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祖母的食譜

讀經: 詩篇145篇1-13節


你當追想上古之日,思念歷代之年。問你的父親,他必指示你;問你的長者,他必告訴你。-申命記32章7節


很多家庭都有家傳食譜,即以獨特的烹飪祕訣烹調某一道菜,使之特別美味。我們客家人就有一道傳統小吃名為「算盤子」,因為它一粒一粒的,看起來就像算盤的珠子。這道小吃十分美味,有機會你應該品嚐一下!

我祖母的算盤子是最棒的。每年除夕,大家一起吃團圓飯,享受祖母的廚藝時,我們都會想:「我們要學做這道算盤子!」可惜,我們都沒有去詢問祖母的烹調祕訣。現在祖母已不在人世,而她的特別食譜也隨之消失了。

如今我們思念祖母,也遺憾她的食譜失傳了。但若是不能傳承那託付我們的信仰,豈不是更加可悲嗎?上帝要我們將祂大能的作為傳於世世代代。正如詩人說:「這代要對那代頌讚[上帝]的作為」(詩篇145篇4節),這也呼應摩西先前的教導:「當追想上古之日⋯⋯問你的父親,他必指示你;問你的長者,他必告訴你。」(申命記32章7節)

當我們與人分享自己的得救見證,以及主耶穌如何幫助我們面對各種挑戰,便能彼此激勵,尊榮主名。因為主的心意乃是要我們享受家庭和群體生活,並叫彼此得幫助。

— 謝葆芳

向一位年紀比你小的人,分享信仰歷程;
也請一位年長的兄姐與你分享他們的信仰。
你會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呢?


今日對子女的教導,將影響明日的世界。



全年讀經:
民數記28-30章;馬可福音8章22-38節


靈命日糧 :潛伏的獅子

讀經: 民數記14章1-9節


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不要怕他們!-民數記14章9節


小時候,爸爸會躲在樹叢裡,裝獅子的吼聲來「嚇」我們。在1960年代,我們雖然住在迦納鄉間,卻不大可能有獅子潛伏在附近,所以我和弟弟總會興奮地尋找吼聲的來源,因為和爸爸玩遊戲的時間到了。

一天,鄰居小女孩來找我們玩。熟悉的獅子吼聲突然響起,小女孩嚇得尖叫逃跑。雖然我們知道那是父親的聲音,但我們竟然也跟小女孩一起跑。過後,爸爸對小女孩受驚嚇感到抱歉,而我和弟弟則學到不要受旁人的恐慌反應所影響。

迦勒和約書亞是不受旁人的驚慌反應所影響的典範。當以色列百姓預備進入應許之地時,摩西派遣十二個探子去窺探那地。他們全都看見了一片美地,但其中十個探子只報告所看到的困難,打擊了百姓的士氣(民數記13章27-33節),還造成百姓恐慌哭號(14章1-4節)。唯有迦勒和約書亞能正確地審時度勢(6-9節),他們知道天父過去如何帶領以色列百姓,深信祂必能帶領他們得勝。

有些「獅子」可能是真正的威脅,有些卻只是虛張聲勢。但身為耶穌的跟隨者,我們不需要恐慌,因我們認得耶穌的聲音,並相信祂的作為。

— 葛庭墨

主啊,今日我們面對許多恐懼。
幫助我們分辨真危險與假威脅,讓我們時時信靠祢。
願我們不活在恐懼中,乃是活在信心中。


惡人雖無人追趕也逃跑;義人卻膽壯像獅子。–箴言28章1節



全年讀經:
民數記26-27章;馬可福音8章1-21節


靈命日糧 :轉向光明

讀經: 彼得前書2章4-10節


[祂]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彼得前書2章9節


有一天,我收到了一束粉紅色鬱金香,盛開的花朵都筆直挺立、生氣盎然。我把它們插在花瓶裡,擺放在廚房餐桌的中央。隔天,我卻發現這些花朵都轉向廚房的窗戶,朝著那灑入室內的陽光綻放。

從某種程度來說,我們受造也像那些花朵一樣會趨向光明,上帝呼召我們轉向祂愛的光輝,正如彼得描述我們被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彼得前書2章9節)。在認識上帝之前,我們活在罪惡和死亡的陰影中,也因此與上帝隔絕(以弗所書2章1-7節) 。然而,上帝因著祂的憐憫和慈愛,藉著祂愛子的受死和復活,為我們開了一條道路,讓我們得以脫離黑暗的權勢(歌羅西書1章13-14節) 。

耶穌就是世界的光,凡是相信祂的赦罪大能,並接受祂為救主的人都可以得到永生。唯有當我們轉向耶穌這位世界的光,我們才會越來越反映出祂的良善、公義、誠實(以弗所書5章8-9節) 。

願我們永不忘記轉向這世界的光。

— 史珍妮

快樂,快樂,我們崇拜,
榮耀慈愛大主宰;
心靈開啟在主面前,
如同花朵向日開。


從罪中得拯救,就是脫離黑暗權勢,進入上帝的光明。



全年讀經:
民數記23-25章;馬可福音7章14-37節


靈命日糧 :血緣命脈

讀經: 希伯來書9章19-28節


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希伯來書9章22節


瑪利安相信上帝和祂的兒子耶穌,但她百思不解,為什麼耶穌要以流血的方式帶來救贖。有誰會用血來洗淨物品呢?然而,聖經上說:「按著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潔淨的」 (希伯來書9章22節) 。對瑪利安而言,用血來潔淨東西讓她感到很不舒服。

有一天,瑪利安必須到醫院就診,因為基因的問題影響了她的免疫系統,醫生診斷後,驚覺病原已開始侵入她的血液。瑪利安在急診室裡不禁想到:如果我失血過多,就必死無疑;但耶穌流血,卻能讓我存活!

瑪利安頓時恍然大悟,領會到箇中道理。讓她在病痛中,也能感到喜樂與平安。她深知血就是生命,要先有聖潔的生命才能使我們與上帝復和。如今,她已大病痊癒,她感謝上帝賜給她健康,以及耶穌為她流血犧牲。

希伯來書9章說明了舊約用血潔淨的儀式所代表的意義 (16-22節) ,耶穌一次把自己獻上為祭,從此就不再需要以牲畜來獻祭 (23-26節) 。為了承擔我們的罪,耶穌甘願流血捨命,為我們犧牲,讓我們有信心進入上帝的國。我們滿心感謝耶穌,因祂代替我們犧牲,付出生命讓我們得到新生命,讓祂的父成為我們的父。

— 歐凱拉

主,我感謝祢賜下耶穌,讓祂的寶血為我流。
我要為祢而活,一生都稱謝祢。


基督的寶血洗淨我們所有的罪。



全年讀經:


靈命日糧 :漸漸增長

讀經: 以弗所書4章1-16節


全身都靠祂⋯⋯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以弗所書4章16節


我很喜歡看孫子和朋友一起打樂樂棒球(T-Ball),他們因年紀小不知道遊戲規則,常跑錯壘或接到球後不知所措,十分逗趣可愛。然而,若這是一場專業的球賽,這樣的失誤卻不可原諒。

 

其實,成熟的球員需要時間慢慢地培養和訓練。年輕運動員犯錯是可被容許的,他們從失敗中摸索、從嘗試中學習。因此教練必須耐心地指導他們,直到他們球技成熟,上場應戰,大家便能一起慶祝球隊的成功。

基督徒的生命也是如此,使徒保羅強調教會需要「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的同工 (以弗所書4章2節) 。在我們的靈命「得以長大成人」之前,我們需要各種「教練」(牧者、教師、屬靈導師)來幫助我們,「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 (13節) 。

我們從講台的信息、聖經教導,及與弟兄姐妹的相處中彼此學習,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藉此「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 (15節) ;在信仰旅程中,我們同行前進,彼此勉勵,在各方面長進,達到基督的身量。

— 白德夫

主啊,求祢幫助我在各方面長進,
感謝祢預備教會的弟兄姐妹幫助我靈命成長;
也求祢讓我知道,今天有誰需要得到激勵。


彼此扶持,同走天路,必喜樂滿溢。



全年讀經:
民數記20-22章;馬可福音7章1-13節


靈命日糧 :別只看負面

讀經: 約伯記40章1-14節


「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約伯記38章4節


每當有客人要來,我總會將家裡打掃一番,但卻越掃越灰心,擔心客人只會看到哪裡還沒打掃乾淨,而不會注意到我已花工夫整理了一遍。這令我想到一個更大的問題:為什麼人常常只看壞的一面,而不看好的那一面呢?我們往往只記得人們的無禮,卻忘了他人的恩慈。惡行總是比善舉更引起關注。我們關注災禍,卻忽視了周遭美好的事物。

這也使我想到,自己也以同樣的態度來看待上帝。我常常只關注於上帝還未完成的應許,而不是祂已有的作為;只看見自己還缺少什麼,而忘了細數所蒙受的福分;或是只看到祂還沒幫我解決哪些事,卻忽略祂已為我成就了多少事。

約伯記提醒了我,上帝也不喜歡我這樣的態度。約伯享受了數十年的福分與富貴之後,遭遇到一連串的悲慘苦難。頓時,這些苦難成了他的生活重心和與人談話的內容。最後,上帝親自介入、質問約伯,讓他領悟到上帝的主權,並承認自己的無知 (約伯記38-40章) 。

下次,當我又開始重蹈覆轍時,希望能隨時自我提醒,停止這樣的負面反應,思想約伯的一生;細心注意上帝已成就的奇妙大事,以及祂繼續所做的大事。

— 林茱莉

每天記下一則上帝為你成就的事,
作為你的「感恩」日誌。


當你想起美好的事物,感謝上帝吧!



全年讀經:
民數記17-19章;馬可福音6章30-56節


靈命日糧 :年老的挑戰

讀經: 以賽亞書46章4-13節


我必懷抱,也必拯救。-以賽亞書46章4節


我遇見那84歲的老朋友,隨口就問她說:「婆婆,妳今天好嗎?」她指著關節的疼痛處,低聲說:「當老人真難啊!」接著她又認真加上一句:「但是上帝一直對我很好。」

「逐漸變老是我人生中最感到意外的事。」葛理翰在《接近天家》一書中說,「我現在老了,相信我,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葛理翰又提到,「聖經並沒有粉飾我們年紀漸長時所會面臨的難題;但也沒有將老年時期描繪成一個受人鄙視、造成負擔,或必須咬緊牙關強忍的階段。」他還談到一些自己逐漸變老後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例如:「在學習處理自己所面臨的恐懼、掙扎和愈來愈多的限制時,如何同時使內心變得更堅強,即使困難依然存在。」

在以賽亞書46章中,上帝向我們保證:「直到你們年老⋯⋯髮白,我仍懷搋。我已造作,也必保抱;我必懷抱,也必拯救。」 (4節)

我們不知道自己在地上的年歲有多長,也不知道自己年老時可能面臨什麼難題,然而有一件事是確定的:上帝必看顧我們,終其一生。

— 戴勞倫

主,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
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90篇12節)


別怕變老,有上帝同行!



全年讀經:
民數記15-16章;馬可福音6章1-29節


靈命日糧 :前進的狂熱

讀經: 民數記14章39-45節


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祂。-詩篇37篇7節


在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太空船在五次延遲發射後,終於在巨響與火焰的震撼序曲中,轟隆隆直上雲霄。但僅僅73秒後,太空船就因故障而解體,七名太空人全數罹難。

導致災難的原因,是早已有瑕疵的零件發生了故障,而內部人士則將致命的錯誤歸咎於「前進的狂熱」,意指人們在急欲達成遠大的目標時,而對關鍵性的預警置之不理。

人類天生的野心不斷地誘使我們一意孤行,而另一方面我們也很容易因恐懼而過度謹慎。古時以色列人就展現出這兩種特質。當12名探子窺探應許地之後,其中10人的眼中只看到困難 (民數記13章26-33節) 。他們報告說:「我們不能上去攻擊那民,因為他們比我們強壯」 (31節) 。然而,在因悖逆上帝遭懲罰,導致10名探子死亡後,民眾突然又產生了一股「前進的狂熱」。他們說:「我們⋯⋯情願上耶和華所應許的地方去」 (14章40節) 。然而,沒有上帝的同在,這次時機錯誤的出擊最終以悲劇收場 (41-45節) 。

若不定睛於上帝,我們就容易陷入兩種極端:要麼沒有上帝同在就急躁地往前衝,要麼因懼怕而畏畏縮縮、滿腹牢騷。定睛仰望上帝,才能帶來有祂的智慧所調和的勇氣。

— 葛庭墨

在匆促下決定前,想想自己為何要決定得如此倉促,
這決定是否能榮耀上帝,或需要旁人付出什麼代價。
若你害怕做決定,原因是什麼。最重要的是向上帝禱告!


片刻忍耐可免更大的災難。



全年讀經:
民數記12-14章;馬可福音5章21-43節


靈命日糧 :期盼

讀經: 路加福音2章21-35節


西面⋯⋯又公義又虔誠⋯⋯又有聖靈在他身上。-路加福音2章25節


荷蘭名畫家林布蘭(Rembrandt)在63歲那年驟然逝世。之後,人們在他的畫架上找到一幅未完成的作品。畫作集中於描繪西面充滿感情地抱著嬰孩耶穌,當時耶穌出生才40天,被帶到耶路撒冷的聖殿中。然而,林布蘭尚未完成該畫的背景及他一貫的細節處理。有些藝術專家相信,林布蘭畫這幅畫時,已知道自己大限將至,他就如西面一樣,已準備要得「釋放」 (路加福音2章29節) 。

那時,聖靈在西面身上 (25節) ,因此馬利亞和約瑟來聖殿獻長子時他也剛好在場,這事絕非出於偶然。於是這位一直期盼著應許之彌賽亞的西面,將嬰孩抱在懷中並讚美上帝說:「主啊!如今可以照祢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祢的救恩,就是祢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祢民以色列的榮耀。」 (29-32節)

西面所期盼的,並不是以色列光榮的歷史,而是應許中要來拯救萬民的彌賽亞。

就像西面一樣,我們的生活也可以充滿盼望、滿懷憧憬,因為知道有一天我們都能見主的面。

— 麥大衛

天父,願我們就像西面一樣,
時時期盼主耶穌基督的到來。


主耶穌啊,我願祢來!–啟示錄22章20節



全年讀經:
民數記9-11章;馬可福音5章1-20節


靈命日糧 :更佳視野

讀經: 路加福音19章1-10節


只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見。-路加福音19章3節


我小時候很愛爬樹,爬得愈高,就能看得愈遠。有時候為了看得更清楚,我會踩著枝幹緩步前進,直到感覺樹枝已被我的重量壓彎才停止。如今爬樹的日子當然已成過去,畢竟這事既有危險性,又不太得體。

 

撒該這位財主在耶利哥城爬上樹的那一天,他不在乎是否得體(或許也不顧自身安全)。當時耶穌正行經這城,而撒該想見祂一面。然而「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見」 (路加福音19章3節) 。還好,這些並沒有阻礙他見基督的面或與祂交談。撒該的計畫成功了!與耶穌見面後,他的人生從此改變。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 (9節)

有很多事會攔阻我們看見耶穌。驕傲會蒙蔽我們的眼,讓我們看不到祂是那位奇妙的策士;焦慮會讓我們不認得祂是和平之君(以賽亞書9章6節) ;名利物質的追逐會攔阻我們看到祂才是真正的滿足之源──生命之糧(約翰福音6章48節) 。

為了讓自己更清楚看見耶穌,你願意做些什麼?只要是為了與祂親近而誠心付出努力,都會得到好結果,因為上帝賞賜那些懇切尋求祂的人(希伯來書11章6節) 。

— 史珍妮

耶穌,感謝祢所賜的一切。當我讀經與禱告時,
幫助我清楚地認識祢,幫助我全心全意地追隨祢。


常常親近主,就能堅固對上帝的信心。



全年讀經:
民數記7-8章;馬可福音4章21-41節


Photo credit: danna (curious tangles) / Foter / CC BY-NC-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