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反得恩典

讀經: 約翰福音7章53節-8章11節


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約翰福音8章7節


一群宗教領袖帶著行淫的婦女來到耶穌面前,原本是想藉此將這名婦女定罪,卻反讓她得蒙恩惠。這群人企圖要敗壞耶穌的名聲,因為祂若吩咐讓這名婦女離開,他們就能指責耶穌違背了摩西的律法。但若耶穌判了婦女死罪,跟隨耶穌的人就會質疑祂憐憫與恩典的教導。

但耶穌的回應卻讓這一群控訴者無地自容,聖經上說耶穌沒有直接回應他們,反用指頭在地上畫字。他們還是不停地問耶穌,耶穌就告訴他們,當中誰是沒有罪的,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接著,耶穌又繼續在地上畫字,等到祂再抬頭看的時候,那群控告這位婦女的人全都散去了。

當時唯一無罪,也是最有資格拿石頭打這位婦女的耶穌,卻寬容這名婦人,對她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約翰福音8章11節)

不管你今天是因為論斷別人而需要上帝的赦免,或是想確知祂的恩典勝過罪惡,你都可以感到振奮,因為今天沒有任何人能將你定罪。讓上帝的恩典給你嶄新的開始,使你得著改變吧!

— 紀藍迪

天父,求祢讓我改掉隨意論斷他人的天性,
使我不再受到罪的轄制。
讓我飽嚐祢的慈愛憐憫,
幫助我活出不一樣的生命。


我們服事的是樂意赦免的救主。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7-8章;以弗所書2章


靈命日糧 :正為你禱告

讀經: 羅馬書8章22-34節


聖靈親自……替我們禱告⋯⋯基督耶穌……也替我們祈求。-羅馬書8章26、34節


每當我們遭逢困境或面臨棘手問題時,經常會請求主內弟兄姐妹為我們代禱。知道有人關心我們,在禱告中將我們交託給上帝,是十分鼓舞人心的一件事!但如果你身邊沒有親密的基督徒朋友怎麼辦?或者你居住在抵擋基督福音的地區,又有誰能為你禱告呢?

羅馬書8章是聖經中頗能振奮人心的章節,其中提到:「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聖靈照著上帝的旨意替聖徒祈求」(羅馬書8章26-27節) 。今天,聖靈正在為你禱告代求。

除此之外,「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裡復活,現今在上帝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34節) 。今日,永活的主耶穌基督也正在為你代禱。

想像一下,聖靈與主耶穌基督在天父上帝面前提及你的名,將你的需求交託在天父的手上,祂垂聽你的禱告,也會為你動工。

無論你身在何處,處境有多困窘,你都不是獨自面對生活中的難題。今天,聖靈與聖子正在為你禱告。

— 麥大衛

親愛的上帝,聖靈與聖子正為我代禱,
我屈膝感謝祢,因這是何等奇妙!


聖靈和耶穌時刻為你祈求代禱。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6章;以弗所書1章


靈命日糧 :真正的富足

讀經: 路加福音12章22-34節


因為,你們的財寶在哪裡,你們的心也在那裡。-路加福音12章34節


在朋友父親的追思會中,有人對我朋友說:「我從來不知道有人會像你父親這樣,那麼熱心助人,且樂在其中。」朋友的父親以愛心藉著歡聲笑語服務他人、接待陌生人並與他們為友,盡本分參與建造上帝的國度,他留下的是一份愛的遺產。反觀這位朋友的姑媽,她只將傳家之寶和珍本書籍視為遺產,因此在她晚年的時候,一直在擔憂日後誰能來保管她那些寶貝。

耶穌藉著祂的教導和榜樣,警戒跟從祂的人不要為自己積存財物,反倒要賙濟窮人,要看重那不會鏽蝕,也不會腐壞的財寶。耶穌說:「因為,你們的財寶在哪裡,你們的心也在那裡。」(路加福音12章34節)

或許,我們會認為擁有財物能讓生活更有意義。但若是我們手中最新的科技產品損壞了,或是遺失了某些貴重物品,我們就會發現,惟有與主的關係才是永恆的,也才能帶來滿足。我們對他人付出的仁愛和關懷,才是不會朽壞的珍寶。

求主幫助我們,使我們能明白自己看重些什麼,自己的心在何處,好讓我們能尋求上帝的國度遠勝過一切(12章31節) 。

— 潘艾梅

你看重的是什麼?請閱讀出埃及記16章,關於上帝在曠野
賜下嗎哪的記載。想想這與路加福音12章,
耶穌對眾人所說的話有何關聯。


我們所看重的,反映內心的光景。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4章;加拉太書6章


靈命日糧 :我靈安寧

讀經: 馬太福音11章25-30節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詩篇46篇10節


我坐在音樂會的會場,心思不斷地飄散,腦中總是縈繞著一件煩擾之事。還好,我並沒有分心太久,因為一首旋律優美詩歌的歌詞,開始進入我心深處。男子合唱團以清唱的方式,唱起了《我靈鎮靜》這首詩歌,我一邊聆聽著歌詞,思想著惟有上帝能賜與寧靜平安,淚水不禁簌簌而下:

我靈鎮靜,上主今在你旁!

憂愁十架,你要忍耐擔當;

信靠天父,為你安排主張;

萬變之中,惟主信實永長。

耶穌雖斥責那些祂行了許多神蹟,卻仍不悔改的城鎮(馬太福音11章20-24節) ,但祂仍對那些願意來到祂面前的人說了安慰的話語。祂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28-29節)

這是多麼驚人的宣告啊!耶穌以嚴詞責備那些拒絕祂的人之後,隨即又邀請所有的人來就近祂,得著內心所渴望的平安。惟獨耶穌才能使我們不安和疲憊的心靈得著安寧。

— 司徒喬

主啊,我來到祢面前,
我需要內心的安寧。
幫助我信靠祢,在祢愛中滿懷信心。


全心仰望耶穌,祂必讓你心得平安。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2章;加拉太書5章


靈命日糧 :生命之道

讀經: 約翰一書1章1-4節


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約翰一書1章1節


早年我擔任英文《靈命日糧》的編輯,負責挑選封面上的經文。不久,我開始懷疑,換不同的經文是否有必要。

過後有一天,我接到一位讀者的來信,信中提到她雖已為她的兒子禱告超過二十年,但她的兒子仍不願接受耶穌。直到有一天,她兒子去探望她,看到桌上有本《靈命日糧》。當他讀了封面上的聖經金句,聖靈使用這節經文引領他歸主,而且他就在那一刻將自己的生命獻給耶穌。

我忘了那段經文和那位讀者的名字,但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上帝的信息清楚地臨到我。《靈命日糧》封面上的經文,幾乎是在出刊的前一年就已經選定,上帝仍能使用這節經文,回應這位母親的禱告。早在事情還沒有發生之前,上帝就已經準備讓我在工作上和祂的話語中,經歷到祂奇妙的同在。

使徒約翰稱耶穌為「生命之道」(約翰一書1章1節) ,為了讓我們知道這話的含義,他說:「我們……將原與父同在,且顯現與我們那永遠的生命傳給你們」(2節) ,「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3節) 。

將話語印在書上,原不是什麼神奇之事。但聖經的話語卻帶有改變生命的大能,能將我們引向生命之道──主耶穌。

— 葛庭墨

感謝天父,因祢的話語活潑且大有能力。


能讓我們認識基督的話語,便是至關重要的話語。



全年讀經:
雅歌6-8章;加拉太書4章


靈命日糧 :傳下去

讀經: 詩篇78篇1-8節


我們⋯⋯要將耶和華的美德⋯⋯述說給後代聽。-詩篇78篇4節


我很喜歡看接力賽,因為參賽者所需的體力、速度、技巧及耐力,都令我感到讚嘆。但這比賽有個特點,常讓我特別注意並讓我緊張。那就是當參賽者將接力棒傳遞給下一個人時,只要有一瞬間的延遲,或是一個跌跤,就可能輸了這場比賽。

其實,基督徒可說是在一場接力賽當中,手中的接力棒就是對主及其話語的信心與知識。聖經也提到,我們需要將這個棒子傳遞給下一代。亞薩在詩篇78篇宣告:「我要開口……說出古時的謎語。是我們所聽見所知道的,也是我們的祖宗告訴我們的。我們……要將耶和華的美德和祂的能力,並祂奇妙的作為,述說給後代聽。」(2-4節)

摩西對以色列百姓也有類似的教導:「你只要謹慎,殷勤保守你的心靈,免得忘記你親眼所看見的事,又免得你一生這事離開你的心,總要傳給你的子子孫孫。」(申命記4章9節)

對於下一代,上帝要我們以慈愛和不屈不撓的態度,盡力傳揚「那召[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前書2章9節) 。

— 戴勞倫

父啊,求祢幫助我,
讓我能忠心地將我的信仰傳承下去。


今日為基督而活,就能影響下一代。



全年讀經:
雅歌4-5章;加拉太書3章


靈命日糧 :安慰的言語

讀經: 以賽亞書50章4-10節


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以賽亞書50章4節


魯益師三十歲時,他父親過世了。幾天後,他收到一位女士的來信。這位女士曾於二十多年前,照顧魯益師生病的母親,一直到他母親去世為止。這位女士對魯益師失去了父親,表達她的慰問,並問魯益師是否還記得她。魯益師回覆道:「親愛的戴維森護士,您問我還記得您嗎?當然記得啊!」

魯益師回想在那段艱困的時期,這位女士在他們家中所做的一切,對於父親和他的兄弟來說,意義是多麼重大。魯益師感謝她安慰的言語,並說道:「回想起那時候,真讓人感到欣慰。那時我還小,在我看來,您似乎陪伴我母親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您也成為這家庭中的一分子。」

當我們面對人生困境時,別人一句鼓勵的話語能使我們得激勵,並讓我們舉目仰望主。舊約先知以賽亞寫道:「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50章4節) 。當我們仰望主,祂就賜給我們言語,為人們帶來盼望,並在黑暗中得著光明。

— 麥大衛

天父,求祢讓我從祢的話語中得著盼望。
幫助我也能鼓勵別人,帶給人盼望,
讓人能歸向祢。


安慰的言語能使沉重的心靈得激勵。



全年讀經:
雅歌1-3章;加拉太書2章


靈命日糧 :敞開的門

讀經: 詩篇100篇


當稱謝進入祂的門,當讚美進入祂的院;當感謝祂,稱頌祂的名。-詩篇100篇4節


如果你到一些歷史悠久的城市,或許會看到赫赫有名的城門,如柏林的布蘭登堡門、耶路撒冷的雅法門以及倫敦唐寧街的大門。不論這些城門的建造是為了防禦或禮儀,它們都能在城市裡,區隔出內、外不一樣的空間。雖然有些城門是開放的,但有些卻只有少數人可以進入。

來到上帝面前的大門總是敞開的。眾人都熟悉的詩篇100篇,就是邀請以色列百姓走過聖殿的大門,來到上帝的面前。詩人對以色列百姓說:「向耶和華歡呼」,並且「當來向祂歌唱」(1-2節) 。

在古時,歡迎君王到來時,人們往往都會大聲歡呼。因此,全地都當向上帝歡呼歌唱!以色列百姓應當歡呼,因為上帝讓他們成為祂的子民(3節) 。他們帶著感謝與讚美進入上帝的門,全因為上帝的良善與慈愛堅定恆久、直到萬代(4-5節) 。即便他們忘了自己的身分而遠離上帝,祂依然信實,且依然歡迎他們回到祂的面前。

如今,進到上帝面前的大門仍然敞開,歡迎我們來敬拜祂。

— 魏馬文

我們為何敬拜上帝呢?
你今天要向祂獻上什麼樣的讚美呢?


進到上帝面前的門永遠敞開。



全年讀經:
傳道書10-12章;加拉太書1章


靈命日糧 :火的試煉

讀經: 雅各書1章2-12節


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雅各書1章2節


火是樹木的大敵,但有時卻對樹木有益處。專家認為森林中頻繁發生的「燜燒火」,可以清除樹林地面上的落葉和枯枝,也不會損害樹木。燃燒後留下的灰燼,最適合種子生長。很難想像,這種「燜燒火」竟然有助於樹木健康成長。

同樣地,聖經用「火」來形容試煉,而這也是我們靈命健康成長所不可或缺的(彼得前書1章7節,4章12節) 。雅各寫道:「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各書1章2-4節)

上帝的旨意往往在試煉當中成就,因為試煉提供了有助於靈命成長的條件。靈命成長不但能使我們的生命得著裝備,還能使我們向這個迫切需要救主的世界,反映出基督的樣式。

在天父的手中,我們所經歷的試煉可以成就祂的旨意,讓我們得著益處,還能使祂得著榮耀。這些試煉將使我們更像上帝的獨生愛子。

— 柯貝爾

親愛的天父,求祢教導我,
讓我相信祢能賜我力量度過艱難,
並求祢賜給我信心,
等候祢美善的旨意,在我身上成就。


信心是無論在逆境或順境中都看見上帝。



全年讀經:
傳道書7-9章;哥林多後書13章


靈命日糧 :連結小點

讀經: 路加福音24章13-32節


於是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路加福音24章27節


在1880年代,法國藝術家喬治·秀拉(Georges Seurat)開創嶄新的繪畫技巧,稱為點彩畫。秀拉不是用筆刷在畫布塗上顏料,而是用彩色小點作畫。若上前仔細看,他的作品就像是一大片的彩色小點,然而站遠一點,就會看到這些彩色小點融合成一幅鮮艷的肖像或風景畫。

綜覽聖經也是如此,仔細閱讀時,我們就像看畫布上的小點那樣,會覺得其中複雜難懂。正如革流巴與他的朋友前往以馬忤斯時,對於逾越節那天所發生的悲劇感到困惑,因他們只看到一些「小點」。他們曾希望耶穌就是他們「素來所盼望、要贖以色列民」的彌賽亞(路加福音24章21節) ,但他們卻親眼目睹祂死在十字架上。

在他們行走途中,突然有位不認識的人與他們同行,不僅與他們談話,還將他們的疑惑,就是他們長久祈盼的彌賽亞,以及祂的受難與受死的事件,一小點一小點地連結起來。隨後,他們一起用餐,耶穌讓他們認出祂來,卻又忽然離開,如同祂先前忽然現身一般。

是祂手上的釘痕引起他們注意嗎?無人知曉。但我們可以確定,若我們將聖經中的許多小點與耶穌的受難連結在一起(27、44節) ,就會看見愛我們的上帝,祂的愛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 狄馬汀


耶穌犧牲生命,顯明對我們的愛。



全年讀經:
傳道書4-6章;哥林多後書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