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恩典救贖

讀經: 馬太福音5章43-48節


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馬太福音5章48節


有好些年,我將登山寶訓 (馬太福音5-7章) 視如人類行為的理想範本,一個世人永遠也無法達到的標準。唉,我豈能錯過其中的真義呢?耶穌說這些話,並非要讓我們灰心喪志,而是要向我們顯明,祂是一位什麼樣的上帝。

為何要愛仇敵?因為我們恩慈的天父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為何要將財寶積存在天?因為天父在那裡,而且祂會豐豐富富地賞賜我們。為何我們不需要為生活感到恐懼和擔憂?因為,上帝不但將野地裡的百合花和青草都裝飾美麗,祂還應許要看顧我們。為何要禱告?因為連生養我們的父親都會供應我們食物,我們的天父豈不更將美好的事物,賞賜給那些求告祂的人嗎?

耶穌的登山寶訓不僅闡明我們應該努力達到上帝的理想,同時也告訴我們,世上沒有人可以達到這樣的完美境界。

在上帝的面前,世人都一樣,無論是殺人或發怒,姦淫或好色,偷竊或貪心,在上帝的眼中並無區別。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是無法自救的罪人,才會渴望尋求認識上帝。人類從起初絕對完美的世界墮落之後,唯有接受上帝滿有恩典的救贖,我們才有指望。

— 楊腓力

主啊,我是罪人,需要祢的赦免。我相信祢死在十字架上
為我還清罪債,這是我永遠都做不到的事,
我謙卑接受祢所賜的救恩。求祢幫助我過討祢喜悅的生活。


唯有上帝能使罪人成為蒙恩的人。



全年讀經:
以斯拉記1-2章;約翰福音19章23-42節


靈命日糧 :新名字

讀經: 啟示錄2章12-17節


我必……賜他一塊白石,石上寫著新名。-啟示錄2章17節


她自稱為憂愁女士,因為她總是杞人憂天。但是,當她的孩子意外受傷時,她終於學會如何不再憂心忡忡了。在孩子的復原期間,她每星期都會和朋友們一起禱告,祈求上帝的幫助與醫治,並分享孩子的進展。那幾個月裡,她學習將恐懼與掛念化為禱告,結果她發現自己不再是憂愁女士,而是禱告勇士。她覺得主給了她一個新的名字。因著這段時間的心痛經歷,讓她對自己在主基督裡的身分,有更深的認識。

在耶穌給別迦摩教會的信中,祂應許要給那些有信心的人,一塊寫著新名的白石 (啟示錄2章17節) 。聖經學者雖曾對此有些爭議,但多數都同意,這塊白石指的是我們得到基督的赦免。在聖經時代,法庭在裁決被告是否有罪時,會以白色的石頭代表無罪,而以黑色的石頭代表有罪。另外,擁有白石的人還能參加筵席,如同人若領受上帝所賜的白石,也可參加天國的筵席一般。耶穌的死不僅讓我們罪得赦免,也給了我們新生命和新名字。

你覺得上帝會給你什麼樣的新名字呢?

— 潘艾梅

主啊,願我活出新的身分,
與人分享祢的愛與喜悅。
願祢也向我顯明,
祢是如何讓我成為一個新造的人。


基督的跟隨者有個全新的身分!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34-36章;約翰福音19章1-22節


靈命日糧 :至關緊要

讀經: 腓立比書2章1-11節


只要存心謙卑……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章3-4節


兩位同事出差回來後,坐下來討論這趟公幹及其成果。其中一個說,他認為這趟出差收穫很大,因為他們透過業務上的聯繫,開展了一些很有意義的商務關係。另一人說:「建立商務關係是沒錯,但是銷售量才是最重要的。」顯然,他們的目的大相逕庭。

無論在商場、家庭,或在教會裡,我們對人的看法,很多時候是基於對方會為我們帶來什麼益處。我們衡量他們的價值,是根據從他們身上所獲得的益處,而不是以耶穌的名去服事他們。保羅在寫給腓立比教會的信中提到:「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腓立比書2章3-4節)

我們不應為自己的利益去利用別人。因為上帝愛他們,也愛我們,所以,我們要彼此相愛。祂的愛乃是最偉大的愛。

— 柯貝爾

主啊!教導我像祢一樣地看待人,
因為每個人都有祢的形象,且蒙祢珍愛和眷顧。
願祢偉大的愛澆灌我,
使我心成為愛的流通管道,彰顯主愛。


以他人利益為先,必有喜樂。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32-33章;約翰福音18章19-40節


靈命日糧 :好得無比

讀經: 腓立比書1章12-26節


我……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腓立比書1章23節


警報聲響起,小男孩因為不熟悉這個龍捲風的警報,便問媽媽那是什麼。媽媽解釋說,那是警告人們,有個威力強大的風暴即將來襲。如果人們不找尋掩護,可能會因此喪命。小男孩回答說:「媽咪,那有什麼不好呢?如果我們死了,不是就可以見到耶穌了嗎?」

或許小孩子並不瞭解死亡是什麼,但是使徒保羅一輩子出生入死,竟也這麼說:「我……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 (腓立比書1章23節) 。當時保羅雖遭到禁錮,但在他所寫的書信當中,字裡行間並沒有灰心絕望。他很喜樂,因為他受的苦難使福音得以廣傳 (12-14節) 。

那麼,為什麼保羅會在生與死的兩難之間掙扎呢?因為他若繼續活著,表示他可以帶領更多人歸主,為主結更多福音的果子。但他也知道若是死了,就能享有與基督同住的喜樂。換言之,離開身體就是回天家與主相聚(哥林多後書5章6-8節) 。

人若相信耶穌藉著死拯救我們,並相信祂的復活大能,將會與祂永遠同在。我們在世上經歷的痛苦和眼淚,到了天堂將轉為喜樂。所以無論我們活著或死去都是贏家,「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 (腓立比書1章21節) 。

— 史珍妮

親愛的耶穌,無論我面對何種生死困境,
幫助我專注地仰望祢。讓我在祢裡面得享安穩與平靜。


耶穌的受死與復活,使我們得到永遠與祂同在的確據。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30-31章;約翰福音18章1-18節


靈命日糧 :告訴別人

讀經: 馬可福音5章1-20節


那人就走了……傳揚耶穌為他做了何等大的事。-馬可福音5章20節


在1975年,我的人生發生了一件大事。記得那天,我急著告訴好友法蘭西斯這件事,因為我們總是無話不談。我到了他的公寓,看到他正匆忙地準備出門,但我攔住了他。他看到我著急的樣子,意識到我有重要的事要告訴他。於是他問:「是什麼事?」我告訴他:「昨天,我接受耶穌成為我的救主了。」

法蘭西斯看著我,長嘆了一口氣,說:「長久以來,我也一直想要這麼做。」他請我分享事情的經過,我告訴他前一天有人跟我分享福音,以及我如何邀請耶穌進入我的生命當中。過後他也禱告祈求耶穌的饒恕,我還記得當時他熱淚盈眶的樣子。他也不趕著出門了,反倒跟我促膝長談,討論我們與基督的新關係。

耶穌醫治一個被鬼附的人之後,就對那得醫治的人說:「你回家去,到你的親屬那裡,將主為你所做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樣憐憫你,都告訴他們」 (馬可福音5章19節) 。那人不需傳講一篇偉大的信息,他只需要分享他的親身經歷。

無論我們是如何經歷悔改歸信救主耶穌,我們都可以像那得著醫治的人一樣,去「傳揚耶穌為他做了何等大的事」。

— 戴勞倫

耶穌為你做了什麼事呢?告訴別人吧!


願耶和華的贖民說這話。–詩篇107篇2節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8-29章;約翰福音17章


靈命日糧 :醫治破碎心靈

讀經: 詩篇119篇71-75節


耶和華啊,我知道祢的判語是公義的;祢使我受苦是以誠實待我。-詩篇119篇75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我父親在美國陸軍部服役,駐守在南太平洋。那時父親拒絕任何宗教信仰,他說:「我不需要心靈寄託。」但是,終於有一天他對屬靈的事永遠改觀了。記得那天晚上,母親準備分娩,我和哥哥上床睡覺時仍興奮不已,因為第二天就可以看到我們的弟弟或妹妹了。第二天早晨,我一起床就興沖沖地問父親:「是弟弟或妹妹?」他回答:「是妹妹,但是生出來就已經死了。」接下來,我們都相擁而泣,為著失去妹妹而傷心不已。

有始以來頭一遭,父親帶著極度憂傷的心情向耶穌禱告。即使父親已永遠失去他的女兒,但在他禱告的那一刻,他感到一股從上帝而來的平安與安慰澆灌下來。很快地,父親開始對聖經產生了興趣,並且繼續向那位醫治他破碎心靈的上帝禱告。他的信心逐年成長,堅定地跟隨耶穌,並且成為聖經教師與教會的領袖。

耶穌並不是我們的心靈寄託,祂乃是屬靈新生命的源頭!當我們心靈憂傷破碎時,祂能醫治、更新我們,使我們成為完全 (詩篇119篇75節) 。

— 費丹尼

你心裡有什麼話需要跟上帝說呢?
將你破碎的心帶到上帝面前,請求祂醫治修復。


耶穌能醫治破碎心靈。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5–27章;約翰福音16章


靈命日糧 :永恆之美

讀經: 約翰福音17章1-5節


認識祢是獨一的真神……這就是永生。-約翰福音17章3節,-新譯本


羅馬帝國的輝煌,為耶穌的誕生鋪陳了奢華的背景。公元前27年,羅馬的第一位皇帝凱撒·奧古斯都,終結兩百多年的內戰,開始建造紀念碑、神殿、競技場,以及政府複合式建築,藉以取代破舊的市容。根據羅馬史學家普林尼長老所述,這些是世界前所未見、最美麗的建築。

雖然這些建築如此美麗,但這個號稱永恆之城的羅馬以及羅馬帝國,卻有著殘暴的統治歷史,一直持續到羅馬帝國沒落為止。千萬名奴隸、外族人、革命者,或遭軍隊罷黜的人被釘死在路邊的十架上,用來警告任何膽敢挑戰羅馬王權的人。

何其諷刺,耶穌被釘死於羅馬的十字架上,展示了永恆的榮耀,反使得羅馬的驕傲成為短暫的落日餘暉。

那時,誰能想像得到,在公眾的咒罵和釘十字架的痛苦中,我們竟然能尋見上帝的榮耀,就是祂永恆的慈愛、同在,以及國度。

有誰能預見,有一天諸天全地會頌揚:「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的。」(啟示錄5章12節)

— 狄馬汀

天父求祢讓我們行事為人,能反映出祢對世人的愛和犧牲。願祢的愛成為我們的愛,祢的生命成為我們的生命,
祢的榮耀成為我們無盡的喜樂。


被殺的羔羊就是永活的救主。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3-24章;約翰福音15章


靈命日糧 :活著的目的

讀經: 彼得前書4章7-11節


若有服事人的,要按著上帝所賜的力量服事,叫上帝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彼得前書4章11節


在一個炎熱的下午,我的姪女薇妮亞開車出去,看到一位女士站在紅綠燈旁,舉著一個牌子。薇妮亞猜想可能是寫著需要食物或金錢的幫助,於是她將車子駛近那位女士。然而牌子上的字,卻讓她驚訝不已,因為上面寫著:「你活著有個目的。」

上帝創造我們每個人都有個特定的目的,那就是要榮耀祂。榮耀上帝的其中一個方式,就是關心他人的需要,殷勤服事人 (彼得前書4章10-11節) 。

一位年幼孩童的母親,可以在幫孩子擤鼻涕,或是向孩子講述耶穌的故事時,找到她活著的目的和意義。在差強人意的工作崗位上,一位員工能以盡責的工作態度,記得自己是在服事主(歌羅西書3章23-24節) ,從而發現自己活著的目的和意義。一位失明的婦女仍然可以透過為她的兒孫代禱,並引導他們來信靠上帝,找到她活著的目的。

在詩篇139篇詩人提到,早在我們出生之前,上帝已計畫好我們一生的日子,並且記在祂的冊上了(詩篇139篇16節)。我們「受造奇妙可畏」,為要讓我們的創造主得著榮耀(14節)。

永遠別忘記,你活著有個目的!

— 凱辛蒂

主啊,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不是單調乏味,就是挑戰連連。幫助我們能在所遭遇的事上看見祢在其中,
讓我們一窺祢賦予萬事萬物的目的和意義。


人生看似毫無意義,但你仍有上帝賦予的目的。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1-22章;約翰福音14章


靈命日糧 :從新得力

讀經: 以賽亞書40章27-31節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以賽亞書40章31節


在一個美麗晴朗的日子,我在公園裡散步,覺得心靈非常疲憊。不只是一件事情沉重地壓在我心頭上,而似乎是所有的事情都成為我心中的千斤重擔。當我停下來坐在長凳上,我注意到那裡有一塊小牌匾,註明這個長凳是為了紀念「一位忠實的丈夫、父親、兄弟和良友」,上面還有這樣一段話:「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以賽亞書40章31節)

這句熟悉的經文像是主特別對我說話,給我安慰。我們每個人都會在生理上、情緒上或心靈上感到疲憊,然而先知以賽亞提醒我們,我們會感覺疲累,但永在的上帝、創造地極的主「並不疲乏,也不困倦」 (28節) 。可惜我卻時常忘記我們的上帝有大能大力,「疲乏的,祂賜能力;軟弱的,祂加力量」 (29節) 。

你今天過得如何呢?如果疲乏已讓你忘記上帝的同在和大能,何不稍停一下,就在此地、此刻,回想祂的應許:「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31節)

— 麥大衛

主啊,謝謝祢,因祢永不困倦。
求祢賜給我力量,
讓我能面對今天所處的任何景況。


當生活壓力讓你疲憊不堪,靠主從新得力。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9-20章;約翰福音13章21-38節


靈命日糧 :主啊,幫助我!

讀經: 希伯來書4章14-16節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6節


我朋友告訴我她就要做媽媽了,我真為她高興!我們對孩子的誕生充滿了喜悅和期待。然而,這孩子在出生時腦部卻受到了損傷。聽到這個令人心碎的消息後,我難過得不知如何禱告。我只知道我應該向上帝禱告,因祂是我們的天父,祂必垂聽我們的呼求。

我知道上帝能行神蹟,祂使睚魯的女兒死而復生(路加福音8章49-55節) ,也就是說耶穌醫治這個女孩,讓她脫離使她致命的疾病。所以我也懇求上帝,醫治我朋友的孩子。

但如果上帝不施行醫治呢?我這樣想著。當然,祂並不是沒有能力,難道祂不在乎嗎?我想到耶穌在十架上受苦,想到聖經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 。然後,我也想起約伯的提問,以及他如何學會透過奇妙的創造看見上帝的智慧(約伯記38-39章) 。

慢慢地,我看見在我們生活的每個細節當中,上帝都要我們倚靠祂。靠著上帝的恩典,我和我朋友一起學習一個功課,那就是無論結果如何,都要呼求主並信靠祂。

— 謝葆芳

主啊,除祢以外,我還能倚靠誰呢?
我將我的一生和至親的生命,都交在祢的手中。
感謝祢總是聽我的呼求!


當生活將你擊垮時,你最需要的是禱告。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7-18章;約翰福音13章1-2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