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照耀

讀經: 馬太福音5章13-16節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馬太福音5章16節


有個小女孩想知道什麼是聖徒。一天,她的母親帶她到一間華麗宏偉的教堂,欣賞那些描繪聖經故事的彩繪玻璃窗。她看著那些美麗的彩繪玻璃,驚呼道:「我知道什麼是聖徒了,他們就是有光照耀出來的人!」

有些人可能認為,聖徒就是過去那些過著聖潔生活的人,並如耶穌一樣能行神蹟奇事。但聖經中所提到的聖徒,其實是指所有因信基督而屬乎上帝的人。也就是說,聖徒就是我們這些人,因著上帝的呼召來事奉祂,並且無論在何時、何地、何事,都能反映出我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所以使徒保羅祈求上帝使信徒心中的眼睛明亮,讓他們知道自己就是基督珍貴的基業,也是上帝眼中的聖徒(以弗所書1章18節)。

當我們審視自己的生命時,會看到什麼呢?可能沒有光環,也沒有彩繪玻璃。但如果我們回應上帝的呼召,我們的生命就會不自覺地照耀出上帝的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和節制。

— 歐凱拉

主啊,祢是世界的光。
感謝祢光照我們的生活。
求祢潔淨我,讓祢的光透過我照耀他人。


聖徒反映出上帝的榮光。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2-13章;路加福音22章1-20節


靈命日糧 :回收事業

讀經: 腓立比書3章1-8節


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立比書3章8節


亞當·明特從事垃圾回收業。他的父親經營垃圾回收場,而他也曾走訪世界各國的垃圾回收場,並作了深入的研究。在《一噸垃圾值多少錢》一書中,明特披露了廢料回收業的年營業額,竟然可高達數十億美元。他還指出,世界各地的許多企業家投入廢棄材料的開發,將銅線、骯髒的布料和塑料等材料回收利用,重新製成一些實用的新成品。

自從保羅遇見救主,他發現自己的能力和成就,都是糞土般的廢棄物。但耶穌改變他,使他成為新造的人並為主所用。保羅說:「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立比書3章7-8節) 。保羅自小接受猶太律法的教導,因此對跟隨基督的人充滿憤怒,並迫害他們(使徒行傳9章1-2節)。但基督改變了他,除去他心中的憤怒,讓他能以基督的愛來愛人(哥林多後書5章14-17節)。

若你覺得你的生命就像垃圾堆,別忘了,上帝從事的就像回收事業。當我們將生命交託給上帝,祂就更新我們,讓我們成為對上帝和他人都有益的人。

— 費丹尼

如何成為新造的人呢?羅馬書3章23節和6章23節說,
當我們承認自己是罪人,請求上帝的赦免,祂就賜給我們
永恆的生命,這是耶穌付上代價賜給我們的禮物。


耶穌使一切都更新。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0-11章;路加福音21章20-38節


靈命日糧 :堅守上帝的教導

讀經: 列王紀下12章1-15節


約阿施在祭司耶何耶大教訓他的時候,就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列王紀下12章2節


在英國,有許多屋主會將收費高又偷工減料的承包商稱為「牛仔建築師」。他們大都是基於過去慘痛的經驗,以不安和氣惱的心情議論這些惡質承包商。*

從古至今,相信聖經時代也不例外,凡承接工程的木匠、泥水匠和石匠都難免會偷工減料,或是中飽私囊。然而,當約阿施王重修聖殿,督工和工匠卻完全忠誠可靠(列王紀下12章15節)。

可惜,約阿施王只有在祭司耶何耶大教導他時,「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2節)。正如歷代志下24章17-27節提到,耶何耶大死後,約阿施悖離上帝,竟聽從猶大眾首領的建議,去事奉別神。

這位猶大王在敬畏上帝的祭司教導之下,行上帝眼中看為正的事,後來卻悖逆上帝,留下惡名。這讓我想到,我們將留下什麼?我們的一生是否能持續地成長、持守信心,不斷地結果子嗎?或是被世俗的事務攪擾而分心,轉向現今的偶像,如享受、物質和自我呢?

— 潘艾梅

進深思想:看了這篇文章,再閱讀啟示錄第
章,
耶穌對以弗所教會所說的話,對你有什麼啟發呢?
你如何將這些領受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呢?


堅守上帝的教導,就能敬虔度日、行事正直。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8-9章;路加福音21章1-19節


靈命日糧 :基督的馨香

讀經: 哥林多後書2章14-17節


我們在上帝面前⋯⋯都有基督馨香之氣。-哥林多後書2章15節


在五種感官知覺當中,哪一個最容易喚醒你的記憶呢?對我而言是嗅覺。例如:某種防曬油的味道能讓我想到夏天的海灘;雞飼料的味道會勾起我童年去看望祖母的回憶;少許的松木香味會讓我聯想到聖誕節;某種刮鬍霜則讓我想起兒子青少年時期的往事。

保羅提醒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他們是基督的馨香,他說:「我們在上帝面前⋯⋯都有基督馨香之氣」(哥林多後書2章15節)。保羅談到馨香,也許是因為當時羅馬軍隊慶祝勝利時,為了要讓每個人都知道他們已贏得勝利,就會在所有的祭壇上焚香。對得勝者而言,那的確是宜人的香氣;但對於俘虜來說,那意味著奴役或死亡。基督徒就是得勝的戰士,當基督的福音遍傳,便成為上帝面前芬芳的香氣。

基督徒既然是基督的馨香,在人群中會散發出什麼樣的香氣呢?這香氣並不是來自昂貴的香水。如果我們花時間與某個人相處,自然就會和那人有同樣的思想與行動。同樣地,若多花時間與耶穌相處,我們也會散發出令人愉悅的馨香。

— 史梅恩

主啊,求祢引導我的心思意念和言行舉止,
讓人們知道祢常與我同在。


當我們與上帝同行,必定散發馨香。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6-7章;路加福音20章27-47節


靈命日糧 :不可思議的愛

讀經: 瑪拉基書1章1-10節,4章5-6節


耶和華說:「我曾愛你們。」-瑪拉基書1章2節


在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中,記載舊約聖經最後一件歷史大事,即上帝允許以色列百姓從被擄之地回歸到耶路撒冷。許多希伯來人回到大衛城,重建聖殿,也重修城垣。

現在讓我們來看瑪拉基書,這是舊約的最後一卷書,先知瑪拉基很可能和尼希米是同時代的人。他一開始就對以色列百姓說:「耶和華說:『我曾愛你們。』你們卻說:『祢在何事上愛我們呢?』」(瑪拉基書1章2節)

真是不可思議,對嗎?以色列人的歷史證明了上帝的信實,幾百年來,上帝一直以奇妙的神蹟,或以平凡無奇的方式,使祂的選民一無所缺。然而,百姓竟然不明白上帝在何事上顯出祂的慈愛。在過後的篇章,瑪拉基還指出百姓一再悖逆上帝(請參照6-8節)。以色列人悠久的歷史,顯明一個典型的模式,即上帝為百姓豐富預備,但因他們的不順服,以致上帝的忿怒和管教臨到。

時候到了,上帝要用另一種方式顯明祂的慈愛。瑪拉基書4章5-6節暗示彌賽亞即將來臨,世人擁有盼望,因我們的救主要顯明祂的奇妙大愛,也要為我們的罪一次付上永遠的贖價。

那位彌賽亞確實已經來到世上!瑪拉基的盼望已在耶穌裡應驗。

— 白德夫

天父,感謝祢,聖經記載了祢在以色列民中奇妙的作為,
這也提醒我們,要因祢為我們成就的一切而心存感恩。
謝謝祢這麼愛我們,將耶穌賜給我們。


信靠耶穌就有永恆的生命。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3-5章;路加福音20章1-26節


靈命日糧 :眼前的風暴

讀經: 馬太福音8章23-28節


這是怎樣的人?連風和海也聽從祂了?-馬太福音8章27節


我兒子約書亞是個漁夫,在阿拉斯加科迪亞克島捕鮭魚。不久前他寄了張照片給我,照片上顯示在他的船正前方約一千米處,有艘小艇正穿越一處狹窄的水道,而地平線的另一端烏雲密佈,顯示暴風雨即將來臨。此時,有一道象徵著上帝的保守與眷顧的彩虹,從水道的這一頭延伸到另一頭,剛好小艇就在其中。

這幅景象正是我們奔跑天路的寫照:雖是航向不可知的未來,但上帝的信實卻圍繞著我們!

當耶穌的門徒籠罩在狂風暴雨之中,耶穌藉此讓他們明白上帝的權能與信實(馬太福音8章23-27節)。面對風雨飄搖的人生,我們都想尋求答案。我們一步步邁向未來,卻不知未來光景會如何。清教徒詩人強·凱柏也曾在詩中抒發這種心情,但他在面對未來時,卻是「拭目以待,觀看上帝的作為」。

無論年輕或老邁,我們都要面對不確定的未來,而那來自天上的回應是:無論我們將遭遇何事,上帝總以祂的慈愛與良善覆蔽我們。且讓我們拭目以待,觀看上帝的作為吧!

— 羅大衛

今天你需將何事交託在上帝的手中呢?


未來雖不明朗,但上帝以信實導航。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2章;路加福音19章28-48節


靈命日糧 :明白真理

讀經: 羅馬書15章1-6節


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羅馬書15章4節


我喜歡參觀博物館,像是倫敦的國家藝廊,或是莫斯科的特列季亞科夫國家畫廊。這些美術館中收藏了好些令人驚歎的藝術品,但也有些作品令我困惑不已。雖說有些畫作是出於大師之手,但在我看來,似乎是隨意將顏料揮灑在畫布上的塗鴉,真是讓我霧裡看花,越看越花。

當我們讀聖經時,或許有時也有相同的感受。心裡嘀咕:這經文有誰能看得懂呢?該從何讀起呢?對此,使徒保羅的話語可成為我們的幫助。他說:「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羅馬書15章4節)

上帝賜下聖經,為要引導、鼓勵我們;祂也賜下聖靈,為要讓我們明白祂的心意。耶穌說祂差聖靈來,是要引導我們「明白一切的真理」(約翰福音16章13節)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2章12節也同樣提到:「我們所領受的,並不是世上的靈,乃是從上帝來的靈,叫我們能知道上帝開恩賜給我們的事。」

有了聖靈的幫助,我們在讀聖經時可以更有把握,知道上帝要透過聖經的字句讓我們更認識祂,以及祂行事的法則。

— 柯貝爾

天父,感謝祢賜下愛子,使我們能與祢建立關係。
感謝祢賜下聖經,使我們能更認識祢。
感謝祢賜下聖靈,引導我們明白真理和祢奇妙大愛。


越讀聖經,越認識上帝。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23-24章;路加福音19章1-27節


靈命日糧 :凌駕一切

讀經: 撒母耳記下22章26-37節


耶和華啊,祢是我的燈,耶和華必照明我的黑暗。-撒母耳記下22章29節


舊約撒母耳記下的其中一個主題,可以說:「生命真是一團糟!」其中的記載,包含了電視影集所有扣人心弦的劇情。當時,大衛正想鞏固他的以色列王權,卻遭逢軍事動亂、政治陰謀,以及朋友和兒子的背叛。而從大衛和拔示巴的關係(11-12章),我們也可清楚看到大衛本身也犯了罪。

然而,在撒母耳記下將近尾聲時,我們看到一段大衛頌讚上帝的憐憫、慈愛與拯救的詩歌。「耶和華啊,祢是我的燈,耶和華必照明我的黑暗」(22章29節)。

在各樣的患難中,大衛都求告上帝,他說:「我藉著祢衝入敵軍,藉著我的上帝跳過牆垣。」(30節)

或許我們也會面對大衛那樣的患難,因為我們和他一樣不完美。然而,大衛深知即使自己的人生一團糟,仍可以倚靠凌駕一切的上帝。

我們可以和大衛一同宣告:「至於上帝,祂的道是完全的;耶和華的話,是煉淨的。凡投靠祂的,祂便作他們的盾牌」(31節)。是的,祂是我們的盾牌!

即使生命一團糟,上帝仍凌駕於一切混亂和紛擾之上。

— 麥大衛

主啊,看到有人遭遇失敗和患難,讓我也能反躬自省,
求祢赦免並賜下能力,使我能重新開始。


與上帝重新開始,現在還不遲。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21-22章;路加福音18章24-43節


靈命日糧 :脫離患難

讀經: 帖撒羅尼迦後書1章3-12節


[上帝]也必使你們這受患難的人與我們同得平安。-帖撒羅尼迦後書1章7節


大衛·考柏菲爾的姨媽怒氣沖沖地質問大衛那壞心眼的繼父,為何虐待她的外甥,這是我最喜愛的一段故事情節。這一幕出自於狄更斯的小說,書名為《大衛·考柏菲爾》(或譯《塊肉餘生錄》)。

當時大衛·考柏菲爾跑到姨媽家,他的繼父尾隨在後。貝西姨媽看見心懷惡意的繼父便滿心不悅,開始細數他的罪狀,讓他對自己過去的殘酷行徑,無法辯解或推卸責任。她的指控鏗鏘有力、言之鑿鑿,最後使這個原本凶神惡煞的繼父,一言不發地離開了。多虧貝西姨媽的勇氣和善良,才能為大衛主持公道。

將來有一天,上帝這位良善的大能者也會撥亂反正,讓這個世界恢復起初的美好。當耶穌再來,祂將與大能的天使從天而降,並使「受患難的得平安」,對於那些將患難加諸於祂兒女身上的人,祂必報應(帖撒羅尼迦後書1章6-7節)。在那日來臨之前,耶穌要我們鼓足勇氣、站立得穩。無論我們在世上遭受何種患難,在永恆中我們都不會再面對患難,必得享平安。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求祢保守我們,並藉聖靈賜下智慧。
幫助我們在一切事上秉公行義,做祢最好的代言人。


到那日,上帝會撥亂反正。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19-20章;路加福音18章1-23節


靈命日糧 :永不改變

讀經: 詩篇119篇89-96節


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馬太福音24章35節


在二次大戰初期,波蘭的首都華沙在猛烈的空襲下,幾乎被夷為平地,到處散落著水泥磚塊、斷裂的管線和玻璃碎片。然而在市中心,有一棟已面目全非的建築仍屹立不倒。這棟建築是英國與海外聖經公會在波蘭的總部,在其殘存的牆面上,仍有一節經文清晰可辨:「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馬太福音24章35節)

耶穌曾用這句話激勵門徒,當時門徒正問祂關於「世界的末了」(3節) 。這句話對於我們這些面對衝突和爭戰的現代人,也可以帶來莫大的鼓勵。即使夢想破碎,我們在失望中依然可以持守信心,因為上帝的屬性、主權和應許永不改變。

詩人寫道:「耶和華啊,祢的話安定在天,直到永遠」(詩篇119篇89節)。這不僅是指上帝的話語,也是指上帝的屬性,因此詩人接著說:「祢的信實存到萬代。」(90節,當代中譯本)

遭逢患難時,我們可以選擇將之視為絕望或希望。因為上帝絕不會讓我們獨自面對這些困境,所以,我們能夠滿懷信心地選擇希望。祂亙古不變的話語,使我們更加確信祂的愛永不止息。

— 費丹尼

主啊,感謝祢賜下話語。
祢話語完全真實、歷久彌新,並成為我們的引導。
求祢幫助我們信靠祢所說的每一句話。


上帝的話語永不改變,足以讓我們信靠。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16-18章;路加福音17章20-3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