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聖誕奧祕

讀經: 提摩太前書3章14-16節


大哉,敬虔的奧祕!-提摩太前書3章16節


在狄更斯的著作《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中,男主角史古基有很多令人百思不解的神祕之處,為什麼他會如此刻薄小氣呢?是什麼原因讓他變得吝嗇自私呢?隨著劇情發展,三個聖誕幽靈帶他重踏人生旅途,謎團就逐步解開了。我們清楚看到:原來是孤獨與沮喪,讓他從一個原本活潑開朗的少年郎,變成一個視錢如命的守財奴。最後劇情結局逐漸明朗,史古基終於體會到唯有付出關懷來修復破碎的關係,才能讓他遠離內心的幽暗並重獲喜樂。

另一個更重要、更難以解釋的奧祕出現在提摩太前書3章16節,保羅說:「大哉,敬虔的奧祕!無人不以為然,就是上帝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裡。」上帝在「肉身顯現」,如此奇妙非凡!

上帝如何以肉身顯現,卻同時又能保有上帝的形象,成了人類難以解釋的聖誕奧祕。然而按著上帝高深的智慧,這是祂亙古以來的計畫。

「這位奇妙嬰孩是誰?」祂是耶穌基督,是上帝親自以肉身顯現。

— 柯貝爾

祂是基督我王,天使歌唱,牧人歡慶;
快來歡呼敬拜,馬利亞懷中聖嬰。


上帝住在我們當中,讓我們將來能與祂同住。



全年讀經:
哈巴谷書1-3章;啟示錄15章


Photo credit: Disney /

靈命日糧 :人人適用

讀經: 約翰福音3章10-21節


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章16節


我就像多數的孩子一樣喜歡過聖誕節。我會滿心期待地窺探聖誕樹下的禮物,猜想裡面是什麼玩具或遊戲盒。但隨著收到禮物都千篇一律,就不再驚喜連連了,因為往往不是襯衫,就是褲子。但去年聖誕節,孩子們送我幾雙別出心裁的襪子,豔麗的色彩與精巧的設計,讓我似乎又恢復青春。這樣的襪子也適合成年人,如標籤所示:「單一尺碼,人人適用」。

「單一尺碼,人人適用」這個流行用語,讓我想起耶穌降生的好消息,也是人人都適用的最佳聖誕禮物。正如天使最先把好消息傳給社會底層的牧羊人,之後再傳給東方博士,他們是隨著星星來朝拜聖嬰基督的社會高層。

耶穌開始傳講天國的福音之後,一位深具影響力的猶太公議會成員夜訪耶穌。在談話中,耶穌邀請「一切信祂的」人到祂那裡去。也就是說,只要單單相信並接受基督,就能得著永生(約翰福音3章16節)。

如果耶穌來只為著貧窮或弱勢的族群,或只為著權貴名流,那麼我們多數人恐怕都沒有資格領受福音。但基督來是為著我們每一個人,無論我們屬於社會哪個階層,具備什麼樣的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祂是唯一人人適用的禮物。

— 司徒喬

主啊!感謝祢,讓每個人都可以得著祢愛的禮物。
教導我們謹記祢的愛適合我們每一個人,
並以祢的愛為樂,也幫助我們將這份愛傳給他人。


為我們捨命的救主,是上帝賜給這垂死世界的禮物。



全年讀經:
那鴻書1-3章;啟示錄14章


Photo credit: brixton / Foter / CC BY-NC-ND

靈命日糧 :鼓手男孩

讀經: 路加福音21章1-4節


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路加福音21章4節


膾炙人口的聖誕歌曲《小小鼓手》(The Little Drummer Boy)是1941年寫的,原名為《聖誕鼓歌》(Carol of the Drum),全曲採用捷克的傳統曲調。當然在馬太福音1至2章和路加福音2章所記載的聖誕故事裡,並沒有提到有一個鼓手男孩,但這首頌歌的內容卻道出了敬拜的核心意義。這首詩歌的內容主要是描述一個小男孩接受了博士的邀請,同去迎接基督的降生。然而,這個小鼓手和博士們不一樣,他並沒有預備禮物。因此,他獻上他擁有的,就是擊打他手中的鼓,並且說:「我願盡心竭力為祂擊鼓。」

其實,這就是耶穌所說的敬拜,當時祂看到一個窮寡婦投了兩個小錢,祂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所投的比眾人還多,因為眾人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捐項裡;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路加福音21章3-4節)

這小男孩所擁有的僅是一面鼓,而貧窮寡婦也就只有兩個小錢,但他們敬拜的上帝,卻值得讓他們全然獻上。同樣地,這位上帝配得我們獻上所有,因祂已將一切都賜給了我們。

— 柯貝爾

我將所有獻與耶穌,甘心樂意全奉獻;
我要時常愛主靠主,天天活在主面前。


全然獻上,在主眼中雖少猶多。



全年讀經:
彌迦書6-7章;啟示錄13章


靈命日糧 :奇妙的愛

讀經: 約翰福音6章32-40節


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約翰福音6章38節


朋友戴薇恩在她丈夫過世後的第一個聖誕節,寫了一封很特別的信。信中描寫聖子耶穌來到世上時,天上可能曾經出現這樣的景象:「上帝早就知道會這樣。聖父、聖子、聖靈本是三位一體的上帝,卻願意為了我們的緣故,讓聖子離開天家。」

當耶穌教導人、醫治人的時候,祂說:「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約翰福音6章38、40節)

耶穌降生於伯利恆時,開始了祂來到這個世界的任務:因著天父上帝的慈愛,祂為我們被釘死在十架上,將我們從罪惡權勢與刑罰中拯救出來,得著真自由。

戴薇恩最後寫道:「我實在無法想像,我可以為了別人,讓那與我合而為一的摯愛離我而去。但上帝卻讓祂的獨生愛子離開祂,只為要使我能永遠與祂同住,祂面對一個比我家更空蕩蕩的天家。」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約翰福音3章16節) 。

— 麥大衛

慈愛的天父,祢的愛何等奇妙可畏。謝謝祢為了
將我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將祢的獨生愛子賜給我們。


基督的降生,將上帝帶到世上;
基督的十架,將世人帶到上帝面前。



全年讀經:
彌迦書4-5章;啟示錄12章


靈命日糧 :和平盛世

讀經: 以賽亞書9章1-7節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祂的肩頭上。-以賽亞書9章6節


沒有人付得起戰爭的代價。有個網站報導指出,目前全球有64個國家正陷於軍事衝突中。我們不知道這些戰爭何時或如何停止。我們盼望和平,但並非以犧牲公義為代價。

耶穌降生於一個看似「和平」的時代,但這和平卻是出於強硬的壓迫。所謂的「羅馬和平盛世」,不過是鏟除異己之後的產物。

在距離羅馬全盛時期的七百多年前,曾有敵人企圖侵略耶路撒冷。正當全城都籠罩在戰爭的陰霾中,上帝卻藉著以賽亞清楚地宣告說:「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祂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以賽亞書9章2、6-7節)。馬太福音告訴我們嬰孩耶穌的降生,成就了先知以賽亞的預言(馬太福音1章22-23節 ;以賽亞書7章14節 )。

我們尊崇馬槽裡的小嬰孩,那看似脆弱的嬰孩卻是全能的主,更是「萬軍的統帥」(以賽亞書13章13節,現代中文譯本)。將來有一天,祂「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祂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9章7節)。唯有和平之君掌權做王,我們才能享有真正的和平盛世。

— 葛庭墨

親愛的天父,我們何等感恩。祢賜下獨生愛子,
因祂從死裡復活,使我們與祢和好。我們感謝祢,
因祂將以和平與公義掌管世界。


上帝的羔羊也是猶大的獅子。



全年讀經:
彌迦書1-3章;啟示錄11章


靈命日糧 :聖誕鐘聲

讀經: 路加福音2章8-14節


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加福音2章11節


在1861年夏天,詩人亨利·郎費羅的妻子法蘭絲不幸在火災中喪生。沒有妻子陪伴的第一個聖誕節,他在日記上寫著:「這個假期讓我感到難以言喻的悲傷!」隔年並沒有好轉,他寫道:「孩子們說:『聖誕快樂』,我卻一點也不快樂。」

1863年,美國內戰持續膠著,郎費羅的兒子不顧他的反對而執意參戰,結果身受重傷。那年的聖誕節,教堂鐘聲宣告另一個痛苦的聖誕節到來時,郎費羅拿起筆寫了《聖誕鐘聲》(I Heard the Bells on Christmas Day)。

這首詩一開始是歡愉和抒情的,但之後轉為悲傷。第4節描述的暴力畫面與聖誕平安頌歌相違,例如:「殘酷」的黑色大砲「隆隆作響」,似乎嘲諷聖誕和平的信息。在第5節和第6節,郎費羅更是傷感至極,他寫道:「彷彿地震撕裂了大地的心臟」,他似乎要放棄希望了,沮喪地說:「失望中我低頭慨嘆:『這個世上沒有平安。』」

然而,在那悲傷陰鬱的聖誕節中,郎費羅聽到了無法抑止的盼望之聲。於是,他寫下了第7節:

鐘聲愈加深沉響亮:「上帝沒睡著,也沒死亡!謬誤將落敗,正義必長存;地上平安,世人蒙恩!」

即使郎費羅親身經歷戰爭肆虐,以及失去親人的刻骨傷痛,但這些都不能攔阻聖誕佳音:彌賽亞已經降生!祂應許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啟示錄21章5節)

— 葛庭墨


以馬內利──上帝與我們同在!



全年讀經:
約拿書1-4章;啟示錄10章


靈命日糧 :黑暗中的同在

讀經: 詩篇139篇7-12節


黑夜卻如白晝發亮。黑暗和光明,在祢看都是一樣。-詩篇139篇12節


我們的白色小獵犬蜷曲地睡在我的床腳邊,那是牠睡了十三年的老地方。

牠通常是不吵不鬧地安靜睡覺,但最近牠常在半夜用腳爪輕輕地碰觸我們。起初我們以為牠是要外出,我們也會配合牠,但後來卻發覺牠只是確認我們是否在牠附近。現在牠近乎全聾和半盲,在黑暗中既看不見我們的動作,也聽不到我們發出的聲響。因此,當牠感到不安,牠就自然而然地需要確認一下。這時,我只要伸手拍拍牠的頭,讓牠確實地知道我就在那裡,牠就能安心地轉個身,繼續睡覺。

大衛問上帝:「我往哪裡逃躲避祢的面?」(詩篇139篇7節) 之後,大衛得到極大的安慰,他說:「我若……飛到海極居住;就是在那裡,祢的手必引導我。……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祢不見……。」(9-12節)

你正在黑暗中迷航嗎?或是感到憂傷、恐懼、罪疚、懷疑或失望?還是逐漸對上帝失去信心?對上帝而言,黑暗絕不能遮蔽祂。雖是肉眼無法看見,但祂確實近在咫尺。祂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來書13章5節) 。現在就向祂求助,祂就在你身邊。

— 羅大衛

親愛主,祢應許總不撇下、也不丟棄我們。
雖知祢話語信實,我們卻仍易於陷在困境而看不見祢。
當眼前一片黑暗濛濛時,助我轉眼仰望祢。


上帝的同在驅散黑暗憂懼。



全年讀經:
俄巴底亞書;啟示錄9章


靈命日糧 :聖誕的安息

讀經: 馬太福音11章28節-12章8節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馬太福音11章28節


少年時期,我為了賺零用錢而去送早報。每天,我都必須在凌晨三點鐘起床,並在早上六點鐘之前,將140份報紙送達客戶家裡,一個星期七天都是如此。

但是,每年有一天是例外。在聖誕節前夕,我會提早把聖誕節的早報送出去。也就是說,一年當中就只有聖誕節這一天早晨,我才能像其他人一樣,享受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過了這麼多年,我越來越喜歡過聖誕節,理由不勝枚舉。但在派早報的那段日子裡,我最喜歡聖誕節的原因是,我不必像其他的日子摸黑早起,這天乃是我可以安心睡覺和休息的日子。

那時,我並不完全瞭解聖誕節帶來真正安息的含意。原來基督來到世間,能使那些在律法下勞苦、擔重擔,卻永遠無法達到律法標準的人,可以藉著基督賜下的赦罪之恩得到安息。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章28節)

在這個世上,我們有太多難以獨自承擔的重擔,但基督來到世上,讓我們可以和祂建立關係,使我們可以脫離勞苦,得到安息。

— 柯貝爾

你有什麼重擔需要主為你擔當?
今日就開口向祂懇求吧!


藏身主懷,心得安息。



全年讀經:
阿摩司書7-9章;啟示錄8章


靈命日糧 :祂名為聖

讀經: 出埃及記20章1-7節


不可妄稱耶和華你上帝的名。-出埃及記20章7節


某天下午,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屬靈導師和我討論「妄稱上帝的名」。在十誡中的第三誡提到:「不可妄稱耶和華你上帝的名」(出埃及記20章7節) 。我們可能認為「妄稱上帝的名」是指隨便以上帝的名發誓,或是以輕率、不尊敬的態度提到上帝的名。但我的導師卻不願放過教導我的機會,他要我更深地思考其他會褻瀆上帝之名的行為。

當我拒絕別人的忠告,並且說:「是上帝吩咐我要這麼做。」然而,實則俯就私意,就是妄稱上帝的名。

若我斷章取義地引用經文,僅是為了支持我個人的理念,則是濫用上帝的名。

若我未經仔細地查考就引用經文,開始教導、寫作或是與人談論,也是妄稱祂的名。

牧師兼作家約翰·派博也曾對此提出他的看法:「這個基本概念是『不空談其名』……不輕看上帝的全能和榮耀,不讓祂的名字成為空泛的稱呼。」他還說:「當我們提到上帝卻言中無物,就是妄稱祂的名。」

這位朋友鼓勵我尊崇主名,並且更用心、仔細、完全正確地引用經文。畢竟,少一份用心,就可能會羞辱祂的名。

— 紀藍迪

親愛天父,助我尊崇祢的名。
一言一行,都能榮耀祢聖名。


當尊崇上帝聖名。



全年讀經:
阿摩司書4-6章;啟示錄7章


靈命日糧 :態度更重要

讀經: 民數記4章17-32節


派他們各人所當辦的、所當抬的。-民數記4章19節


我與朋友查理在神學院就讀時,也同時在一間家具店打工。我們會和一位室內設計師一起送家具給顧客。當室內設計師與訂購家具的客戶交談時,我們則負責將家具從貨車抬到客戶家裡。有時,我們必須扛著沉重的家具,爬上好幾層樓才進到公寓裡,這時,我和查理總是盼望和那名室內設計師互換工作。

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四十年期間,祭司利未支派的哥轄、革順和米拉利這三個宗族,被指定負責搬運會幕(帳幕)的事。他們將帳篷架起來,擺好會幕裡所有的器具,過後又拆下來,抬到下一站,再重新把帳篷架起來,如此周而復始。他們的工作就是抬所指定的器具(參閱民數記4章32節)。

我不知道這些搬運聖物的「管理人員」曾否妒嫉那些在聖所獻燔祭、獻馨香、使用聖物的「聖職人員」(4-5、15節)。因為那份工作看起來更輕鬆、更有聲望。但是,這兩份工作都同樣重要,都是上帝所指定的。

許多時候,我們無法選擇工作,但卻可以選擇以怎樣的態度來進行所指定的工作。我們如何完成上帝所指派的工作,顯示出我們服事上帝的心。

— 麥大衛

親愛的天父,每日的工作都看似微不足道。
求祢開我的眼,讓我看見承擔任務的重要性,
使我改變心境,藉我的工作態度來尊崇主名。


只要為上帝而做,卑微的事也是聖工。



全年讀經:
阿摩司書1-3章;啟示錄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