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主裡合一

讀經: 馬可福音3章13-19節


祂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馬可福音3章14節


當我們看到聖經裡一長串的人名,往往會想要略過不讀。其實,我們可從中尋到寶貴的真理,比如耶穌所召的十二個使徒的名字。這些奉主名服事的使徒,有許多是為人熟知的,例如被耶穌改名為彼得的西門;身為漁夫的雅各和約翰兩兄弟;出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但很容易被我們忽略的是,稅吏馬太跟奮銳黨人西門必定曾經是敵對的。

馬太替羅馬政府收取稅金,因此在猶太同胞的眼中,他是與敵人同夥的。稅吏常受人鄙視,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自身貪污的劣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要求猶太人把錢交給羅馬政權,而不是交給上帝。耶穌的另一個使徒,奮銳黨人西門在接受耶穌呼召之前,則曾參加一個猶太民族主義團體。這個團體不僅仇視羅馬,更企圖以激進暴力的手段推翻羅馬政權。

雖然馬太與西門所持守的政治理念相互對立,但福音書中並沒有記載他們曾因此有過齟齬或爭端。當他們跟從基督時,想必已經成功地將各自之前所擁戴的理念都拋諸腦後了。

同樣地,當我們定睛在降世為人的耶穌,我們就可以藉著聖靈的聯絡,與主內的肢體更加合一。

— 潘艾梅

聖父、聖子、聖靈,祢是三位一體的真神,完美和諧。
願祢住在我們裡面,好讓這世界能夠看見並相信祢。


我們忠心的對象,是讓我們彼此合一的基督。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2-33章;歌羅西書1章


靈命日糧 : 可飲用的書

讀經: 約翰福音4章7-15節


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4章14節


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區,要找到乾淨的飲用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個名為「水即生命」(Water Is Life)的公益組織,研發了一種奇妙的濾水器,稱為「可飲用的書」(The Drinkable Book)。這本書所用的紙張,全都覆蓋上一層奈米銀粒子,可以過濾將近99.9%的有害細菌!每張撕下來的書頁可以用來過濾將近100公升的水,而造價不過區區四分美金。

聖經也是一本與眾不同「可飲用的書」。約翰福音4章寫到不一樣的乾渴,以及一種特別的水。那位在井邊的婦女,最需要的不只是乾淨清澈的水來紓解身體的乾渴,她更需要認識那「活水的泉源」,她需要的是來自上帝的恩典和赦免。

上帝的話是最終極的「可飲用的書」,而書中指明上帝的獨生愛子就是那唯一「活水的泉源」。只要接受耶穌賜下的活水,將會經歷這活水在我們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14節)。

— 凱辛蒂

親愛的天父,我們渴望得著唯有祢能給予的滿足。
求祢幫助我們,願意拋棄那一切使我們空虛、
飢渴的事物,轉而尋求祢所賜下,
能使我們得滿足、滋潤的活水。


耶穌是唯一的活水泉源。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0-31章;腓立比書4章


靈命日糧 : 緊握十架

讀經: 腓立比書3章7-12節


這不是說我……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腓立比書3章12節


在1856年,倫敦著名牧師查爾斯·司布真創立了牧師學院(Pastors’ College),以培育神職人員。該學院在1923年更名為司布真學院(Spurgeon’s College)。今日,學院的院徽上有一隻手緊握著十字架,並有一行拉丁文,其意思是「我持守也蒙保守」。

司布真在自傳中寫到:「這是我們學院的院訓。我們……勇敢地宣揚基督的十字架……因為十字架奇妙的大能保守著我們。我們渴望每個人都持守真道,也保守自己在真道中,特別是基督為我們受難的真理。」

在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他表示這真理是他生命的根基,他說:「這不是說我……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腓立比書3章12節)。身為耶穌的跟隨者,我們向眾人傳遞十字架的信息,是因耶穌以祂的恩典與大能保守我們,「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拉太書2章20節) 。

我們的上帝天天以祂的愛保守著我們,讓我們也將祂愛的信息傳給他人。

— 麥大衛

親愛的主耶穌,祢的十字架是歷史的焦點,
是我們生命的轉捩點。求祢保守我們,
叫我們持守祢十架的真理,並向世人傳遞祢的愛。


我們持守基督十架真理,也必蒙保守。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28-29章;腓立比書3章


靈命日糧 : 讚美與祈求

讀經: 歷代志下6章12-21節


天上的天,尚且不足祢居住的,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歷代志下6章18節


成立於紐約的「青年挑戰事工」以幫助邊緣青少年為目的,這個事工是在竭力的禱告中誕生的。那時,創辦人大衛·韋克森(David Wilkerson)賣掉了他的電視,並將原本看電視的時間(約每晚兩小時)用來禱告。他禱告了幾個月之後,不僅對自己新的使命越來越清楚,也學到在讚美上帝和尋求上帝的幫助之間取得平衡。

所羅門王獻殿時的禱告就展現了這樣的平衡。所羅門首先強調上帝的聖潔與信實,將這殿的建成歸榮耀給上帝,強調上帝的偉大,宣揚「天上的天,尚且不足祢居住的,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歷代志下6章18節)

在高舉上帝之後,所羅門祈求上帝特別眷顧聖殿內的一切事。所羅門祈求上帝憐憫以色列百姓,並在他們認罪之後供應他們。

在所羅門禱告之後,「就有火從天上降下來,燒盡燔祭和別的祭,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7章1節)。這驚人的回應提醒我們,我們在禱告時向全能者發出讚美和祈求,祂確實會聆聽並且關心我們的需求。

— 史珍妮

你會如何形容你和上帝之間的對話?
你如何在禱告中更親近祂?


禱告幫助我們以上帝的眼光看事物。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26-27章;腓立比書2章


靈命日糧 : 喜樂乃良藥

讀經: 以弗所書4章25-32節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箴言17章22節


在迦納的首都阿克拉,計程車司機或公車司機魯莽的態度、易怒的脾氣和粗鄙的言語,常是引發交通事故和暴力的主因。但在某一次的交通事故中,卻讓我看見截然不同的景況。有位計程車司機開車不小心,差點撞上一輛公車。我原本以為公車司機會生氣地對計程車司機大吼,沒想到他卻放鬆了嚴峻的表情,對著一臉愧疚的計程車司機,露出一個大大的微笑。這個微笑帶來奇蹟,計程車司機也舉起手向公車司機道歉,並露出微笑,隨即開車離去,劍拔弩張的情勢瞬間瓦解。

微笑對我們大腦內的化學物質有著驚人的影響。研究人員發現,當我們微笑時,大腦會分泌稱為安多酚的化學物質,可有助於舒緩生理反應。微笑不僅可以舒緩緊張的氣氛,更可以釋放內心的壓力。我們的情緒不止影響自己,也影響他人。聖經說:「一切苦毒、惱恨、憤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以弗所書4章31-32節)

當憤怒、焦慮或苦毒威脅我們與上帝和他人之間的關係時,要記住「喜樂的心,乃是良藥」,這能讓我們心有喜樂,並且保持身心靈健康。

— 戴勞倫

回想一下,當你對人生氣,或和人有紛爭的時候,
你心中有何感受?你的生活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呢?


活在耶穌的愛中,便能得著喜樂。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23-25章;腓立比書1章


靈命日糧 : 釋放囚犯

讀經: 詩篇146篇


耶和華釋放被囚的。-詩篇146篇7節


我和妻子一同參觀第八航空隊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位於喬治亞州的薩凡納附近。其中有關德國戰俘營的展示,特別讓我們動容。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我岳父也在第八航空隊服役,與同袍一同執行任務,飛越歐洲上空。在二戰期間,第八航空隊損失慘重,共有47,000人負傷,死亡人數超過26,000人。我的岳父也因戰機被擊落,一度成為戰俘。當我們參觀博物館時,不禁回憶起我岳父曾告訴我們,當他和其他戰俘被囚禁在戰俘營時,得著釋放與自由的那一天,他們是何等歡欣喜樂!

詩篇146篇清楚地告訴我們,上帝關心那些被壓迫的人,並要讓被囚禁的人得著自由。詩人描述上帝「為受屈的伸冤,賜食物與飢餓的。耶和華釋放被囚的」(7節)。這些都足以讓我們發出頌揚和讚美,然而,最可貴的就是讓我們脫離罪惡和羞愧,得到自由。難怪耶穌要說:「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約翰福音8章36節)

因基督的犧牲,我們得以從罪的牢籠中得著釋放,享受祂藉著赦罪之恩所賜下的喜樂、慈愛與自由。

— 柯貝爾

主釋放我洗脫罪污,
在地如天終日歡呼,
世上難免憂愁困苦,
認得耶穌得享天福。


基督的赦罪之恩打破罪的牢籠。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20-22章;以弗所書6章


靈命日糧 : 沒有外人

讀經: 申命記10章12-22節


耶和華你上帝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敬畏耶和華你的上帝,遵行祂的道,愛祂。-申命記10章12節


小時候,我住在迦納的偏遠小鎮。「用餐時間,謝絕外人」是當地人的習慣。因為物資缺乏,所以他們認為,在吃飯時間去拜訪人是失禮的,不管是鄰居或外地人都一樣。

我也曾在菲律賓小住一段時間,那裡就大不相同了!即使沒有預先知會對方就在用餐時間前去拜訪,對方就算自己不夠食物,也會堅持與到訪的客人一起分享。人們因著對事物不同的看法,而產生了不同的文化。

以色列百姓離開埃及後,上帝給了他們一些指令以建立他們的文化。但即使是上帝所給的指令也無法改變人心,所以摩西說:「你們要將心裡的污穢除掉,不可再硬著頸項」(申命記10章16節)。摩西發出這樣的呼籲之後,接著他就教導以色列百姓應如何接待外地人。他說:「[上帝]憐愛寄居的,賜給他衣食。所以你們要憐愛寄居的,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18-19節)

以色列百姓服事的上帝是「萬神之神,萬主之主,至大的上帝,大有能力,大而可畏」(17節)。以色列百姓善待不同文化的外地人,就能表明他們是屬上帝的子民。

上帝的這項屬性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在生活中,我們如何向社會邊緣人和有需要的人表現出祂的愛呢?

— 葛庭墨

天父,幫助我們即使是在小事上,
也能向人展現祢的愛,使人蒙福。


在基督裡,大家都不是外人。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7-19章;以弗所書5章17-33節


靈命日糧 : 上帝的提醒

讀經: 馬可福音8章11-21節


耶穌說:「你們還是不明白嗎?」-馬可福音8章21節


我的朋友說耶穌是位「提醒大師」,還真是對極了。因為我們不但喜歡懷疑,還很健忘。當耶穌在世上時,儘管祂時常滿足那些來尋求祂之人的需要,但門徒仍然害怕自己將會有所缺乏。雖然他們都曾親眼看見耶穌行神蹟,卻仍無法領會神蹟背後重要的含義,更別說記得了。

有一次,門徒在越過加利利海之後,才發現忘了帶食物。他們正議論紛紛時,耶穌問他們:「你們還不省悟,還不明白嗎?你們的心還是愚頑嗎?你們有眼睛,看不見嗎?有耳朵,聽不見嗎?也不記得嗎?」(馬可福音8章17-18節)於是,耶穌提醒門徒,祂用了五個餅餵飽五千人的神蹟,他們最後還收集了十二籃零碎的食物;還有祂也曾用了七個餅餵飽四千人,還收了七籃的零碎。接著,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還是不明白嗎?」(21節)

主耶穌奇妙地供應人們在飲食方面的需求,帶出了一個更重要的真理:祂是那生命的糧,祂的身體是為了他們和我們而犧牲。

我們在聖餐中所領受的餅和杯,都是在提醒我們,主的大愛和祂一切的供應。

— 麥大衛

在謹守聖餐時,耶穌的話語讓我們思想祂的犧牲。
請閱讀相關的經節:馬太福音26章17-30節;
路加福音22章14-20節;哥林多前書11章23-26節。


主以聖餐提醒我們,祂的愛與供應。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4-16章;以弗所書5章1-16節


靈命日糧 : 緊緊抓住

讀經: 腓立比書3章12節-4章1節


靠主站立得穩。-腓立比書4章1節


中國張家界的天門山景色雄偉壯麗,可說是舉世聞名。若要一睹那高聳壯觀的峭壁,你得搭乘天門山全長7.45公里的纜車。纜車本身並無馬達,卻能行駛這麼長的距離,且能攀升陡峭的山崖,真令人感到驚訝!但纜車之所以能安全地爬升於峻偉的群山之中,完全是因為它緊抓著靠強力馬達運轉的鋼索。

這讓我聯想到,我們如果想要在這信仰的旅程中忠心到底,並且「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們]來得的獎賞」(腓立比書3章14節),那麼,我們就必須像纜車一樣,緊緊抓住基督,也就是保羅所指的「靠主站立得穩」(4章1節)。我們自身沒什麼可依靠的,唯有完全倚靠基督向前直奔。祂將會帶著我們經過那最大的挑戰,領我們安抵天家。

保羅在他最後的年日裡,曾經宣告:「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摩太後書4章7節) 。你也可以像保羅如此宣告,只要你緊緊地抓住基督。

— 李慶良

主啊,我們感謝祢,
我們想緊緊抓住祢,但卻是祢時時緊抓著我們!
祢在我們心裡動工,幫助我們,
讓我們在奔跑這趟信仰之旅中,能持續地信靠祢。


信心就是堅信上帝永遠保守你。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1-13章;以弗所書4章


靈命日糧 :相信

讀經: 羅馬書4章18-25節


[亞伯拉罕]仰望上帝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裡起疑惑,反倒因信,心裡得堅固,將榮耀歸給上帝。-羅馬書4章20節


在鼓勵別人時,人們常說:「你要有信心!」這是什麼意思呢?所有的信心都是正確的嗎?

有些人則說:「你要相信自己,對自己有信心,因為人定勝天。」這類的勵志佳語聽起來固然鏗鏘有力,但面臨現實問題時卻變得不堪一擊。其實我們需要相信的不是自己,而是比我們更有能力的。

上帝應許亞伯拉罕,他的後裔要如天上眾星那樣繁多(創世記15章4-5節) ,這使他面對巨大的難題,因他年事已高且膝下無子。亞伯拉罕和撒拉等不及上帝親自成就應許,就嘗試用他們自己的力量克服難題。結果導致家族分裂,也引發許多不必要的紛爭(16章,21章8-21節) 。

亞伯拉罕憑己意行事,結果弄得一團糟。然而,他最終仍然成為信心之父,因此使徒保羅說,亞伯拉罕「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指望,就得以做多國的父,正如先前所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羅馬書4章18節) ,這樣的信心「就算為他的義」(22節) 。

亞伯拉罕所相信的是比自己更有能力的獨一真神。當我們所相信的是上帝,結果便會截然不同。

— 葛庭墨

主啊,我要對祢有堅固的信心,不是只相信自己
或自己的才幹,也不是仰賴他人。
主啊,我需要祢,若是沒有祢,我便一事無成。


相信上帝準沒錯!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9-10章;以弗所書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