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你是誰?

讀經: 馬太福音21章1-11節


耶穌既進了耶路撒冷,合城都驚動了,說:「這是誰?」-馬太福音21章10節


我們不時從報章看到,有些人自認為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時,就會覺得被冒犯,甚至咆哮:「你知道我是誰嗎?」這也提醒我們一件事實:「如果你必須告訴別人你是誰,那你就不是自己認為的那樣顯赫。」但我們在耶穌身上所看到的卻截然不同,即使祂在世上的最後那段日子,也沒有這種傲慢及妄自尊大的態度。

在被釘十架的前一週,耶穌在群眾的歡呼讚美聲中進到耶路撒冷,引起了全城的轟動(馬太福音21章7-9節) 。當城裡的其他人問道:「這是誰?」群眾回答說:「這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穌」(馬太福音21章10-11節) 。耶穌沒有宣告祂所擁有的特權,而是順服天父的旨意,謙卑地為我們捨棄自己的生命。

耶穌所說的話以及祂所做的事理當得到尊重。但耶穌不像一些沒有安全感的掌權者,祂從不要求別人尊重祂。在祂承受最大痛苦的那幾個小時裡,看起來似乎是最軟弱、最挫敗之際,祂的身分以及使命卻帶給祂能力,度過那最黑暗的時刻。祂為我們的罪受死,使我們能住在祂的愛裡。

今天,祂配得我們一生跟隨、全心擺上。但我們真的知道祂是誰嗎?—麥大衛

主,祢的謙卑、能力和大愛讓我敬畏。我因心中的妄自尊大而深感羞愧。願我的心因認識祢而改變,從自我中心變成謙卑捨己,效法祢在世上的樣式。

一旦你遇見耶穌,你必定會有所改變。



全年讀經:
士師記7-8章;路加福音5章1-16節


靈命日糧:路標

讀經: 以賽亞書53章4-12節


他們扎了我的手、我的腳⋯⋯他們分我的外衣,為我的裡衣拈鬮。-詩篇22篇16-18節


最近幾年,我居住在北密西根州的女兒,對當地原住民的歷史十分著迷。有個夏天我去她家小住,一天下午,她帶我去看一條路,道路兩旁的樹木都長得奇形怪狀,有個牌子寫著「路標樹」。她向我解釋,據說很久以前,原住民把小樹的樹枝折彎,來指向某一個目的地,而後來這些樹就以如此特殊的形狀生長。

舊約聖經也有相同的作用,其中有許多的誡命及教導,是為了引導我們的心轉向上帝,活出祂所喜悅的樣式,十誡就是很好的例子。除此之外,舊約的先知也指出了彌賽亞將會到來。在耶穌還未降世的幾千年前,舊約的先知就提到了耶穌的出生地──伯利恆(參閱彌迦書5章2節和馬太福音2章1-6節) 。他們將耶穌在十字架上受死的情況描述得特別詳細。(參閱詩篇22篇14-18節和約翰福音19章23-24節) 此外,以賽亞書53章1-12節更指出耶穌將要受死,因為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6節) (參閱路加福音23章33節) 。

幾千年前,舊約的先知就指出上帝的兒子就是耶穌,祂要「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以賽亞書53章4節) ,祂是生命的道路。—凱辛蒂

主啊,謝謝祢帶來拯救的信息。耶穌,祢是道路、真理及生命。謝謝祢為我捨命。我愛祢。

耶穌為我們犧牲生命。



全年讀經:
士師記4-6章;路加福音4章31-44節


Photo credit: moranalefay / Foter / CC BY-NC-SA

靈命日糧:音效師

讀經: 約翰福音16章7-15節


連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哥林多後書11章14節


嘎吱、嘎吱!呼呼!在早期的電影裡,音效師需要配合故事的情節,製造出各種聲音效果。例如:擠壓裝著玉米粉的皮革包,製造出皮鞋踩在雪地裡的嘎吱聲;拍打手套,發出如同鳥兒拍翅的聲音;或是揮動樹枝,弄出颼颼的風聲。音效師為了讓聲音聽起來更逼真,都會運用巧思來仿製各種聲音。

聲音可以仿製,各種的信息也可以仿製。撒但最常用的其中一個伎倆便是仿製信息,危害我們的屬靈生命。在哥林多後書11章13-14節,保羅提出這樣的警告:「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詭詐,裝作基督使徒的模樣。 這也不足為怪,因為連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保羅要提醒我們,假教師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不再專注於耶穌基督以及祂的救恩。

當耶穌談到聖靈居住在我們裡面的目的時,祂說:「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祂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約翰福音16章13節) 。有聖靈的幫助與引導,我們可以在這充滿仿製品、假信息的世界裡,找到帶給人平安的真理。—柯貝爾

聖靈,我們需要祢幫助我們辨明真理。我們常容易被人誤導,甚至是被自己的心所欺騙。讓我們能敞開心向祢學習,使我們不至走迷。

聖靈是常伴我們左右的導師。



全年讀經:
士師記1-3章;路加福音4章1-30節


Photo credit: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 Foter / CC BY

靈命日糧:堅定的選擇

讀經: 約書亞記24章15-24節


我們定要事奉耶和華!-約書亞記24章21節


我父親在信主之前很看重祖先祭拜,然而,他在九十歲高齡,接近人生終點的時候,卻說了一段很不尋常的話:「我死後,除了教會的安排,其他人不要做任何事情。不要占卜、不要祭品,也不要任何祭拜儀式。我的生命已交在耶穌基督的手裡,我死後也是這樣!」

父親在年老時,接受了耶穌成為他個人的救主,並決心跟隨基督。他的同輩朋友取笑他說:「哎唷,看你這把年紀了,還去什麼教會啊!」但我父親卻明確地表示要跟隨並敬拜這位真神,絕不動搖,就如約書亞所帶領的以色列人一樣。

約書亞對以色列人說:「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約書亞記24章15節) 。那時,百姓明確地表示,決心選擇事奉上帝。後來約書亞警告他們說事奉上帝可能需要付上代價(約書亞記24章19-20節) ,他們仍定意要跟隨耶和華,並謹記祂的拯救、供應及保護(約書亞記24章16-17,21節) 。

然而,這堅定的選擇需要以堅定的行動來回應。約書亞切切地提醒他們,「除掉……外邦神,專心歸向耶和華」(約書亞記24章23節) 。你是否已選擇要為上帝而活呢?—戴勞倫

主啊,求祢教導我明白選擇跟隨祢的意義。讓我的言語、行為和態度,都能流露我心中對祢的愛。祢是至高的主,全然配得我們的讚美與服事。

堅定的選擇需要付諸堅定的行動。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22-24章;路加福音3章


Photo credit: elaine faith / Foter / CC BY-NC

靈命日糧:上帝完美的時間

讀經: 路加福音2章36-40節


她⋯⋯將孩子的事對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說。-路加福音2章38節


我不時會去探望兩位年紀老邁的女士。其中一位的財務無憂,身體也相當健康,住在自己的房子裡。但見面時,她總是能挑出一些負面的事情來說;另外一位女士,因為關節炎而行動不便,而且有些健忘,住的地方也簡陋。面對到她小公寓的訪客,她的第一句話必定是:「上帝是如此恩待我。」為了避免忘記重要的事項,她用一塊記事板把它們記錄下來。我上次去探訪她,在幫她拿記事板時,看到她在前一天寫著:「明天有午餐約會!棒極了!又是另一個快樂的日子。」

亞拿是耶穌降生時代的女先知,她的一生坎坷(路加福音2章36-37節) 。她很年輕就守寡,可能也沒有兒女;她也許覺得人生沒有目標,生活窮困無依。但是,她將目光放在上帝的身上,全心事奉祂。她一邊盼望彌賽亞的到來,一邊不停歇地服事上帝,她禱告、禁食,並將從上帝而來的知識教導人們。

她到八十幾歲的時候,終於見到了嬰孩彌賽亞躺在祂年輕母親的臂彎裡。亞拿的耐心等候終於得到回報。她讚美上帝,心中充滿喜樂,並將這大好消息傳給眾人。—史梅恩

主啊!我不願再做一個愛抱怨的人,我要成為充滿感恩的人,無論是對祢或對他人。按照祢的時間所賜下的一切,我都欣然接受,今天就教導我如何開始這樣的生活。

上帝計畫我不知,警醒度過每一日,
耐心等候祂時間,因祂安排無瑕疵。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9-21章;路加福音2章25-52節


靈命日糧:全然信靠

讀經: 詩篇56篇


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祢。-詩篇56篇3節


當我們的孩子還小的時候,帶他們到診所絕對不會無聊。因為候診室裡放滿了孩子的玩具,以及我可以讀給他們聽的兒童刊物,所以在等候的時間,孩子們不會有任何問題。但是,到了看診的時間,我抱著他們走向醫生的診間時,情況就不同了。看到護士拿著針筒準備注射的那一瞬間,孩子們的笑臉立刻充滿了恐懼。護士越是靠近,他們越是用力地抱著我的脖子。他們緊抓住我,覺得這樣比較安全,或許是希望我能讓他們不用打針;其實他們並不明白打針是為了他們好。

在這墮落的世界裡,我們有時也會從平靜安穩的生活,進入令人痛苦的困境中。在面對困境時,關鍵的問題是:「我會有什麼反應呢?」我們會害怕恐懼,懷疑上帝為何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的身上?或是在困境中,仍相信上帝雖然讓我們經歷痛苦,卻是為了我們好呢?我們當時時謹記詩篇作者所寫的:「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祢。」(詩篇56篇3節)

像我的孩子們一樣,我們越是經歷苦難,就越是要緊緊抱住上帝的脖子。當信靠祂,因祂的愛永不止息!—司徒喬

主啊,求祢幫助我!教導我在困境中全然信靠祢。讓我不忘記祢時刻與我同在,並以祢慈愛的雙臂,緊緊地擁抱我。

緊抓住慈愛天父,祂是你唯一的盼望。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6-18章;路加福音2章1-24節


Photo credit: blinzelblinzel / Foter / CC BY-NC-SA

靈命日糧:為光作見證

讀經: 約翰福音1章1-9節


這人來,為要作見證,就是為光作見證。-約翰福音1章7節


挪威的留坎(Rjukan)是一個溫馨安逸的小鎮。然而,因為這個小鎮坐落在高斯塔頂峰(Gaustatoppen)的山谷中,每年約有半年的時間照射不到陽光,因此冬天是漫長且黑暗的。多年前,居民們就已經計畫在山頂放置多面鏡子以反射陽光,但一直無法落實。直到2005年,一位當地藝術家展開了「鏡子計畫」,他召集人才,集思廣益,努力實現這個計畫。經過八年的努力,計畫終於得以實現。在2013年10月,山頂上的三面巨型鏡子將陽光反射到小鎮,鎮民們湧至鎮上廣場,享受折射下來的溫暖陽光。

就屬靈層面而言,世上許多地方就像留坎鎮一樣,困境有如高山阻擋了耶穌的光照射進來。但上帝卻巧妙地讓祂的子民像鏡子一樣反射出耶穌的光。其中一個人就是施洗約翰,他來就是「為光作見證」,這光就是耶穌基督,祂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約翰福音1章7節;路加福音1章79節) 。

陽光是使心情愉快及身體健康的要素;同樣地,耶穌之光也是使屬靈生命健康的要素。感謝主,每一位基督徒都能夠反射耶穌的光,照亮黑暗中的人。—林茱莉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今天就讓我向身邊的人反射祢的光芒。願我的言行能見證祢的光和真理,讓世人因此看見祢是多麼奇妙。


在黑暗中的人需要耶穌的真光。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3-15章;路加福音1章57-80節


Photo credit: rishibando / Foter / CC BY-NC

靈命日糧:信仰大家庭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6-14節


你們是我們所疼愛的。-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8節


在1980年代,我們教會有個關係密切的單身大家庭,其中包括喪偶或離婚的人。若有人搬家,他們會幫忙整理行李、搬運傢俱和預備食物。因為共同的信仰和友情的激勵,他們一直維繫親密的關係,生日或假日變得不再孤單。今天,這個三十年前因逆境而凝聚在一起的大家庭仍然活躍,繼續支持著許多個人和家庭。

保羅寫信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描繪了生活在上帝大家庭裡的美好情誼。「只在你們中間存心溫柔,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7節) 。「弟兄[姐妹]們,你們記念我們的辛苦勞碌……免得叫你們一人受累」(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9節) 。「我們怎樣勸勉你們,安慰你們,囑咐你們各人,好像父親待自己的兒女一樣」(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11節) 。保羅和他的同工向「所疼愛的」(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8節) 信徒們分享福音、同甘共苦,情同父母和兄弟姐妹。

在上帝的信仰大家庭裡,祂賜給我們父親、母親、兄弟和姐妹。若我們在祂的恩典和慈愛裡彼此相愛,祂必賜給我們喜樂的生命。—麥大衛

天父,我知道祢要我們彼此服事。請賜我一顆敞開的心,願意接受別人的關懷。讓我在有需要時會開口向人求助,而當別人需要幫助時,我能甘心樂意地付出。

上帝愛你也愛我,讓我們彼此相愛吧!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0-12章;路加福音1章39-56節


靈命日糧:公義與慈愛

讀經: 那鴻書1章1-9節


耶和華本為善,在患難的日子為人的保障。-那鴻書1章7節


當被告站在法官面前等候審判時,法庭的判決便決定了他的未來。若被告原本無罪,法庭就是他的避難所,使他不被定罪;但若被告有罪,他將會受到應有的刑罰。

在那鴻書裡,我們看到上帝既是避難所又是審判者。1章7節記載:「耶和華本為善,在患難的日子為人的保障。」但第8節又說:「祂必以漲溢的洪水淹沒尼尼微,又驅逐仇敵進入黑暗。」因為早在一百年以前,約拿宣講上帝饒恕罪人的信息,尼尼微人悔改而倖免於難(約拿書3章10節) 。到了那鴻時代,尼尼微人故態復萌,「設惡計攻擊耶和華」(那鴻書1章11節) 。那鴻書3章詳述了尼尼微將面臨的毀滅。

許多人只看到上帝對待人的某一面,卻忽略了其他方面。他們認為上帝是聖潔的,必按公義嚴厲審判罪人;或認為上帝只是有憐憫、恩典及豐盛的慈愛。事實上,祂是審判者也是避難所。彼得說耶穌「把自己交託給那公義的審判者」(彼得前書2章23節,新譯本) 。因此,耶穌「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彼得前書2章24節) 。

福音顯明了上帝的全貌!祂是審判者,但因著耶穌代替我們受死,我們能坦然無懼地來到祂的施恩寶座前,以祂為我們的避難所。—白德夫

主啊,願我們能全面地認識祢,而不只是看到祢的某一面。讓我們沐浴在祢的慈愛中,也不忘記祢恨惡罪。

十字架顯明了上帝的公義與慈愛。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7-9章;路加福音1章21-38節


Photo credit: mikecogh / Foter / CC BY-SA

靈命日糧:困境中的盼望

讀經: 士師記13章1-7節


他必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脫離非利士人的手。-士師記13章5節


在2013年11月,強烈的颱風橫掃菲律賓中部獨魯萬市,奪走了上萬人的生命,許多劫後餘生者失去了家園和工作,生活必需品極度缺乏。三個月之後,當這個城市仍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之時,一個小嬰孩在大雨滂沱及強風肆虐的夜裡,誕生在獨魯萬市附近的馬路邊。儘管居民仍對風雨充滿痛苦的回憶,但他們卻同心協力,尋找助產士並將母親及新生兒送到診所。這個小嬰孩得以倖存且茁壯成長,象徵了在困境中的盼望。

當年以色列人受到非利士人壓迫四十年,人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那時,天使向一位不孕的以色列婦人說,她將要生下一位特別的兒子(士師記13章3節) ,這嬰孩一出胎就歸上帝作拿細耳人,「他必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脫離非利士人的手」(士師記13章5節) 。這名叫參孫的嬰孩,是上帝在亂世中賜下的盼望。

人生難免會遭遇困境,然而耶穌能拯救我們,使我們得到盼望。因為基督降生為「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路加福音1章76-79節) 。—史珍妮

主啊,幫助我不受困境所影響,只專心仰望祢。因為所有的權柄和能力都屬於祢。求祢讓我謹記祢的良善,讓我在祢愛中平靜安穩。

耶穌是平靜人生風暴的盼望。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4-6章;路加福音1章1-2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