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全是祂的恩典

讀經: 詩篇103篇


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詩篇103篇2節


在人生旅途中,我們常常過於專注眼前的需要,而忘記已經擁有的一切。當教會詩班詠唱改編自詩篇103篇的詩歌:「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 (2節) 這讓我想到,上帝不但赦免我們的罪,還成為我們的醫治者、救贖者和供應者,並使我們得著飽足與更新 (4-5節) 。我們怎能忘記上帝的恩典呢?然而,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卻常使我們只注意到迫切的需要、周而復始的失敗,以及看似失控的情境。

這詩篇的作者提醒我們時時謹記:「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祂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天離地何等的高,祂的慈愛向敬畏祂的人也是何等的大!」 (8、10-11節)

在信仰的道路中,我們深知自己原本不配來到耶穌基督的面前,而是靠著祂的恩典,祂豐盛的愛。這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的,完全出於祂的恩惠。

讓我們同聲稱頌:「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凡在我裡面的,也要稱頌祂的聖名!」 (1節)

— 麥大衛

親愛的天父,我們願停下腳步,
思想我們在祢裡面所擁有的一切。
求祢開啟我們的眼睛,看見祢的供應,
並且細細數算祢賜給我們的恩典。


愛就是上帝屈尊為人。



全年讀經:
創世記7-9章;馬太福音3章


靈命日糧 :祂必回應

讀經: 詩篇91篇


他若求告我,我就應允他。-詩篇91篇15節


我偶然在推特網頁看到最喜歡的韓國明星,決定發個訊息給她。我雕章鏤句地寫了封短信,然後靜候回音。像她這樣的大明星,每天都會收到無數粉絲的來信。我知道不太可能會收到回覆,卻仍引頸期待。然而,最後我的希望落空了。

感謝主,我們的上帝必會回應我們。祂是「至高者」,也是「全能者」 (詩篇91篇1節) 。上帝的地位崇高、力量無窮。然而祂卻能讓人親近。祂還說:「他若求告我,我就應允他。」 (15節)

相傳古時有位國王,僱用了一些織布工為他織造掛毯和服飾。國王給了他們絲綢與圖樣,並嚴格地吩咐他們,如果遇到困難就要立刻尋求他的協助。當其他人總是遇到問題時,有位年輕的織工竟能順利地完成各項工作。其他織工問他原因,他說:「你們難道都沒注意到我常常去找國王嗎?」他們說:「對啊!但是國王那麼忙,我們認為你不應該經常去打擾他。」年輕的織工回答說:「我只是照他的吩咐去做,而且他總是十分樂意幫我。」

我們的上帝就像那位國王一樣,但遠比國王更偉大。祂滿有恩慈憐憫,甚至連我們至輕的擔憂,最微弱的細語,祂都眷顧。

— 謝葆芳

主啊,多麼奇妙!祢是創造宇宙的上帝,
竟關心我,並讓我能以禱告來到祢面前。
感謝祢是這麼地愛我!


上帝時刻關心我們的需要。



全年讀經:
創世記4-6章;馬太福音2章


靈命日糧 :或在今年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18節


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7節


家父是位牧師,每年的第一個主日,他講道的主題都是關於基督的再來,通常他都會引用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的經文。他的重點每年都一樣:「今年可能就是耶穌再來的時候,你們已經準備好了嗎?」我永遠不會忘記在6歲那年,聽他講這篇道的時候,我心裡不由自主地想著:如果祂今年真的來了,我能夠像其他人一樣被祂接到天堂嗎?

我相信爸媽一定能去天堂,而我也想和他們一樣。因此,等父親從教會回家之後,我便問他怎麼能夠確定自己可以進天堂。他翻開聖經,讀了些經節給我聽,提到我需要一位救主,並且讓我清楚地看見自己的罪。那天,我父親領我決志相信基督,接受祂成為我的救主,這讓我永遠感激父親將這些真理栽種在我心深處。

生活在這個日益混亂的世界中,想到耶穌可能今年就會再來,多麼令人充滿盼望。更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所有因信靠祂而得救贖的人,將被召聚在一起,脫離世上一切的苦難、悲傷和懼怕。而最美好的事,莫過於我們將永遠與主同住!

— 司徒喬

主啊!讓我時時謹記祢必要再來。
謝謝祢讓我們明白,我們並不是只有今生,
因為所有信靠祢的人,必將得著蒙福的永生。


也許就是今天!–馬汀·狄漢醫生



全年讀經:
創世記1-3章;馬太福音1章


靈命日糧 :遊隼之翼

讀經: 馬太福音10章27-31節


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馬太福音10章31節


在亞倫·泰寧特(Alan Tennant)的《遊隼之翼》(On the Wing)一書中,他詳細記錄了遊隼的遷徙過程。這種獵禽因著牠們的美麗、敏捷和勇猛,成為古時帝王及貴族的狩獵良伴。可惜在1950年代,因為人類大量使用殺蟲劑DDT,致使牠們的繁殖週期受到影響,導致牠們現今已名列瀕臨絕種的鳥類之一。

為了挽救這瀕臨絕種的禽鳥,泰寧特在一群遊隼身上裝了發報器,以便記錄牠們的遷徙途徑。但是當他跟駕駛員駕著輕航機跟在遊隼後頭飛行,卻常常接收不到訊號。即便他們有先進的儀器,但卻無法一直追蹤這些需要幫助的鳥兒。

看顧我們的上帝,從來不會接收不到我們的訊號,這實在太好了。事實上,耶穌說:「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麻雀]也不能掉在地上。……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馬太福音10章29-31節)

當我們面對艱難的環境,恐懼會使我們懷疑上帝是否真的了解我們的狀況。然而,耶穌的教導卻使我們得以確信:上帝不但十分在乎我們,而且祂也掌管萬有,祂永遠都會接收到我們的訊號。

— 費丹尼

父啊,在這年終之日,我將我的渴望和重擔都交給祢。
因深知祢看顧我,且能夠在我生命中成就大事。
感謝祢,我和我摯愛的人都在祢的保守中。


若上帝看顧雀鳥,豈會不看顧祂的兒女呢?



全年讀經:
瑪拉基書1-4章;啟示錄22章


靈命日糧 :得享安息

讀經: 啟示錄21章1-5節


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章28節


朋友被送進急診室,我站在他的床邊,周圍其他病人的痛苦呻吟聲讓我心生惻隱。當我為朋友及其他病人禱告時,我再次感受到人生在世的短暫。此時,吉姆·里夫斯的歌曲《這世界非我家》浮上腦海,的確,我們只是世上的客旅。

我們的世界充滿了困頓、痛苦、飢餓、罪債、貧窮、疾病以及死亡。正因為我們都必須生活在這樣的世界,所以耶穌邀請我們,祂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章28節) 。我們實在需要這樣的安息。

在我參加過的喪禮中,幾乎都會提到約翰所看見的異象「新天新地」(啟示錄21章1-5節),這的確是非常適合追思禮拜的場合。

但是我相信,這個信息對於活著的人更有意義,因為只有當我們還活著的時候,才能夠回應耶穌的邀請,得著祂的安息。唯有如此,我們方可得見記載在啟示錄中的應許:上帝會與我們同住(3節);祂會擦去我們的眼淚(4節);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4節)。

現在就接受耶穌的邀請,得著祂所賜的安息!

— 戴勞倫

天父啊,我們這一生或許十分美好,
但也可能非常艱辛。感謝聖靈時刻與我們同在,
更感謝祢讓我們將來能永遠與祢同住!


生活重擔何其難當,在主裡面必得安息。



全年讀經:
撒迦利亞書13-14章;啟示錄21章


靈命日糧 :拒絕冷漠

讀經: 尼希米記1章1-10節


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章40節


會議室充滿絢麗奪目的色彩,因為穿著印度服裝紗麗的女士們正忙碌地來回走動,準備募款活動的最後佈置。這些女士們都來自印度,現已定居美國。然而,她們仍關心著故土舊鄉。當她們知道印度一所自閉孩童的基督教學校財務出現問題時,她們便以實際行動回應。

同樣地,尼希米身為酒政,又是國王的心腹,但他並沒有因舒適的環境而對同胞漠不關心。他和那些剛從耶路撒冷來的以色列人談話,以瞭解耶路撒冷的狀況,以及當地居民的情形(尼希米記1章2節)。結果他發現「那些被擄歸回剩下的人……遭大難,受凌辱;並且耶路撒冷的城牆拆毀,城門被火焚燒」(3節)。

尼希米十分悲痛。他哀悼、禁食,並且祈禱,求上帝改變耶路撒冷的情況(4節)。於是,上帝讓尼希米能夠返回耶路撒冷,並領導重建的事工(2章1-8節)。

尼希米為百姓們完成了大事,因為他祈求全能的上帝成就非凡的事,並且全心倚靠祂。願上帝開啟我們的眼,讓我們看見身邊人們的需要。也願上帝讓我們心懷憐憫,能運用創意解決問題,成為別人的祝福。

— 謝葆芳

天父,身邊有好多人和事需要幫助,求祢讓我們
不以絕望或冷漠面對;而是將一切交託、仰望祢。


與上帝同行的人,必會顧念別人的需要。



全年讀經:
撒迦利亞書9-12章;啟示錄20章


Photo credit: John & Mel Kots / Foter / CC BY-NC-ND

靈命日糧 :庇護所

讀經: 詩篇61篇


我要投靠在祢翅膀下的隱密處!-詩篇61篇4節


溫哥華無家可歸的人在晚上有了新的庇護所。當地的慈善機構「雨城住房」(RainCity Housing),為他們設計了一種特殊的長椅。這種長椅可變成臨時庇護所,只要將椅背往上一掀就能成為頂棚,為睡在長椅上的人遮風擋雨。在夜裡,人們很容易找到這些庇護所,因為長椅會有螢光字體顯示:「這裡有一張床。」

我們需要實質的庇護所,也需要心靈的庇護所。當我們煩躁不安時,上帝就是我們心靈的庇護所。大衛王曾寫道:「我心裡發昏的時候,我要從地極求告祢,求祢領我到那比我更高的磐石」(詩篇61篇2節)。在我們壓力大、情緒不穩定時,容易受到仇敵撒但的影響,而陷入恐懼、罪惡感以及誘惑之中。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安穩的庇護。

如果藏身在上帝裡面,當撒但試圖影響我們的心思意念時,我們就能靠主勝過。正如大衛對上帝說:「因為祢作過我的避難所,作過我的堅固台,脫離仇敵。……我要投靠在祢翅膀下的隱密處!」(3-4節)

當我們不堪重負時,藉著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我們便得享平安及保護。耶穌說:「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章33節)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我極其軟弱無助,但祢是大有能力。
當我不堪重負時,求祢讓我在祢裡面,找到平安及安息。


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



全年讀經:
撒迦利亞書5-8章;啟示錄19章


靈命日糧 :潔白如雪

讀經: 以賽亞書1章18-20節;詩篇51篇7


求祢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詩篇51篇7節


美國密西根州的冬天常是刺骨的寒冷,對於這樣的天氣當地的居民都有不同感受。但如果大雪紛飛的天氣延續到三月,大部分的人早就對冰天雪地感到厭倦,甚至感嘆到底寒冬何時才會結束。

但對我來說,雪的奇特魅力總是讓我驚歎。即使門前積雪如山,怎麼也鏟不完,我對這白皚皚的雪花還是著迷不已。有一天,天空又開始飄雪,點點雪花散落在舊雪堆上面,微微閃爍著亮光。我偕同妻子出去散步,在一片銀裝素裹之中,潔白的積雪銀光閃耀,讓人沉醉不已。

聖經裡常提到雪,而且似乎都有不同的用意,例如:上帝降下雪來彰顯祂創造的大能(約伯記37章6節,38章22-23節) ;山頂上的積雪可用來灌溉乾枯的山谷。更重要的是,上帝用「雪」來比喻赦罪之恩,耶穌的福音讓我們知道如何能洗淨我們所有的罪,並讓我們的心「比雪更白」(詩篇51篇7節 ; 以賽亞書1章18節 )。

下次當你看到皚皚白雪的時候,不論是圖片或實景,都當感謝上帝賜下赦罪的恩典,並免除我們承擔罪的刑罰。因這美麗的赦罪之恩,是為所有相信救主的人而預備的。

— 白德夫

主啊,謝謝祢的赦免,讓我們從滿身罪污變得比雪更白。
求祢幫助,讓我們所接觸的所有人都能看到,
祢的寬恕為我們帶來了美好的改變。


基督一赦免我們,我們的心就潔白如初雪。



全年讀經:
撒迦利亞書1-4章;啟示錄18章


靈命日糧 :犧牲的愛

讀經: 加拉太書4章1-7節


及至時候滿足,上帝就差遣祂的兒子。-加拉太書4章4節


小說家歐·亨利(O Henry)的經典短篇故事《聖誕禮物》(The Gift of the Magi),描述了一對窮苦的年輕夫妻。聖誕將至,他們都想送對方一件特別的禮物,但因經濟困頓,只好採取比較特別的方式。他們各有一件引以自豪的東西,丈夫有一個家傳的金錶,而妻子則有一頭令人羨慕的美麗長髮。結果,丈夫賣掉他寶貝的金錶,為妻子買了一套可以插在頭髮上的精緻髮梳;而妻子卻賣了一頭秀髮,為丈夫買一條錶鍊以取代原有的破舊皮錶帶。

這個溫馨感人的小故事提醒了我們,犧牲自己就是真愛的核心價值,更是愛的至極表現,以此來形容聖誕節真是再恰當不過了。基督降生就是以犧牲為目的,祂降生是為了受死,更是要為我們捨命。故此天使告訴約瑟:「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馬太福音1章21節)

早在基督降生之前,上帝就已命定祂要將我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唯有看到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我們才能真正對馬槽裡的嬰孩心存感恩。聖誕節完全是源於基督的愛,祂為我們的犧牲,正充分表達了祂對我們的愛。

— 柯貝爾

你會用什麼方式來感謝耶穌所做的一切?
試試與人們分享你的想法。


基督信仰的基要真理:上帝認為全人類都值得祂兒子的犧牲和捨命。–威廉·巴克萊



全年讀經:
哈該書1-2章;啟示錄17章


靈命日糧 :脆弱的禮物

讀經: 路加福音2章1-7節


感謝上帝,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哥林多後書9章15節


當我們包裝易碎、易受損的禮品時,總會在包裝外面特別標示「易碎品」這三個大字,提醒大家一定要小心輕放,以免損壞裡頭的禮品。

上帝賜給我們的禮物,是最脆弱、最易損傷的禮物:小嬰孩。我們一想到耶穌降生的景象,就會聯想到聖誕卡上美麗祥和的畫面。但任何一位母親都會告訴你,事實並非如此。馬利亞極其疲憊,可能還感到憂心不安。這是她的第一個孩子,卻降生在衛生條件極差的馬廄裡,她只能將孩子「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路加福音2章7節)。

嬰孩需要無微不至的呵護。嬰孩哭泣、進食和入睡,全都仰賴別人的照顧,這是因為他們缺乏自主的能力。此外,在馬利亞的那個年代,嬰兒死亡率很高,產婦也常因生產而喪命。

為什麼上帝要讓祂的獨生子成為脆弱的嬰孩來到世上?因為耶穌必須成為人的樣式,才能救贖我們。上帝將最尊貴的禮物,以脆弱嬰兒的形式賜給我們,全是因為祂愛我們,祂甘願承擔一切的風險。今天,就讓我們為這份珍貴的禮物獻上感謝!

— 歐凱拉

親愛的主啊,祢是大有能力、全能的上帝,
我感謝祢,在二千多年前,祢願意成為小小的嬰孩。
祢為我和世人所做的一切,真是讓我驚嘆不已!


願你在一年中的每一天,都能領會聖誕的平安。



全年讀經:
西番雅書1-3章;啟示錄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