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冷漠無情

讀經: 約伯記11章7-20節


在上帝有智慧和能力,祂有謀略和知識。-約伯記12章13節


有位女市民在情急之下,撥電話到我任職的住宅服務中心。她租的房子暖氣出了問題,整個房子冷得就像是個大冰櫃。她急切地問我,她和孩子們該怎麼辦。我不假思索地給了她官方答覆:「請暫時入住飯店,再把帳單寄給房東。」她氣得馬上掛上電話。

我知道如何照本宣科地回答她的問題,但卻完全忽略她的感受。她希望有人瞭解她的擔憂與無助,她要知道自己並不是孤立無援。然而,我卻對她冷漠無情。

在約伯失去一切後,他的朋友給他許多答案,卻少了同理心。瑣法告訴約伯,只要約伯全心為上帝而活,那麼約伯「在世的日子要比正午更明」 (11章17節) 。對於朋友這樣的說法,約伯無法接受,並以諷刺口吻說:「你們死亡,智慧也就滅沒了」 (12章2節) 。約伯深深體會照本宣科的答案,並不能回答真實生活的問題。

我們要批評約伯的朋友弄不清楚狀況很容易,但我們不也是常常在還未瞭解問題的來龍去脈之前,就不假思索地給予對方答案嗎?的確,人都需要答案。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有人傾聽與瞭解,他們要知道我們關心他們。

— 葛庭墨

天父,求祢幫助我們在給予別人建議之前,
先成為他們的朋友。謝謝祢,
讓我們能在禱告裡向祢傾心吐意。
也謝謝祢賜下聖靈,使我們永不孤單。


人們要先感受到你的關心,才樂意聽你的建議。



全年讀經:
約伯記20-21章;使徒行傳10章24-48節


靈命日糧 :祂認識你

讀經: 約翰福音10章1-11節


祂按著名叫自己的羊。-約翰福音10章3節


我在大學教寫作課,每次和新生第一次見面時,我都早已知道他們的名字了。我會花時間看點名表上的照片,熟記每位學生的名字,好讓他們一踏進教室,我就能親切地向他們打招呼,「哈囉!潔西卡」或是「歡迎你,崔佛」。我這麼做,是因為我知道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必定會讓他們倍感溫馨。

然而要真正認識一個人,不能只知道他的名字。從約翰福音10章,可以看到耶穌這位好牧人對我們的體貼和關懷,因為「祂按著名叫自己的羊」 (3節) 。其實祂不僅知道我們的名字,還知道我們的想法、渴望、恐懼、過錯和最深切的需要。正因為耶穌知道我們最深切的需要,所以祂為我們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賜給我們永恆的生命。如同在11節記載,耶穌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

我們的罪使我們遠離上帝,因此耶穌這位好牧人,成了那贖罪的羔羊,犧牲祂自己的生命,親自擔當了我們的罪孽。祂為我們捨命,又從死裡復活,救贖了我們。因此,當我們藉著信心,領受了祂的救恩,就再也不與上帝分離。

感謝耶穌!祂知道你的名字和你的需要!

— 白德夫

親愛的主,感謝祢認識我,知道我真正的需求。
感謝祢為我的罪而死,又從墳墓中復活,
勝過死亡,賜我永生,與祢同在。


上帝完全認識我們。



全年讀經:
約伯記17-19章;使徒行傳10章1-23節


靈命日糧 :生活方式

讀經: 以弗所書2章1-10節


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以弗所書2章10節


有一本英文聖經譯本將以弗所書2章10節的下半句經文譯為:「這是上帝預先準備好的,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我上網搜尋,看到許多人都談到我們原有的生活方式受到多方面的威脅,如氣候變化、恐怖主義或政府政策等。

那我們基督徒的生活方式應該是怎樣的呢?是讓生活變得更舒適、安穩、幸福嗎?或者有什麼比這些更重要的呢?

保羅提醒在以弗所教會的基督徒,上帝的大能已經改變了他們的生命。「上帝既有豐富的憐憫,因祂愛我們的大愛,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 (以弗所書2章4-5節) 。我們是「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這是上帝預先準備好的,是我們的生活方式 (10節) 。

積極行善、幫助他人、慷慨給予、付出關愛,以及奉耶穌的名服事,都是我們應有的生活方式。對信徒來說,這些事並不是可有可無的選項,因上帝在基督裡賜給我們新的生命,為的是要我們行善。

在這瞬息萬變的世界,上帝呼召並加添力量給我們,要我們過一個幫助他人,榮耀上帝的生活。

— 麥大衛

天父,感謝祢豐盛的慈愛與憐憫。
祢拯救我們脫離那必死的生活方式,並使我們與基督同活。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章16節



全年讀經:
約伯記14-16章;使徒行傳9章22-43節


靈命日糧 :忘記背後

讀經: 哥林多後書5章12-21節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哥林多後書5章17節


克里斯·貝克(Chris Baker)是一位刺青藝術家,擅長將各種痛苦和奴役的標誌轉化為藝術創作。他的客戶多數是前黑幫分子,或是人口販賣的受害者,他們的身體被刺上各種名字、記號或是暗號等。克里斯在這些刺青上覆蓋新的圖像,將這些記號變為美麗的藝術。

克里斯能將痛苦的記號轉為美麗的圖案,耶穌則能使失喪的靈魂獲得新的生命。耶穌接納我們原本的樣子,且改變我們的生命。聖經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哥林多後書5章17節) 。我們在認識基督之前,順從自己的慾望而放縱生活。當我們悔改,開始與基督同行,過去曾支配我們生活的激情和誘惑,都成為「舊事」了 (哥林多前書6章9-11節) 。因我們成了新造的人,「一切都是出於上帝,祂藉著基督使我們與祂和好」 (哥林多後書5章18節) 。

的確,要過新的生活並不是那麼容易,擺脫舊有的習慣需要時間。過去主宰我們生活的舊觀念仍會困擾我們,然而上帝的聖靈在我們裡頭動工,讓我們的內心得著力量,幫助我們明白基督的愛。身為上帝的美麗新創造,我們可以忘記背後,得著自由。

— 史珍妮

親愛的耶穌,感謝祢死而復活的大能,
不僅勝過罪惡,使我罪得赦免,
還讓我在祢裡面享受新生命。


接受上帝赦罪之恩,得享自由的生活。



全年讀經:
約伯記11-13章;使徒行傳9章1-21節


靈命日糧 :莫漂流

讀經: 希伯來書2章1-4節


我們當越發鄭重……恐怕我們隨流失去。-希伯來書2章1節


女兒在離家100公里外的學校就讀,學期結束時,我和妻子將女兒接回家。在返家途中,我們繞到附近一處濱海遊憩區去吃些點心。我們看著岸邊的小船,享受這段時光。這些小船通常都會被繫牢,免得隨流漂走,但我注意到有一艘小船沒被繫牢,自由地在其他船隻間飄移,而且正往大海的方向緩緩移動。

離開海濱,在開車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在希伯來書上,有這麼一段對信徒的提醒:「我們當越發鄭重所聽見的道理,恐怕我們隨流失去」 (希伯來書2章1節) 。我們要持守真理,希伯來書的作者告訴我們,要相信並遵行摩西的律法,但上帝兒子所帶給我們的信息卻遠遠超越摩西律法。耶穌帶給我們偉大的救恩,我們絕對不能忽略祂 (3節) 。

當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漸行漸遠時,一開始確實不易察覺,因為這改變是漸進式的。但只要我們花時間在禱告中與上帝交談、讀祂的話語、向祂認罪,並與其他的基督徒交流團契,就能使我們常在主裡面。只要常保持與主的連結,祂必扶持我們,讓我們不致隨流失去。

— 戴勞倫

耶穌有什麼特質讓你不斷地想親近祂呢?


根基立於基督磐石,就不會隨流失去。



全年讀經:
約伯記8-10章;使徒行傳8章26-40節


靈命日糧 :誠實的禱告

讀經: 彼得前書3章7-12節


你們也要體貼和尊重妻子……這樣,你們的禱告就可以暢通無阻了。-彼得前書3章7節,-當代中譯本


有一次,牧師請一位長老帶領會眾禱告,長老的回答卻震驚全場。他說:「牧師,真抱歉!今天來教會時,我跟我老婆不斷地爭吵,實在不適合帶領禱告。」場面頓時變得十分尷尬,接著牧師自己帶領會眾禱告,禮拜程序也繼續進行。但這件事讓這位牧師決定,以後除非私下先溝通,否則再也不要當眾請人禱告。

在這樣的場合中,偽裝虔誠或許還比較容易,但這位長老卻表現出驚人的誠實。然而就禱告而言,我們可以從這事件中學習重要的功課。上帝是位慈愛的天父,我的妻子是上帝所鍾愛的女兒,而身為丈夫的我,若是不尊重敬愛妻子,那麼愛她的天父為何要垂聽我的禱告呢?

使徒彼得對此也做了一番很特別的勸勉。他教導做丈夫的要敬重妻子,視妻子同為基督的後嗣,好讓「你們的禱告就可以暢通無阻」(彼得前書3章7節,當代中譯本)。這裡潛在的道理是,我們的人際關係會影響禱告生活。

如果我們將主日的笑臉和外表的敬虔,換成與弟兄姐妹坦誠相待,那會是什麼景況?如果我們禱告並學習愛人如己,你想上帝又會透過我們成就什麼事呢?

— 葛庭墨

天父,祢愛祢所有的兒女,但我們卻常彼此相爭、意見不合。
求祢幫助我們,學習愛和敬重他人,
好讓世人看見祢改變了我們。求祢教導我們如何禱告。


禱告就是與上帝坦誠地說心裡話。



全年讀經:
約伯記5-7章;使徒行傳8章1-25節


靈命日糧 :腳步穩當

讀經: 詩篇40篇1-5節


祂從禍坑裡、從淤泥中把我拉上來,使我的腳立在磐石上,使我腳步穩當。-詩篇40篇2節


在美國喬治亞州的薩凡納城,有個充滿歷史痕跡的河畔徒步區,地上鋪滿了不規則的圓石。當地居民表示,在幾百年前,這些圓石都是航行大西洋船隻用來壓艙的石頭。當船隻在喬治亞裝滿了貨,不再需要壓艙的石頭後,人們就用它們來鋪設碼頭附近的路面。這些石頭在行經險惡的水路時穩定了船隻,如今功成身退了。

這時代就像狂暴的大海一樣紛擾不安,而我們就如同古時航行的船隻,也需要壓艙的石頭來穩定力量,幫助我們行經人生的風暴。大衛也同樣遭逢險境,但他頌讚上帝,因為他雖承受絕望苦痛,上帝卻給了他一份安定的力量。大衛宣告說:「祂從禍坑裡、從淤泥中把我拉上來,使我的腳立在磐石上,使我腳步穩當」 (詩篇40篇2節) 。大衛的一生雖經歷衝突、失敗和家庭紛爭,然而上帝卻使大衛腳步穩當,使他口唱新歌,讚美我們的上帝 (3節) 。

遭遇困難時,我們可以尋求全能的上帝,得著只有祂能賜下的安定力量。因祂信實的看顧,使我們可以和大衛一同歡唱:「耶和華我的上帝啊,祢所行的奇事,並祢向我們所懷的意念甚多。」 (5節)

— 柯貝爾

我心所望別無根基,唯有救主流血公義。
除此以外虛空無憑,我獨靠主耶穌聖名。
立在基督磐石堅固,其餘根基全是沙土。


儘管世界分崩離析,我們仍可立穩於基督磐石。



全年讀經:
約伯記3-4章;使徒行傳7章44-60節


靈命日糧 :慈愛的同在

讀經: 希伯來書13章1-6節


我總不撇下你。-希伯來書13章5節


聽到好友欣蒂罹患癌症的消息,我們的心情沉重無比。欣蒂向來活力十足,讓所有與她生命有交集的人都得到祝福。後來,我和妻子聽到她病情減緩,都欣喜不已。可惜幾個月之後,她的病情突然惡化,以致撒手人寰。在我們看來,她實在走得太早了。欣蒂的丈夫告訴我們,欣蒂在臨終時已極度虛弱,幾乎無法開口說話,只是低聲地對丈夫說:「待在我身邊就好了。」在那黑暗時刻,她想要的不過是丈夫愛的同在。

希伯來書的作者引述申命記31章6節來安慰他的讀者,那時上帝對祂百姓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 (希伯來書13章5節) 。在生命最黑暗的時刻,上帝以祂慈愛的同在,讓我們確信自己並不孤單。祂賜恩典使我們堅忍,又賜智慧使我們明瞭祂正在動工。祂還賜下信心,讓我們確信基督能「體恤我們的軟弱」 (4章15節) 。

讓我們緊緊抓住上帝慈愛同在所賜下的恩典,如此,我們就可以滿懷信心地說:「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 (13章6節)

— 司徒喬

主啊,感謝祢應許永不離棄我。
願祢的扶持與同在,
使我心靈滿得安慰、信心與勇氣。


有上帝同在,就有平安。



全年讀經:
約伯記1-2章;使徒行傳7章22-43節


靈命日糧 :服事基督

讀經: 以弗所書6章5-9節


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要像基督的僕人,從心裡遵行上帝的旨意。-以弗所書6章5-6節


一位朋友告訴我:「當我跟別人說我是一名祕書時,有些人會對我投以同情的眼光。然而,一旦得知我是誰的祕書,他們便會對我刮目相看!」換句話說,我們的社會傾向於輕看某些職業,除非這些工作是跟權貴顯要有關。

然而,身為上帝的兒女,不論我們的老闆是誰,我們都能以自己的職業為傲,因為我們是在服事主耶穌。

在以弗所書6章,保羅說無論作僕人或作主人,都是在服事那位在天上的主。所以,我們做任何事都必須發自內心,並秉持誠實、戰兢的態度,因為我們服事和工作的對象是基督。如同使徒保羅提醒我們:「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 (以弗所書6章7節)

無論是接聽電話、當司機、做家事,或是做生意,我們能夠在各樣的事上服事主,實在是主所賜的殊榮!今天,就讓我們帶著微笑、開心地工作,別忘了,不論我們做什麼都是在服事上帝。

— 歐凱拉

主耶穌,我願在所做的每件事上服事祢。
求祢幫助我,在每一天的生活裡,
都不會忘記自己是在服事祢。


服事表明了我們對上帝的愛。



全年讀經:
以斯帖記9-10章;使徒行傳7章1-21節


靈命日糧 :偏遠之地

讀經: 馬可福音8章1-13節


我的上帝必照祂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裡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立比書4章19節


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Tristan da Cunha Island)以與世隔絕的地理位置而著名。它是世界上最偏遠的人居島嶼,這還得感謝那288位住在島上的居民。這個遺世獨立的小島坐落於南大西洋,距離最近的南非大陸約2,816公里。任何人想要前往島上一遊,都必須乘船七天才能抵達,因為島上沒有飛機場。

當耶穌行神蹟餵飽數千名飢餓的群眾時,祂和門徒正處在偏僻的地區。耶穌在行奇事之前,祂對門徒說:「這眾人⋯⋯同我在這裡已經三天,也沒有吃的了。我若打發他們餓著回家,就必在路上困乏」 (馬可福音8章2-3節) 。因為他們身處於偏遠的鄉下地方,不容易取得食物,群眾在求助無門的情況下,只能全然倚靠耶穌。

有時候,上帝允許我們來到荒涼的偏遠之地。在那裡,祂是我們唯一的幫助。上帝供應的大能,不會受到環境的限制。祂既能使無變有,創造整個世界,祂也必能照祂榮耀的豐富,超越我們所處的環境,在基督耶穌裡,使我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 (腓立比書4章19節) 。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謝謝祢,
藉著祢的愛子耶穌基督所供應的一切。
祢知道我的需要,
求祢讓我完全相信祢的關愛和大能。


上帝必能成就人手所不能做的事。



全年讀經:
以斯帖記6-8章;使徒行傳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