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不是簡單模式

讀經: 歷代志下16章7-14節


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祂心存誠實的人。-歷代志下16章9節


舊約律法似乎給了一個簡單的生活指標,順服上帝就蒙福,不順服就招災禍,這好像不錯,但真的這麼簡單嗎?

亞撒王的經歷好像符合這個模式。當他帶領百姓遠離假神,他的王國就復興 (歷代志下15章1-19節) 。但他在位後期,因倚靠自己而不倚靠上帝 (16章2-7節) ,使他在戰爭和病痛中度過餘生 (12節) 。

亞撒王的故事可說是完全符合這簡單的模式。但當先知哈拿尼警告亞撒王時,他說上帝要「彰顯大能來扶助那些全心歸向祂的人」(16章9節,當代中譯本)。為何全心歸向上帝的人還需要這樣的大能呢?因為要做正確的事,還需要勇氣和堅忍。

約伯可說是聖經中遭遇最悲慘的人物,難道他犯了罪嗎?上帝說:「他完全正直」(約伯記1章8節) 。約瑟被誣告意圖性侵他主人的妻子,在監牢中受苦多年,其實是為了成就上帝美好的旨意(創世記39章19節-41章1節) 。先知耶利米遭人毆打、囚禁(耶利米書20章2節) ,他是犯了什麼錯嗎?他只是向悖逆的人們傳講真理(耶利米書26章15節) 。

可見人生並不能套用這簡單的模式,上帝的道路也非同人的道路。要做出正確的決定,可能需要付上代價。但在上帝的永恆計畫中,祂所賜的福分總是會適時地臨到我們。

— 葛庭墨

主啊,謝謝祢藉著聖經讓我們看見勇氣和順服的榜樣。
請幫助我們在選擇事奉祢時,能從他們的經歷中得著鑒戒。


上帝幫助那些倚靠祂的人。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5-16章;約翰福音12章27-50節


靈命日糧 :知行合一

讀經: 馬可福音10章17-27節


在人是不能,在上帝卻不然,因為上帝凡事都能。-馬可福音10章27節


中國哲學家韓非子對人生有一番特別的見解,他說:「非知之難也,處知則難也」,的確,知易行難啊!

某一天,一位有錢的年輕人來見耶穌,他也有同樣的困擾。這位年輕人明白摩西的律法,也確信他從小就遵守了一切的誡命(馬可福音10章20節) 。但他似乎想聽聽耶穌會怎麼說,所以他就開口問耶穌說:「良善的夫子,我當做什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17節)

結果耶穌的回答,令這位有錢的年輕人失望不已。因為耶穌要他變賣所有的家產、把錢捐給窮人,再來跟隨耶穌(21節) 。耶穌用短短的幾句話,揭露了這位年輕人不想聽到的真相,那就是他對財產的眷戀和依賴,遠超過他對耶穌的信靠。要他放棄財富所帶來的安全感,轉而跟隨耶穌,實在太冒險了,因此最後他黯然離去(22節) 。

耶穌的話讓門徒感到驚訝,因此他們問道:「這樣,誰能得救呢?」耶穌回答說:「在人是不能,在上帝卻不然,因為上帝凡事都能」(27節) 。求主賜我們勇氣和信心,因為只要「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上帝叫祂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羅馬書10章9節)。

— 謝葆芳

上帝啊,感謝祢藉著耶穌,賜下救恩。
求祢賜給我們勇氣,不但知道祢是救主,也願意接受救恩。
我們感謝祢,因祢必賜信心,使我們能知行合一。


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使徒行傳16章31節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3-14章;約翰福音12章1-26節


靈命日糧 :由心讚美

讀經: 詩篇51篇7-17節


上帝啊,憂傷痛悔的心,祢必不輕看。-詩篇51篇17節


我朋友米娜在國外旅行時,曾參加當地一間教會的聚會。她注意到人們一進入教堂,就會馬上背向講台屈膝禱告。後來米娜才知道,這間教會的會友在敬拜開始之前,都會先向上帝認罪。

在我看來,這種謙卑的態度,就是大衛在詩篇51篇中所描寫的景象:「上帝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上帝啊,憂傷痛悔的心,祢必不輕看」(17節) 。大衛的這段話,是他與拔示巴犯姦淫罪之後的懊悔與認罪。真正為罪憂傷的人,會從上帝的眼光來看自己所做之事,知道那的確是罪,進而厭惡罪,並且不願一錯再錯。

只要真心認罪悔改,慈愛的上帝就會赦免我們,使我們得潔淨。「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1章9節)。上帝的赦免使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祂面前,這也是我們開始向上帝獻上讚美的最佳時機。當大衛懊悔、認罪並蒙上帝赦免後,他回應說:「主啊,求祢使我嘴唇張開,我的口便傳揚讚美祢的話。」(詩篇51篇15節)

我們要謙卑地面對上帝的聖潔,並以讚美來感謝祂的赦免。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幫助我不為罪找理由或試圖將其淡化。
當我為罪憂傷時,求祢潔淨我,讓我能毫無阻隔地讚美祢。


心靈得釋放,就會發出讚美之歌。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0-12章;約翰福音11章30-57節


靈命日糧 :不過一死

讀經: 馬太福音10章26-32節


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馬太福音10章28節


海莉特·塔布曼(Harriet Tubman,1822-1913年)生來就是黑奴,且遭受虐待,但她從母親述說的聖經故事中,看見一線曙光。以色列人雖身為奴隸卻能從法老手下逃脫,這讓海莉特看見,上帝要祂的百姓獲得自由。

後來,海莉特越過馬里蘭州的州界潛逃出去,擺脫奴隸身分並獲得自由。但她卻不以此為滿足,因為她知道還有許多人依然在禁錮之中。因此,她不顧個人安危,展開十幾次解放奴隸的救援行動,她說:「反正最多不過一死。」

海莉特不怕死亡,因為她明白聖經的這句話:「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馬太福音10章28節) 。耶穌說這話,是在祂第一次差派門徒出去傳道之時。耶穌知道他們將遭遇危險,且不是每個人都會熱情地接待他們。既是如此,為何要讓門徒冒險呢?那是因為耶穌「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9章36節) 。

海莉特對於仍為奴隸而不得自由的同胞,無法置之不理。她的精神讓我們想到,基督對於我們這些深陷罪中的人,也沒有置之不理。海莉特英勇的行為也鼓舞我們,要時時記得那些活在世上而沒有盼望的人們。

— 葛庭墨

主啊,願我們在祢裡面找到平安和人生意義,
並與他人分享祢的美善。


認識基督,讓祂作我們的主,就得著真自由。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7-9章;約翰福音11章1-29節


靈命日糧 :親身經歷

讀經: 希伯來書2章10-18節


祂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希伯來書2章18節


大衛·迪拉德(David Dillard)為了讓他手下的年輕建築師瞭解年老屋主的需求,決定讓他們親身經歷老人的生活。這幾位年輕的建築師換上睡衣,與八、九十歲的老人在安養中心一同生活了24小時。他們戴上耳塞讓聽力減退、把手指綁起來以限制手部的靈活度,甚至還交換眼鏡造成視力模糊。後來,迪拉德說:「我們最大的收穫,是把27歲的年輕人派出去,他們回來的時候,心智成熟了十倍。他們在那裡與老年人一同生活,對他們面對的困境有更深入的瞭解。」(羅德尼·布魯克斯,《今日美國》)

耶穌在世上親身經歷33年的生活,深切地體會人的軟弱。耶穌成為人的樣式,「凡事該與祂的弟兄相同」(希伯來書2章17節) 。因此,祂深知在世為人會碰到什麼情況。祂不僅瞭解我們所面臨的掙扎,更帶著理解和鼓勵陪伴我們繼續前行。

「祂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18節) 。主本來可以避免十架之苦,但祂卻順服天父,藉由祂的死粉碎撒但的權勢,將我們從對死亡的恐懼中釋放出來(14-15節) 。

無論面臨何種試探,耶穌都與我們一路同行,並賜下勇氣、能力和盼望。

— 麥大衛

主耶穌,感謝祢親自來到世上與我們一同生活。
求主讓我們能經歷祢的同在。


耶穌全都瞭解。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4-6章;約翰福音10章24-42節


靈命日糧 :屬靈氣質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16-27節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約翰福音14章27節


我在健身課程認識的朋友對我說:「我一點都不意外妳帶領靈修營,因為妳的氣質絕佳。」我對於她的評論感到又驚又喜,因為她所謂的「氣質」,在我看來就是指基督所賜的平安。當我們跟隨耶穌,祂就賜給我們出人意外的平安(腓立比書4章7節),而這平安常是不自覺地流露出來。

耶穌也應許門徒這樣的平安。在最後的晚餐結束後,祂告訴門徒祂將面對死亡和復活的事。耶穌告訴他們,雖然在世上會有苦難,天父會賜下真理的聖靈與他們同在,並住在他們裡面(約翰福音14章16-17節) 。聖靈會教導他們、提醒他們真理;聖靈會安慰他們、賜予他們平安。雖然門徒即將面臨各種試煉,包括宗教領袖強烈反對的勢力,以及親眼目擊耶穌被釘死,但耶穌告訴他們不要害怕,因為聖靈將永遠與他們同在。

上帝的兒女也同樣會經歷困苦,但我們有聖靈住在我們裡面,就能流露出聖靈所帶來的平安。我們無論是在市場、學校、工作場所,或是在健身房,上帝的平安可以讓我們向接觸到的人做最美好的見證。

— 潘艾梅

聖父、聖子、聖靈,謝謝祢愛我、接納我。
願我今天可以和社區裡的人分享祢的平安。


專心仰望上帝,聖靈便使我們的心得安寧。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3章;約翰福音10章1-23節


靈命日糧 :如羊走迷

讀經: 以賽亞書53章1-6節


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以賽亞書53章6節


當我在北迦納和祖父同住的時候,每天都要幫忙放羊。我每早晨帶牠們去草場,直到傍晚再返回羊圈,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羊群是多麼地頑固。譬如,每當牠們看到一個農場,就會按照本能的驅使一股腦兒地往那裡走,還幾度造成我和農戶之間的困擾。

有時,我不過暫時在樹下納涼,就發現羊群開始分頭鑽進樹叢裡,朝向山區前進。這迫使我必須追趕牠們,且任由灌木叢刮傷我瘦弱的雙腿。對我來說,要引領羊群免於危難實在不容易。更困難的是要防止盜賊,不讓他們趁隙潛入草場,偷取落單的羊隻。

因此,我能理解先知以賽亞所說:「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53章6節) 。我們在許多方面常是如羊走迷:總是做上帝不喜悅的事;言行失當而傷害他人;因為過於忙碌或缺乏興趣,而沒有花時間親近上帝和研讀祂的話語。我們的行為就如同草場上的羊一般。

可喜的是,我們有願意為我們捨命的好牧人(約翰福音10章11節),祂擔當我們的憂患和罪孽(以賽亞書53章4-6節) 。祂是我們的牧者,呼喚我們回到安全的草場,使我們能夠更緊緊地跟隨祂。

— 戴勞倫

我靈魂的大牧者啊,我有時候的確會走迷了路。
感謝祢總是來找尋我,帶我回到祢身邊。


若祈求上帝的引導,就要全心地跟隨。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28-29章;約翰福音9章24-41節


靈命日糧 :萬物復甦

讀經: 約翰福音11章14-27節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翰福音11章25節


對住在美國密西根州的人來說,春天來臨的盼望,是支持我們度過嚴酷寒冬的動力。每年五月正是這盼望得以實現的月份,其中冰雪消融、萬物復甦的景象令人歎為觀止。在五月初看起來仍毫無生氣的枝條,到了月底,竟揮舞著綠葉。雖然樹木每天的變化令人難以察覺,但只要到了五月底,我家院子就脫去灰暗的外衣,換上綠裝。

上帝在創造大自然的時候,設立了歇息和更新的循環。冬季那些看似死氣沉沉的花草樹木,對上帝來說,只是暫時的歇息。而正如歇息是為了要更新,死亡也是為了預備要復活。

我很喜歡觀看每年春天萬物復甦的過程,因為這提醒我,死亡只是一個暫時的狀態,其目的是為了新的生命、新的開始,是為了更美好的事物而先做預備。「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章24節) 。

雖然春天的花粉讓人不勝其煩,佈滿傢俱的表面,令人噴嚏連連,但這也提醒我,上帝是一切生命的源頭。上帝還應許所有相信祂愛子的人,在死亡的痛楚後,必有榮耀的復活。

— 林茱莉

閱讀這些振奮人心、提醒我們復活盼望的經節:
哥林多前書15章35-58節。


萬物復甦,提醒我們復活的應許。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25-27章;約翰福音9章1-23節


靈命日糧 :別擔心

讀經: 馬可福音4章35節-5章1節


我們渡到那邊去吧。-馬可福音4章35節


原本一趟舒適的航空旅程卻遇上了亂流。機長的廣播打斷了機上的餐飲服務,並要求乘客繫緊安全帶。緊接著,飛機開始像在大海中被暴風襲擊的船隻一樣,上下左右地搖晃。正當其他乘客儘量保持鎮定撐過亂流之際,一位小女孩卻能在整個過程當中,靜靜地坐著看書。等到飛機平安降落之後,有人問這個小女孩,為什麼她能夠保持平靜。她回答說:「我爸爸是機長,他要帶我回家。」

雖然耶穌的門徒是經驗豐富的漁夫,但是當他們的船隻面對暴風時,他們仍然驚恐無比。他們明明是聽從耶穌的指令,為什麼這樣的事情還是會發生呢?(馬可福音4章35-38節) 耶穌雖與門徒同在船上,但祂卻在船尾睡得香甜。在那天,門徒領悟到,遵行主的命令,並不表示生命中就沒有風浪。然而,門徒也明白只要有耶穌同在,無論耶穌要他們往哪裡去,風浪都無法阻擋(5章1節) 。

無論我們今天遭遇怎樣的風暴,是不幸的意外、失業,或其他的試煉,我們還是可以有信心,因為我們仍有希望。當知道我們的機長主耶穌勝過這些風暴,祂會領我們平安回家。

— 邢一帆

你現在正經歷怎樣的風暴呢?也許你正逢喪親之痛,
或是罹患嚴重的疾病,又或是在求職的過程中處處碰壁。
求主加添你的信心,並領你度過風暴,安抵彼岸。


耶穌既是我們穩固的錨,我們就無須害怕風暴。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22-24章;約翰福音8章28-59節


靈命日糧 :竟能蒙恩

讀經: 路得記2章1-11節


怎麼蒙你的恩,這樣顧恤我呢?-路得記2章10節


路得既是外邦人,又是貧窮的寡婦。在當今世界許多地方,這樣的人不過是微不足道、毫無前途的小人物。

然而,路得卻得到她先夫親屬的眷顧,這位親屬就是波阿斯,一位擁有許多田地的大財主。他容許路得跟著收割的人,拾取打捆剩下的麥穗。因著波阿斯的慈愛,路得問道:「我既是外邦人,怎麼蒙你的恩,這樣顧恤我呢?」(路得記2章10節)

波阿斯這位向路得施恩的財主,坦白地告訴她,因為他聽聞路得孝順婆婆拿俄米,並且離開本家,跟隨拿俄米的上帝。波阿斯還為路得祝福,願路得既投靠「上帝的翅膀下」,就滿得上帝的賞賜(1章16節,2章11-12節;見詩篇91篇4節) 。波阿斯是路得有買贖權的近親(路得記3章9節) ,他娶了路得為妻,成為她的保護者,他自己也成為路得的祝福。

我們都像路得一樣是外邦人,是遠離上帝的。我們不禁自問:上帝為何愛我這樣不配的人?答案不在於我們,乃在乎上帝。「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基督是我們的救贖主,當我們因蒙救贖得以來到祂的面前,就在祂翅膀蔭蔽之下得著庇佑。

— 歐凱拉

親愛救主,我不知祢為何愛我,
但我不懷疑祢的愛。我要獻上感恩並尊崇祢!


我們竟能得到上帝如此大愛,怎能不心存感恩呢?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9-21章;約翰福音8章1-2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