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受造之美

讀經: 詩篇136篇1-9節


上帝看著是好的。-創世記1章12節


愛德華·艾比(Edward Abbey)曾擔任猶他州拱門國家公園的管理員,他將那幾年的經歷寫成《曠野旅人》一書。艾比對於美國西南方栩栩描摹的巧語,讓這本書值得一讀。

可惜艾比雖能妙筆生花,卻是個無神論者。除了眼見的美景,他無法體會其他的意義。多麼令人惋惜啊!他的一生都在讚揚受造物之美,卻完全錯失了重點。

自古人們總以傳奇故事、神話和歌曲來闡述世界的起源,而以色列人傳講創造的起源卻很獨特。他們敘述一位上帝創造美麗的世界,使我們享受其間,沉浸在童真的快樂裡。上帝創造宇宙天體時,祂說有就有,並且說這創造是「好的」(希伯來文的好也意味著美)。上帝完成美好樂園的創造後,又因著愛而創造我們,將我們安置在伊甸園裡,然後對我們說:「好好享受吧!」

有些人看見造物主的美好賞賜,並且享受其間,但對於上帝「卻不當作上帝榮耀祂,也不感謝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羅馬書1章21節) 。

有些人看見了受造物之美,就說:「感謝上帝!」並且接受祂,進入祂的光明中。

— 羅大衛

慈愛的天父,我們讚美祢的美善。
感謝祢的創造滿有榮美與目的,讓我們享受萬物之美,
並能認識祢。祢的愛永遠長存!


一切受造之物反映上帝的榮美。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6-58章;帖撒羅尼迦後書2章


靈命日糧 : 發自內心

讀經: 約珥書2章12-17節


你們要撕裂心腸,不撕裂衣服,歸向耶和華你們的上帝;因為祂有恩典,有憐憫。-約珥書2章13節


在許多文化中,人們會以大聲哭泣、哀嚎、撕裂衣裳來宣洩個人痛楚或面對重大國難。舊約時代,以色列百姓也以類似的行為,來表達他們對於遠離上帝的哀傷和悔改。

悔改的外在表現若是發自內心,可以令人感到震撼,但若沒有從內心誠懇地回應上帝,即使是在基督徒當中,也可能只是做做樣子而已。

當猶大境地遭蝗蟲吞噬,上帝透過先知約珥呼籲百姓虔誠地悔改,以免受到上帝更多的審判。「耶和華說:『雖然如此,你們應當禁食、哭泣、悲哀,一心歸向我。』」(約珥書2章12節)

接著,約珥呼籲百姓由內心深處回應:「你們要撕裂心腸,不撕裂衣服,歸向耶和華你們的上帝;因為祂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13節)。真正的悔改,需要發自內心。

上帝渴望我們向祂認罪以獲得祂的赦免,使我們可以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地愛祂並服事祂。

不管你今天需要對上帝說什麼,發自內心地說吧!

— 麥大衛

主,求祢給我一顆悔改的心,
好讓我用祢的眼光看待自己。求祢賜給我恩典,
使我能夠回應祢期望我改變的慈聲呼喚。


上帝要聽你的心聲。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3-55章;帖撒羅尼迦後書1章


靈命日糧 : 禱告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2-28節


耶穌卻退到曠野去禱告。-路加福音5章16節


周姐姐以禱告開始兒童主日學的活動,接著帶領孩子們唱詩歌。她介紹了當天的講員張老師後,又帶大家一起禱告,此時六歲的樂樂已經如坐針氈。然後,張老師又以禱告作為講故事的開始和結束。樂樂不禁埋怨:「總共禱告四次耶!哪能叫我乖乖地坐那麼久!」

如果你認為樂樂面臨的情況很難熬,那麼要做到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7節所說的「不住地禱告」,時刻保持禱告的心就更難了。其實不只是孩子,即使是成年人都可能覺得禱告很無趣。這也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要說什麼,或不明白禱告就是和天父說話。

十七世紀法國神學家芬乃倫寫下一段關於禱告的論述,讓我得著幫助。他說:「告訴上帝你心中所想的一切,就像是對親近的朋友傾訴心聲、快樂和痛苦。告訴上帝你的困難,讓祂安慰你。告訴上帝你的歡喜快樂,讓祂使你心存感恩。告訴上帝你的渴望,讓祂使你動機純正。」他還說:「告訴上帝你碰到的試探,讓祂保守你。讓上帝看見你心中的傷痛,讓祂來醫治……如果你真的坦承所有的軟弱、需要和困難,不可能無話可說。」

願我們與上帝越來越親密,使我們想花更多時間與祂相處。

— 施安妮

請進一步閱讀約翰福音17章和路加福音5章16節,
學習耶穌禱告的榜樣。


禱告是與上帝親密對話。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0-52章;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


靈命日糧 : 再接再厲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12節


我們⋯⋯勸你們⋯⋯要照你們現在所行的更進一步。-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節,新譯本


我的兒子很喜歡閱讀。如果他閱讀的書籍超過學校指定閱讀的數量,學校就會頒發一張獎狀給他。這樣的鼓勵,促使他繼續保持閱讀的好習慣。

當保羅寫信激勵帖撒羅尼迦教會時,他並非頒發獎賞,而是說些鼓勵的話。他寫道:「弟兄們,我們在主耶穌裡求你們,勸你們,你們既然接受了我們的教訓,知道應該怎樣行事為人,並且怎樣討上帝喜悅,就要照你們現在所行的更進一步」(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節,新譯本)。這些基督徒的生活討上帝的喜悅,所以保羅鼓勵他們更加努力,繼續為上帝而活。

也許你我現在也是盡心地愛我們的天父、竭力地認識祂,並盡力地討祂的喜悅。讓保羅的話語成為我們的激勵,使我們在信仰上得以繼續前進。

不過,讓我們更進一步思想,今天我們可以用保羅的話語激勵什麼人呢?你心中有想到誰是努力跟隨耶穌,且致力討祂喜悅的呢?不妨寫個短信或打通電話給他,鼓勵他持續跟隨上帝,走在信心的道路上。也許他正需要你的話語,讓他能繼續跟隨及服事耶穌。

— 歐凱拉

親愛的主,謝謝祢藉著祢的話語鼓勵我,
繼續為祢而活。


今天就去鼓勵人,繼續為主而活。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47-49章;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


靈命日糧 : 忠實球迷

讀經: 詩篇86篇1-13節


我⋯⋯要求告祢,因為祢必應允我。-詩篇86篇7節


在奧克拉荷馬州,有個12歲的小男孩凱德·波普(Cade Pope),親筆寫了32封信,分別寄給美國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32支球隊的經理。他寫道:「我家人和我都熱愛美式足球,每個週末我們都會玩夢幻足球這個遊戲,並觀賞足球賽……我已經準備好要選一支國家足聯隊伍,用我一生來為它加油!」

黑豹隊的老闆傑瑞·李察遜(Jerry Richardson)收到信後,也親筆寫了回信,他一開頭就寫道:「如果我們成為你支持的隊伍,這將是我們的榮幸,我們一定會成為你的驕傲。」李察遜也在信中特別褒獎幾位球員。他的回信親切友善,而且是凱德唯一收到的回應!毫無意外地,凱德成為黑豹隊的忠實球迷。

在詩篇86篇,大衛也提及自己對獨一真神的忠誠。他說:「我在患難之日要求告祢,因為祢必應允我。主啊,諸神之中沒有可比祢的」(7-8節)。我們對上帝的忠誠是因著祂的屬性,以及祂對我們的眷顧。上帝會回應我們的禱告,也會藉著聖靈帶領我們,並藉由祂愛子耶穌基督的死和復活來拯救我們。祂配得我們一生對祂忠心到底。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無人能像祢。
求祢幫助我思想祢的聖潔,
並讓祢的聖潔引導我,愛祢更深。


唯有上帝是我們崇拜和忠心的對象。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45-46章;帖撒羅尼迦前書3章


靈命日糧 : 為人捨命

讀經: 約翰一書3章16-17節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翰福音10章11節


我很喜歡養鳥,所以我買了六隻小鳥,把牠們養在鳥籠裡,讓女兒愛麗絲負責照顧牠們。過後,有一隻鳥兒生病死掉了。我們心想,或許這些小鳥不關在籠中,自由自在會活得更好。於是,我們打開籠子,將剩下的五隻釋放,看著牠們歡欣地飛向自由。

愛麗絲看了深有感觸,說:「爸爸,你有沒有發現,是因為那一隻鳥的死去,才讓我們釋放其餘的鳥兒,使牠們得自由?」

這豈不是主耶穌為我們所做的?就如一人(亞當)的罪將審判帶入世界,所以一人(耶穌)的義將救贖帶給那些相信的人(羅馬書5章12-19節) 。耶穌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翰福音10章11節)

約翰則將這個道理加以延伸,他說:「主為我們捨命……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約翰一書3章16節)。這不是要我們按照字面的意思捨去生命,但若我們活出耶穌犧牲的愛,這就是「捨命」,例如,我們可以選擇捨棄自己的財物,以便能和他人分享(17節),或者犧牲一些時間,安慰和陪伴那些有需要的人。

今天你可以為誰作出犧牲呢?

— 戴勞倫

別人為了你,曾經做了怎樣的犧牲呢?


基督為我捨命,激勵我為他人犧牲。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43-44章;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


靈命日糧 : 歡迎所有人!

讀經: 路加福音5章27-32節


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加福音5章32節


經過長久禱告,教會青年團契盼望的電影之夜終於來了!海報貼滿社區的每個角落,烤箱裡熱著披薩。青年團契的牧師史蒂芬也滿心期待,這部關於紐約幫派分子藉著一位年輕牧師而與耶穌相遇的影片,可以吸引許多新朋友。

但史蒂芬沒料到當晚電視台會轉播一場重要的美式足球賽,所以電影之夜的出席率並不如預期。正當他暗自嘆息,打算熄燈播放影片時,竟有五位當地重型機車俱樂部的成員,身穿皮夾克,大搖大擺地走了進來,讓史蒂芬感到忐忑不安。

人稱「踢狗」的帶頭老大向史蒂芬點頭示意,說道:「所有人都可以免費進場,對吧?」史蒂芬正想說只開放給青年團契的成員時,這位老大剛好看到地上有一條印著WWJD(意思是耶穌會怎麼做)的手鍊,就拾起來拿給史蒂芬說:「這是你的手鍊吧?」史蒂芬點點頭,尷尬臉紅,趕緊讓新朋友入座。

你是否也經歷過史蒂芬的處境?你渴望分享耶穌的福音,但心中卻有既定的名單,只願意向某些人傳福音?耶穌常受到宗教領袖的抨擊,說祂與罪人在一起,但耶穌歡迎那些大家都避而遠之的人,因為祂知道這些人最需要祂(路加福音5章31-32節)。

— 史梅恩

主,求祢幫助我以祢愛的眼光來看待他人,
並歡迎祢帶到我身邊的每一個人。


向基督敞開的心,會接納祂所愛的人。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41-42章;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


靈命日糧 : 警告!

讀經: 撒母耳記上25章1-12節


他名叫拿八(就是「愚頑」的意思),他為人果然愚頑。-撒母耳記上25章25節


在消費產品上常可看到下列警告標示:「摺疊前請確認孩童不在車上」(嬰兒車);「非供氧」(防塵面具);「切勿加熱帶殼鮮蛋或煮熟的蛋」(微波爐);「此產品使用時會移動」(輕型機車)。

拿八身上可能也適合放上這個警告標示:「此乃愚頑人,將會有愚頑行為」(見撒母耳記上25章)。拿八對大衛說的話,顯得非常無理。大衛在逃離掃羅的追捕時,曾為這位富人拿八的羊群提供了安全的保護。當大衛聽說拿八在剪羊毛後設宴歡慶時,便派十個僕人有禮地向拿八索取一些食物,作為他們守護工作的報酬(4-8節)。

但對大衛的要求,拿八卻刻薄地嘲諷說:「大衛是誰?……我豈可將飲食和為我剪羊毛人所宰的肉,給我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人呢?」(10-11節)拿八破壞當時的好客之道,非但不邀請大衛入宴,還侮辱鄙視大衛,甚至完全剝削他的工酬。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拿八的性情,時而會有愚頑的舉動。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向上帝承認我們的罪,祂就會介入並饒恕我們、指教我們,並將祂的智慧賜給我們。

— 魏馬文

主啊,有時我很自私。
我只在乎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別人的需求。
求祢賜給我一顆正直憐憫的心。


上帝的智慧讓我們不再以自我為中心。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9-40章;歌羅西書4章


靈命日糧 : 心意更新

讀經: 路加福音6章27-36節


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路加福音6章36節


約書亞·張伯倫是美國南北戰爭中北方聯邦軍的將領。戰爭結束的那一天,他率領的士兵在南方聯盟軍隊前來投降的路上分列兩旁。兩軍相會的氣氛緊張,一句氣話或一個挑釁的行為,都會讓渴望已久的和平變為殺戮。張伯倫於是做出感人且明智的舉措,那就是下令他的軍隊向敵軍敬禮!沒有冷語譏諷或惡言出口,只有舉槍行禮與舉劍致敬。

在路加福音6章中,當耶穌提到饒恕時,祂是要我們明白心懷恩慈的人與心無恩慈的人有何差別。人若能明白耶穌的饒恕,他的生命就會與眾不同。我們必須做到他人認為不可能的事:饒恕並愛我們的敵人。正如耶穌說:「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36節)

若我們在職場和家庭秉持這個原則,你想將會帶來什麼影響?如果行禮致敬能讓兩軍合一,那麼基督的恩慈也必能藉著我們發揮更大的能力!聖經中也不乏有力的例證,就如以掃擁抱曾經欺騙他的弟弟雅各(創世記33章4節) 、財主撒該歡歡喜喜地盡力補償(路加福音19章1-10節),以及父親跑去迎接浪子回頭的兒子(路加福音15章)。

願我們藉由基督的恩慈,今日就終結我們與敵人之間的苦毒與爭執。

— 紀藍迪

主啊,饒恕的溫柔大能可以修復各種關係。
藉著祢的恩慈,求祢賜給我們勇氣去終止爭端與衝突。


面對恩慈,憤怒幾乎消失於無形。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7-38章;歌羅西書3章


靈命日糧 : 違反常理

讀經: 歌羅西書2章20節-3章4節


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上帝裡面。-歌羅西書3章3節


熱愛戶外活動的人喜歡到荒山野嶺旅行,但他們攜帶的水量往往不敷所需,於是他們購買一種內附濾心的水瓶,過濾沿路上的水源。但要飲用這水瓶中的水時,把水瓶倒過來是沒用的,反而必須往瓶裡吹氣,使瓶中的水流過濾心才能喝到水,實在是違反常理。

我們跟隨耶穌時,也會發現許多事都違反常理。如保羅說遵守規條不會令我們更靠近上帝,他說:「為什麼仍像在世俗中活著,服從那『不可拿、不可嘗、不可摸』等類的規條呢?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導的。」(歌羅西書2章20-22節)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保羅說:「所以你們若真與基督一同復活,就當求在上面的事」(3章1節)。他還告訴仍然活著的基督徒說:「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上帝裡面。」(3節)

對於這世界所崇尚的價值觀,我們當看自己是「死了」,不再受其影響,只為基督而活。主基督曾說:「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馬太福音20章26節) ,我們要效法祂的榜樣。

— 葛庭墨

這些違反常理的經文對你有何意義?「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馬太福音16章25節) ;「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20章16節) ;「我什麼時候軟弱,
什麼時候就剛強了」(哥林多後書12章10節)


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哥林多前書1章27節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4-36章;歌羅西書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