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愛的使者

讀經: 約翰福音3章9-21節


因為上帝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約翰福音3章17節


身為職場牧師,有時會有人問我,是否可以給予他們進一步的屬靈幫助。我很樂意花時間幫助這樣的人,而且我經常發現,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其實也在學習而不只是教導。特別是有一次,一位坦率耿直的初信者,有點無奈地對我說:「我覺得我最好不要讀聖經。因為我越瞭解上帝對我的期望,我就越會論斷那些不按照真理去行的人。」

聽到他這樣說,我領悟到他會有這種論斷人的態度,我至少應負一部分的責任。那時,面對初信者,我總是會先讓他們瞭解哪些事不應該做。換句話說,我沒有先讓他們明白上帝的愛,讓聖靈重新塑造他們,而是要求他們「行為舉止要有基督徒的樣式」。

現在我對約翰福音3章16-17節有了新的領受。在第16節,耶穌邀請世人信靠祂,接著祂說:「因為上帝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

耶穌降世並非要定我們的罪。但是,當我為初信者列出應遵守的行為,就是在教他們定自己的罪,並且造成他們去論斷別人。其實上帝呼召我們,並不是要定人的罪,乃是要成為上帝愛與憐憫的使者。

— 紀藍迪

天父,求祢幫助我不要論斷別人。
讓我在這方面能不斷地學習,直到我更像祢。


耶穌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我們也不應定人的罪!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5-16章;約翰福音3章1-18節


靈命日糧 :重新開始

讀經: 詩篇86篇5-15節


祂的憐憫不致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祢的誠實極其廣大!-耶利米哀歌3章22-23節


在我成長的歷程中,我很喜歡露西·莫得·蒙哥馬利的著作《清秀佳人》。書中有一段頗富趣味的情節:故事主角安妮,曾在年幼的時候,誤將皮膚藥當成香草,加進她做的蛋糕裡。當安妮面對臉色鐵青的監護人馬莉拉時,她滿懷希望地說:「想到明天是新的一天,是個還沒有過失的日子,這多美好啊!」

我喜歡這個想法:明天是新的一天,是我們可以重新開始的一天。我們都會犯錯,但即使犯了罪,上帝的饒恕仍能使我們每個早晨都煥然一新,重新出發。只要我們願意認罪悔改,祂就不再記念我們的罪惡(耶利米書31章34節;希伯來書8章12節)。

即使我們在人生中曾犯了種種的錯誤,然而上帝不會放棄我們,也不會覺得我們無藥可救,祂總是讓我們有重新開始的機會。尋求上帝的赦免,是與上帝並他人恢復關係的第一步。「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1章9節)。

每天早晨,上帝的慈愛與信實都是新的(耶利米哀歌3章23節),因此我們每天都可以重新開始。

— 凱辛蒂

主啊,我為新的一天感謝祢!
求祢赦免我過去做了不該做的事,
以及沒有做到該做的事。求祢使我行走在祢的道路上。


每個新的日子,都讓我們有新的理由讚美主。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3-14章;約翰福音2章


靈命日糧 :屬靈軍裝

讀經: 尼希米記4章7-18節


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上帝的道。-以弗所書6章17節


以色列人在尼希米的監督下,重新修築耶路撒冷周圍的城牆。但工程進行到一半,他們卻得知敵人正計畫攻擊耶路撒冷。築牆的人原本就已筋疲力盡,這個消息更是嚴重打擊了他們的士氣。

尼希米必須採取行動。首先,他向上帝禱告,並派遣許多人看守幾處戰略地點。接著,他讓修築城牆的人配戴兵器,那些「扛抬材料的,都一手做工,一手拿兵器。修造的人都腰間佩刀修造」(尼希米記4章17-18節) 。

我們這些正在建造上帝國度的人,也必須穿戴全副軍裝,來防禦我們屬靈的敵人,也就是撒但的攻擊。聖靈的寶劍,即是上帝的話語能保護我們,若能背誦並且反覆思想,「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以弗所書6章11節)。倘若我們認為服事上帝並不重要,就應當抓緊這個應許:我們為耶穌所做的工,將持續到永遠(哥林多前書3章11-15節)。若我們害怕自己滿身罪孽,以致上帝不能使用我們,就當謹記耶穌寶血的能力已使我們得著赦免(馬太福音26章28節)。如果我們擔心無法事奉上帝,就當思想耶穌說過,若我們住在祂裡面,就會多結果子(約翰福音15章5節)。

上帝的話語,就是我們屬靈的軍裝!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謝謝祢賜下聖經,因祢的真道活潑長存。
在我擔心害怕,需要激勵時,求祢幫助我牢記祢的話。


上帝的道就是屬靈的軍裝,能抵禦仇敵撒但的攻擊。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0-12章;約翰福音1章29-51節


靈命日糧 :繼續攀爬!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12節


天天彼此相勸。-希伯來書3章13節


理查需要人推他一把,而他也得到了這股推動力!那時,他正和朋友凱文一同攀岩,並由凱文控制繩索。當理查精疲力盡,準備要放棄時,他請凱文讓他垂降到地面。但凱文鼓勵他繼續往上爬,說他已經爬得很高,不該放棄。於是懸在半空中的理查,決定繼續嘗試。很奇妙地,因為朋友的鼓勵,他竟然能再次使勁繼續攀岩,成功地爬到頂端。

在初代教會,耶穌的門徒彼此勸慰,要繼續地跟隨主並且體現憐憫。在當時道德敗壞的社會文化中,門徒熱切地相互激勵要過聖潔的生活(羅馬書12章1節;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節)。門徒也日日彼此勸勉,因為上帝督促他們應當如此行(使徒行傳13章15節)。同時,門徒也相互提醒要為肢體祈禱(羅馬書15章30節),要幫助人們不停止聚會(希伯來書10章25節),並且要越發地彼此相愛(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0節) 。

耶穌藉著祂的死和復活,讓我們成為主內弟兄姐妹。因此,靠著上帝給我們的能力,我們當鼓勵眾信徒信靠順服祂,堅持到底,這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的殊榮。

— 魏馬文

你最近曾激勵人繼續跟隨耶穌嗎?
有誰曾經鼓勵你,激發你追求聖潔,常常禱告,
並讓你更愛耶穌和愛人呢?


你們該彼此勸慰,互相建立。–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1節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7-9章;約翰福音1章1-28節


靈命日糧 :必不忘記

讀經: 以賽亞書49章13-21節


我卻不忘記你。-以賽亞書49章15節


葫花是家中的長女,她母親歡慶50歲壽辰,在好幾百個村民參加的壽宴上,她細數母親曾為她做的犧牲。葫花記得當時日子艱難,家裡經濟拮据。身為單親媽媽,她母親將自己僅有的首飾和財物都拿去變賣,好供葫花繼續上中學。葫花熱淚盈眶地說,不管日子多艱困,母親從未遺棄她或她的弟妹。

上帝也以母親對子女的愛,來比擬祂對祂子民的愛。在以色列民被擄時,他們覺得自己被上帝拋棄了,於是就抱怨說:「耶和華離棄了我,主忘記了我」(以賽亞書49章14節) 。但上帝卻告訴他們說:「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她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15節)

當我們遭遇患難或理想破滅時,可能會覺得自己被社會、家庭,或是朋友遺棄。但上帝不拋棄我們,祂說:「我將你銘刻在我掌上」(16節) 。這是莫大的鼓勵,顯示祂深知我們的一切,並樂意保護我們。即使人們棄絕了我們,上帝永不會離棄屬祂的兒女。

— 戴勞倫

主啊,謝謝祢,因為我永遠屬祢。
感謝祢,讓我不必獨自經歷任何風浪。


上帝永不忘記我們。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4-6章;路加福音24章36-53節


靈命日糧 :應許的聖靈

讀經: 列王紀下2章5-12節


以利沙說:「願感動你的靈加倍地感動我。」-列王紀下2章9節


堅忍和膽識,以利沙兩者兼備。以利沙和以利亞相處過一段時間,以利沙親眼看見上帝透過先知以利亞行神蹟、傳講真理,在虛謊的世代中所行的大事。列王紀下2章1節告訴我們,以利亞將要被提「升天」時,以利沙不願離開他。

但難熬的分離時刻終究還是來到。以利沙知道他需要以利亞所擁有的,才能繼續滿有能力地服事上帝。所以,他大膽地要求:「願感動你的靈加倍地感動我」(列王紀下2章9節) 。他這個大膽的要求乃是根據當時的律法:長子或後嗣能得雙倍的祝福(申命記21章17節)。以利沙希望能成為以利亞的接班人,而上帝也應允了他。

最近我的一位良師,亦是熱心傳福音的姐妹過世了。她和疾病抗戰多年,早已準備好享受和主同在的永恆宴席。一想到她能從痛苦中得釋放,享受上帝的同在,我們這群深愛她的朋友都為她感恩。但因失去她的愛,並失去如此美好的榜樣,我們也感到難過。然而,她雖然離我們而去,但我們並非孤單無援,因為上帝仍與我們同在。

感動以利亞的靈,加倍地臨到了以利沙,這是極大的恩典和祝福。在耶穌歷經降生、受死和復活之後,我們也擁有那應許的聖靈,三位一體的上帝居住在我們裡面!

— 潘艾梅

親愛的主,我們願更像祢。
幫助我們能活出有祢聖靈內住的美好見證。


耶穌到天父那裡去,祂就差遣聖靈來。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3章;路加福音24章1-35節


靈命日糧 :最大的喜樂

讀經: 約翰三書1章1-8節


我聽見我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我的喜樂就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三書1章4節


鮑伯和伊芳的生命有了美好的轉變。他們是一對活潑開朗的夫妻,育有三個年幼的兒子。1956年,他們在奧克拉荷馬市舉辦的葛理翰佈道大會中,將生命獻給基督。不久,他們為了向更多人分享信仰和基督的真理,便在每週六晚上開放家庭,讓高中生和大學生可以在他們家一同查考聖經。當時我接受朋友的邀請參加查經班,之後我也成為他們家的常客。

這個查經班認真嚴謹,需要做功課和背誦經文。在充滿友誼、喜樂、笑聲氛圍的那些日子裡,我們彼此激勵,上帝也改變了我們的生命。

多年來,我與這個家庭仍保持連繫,也收到很多鮑伯寄來的卡片和信件,他總是在結尾寫道:「我聽見我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我的喜樂就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三書1章4節) 。如同約翰寫信給他那「親愛的該猶」(1節) ,鮑伯鼓勵他所認識的每一個人,繼續與主同行。

幾年前,我參加了鮑伯的追思禮拜。那是個喜樂的場合,在場的大都是仍行在信心真道上的弟兄姐妹。這全是因為這對夫妻在他們年輕時,開放了他們的家庭,熱心地幫助他人尋求主。

— 麥大衛

主啊,感謝祢,因有許多人鼓勵我繼續遵行祢的真理。
願我也能在真道上幫助他人,以效法這些激勵我的人。


今天就開始激勵你認識的人吧!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21-22章;路加福音23章26-56節


靈命日糧 :不住禱告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28節


不住地禱告。-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7節


你是否覺得很難持守禱告生活呢?相信很多人都覺得確實如此。我們知道禱告很重要,但是要持續地禱告似乎很困難。有時,我們能向上帝傾心吐意,但有時卻好像只是敷衍了事,為什麼要專心恆切地禱告會這麼難呢?

信心的生活就像是馬拉松賽。在禱告生活中,我們會經歷高峰、低谷和平穩狀態,就像越野馬拉松一樣。此外,如同馬拉松的選手需要不斷地向前跑,我們也要持續不懈地禱告。重點是:不要放棄!

這也是上帝對我們的教導。使徒保羅說:「不住地禱告」(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7節) 、「禱告要恆切」(羅馬書12章12節)、「你們要恆切禱告」(歌羅西書4章2節),這些經文不斷地強調要堅持禱告的生活。

我們的天父上帝是有位格的,所以我們可以和祂建立親密的關係,就像我們和身邊的人親近一樣。屬靈導師陶恕曾經提到,當我們學習禱告,禱告生活就能逐漸成熟,「從一開始的偶然與主接觸,漸漸進到人所能達到最完全、最親密的心靈交流」。只要我們恆切地禱告,就能達到內心真正的渴望,與上帝深深地契合。

— 謝葆芳

親愛的天父,我們經常沒有花時間和祢親近,
求祢幫助我們安排時間親近祢,並感受祢的良善與同在。


沒有一天不需要禱告。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9-20章;路加福音23章1-25節


靈命日糧 :走出廢墟

讀經: 耶利米哀歌5章8-22節


我們的上帝……叫我們復興,能重建我們上帝的殿,修其毀壞之處。-以斯拉記9章9節


在耶路撒冷猶太區,有一間猶太會堂(Tiferet Yisrael Synagogue)。這座會堂建於19世紀,但在1948年的以阿戰爭中被突擊隊炸毀。

多年來,那裡一直都是廢墟,直到2014年才開始重建。當時,政府官員選了一塊石礫作為房角石,當中便有人引用耶利米哀歌的一節經文:「耶和華啊,求祢使我們向祢回轉,我們便得回轉;求祢復新我們的日子,像古時一樣。」(5章21節)

耶利米哀歌是先知耶利米為哀悼耶路撒冷所寫的輓歌,描繪了這座城市如何遭受戰爭的蹂躪,21節更是他發自內心祈求上帝介入的禱詞。除非上帝全然棄絕他們,向他們大發烈怒(22節) ,否則就求上帝恢復這座城市的原貌。幾十年後,上帝回應他的禱告,讓被擄的百姓返回耶路撒冷。

有時我們的生命也像是一片廢墟。我們自身的困難和無可避免的衝突,都可能使我們感到絕望。然而,我們的天父完全能體會,祂溫柔耐心地清除我們心中的殘垣斷瓦,重建我們的生命,賦予我們生命美好的意義。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我們能信靠上帝,因祂擅於重新建造。

— 葛庭墨

主啊,祢讓我們回轉,並重建我們的生命。
儘管我們常偏行己路,但感謝祢仍然愛護與看顧我們。
謝謝祢的赦免,讓我們能在主裡合而為一。


到那一天,上帝會恢復萬物的榮美。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6-18章;路加福音22章47-71節


靈命日糧 :正合所需

讀經: 哥林多後書1章3-7節


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哥林多後書1章4節


在阿拉斯加州帕爾默市的老人活動中心,我女兒麗莎的高中合唱團正唱著《我心靈得安寧》。我站在大堂的後面,心中納悶,麗莎既身為合唱團的指揮,為何要選這首詩歌?因為這首歌曾在她姐姐梅莉莎的喪禮中吟唱,麗莎知道每當我聽到這首詩歌,就無法忍住心裡的悲傷。

這時,一位男士悄悄地走過來跟我說話,打斷了我的思緒。他說:「這正是我需要的詩歌。」接著我簡短地介紹自己,並問他為何需要這首詩歌。他說:「上星期,我失去我的兒子卡麥隆,他在一場摩托車意外中過世了。」

我頓時發現,我太過專注於自己的悲傷,而從未考慮到他人的需要,但上帝卻用這首詩歌來安慰有需要的人。於是,我帶著這位剛認識的朋友麥克到一旁聊聊,讓他明白在這最痛苦的時刻,上帝如何眷顧他。

我們身旁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有時我們必須拋開自己的感受、放下手邊的事去幫助他們。當記得上帝在各樣試煉和患難中安慰我們,是要「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哥林多後書1章4節) 。我們極易沉溺在自己的憂慮裡,卻忘了身旁的人可能正需要一個禱告、一句安慰、一個擁抱,或是一份以耶穌之名付出的關懷。

— 白德夫

主啊,求祢幫助我,讓我看見哪裡有需要,
就提供適時的幫助。謝謝祢賜下安慰,讓我也能安慰人。


我們得安慰,為要安慰人。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4-15章;路加福音22章21-4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