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上好的福分

讀經: 路加福音10章38-42節


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祂的道。-路加福音10章39節


在一次教會的崇拜中,我看到前幾排有一個小嬰孩。他從父親的肩上探頭張望,眼中充滿了好奇。他會對著人咧嘴而笑,會流口水,或者咬著他自己胖胖的手指頭,卻找不到自己的大拇指。當我一直留意那個可愛的小嬰孩時,牧師的聲音好像就越來越遠了。

各式各樣的事物都可以令人分心。對馬大來說,烹飪和清理令她分心,她忙於招待基督,而不是聆聽祂的話語、與祂交談。馬利亞則選擇專一,「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祂的道」 (路加福音10章39節) 。當馬大發牢騷,抱怨馬利亞不來幫忙她的時候,耶穌說:「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 (42節)

耶穌的話提醒我們,比起一切或許能暫時吸引我們注意力的美好事物,我們與祂的關係更重要。有人曾說,美好事物可能會讓我們忽略了至好的事物。對耶穌的跟隨者來說,今生上好的福分,就是認識祂並與祂同行。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你覺得讓馬大分心的是什麼?是她想周到地招待眾人?還是她忌妒她的妹妹?哪種態度會令你不把耶穌擺在首位?

主啊,教導我,讓我能認識祢,以至能愛祢勝過一切。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8-29章;約翰福音17章


靈命日糧:向前邁進!

讀經: 使徒行傳9章1-9節


主啊,我當作什麼?-使徒行傳22章10節


在1944年的6月6日,法國諾曼第猶他海灘的一個炸彈坑中,有三位美國軍官蜷縮在那裡。他們被潮水帶到了沙灘上一個錯誤的位置,在這個情況下,三人做了個決定:「我們就從這裡發動戰爭!」他們面對艱難的處境,仍向前邁進。

掃羅在往大馬士革的路上遇見耶穌之後,發現自己身處困境,他需要作出決定(使徒行傳9章1-20節) 。他意識到自己生命的位置和方向都是錯的,他先前的生活都是徒勞無益。這時他要重新出發,繼續向前很不容易,他需要做的事情是既艱辛又難受,或許他還得面對那些被他拆散的基督徒家庭,但他沒有退縮,他回應主說:「主啊,我當作什麼?」(22章10節)

我們時常發現自己處在意想不到的處境,是從未計畫,或不想去的地方。我們可能債台高築、受身體障礙的限制,或在罪惡後果的重壓下受苦。但不論今天基督是在牢房或宮殿找到我們,不論我們是心靈破碎且一無所有,還是深陷在自己的私慾中,聖經告訴我們要留心保羅的建議,即忘記背後,努力奔向基督(腓立比書3章13-14節) 。過去的事不能阻擋我們與主同行,向前邁進。

— Randy Kilgore

你是否被你的過去所困?你是否已遠離了基督?或者從未認識祂?即使你曾嘗試過、失敗過,今天就是與基督重新開始的一天!

重新開始,絕不會太遲。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5-27章;約翰福音16章


靈命日糧:我們所行

讀經: 腓立比書3章7-17節


我只有一件事……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立比書3章13-14節


當普立茲獎得主,美國著名影評家羅傑·艾伯特逝世時,一位同是影評人的記者如此描寫他:「不論他有多少惡名、榮譽、知名度,或是無數獨家專訪、與電影界巨星會面,艾伯特從未忘記我們職責中的本質──評論電影。而他的影評總是熱情洋溢且深具智慧。」

使徒保羅也從未忘記上帝所給他的身分和使命的核心。他對基督總是那麼專一,充滿熱忱。不管是在雅典與哲學家們辯論,在地中海經歷船難,或是被羅馬士兵監禁在獄中時,他都專一於他的呼召,就是「認識基督,曉得祂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祂一同受苦」,並傳揚基督的福音(腓立比書3章10節) 。

保羅在獄中時,寫信給腓立比教會說:「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3章13-14節) 。無論保羅的處境怎樣,他都持守作耶穌門徒的呼召,向著標竿直跑。

願我們永遠記得我們蒙召成為耶穌的跟隨者,以及這個身分和使命的核心。

— David C. McCasland

天父啊,幫助我無論身處何方,都能以我所有、盡我所能,甘心服事祢。

保羅熱心追求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他與耶穌基督的關係。
─章伯斯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3-24章;約翰福音15章


Photo credit: warein.holgado / Photo / CC BY-NC-SA

靈命日糧:父與我同在

讀經: 馬可福音14章32-50節


你們要分散,各歸自己的地方去,留下我獨自一人;其實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約翰福音16章32節


有一位朋友因為感到寂寞孤單,便在她的「臉書」貼了這一段話:「我不是因為沒有朋友而感到寂寞,相反地,我有很多朋友。我知道有人可以抱緊我、安慰我、跟我說話、關心我、想念我。但他們無法每時每刻、永永遠遠在我身邊。」

耶穌能體會那種孤單的感覺。我想祂在世上服事的那段日子,祂從痲瘋病人的眼裡、瞎子的聲音裡,看見和聽見他們的孤單。但最重要的,當祂被親密的朋友離棄時,必定深刻體會到這種感覺(馬可福音14章50節) 。

然而,當主耶穌預言門徒會離棄祂時,也宣告自己堅信天父必與祂同在。祂告訴門徒說:「[你們]留下我獨自一人;其實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約翰福音16章32節) 。耶穌說這些話之後不久,便為我們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讓你我能與上帝恢復關係,成為祂家中的一分子。

每個人都會經歷孤單的時刻,但耶穌幫助我們明白天父永遠與我們同在。永活的上帝無所不在,惟有祂能每時每刻、永永遠遠在我們身邊。

— Poh Fang Chia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應許對我永遠不離不棄。在我孤單時,求祢幫助我記得,祢永遠在我的身旁。

若你認識耶穌,就永遠不會孤單。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1-22章;約翰福音14章


靈命日糧:合而為一

讀經: 以弗所書2章10-22節


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以弗所書2章10節


那些明明是廢棄的木料,對查爾斯來說卻不是如此。他從廢棄已久的玉米倉裡找了些老舊木材,並畫了一個草圖。接著,他砍了一些自家的橡樹和白楊樹,用他爺爺的斧頭費力地將樹木砍成木塊,再將新的和舊的木材組合在一起。

今天在美國田納西州的山脊上,查爾斯夫婦所建造的美麗木屋就在樹林間。木屋的一部分是旅館,另一部分則是收藏傳家寶的博物館。這棟佇立在樹林間的建築物,展現了查爾斯的遠見、技巧和耐心。

保羅寫信給以弗所教會,告訴這些外邦信徒,耶穌是如何使猶太人與外邦人合而為一,讓兩者在祂裡面成為一個新人。保羅在以弗所書2章13節寫道:「你們從前遠離上帝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祂的血,已經得親近了。」而這新的人「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各房靠祂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以弗所書2章20-21節)。

這項工作一直持續到今天。上帝使用我們破碎的生命,與其他破碎但得救的人們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耐心地磨平我們的稜角。你知道的,上帝是多麼愛祂手中的工作。

— Tim Gustafson

主啊,每當想起祢的愛,我們都感激不盡。求祢時時提醒我們,祢已讓我們這些信徒彼此合而為一,成為主內的肢體,作為祢的教會。

我們的稜角必須被磨平,才能活出基督的樣式。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9-20章;約翰福音13章21-38節


靈命日糧:覺得渺小?

讀經: 詩篇139篇7-16節


我要稱謝祢,因我受造奇妙可畏。-詩篇139篇14節


在宇宙間微不足道的太陽系中,有一顆小星球住了七十億人,而你我只不過是其中之一。事實上,在上帝所創造的數百萬天體中,我們的地球僅是極其微小的一個小藍點。在宇宙這塊巨大畫布上,我們美麗且雄偉的地球看起來只是微塵般的一小點。

這樣的想法會使我們覺得自己極其渺小、微不足道。然而,上帝的話語所表明的卻恰好相反。這位「用手心量諸水」(以賽亞書40章12節) 的偉大上帝已經告訴我們,在這個星球上的每個人都極為重要,因為我們是按著祂的形象所造的。

舉例來說,祂創造萬物給我們享用(提摩太前書6章17節) 。而且凡接受耶穌為救主的人,上帝已賦予他們生命的意義(以弗所書2章10節) 。再者,儘管這世界廣闊無垠,上帝仍時刻關心我們每一個人。詩篇139篇告訴我們,上帝知道我們的心思意念。我們無法躲避祂,在我們出生之前,祂已計畫好我們存在這世上的目的。

創造宇宙的上帝是如此看重我們,我們再也無須感到渺小!

— Dave Branon

主啊,浩瀚無垠的天空,讓我看到了祢的無窮大能,然而祢卻從天上眷顧我,祢了解我、愛我和關心我。謝謝祢如此重視我。

創造宇宙的上帝,正是那位愛你的上帝。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7-18章;約翰福音13章1-20節


靈命日糧:黑暗中的光

讀經: 約翰福音12章42-50節


我到世上來,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裡。-約翰福音12章46節


祕魯是一個多山的國家,有許多洞穴,在我到祕魯旅行的那段期間,我到其中一個洞穴觀光。導遊告訴我們,這洞穴的探索工程已經超過15公里,而且還在不斷地延伸。走入洞穴,我們看到神祕的蝙蝠,晝伏夜出的鳥兒,以及有趣的岩層。但沒多久,黑漆漆的洞穴使人變得不安,甚至覺得快要窒息。直到我們回到地面,重見天日,我才大大地鬆了一
口氣。

這次的經歷提醒了我,黑暗給人帶來沉重的壓迫感,體會到我們是多麼需要光。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被罪惡籠罩、四面黑暗、與造物主為敵的世界。我們需要真光──耶穌。耶穌來為要復興所有受造物,包括人類,祂是這世界的光 (約翰福音8章12節) 。祂說:「我到世上來,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裡。」 (約翰福音12章46節)

在耶穌裡,這真光不僅讓我們得到救贖,而且只有祂的光,才能在黑暗的墮落世界中引領我們,因為祂是唯一的真光。

— Bill Crowder

你在何處看見上帝的光彰顯在這破碎的世界裡?你如何把上帝的光與他人分享?

我們若走在光明中,就不會在黑暗中跌倒。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5-16章;約翰福音12章27-50節


靈命日糧:指責他人

讀經: 利未記16章5-22節


次日,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裡,就說:「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1章29節


在許多事上我因為犯了錯,所以自然會被人責怪。我的錯誤、失敗和無能,讓朋友和家人(也許還有陌生人)感到傷心、焦慮,甚至帶來不便。當然,我也曾因為那些錯不在我的事情,或我無法掌控的事情被責怪。

反過來說,我也曾責怪別人。我心想,如果對方可以做得好一點,就不會害我陷入這樣的困境。責怪他人並沒有好處。因為不論是誰的錯,試圖讓別人承擔罪責,都會浪費許多時間和精力。

對於被人責怪的課題,耶穌為我們提供一個更好的方法。即使祂無可指責,祂依然背負並除去世人的罪孽(約翰福音1章29節) 。我們常將耶穌比喻為獻祭所用的羊羔,但其實祂也是那位代罪羔羊,為世上一切的罪惡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利未記16章10節) 。

一旦我們承認自己的罪,接受上帝為個人的救主,且讓祂除去我們的罪孽,我們就不須再背負沉重的罪債。那麼,我們犯錯時可以不用再責怪別人,我們也不用再成為別人的代罪羔羊,因為耶穌已擔當了我們的罪。

感謝耶穌,因祂的救贖,我們可以停止指責他人。

— Julie Ackerman Link

主啊,求祢幫助我在犯錯時能在祢面前坦承認罪,而非責怪他人。謝謝祢擔當我的罪,並為此付上代價。

坦承自己的罪能帶來寬恕。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3-14章;約翰福音12章1-26節


Photo credit: devils rancher / Foter / CC BY-NC

靈命日糧:奇妙的恩典

讀經: 約翰福音11章32-44節


耶穌哭了。-約翰福音11章35節


老朋友的母親過世時,我打了通電話給他。他的母親和我的母親是好友,但如今她們倆都過世了。當我和這位老朋友通話時,我們的對話很容易受情緒牽動,先是因著他母親的離開而難過流淚,當我們回憶起她是一位有趣又有愛心的人時,卻又淚中帶笑。

我們許多人都曾經歷悲喜交替的情緒,上一刻還在哭泣,但下一刻卻破涕為笑。不論是悲傷或喜樂,我們都能透過哭和笑來抒發內心的情緒,這真是一份奇妙的恩典。

由於我們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創世記1章26節) ,而幽默感幾乎存在於每種文化裡,因此我猜想耶穌可能也有幽默感。但是我們知道祂也了解失去摯愛的痛苦。當耶穌的朋友拉撒路死了,祂看見馬利亞哭,祂就「心裡悲歎,又甚憂愁」。之後,祂也哭了(約翰福音11章33-35節) 。

我們能透過眼淚來表達情緒,這是上帝所賜的恩典,而且祂還記錄著我們的每一滴眼淚。詩篇56篇8節說:「我幾次流離,祢都記數。求祢把我眼淚裝在祢的皮袋裡,這不都記在祢冊子上嗎?」然而上帝應許我們,有一天祂「必擦去……一切的眼淚」(啟示錄7章17節) 。

— Cindy Hess Kasper

主啊,是祢讓我們能夠歡笑、哭泣、渴望、愛,也能思念那些離世的人。求祢幫助我們能更勇敢地去愛人,並且信靠祢的良善以及祢復活的應許。

慈愛的天父洗淨了我們的罪,也將擦去我們的眼淚。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0-12章;約翰福音11章30-57節


Photo credit: jinterwas / Foter / CC BY

靈命日糧:行事奧妙

讀經: 約伯記40章1-14節


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以賽亞書55章9節


當我的兒子開始上中文課時,他第一堂課帶回來的作業讓我覺得很新奇。身為一位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我不明白人們如何從這些文字中知道它的發音。對我來說,這個語言看起來非常複雜,幾乎無法理解。

有時,當我想到上帝的行事方法時,我也會有同樣的困惑。我知道祂曾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以賽亞書55章8節) 。但在某些事上,我還是覺得我可以理解為何上帝允許這些事情發生。這是因為我常常閱讀祂的話語,且有聖靈住在我裡面。

當我認為自己有權知道上帝的行事方法時,我再次俯伏在上帝面前,謙卑下來。因為我記得約伯所承受的痛苦並沒有獲得解釋(約伯記1章5,8節) ,他努力想要了解這一切,但上帝卻問他:「強辯的豈可與全能者爭論嗎?」(40章2節) 約伯羞愧地回答:「我用什麼回答你呢?只好用手摀口」(4節) 。約伯在偉大的上帝面前沉默不語。

雖然上帝的作為有時看起來奧妙又深不可測,但是祂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因此我們可以全然信靠祂。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天父,即使不明白事情為何會發生,幫助我仍然信靠祢。求祢安慰我的心,讓我記得祢的良善和慈愛。

上帝掌管萬事,我們能放心將一切交託給祂。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7-9章;約翰福音11章1-2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