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留下什麼

讀經: 歷代志下21章4-20節


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馬可福音10章45節


從事公路工程的工頭提姆意外身亡。他的家人、同事和社區裡的人都感到哀傷。因為弔喪的人太多,於是,教會就把喪禮改到一個較大的場地,弔唁的親友們擠滿了整個會場。可見提姆在生前感動了許多人的生命,所以有這麼多人懷念他的善良、幽默感和他對生命的熱忱。

 

從喪禮回來後,我想到猶大王約蘭的一生,實在是和提姆有天淵之別!歷代志下21章記載了約蘭王短暫的恐怖統治: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不惜殺了自己的親兄弟和其他幾位首領 (4節) ,甚至還帶領猶大人去拜偶像。聖經告訴我們,他離世的時候,沒有人哀悼他 (20節) 。約蘭以為這種蠻橫的做法能讓他留名青史。確實,聖經永遠記載著他是一位邪惡、以自我為中心的王。

儘管耶穌也是君王,然而祂來到世上,是要成為眾人的僕人。在祂的服事當中,這位僕人般的君王不但忍受那些掌權者的仇視,甚至還甘願被他們釘死在十字架上。

如今,耶穌為我們留下榜樣,只要我們生命的中心不再是自己而是基督,便能活出祂的樣式,傳承祂生命的典範。耶穌渴望以祂大能、寬恕的臂膀,擁抱回轉歸向祂的人。

— 葛庭墨

主啊,無論祢活在世上,
或是死在十字架上,祢都是眾人的僕人。
求祢幫助我們,在各樣的事上服事他人。


為上帝而活的人,留下美好典範。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9-30章;馬太福音21章23-46節


靈命日糧 :常常禱告

讀經: 路加福音18章1-8節


耶穌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路加福音18章1節


你是否正經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困境?在夜晚,你感謝上帝事情稍微平息了,但隔天醒來後卻發現,又有地方開始出差錯,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我也經歷過同樣的困境,那時我正好讀到路加福音18章,讓我感到訝異的是,經文一開始就提到:「耶穌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1節) 。寡婦不住地求告法官的比喻,雖已讀過多次,卻總是忽略了耶穌講這個比喻的原因 (2-8節) 。如今我總算可以把這開場白和比喻連接起來,顯然祂是在教導門徒,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禱告不是強迫上帝照我們的意思去做,而是一個過程,讓我們能認識祂的能力、明白祂的旨意。在禱告中,我們將自己的生命及面對的處境都交託在祂手中,相信上帝會按著祂的時間和方式成就一切。

當我們倚靠上帝的恩典,就能在等待禱告蒙應允的當中,學習完全交託,而且我們也能靠著祂的恩典,不住地到主面前禱告,完全相信祂的智慧和看顧。

主明確地教導我們: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 麥大衛

主啊!在我面對今日所遇到的困難時,
求祢保守我心,保守我的言語,賜下祢的恩典。
幫助我在禱告中倚靠祢。


禱告能改變一切。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7-28章;馬太福音21章1-22節


Photo credit: miss McBeal / Foter / CC BY-ND

靈命日糧 :為你而來

讀經: 路加福音4章14-21節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路加福音4章18節


著名的德文小說家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年)在《審判》及《城堡》這兩本書中,形容生活迫使人們喪失了人性,成為茫茫人海中一張張空洞的臉孔,沒有身分、沒有價值。他說:「人生的輸送帶送你往前,沒人知道會到哪兒。人已經成為一件物品或東西,不再是有血有肉的人。」

在耶穌剛開始傳道的時候,祂曾經在拿撒勒的一間猶太會堂,站在眾人面前朗讀以賽亞書:「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 (路加福音4章18-19節)

過後,耶穌坐下,並且宣稱:「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 (21節) 。在舊約時期,先知以賽亞曾做了類似的宣告(以賽亞書61章1-2節) 。如今,耶穌向眾人宣佈,祂來到世上成就了上帝的這個應許。

耶穌來是為了拯救所有貧窮的、心碎的、被擄的、瞎眼的以及受壓迫的人。祂來是為了因罪和苦難、破碎和悲傷而喪失人性的人。換言之,祂是為我們而來!

— 柯貝爾

主啊,求祢施恩給犯罪和受苦的人,
給因罪而受苦的人,給為減輕痛楚而犯罪的人。
主啊,求祢憐憫我們。阿們。


無論世界多冷漠,耶穌待每一個屬祂的人猶如珍寶。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5-26章;馬太福音20章17-34節


靈命日糧 :祂在這裡

讀經: 約翰福音16章17-24節


但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約翰福音16章22節


在主日聚會當中,會眾們全都聚精會神地聆聽那位男中低音的獨唱。他以圓潤的嗓音唱出高登·詹森(Gordon Jensen)的一首觸動人心的老歌。隨著年紀漸長,好像就越能體會歌詞中的真實和寶貴:「輕聲呼喚祂的名,祂就在這裡。」

相信我們都曾經歷過與摯愛分離的時刻,如孩子結婚了搬到其他地方;父母因工作或健康問題而與我們分隔兩地;孩子在遙遠的異鄉求學。當然,我們可透過簡訊或各樣通訊平台與對方保持聯繫。但我們還是在這裡,而他們卻在那裡。也許,不久我們還要面臨生死別離。

但對基督徒而言,上帝應許我們,祂絕不撇下我們。也許有時我們會感到孤單,但祂卻從來不曾離開。祂此時此刻就在這裡,從今時到永遠。耶穌在升天之前,祂告訴門徒說:「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章20節) 。而且祂也應許:「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來書13章5節) 。

無論是無聲的懇求、輕聲呼喚主耶穌的名,或者不過只是心裡想著祂,都能讓我們的心得穩妥、得安慰。記得:「輕聲呼喚祂的名,祂就在這裡。」

— 恩大衛

親愛的耶穌,謝謝祢常在我身邊。
我時刻都需要祢。


耶穌絕不會離棄或遺忘屬祂的人。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3-24章;馬太福音20章1-16節


靈命日糧 :顧惜生物

讀經: 列王紀上4章29-34節


義人顧惜他牲畜的命;惡人的憐憫也是殘忍。-箴言12章10節


當朱恩·威廉斯(June Williams)四歲的時候,她的父親就在英國購置七英畝的土地,打造一個沒有柵欄及籠子的動物園。她還記得在幼年時,她的父親總是發揮最大的創意,讓這些動物們在有限的活動範圍內,仍能享受到最大的自由。這便是如今頗富盛名的徹斯特動物園,是英國觀賞野生動物的旅遊勝地,占地廣達110英畝,是11,000隻動物的家園。這個動物園也反映出朱恩的父親十分重視動物的福利、自然教育,以及生態保育。

所羅門也同樣對大大小小的生物有濃厚的興趣。除了研究中東的野生動物之外,他也進口異國動物,如黑猩猩和猿猴 (列王紀上10章22節) 。根據聖經箴言的記載,那時所羅門不只是對自然知識感到好奇,特別是當他提到:「義人顧惜他牲畜的命;惡人的憐憫也是殘忍」(箴言12章10節) ,涵括了正確對待動物的方式與屬靈的含意,而這也恰恰反映出造物主的心意。

因著上帝賦予他的智慧,所羅門看見:我們與造物主之間的關係,不只會影響我們對人的態度,也會影響到我們對自然生態的愛惜和保護。

— 狄馬汀

天父啊,當我們想到祢手設立
奇妙又多元的動物王國,請幫助我們不單是敬拜祢,
並且還能悉心照料祢託付給我們的一切。


天下萬有均屬乎上帝。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1-22章;馬太福音19章


靈命日糧 :打電話前

讀經: 詩篇18篇1-6節


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詩篇18篇6節


我的孩子們還小,遇到突發狀況時我很容易恐慌。通常,我第一個反應就是趕快打電話給母親,問她我該怎麼處理兒子的過敏,或是女兒突如其來的咳嗽。

母親的確會給我很好的建議,但當我讀到詩篇時,就不禁讓我想起,很多時候,我們所需要的幫助無法從人得到。就如在詩篇18篇,那時大衛身陷極大的危難:面對恐懼、瀕臨死亡,並且極其傷痛,他就呼求主名。

大衛對上帝說:「耶和華……我愛祢。」因為他知道上帝不僅是他的山寨、巖石以及救主 (1-2節) ,也是他的盾牌、拯救和高台。或許我們無法體會大衛的頌讚,因為我們還沒經歷過上帝的幫助。這可能是我們在尋求上帝的建議和幫助之前,已經先打電話找別人幫忙了。

當然,上帝會藉著許多人來幫助並安慰我們,但是我們也要禱告,因為上帝聆聽我們的呼求。如同大衛的詩歌說:「祂從殿中聽了我的聲音,我在祂面前的呼求入了祂的耳中」 (6節) 。當我們尋求上帝,就能與大衛同聲頌揚,並歡喜得享上帝就是我們的巖石、山寨和救主。

下次打電話前,記得也要禱告。

— 歐凱拉

親愛的主啊,求祢讓我記得祢就是我的救主,
祢也總是垂聽我的呼求。


禱告是邁向平安的橋梁。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9-20章;馬太福音18章21-35節


Photo credit: Foter / CC BY-NC-ND

靈命日糧 :這是什麼?

讀經: 出埃及記16章11-31節


以色列人看見,……就彼此對問說:「這是什麼呢?」-出埃及記16章15節


我的母親教了好幾十年的主日學。有一次,她要孩子們明白上帝如何在曠野裡供應以色列人食物。於是,她就做了許多類似「嗎哪」的東西,就是把麵包切成小塊並沾上蜂蜜。她的靈感是來自聖經對嗎哪的描述:「滋味如同攙蜜的薄餅。」 (出埃及記16章31節)

以色列人初次在帳棚旁邊,看到上帝從天上賜下如霜一般的薄餅,他們「不知道是什麼,就彼此對問說:『這是什麼呢?』」 (15節) 希伯來文的「嗎哪」意即「什麼」,而這也就是這些食物被稱為「嗎哪」的原因。以色列人發現他們可將這些嗎哪加以磨碎、做成餅,或是放在鍋中烹煮(民數記11章7-8節) 。不論嗎哪是什麼,它們出現的方式無人知道 (出埃及記16章4、14節) ,具有獨特的一致性 (14節) ,而且保存期限十分短暫 (19-20節) 。

有時,上帝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供應我們一切所需。這提醒我們一件事,上帝的作為不會受我們的期待所侷限,我們也無法預測祂會選擇做什麼。我們只需要專心等待,定睛於祂,而不是去想祂該怎麼做。這樣,我們就能在祂的裡面找到喜樂與滿足。

— 史珍妮

親愛的主啊,無論祢以何種方式供應我,
求祢讓我能全然歡喜領受。
感謝祢在乎我,並滿足我一切所需。


等候上帝供應的,必得滿足。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6-18章;馬太福音18章1-20節


靈命日糧 :無解之謎

讀經: 約伯記23章1-12節


祂知道我所行的路。-約伯記23章10節


在2014年10月31日,一架太空船在進行飛行測試時突然解體,墜毀於美國加州莫哈維沙漠中。太空船上的副駕駛不幸身亡,但機長竟然生還。調查人員很快就釐清了事故發生的過程,但卻無法判斷事故發生的原因。一則報導太空船失事的新聞標題寫著:「無解之謎」。

在我們一生當中,可能會經歷到許多無法解釋的悲痛。有些是來自影響眾人的災難,而有些則是改變我們生活及家庭的個人不幸。我們都想知道背後真正的原因,卻總是衍生出更多的疑問。然而,當我們在困惑中掙扎時,上帝仍以祂不變的愛來愛我們。

約伯在一天之內,失去了孩子以及財富 (約伯記1章13-19節) 。當他陷入憤怒、絕望之中,拒絕採納朋友們提出的種種揣測。但他仍持守希望,盼望有一天上帝會親自給他一個答案。因此,儘管在黑暗中,約伯依然說:「祂知道我所行的路,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 (23章10節)

聖經教師章伯斯曾說:「將來有一天,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和上帝面對面。那時,所有的眼淚及困惑、逼迫及危難、折磨和痛苦,以及一切的不公不義,都會有完整、充足並令人折服的解釋。」

今天,當我們面對生命中無解的困境時,我們可以在主的愛及祂的應許裡,找到幫助及希望。

— 麥大衛


面對無解的困境時,在主愛中能得著幫助和盼望。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4-15章;馬太福音17章


靈命日糧 :無心之言

讀經: 雅各書3章1-12節


舌頭在百體裡也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雅各書3章5節


女兒近來經常感到身體不適,女婿就一直在她身邊呵護、照顧她。我對女兒說:「妳真是嫁了一個好丈夫!」她笑著說:「妳當初可不是這樣想的哦!」

她說的真是一點也沒錯。當年他們訂婚時,我非常擔憂,因為他們倆的性格迥然不同。我們是開明熱鬧的大家庭,而女婿的家庭就相對地保守拘謹。當時,我直言不諱地把不安和疑慮告訴了女兒。

後來我才驚覺,十五年前我無心的批評,竟深烙在女兒心中,甚至還可能破壞他們日後美好的婚姻關係。這段陳年往事還真是提醒了我,與人談話一定要相當謹慎。因為我們總是急於挑出家人、親友,或同事的缺點,或只看到他們的過失,卻忽略了他們的優點。所以,聖經雅各書也提到:「舌頭在百體裡也是最小的」 (雅各書3章5節) 。脫口而出的話語,可能會摧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若言談得宜,卻能在職場、教會或家庭當中,營造出祥和安樂的氛圍。

或許我們也應當像大衛一樣,以這樣的禱告作為一天的開始:「耶和華啊,求祢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詩篇141篇3節)

— 史梅恩

天父,求祢約束我的言語,
並且勒住我的舌頭,日復一日,
都不讓無心之言脫口而出。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箴言25章11節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2-13章;馬太福音16章


靈命日糧 :榮耀上帝

讀經: 約翰福音15章1-5節


[耶穌說]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約翰福音15章5節


那天,教會來了幾位新朋友。當聚會正在進行,台上牧師的講道還未結束,此刻,我注意到其中一位新朋友突然離席,我出於關心,也很好奇,想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於是也跟著她走出去。

我上前問她:「怎麼這麼早就要離開了?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她直截了當地回答我:「是,問題出在今天的講道內容,我無法認同講員的論點。」當天的講員提到,我們這一輩子的任何成就,都應將功勞和讚美歸於上帝。這位新朋友滿腹牢騷地抱怨:「我自己應該也有些功勞吧!」

我向她解釋講員說這番話的用意,我們的努力確實值得肯定和讚賞,然而這些天賦與才幹都是來自上帝,所以祂應得到這份榮耀。即使是上帝的兒子耶穌也曾說:「子憑著自己不能做什麼,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 (約翰福音5章19節) 。耶穌對跟隨祂的人說:「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 (15章5節)

我們感謝上帝,因著祂,我們才得以成就每一件事。

— 戴勞倫

主,讓我不忘記是祢為我成就這一切,
是祢賜我能力來完成所有的事。


上帝的子民遵行祂的旨意來榮耀祂。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9-11章;馬太福音15章21-3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