提醒他們尋求上帝才是真智慧:「你豈不曾知道嗎?你豈不曾聽見嗎?……疲乏的,祂賜能力;軟弱的,祂加力量。」(27-29節)

我們很容易忘記上帝。雖然我們的問題並不會隨晚間的散步而消失,但我們可以在上帝懷裡得著安歇和踏實,因為上帝所做的工,為要成就祂美好的旨意。祂說:「我在這裡,我與你同在。」

— 葛庭墨

主,謝謝祢創造夜空,讓我們能一窺永恆的奧祕。
即使我們對此無法完全理解,但我們知道確實有永恆,
祢就是永恆的主。求祢讓我們在未知的情況中依然信靠祢。


讓掌管天地萬物的主,掌管我們的心。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11-13章;雅各書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