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創世奇工

讀經: 約伯記38章1、4-18節


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約伯記38章4節


我和妻子沿著我們這個市鎮的格蘭德河漫步,本來只是單純地親近大自然,但後來卻有意外的驚喜。我們看到水波蕩漾的河面上浮著一根大木條,五、六隻大烏龜趴在上面曬太陽。我們笑看著這些令人讚嘆的爬行動物,因為已經好幾個月不見牠們的蹤跡了。我們因牠們再度現身而歡樂,也因上帝的奇妙創造而享受一段歡欣的時光。

上帝也帶約伯走了一趟非比尋常的自然之旅(參閱約伯記38章)。苦難纏身的約伯期盼創造主能解釋他受苦的原因(1節)。在與上帝同行的旅程中,上帝創造的一切為約伯帶來所需的鼓勵。

想像一下,當上帝讓約伯明白,祂是如何精心設計這個世界時,約伯是何等訝異。上帝親自講述:「地的角石是誰安放的?那時,晨星一同歌唱,上帝的眾子也都歡呼」(6-7節)。上帝提到祂給海水立界限,讓約伯上了一堂地理課(11節)。

這位創造主還繼續告訴約伯,祂造光、降雪、賜雨水使萬物生長(19-28節),以及祂懸掛星辰於穹蒼(31-32節)。

最後,約伯回應說:「我知道祢萬事都能做」(42章2節)。期盼當你我親近大自然的時候,也能在這位滿有智慧、奇妙的創造主面前敬畏站立。

— 白德夫

大自然如何使你更親近上帝?
大自然如何提醒你上帝的慈愛和祂創造的能力?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創造如此壯觀、多樣、美好的世界。幫助我能欣賞祢所造的一切,並且明白祢是萬有的主宰。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51-52章;希伯來書9章


靈命日糧 : 好消息

讀經: 使徒行傳13章32-39節


我們也報好信息給你們,就是那應許祖宗的話,上帝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驗。—使徒行傳13章32-33節


在1941年希特勒不斷在歐洲擴張軍事統治時,有人請求德裔美籍小說家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協助抵抗暴政。但不是要他去前線作戰或勞軍,而是請他寫個故事。於是他寫下《月落》(The Moon Is Down),講述一塊和平之地遭邪惡政權入侵。地下出版社印製了這本書,秘密地分送到被納粹佔領的國家,為傳遞一則信息:盟軍要來了,透過仿效小說中的人物,讀者就能獲得自由。藉著《月落》,史坦貝克為那些被納粹統治的人們帶來好消息──他們就要得自由了!

就像史坦貝克小說中的人物一樣,第一世紀的猶太人被殘暴的羅馬帝國統治。但在數個世紀以前,上帝早已應允要差派一位至高的盟友來釋放他們,並為世界帶來和平(以賽亞書11章),當那位盟友到來時,舉世歡騰!多年後,保羅說:「我們也報好信息給你們,就是那應許祖宗的話,上帝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驗,叫耶穌復活了」(使徒行傳13章32-33節)。藉著耶穌的復活,以及祂所賜的赦罪之恩,人們能恢復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使徒行傳13章38-39節;羅馬書8章21節)。

從那時起,耶穌的事蹟已傳遍全球,凡接受這好消息的,就能得到和平與自由。耶穌已從死裡復活,我們也已從罪惡中得釋放。在祂裡面,我們是自由的!

— 霍薛頓

與其他統治者相比,耶穌如何為世界帶來和平?
你如何參與祂的這項工作?

親愛的耶穌,祢是我的至高盟友,我願順從祢公義的統治。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50章;希伯來書8章


靈命日糧 : 並不孤單

讀經: 列王紀上19章8-11、15-18節


我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列王紀上19章18節


在某個晚上,南加州一個事工團體在線上聚會開始之前,大家陸續上線互相問候。我是這場聚會的講員,就在科羅拉多州與他們連線。看到他們彼此歡迎、熱情地說:「很高興能見到你!」「你也上線了,真棒!」我只能靜靜地看著他們熱絡地寒暄。我性格內向,也不認識他們當中的任何人,感覺自己就是個局外人。但突然間,我看到我教會的牧師以及一位相識已久的教會朋友,也先後加入這個視訊會議,我立即不再感到孤單,似乎是上帝特別派他們來扶持我。

這讓我聯想到,先知以利亞也並不孤單。在逃離耶洗別和亞哈的盛怒後,他以為所有的先知都被殺害,只剩下他一個人(列王紀上19章10節)。他花了四十晝夜走過荒蕪曠野,躲進何烈山的一個山洞裡。但上帝呼召他繼續事奉並對他說:「你回去,從曠野往大馬士革去。到了那裡,就要膏哈薛作亞蘭王;又膏寧示的孫子耶戶作以色列王;並膏亞伯米何拉人沙法的兒子以利沙作先知接續你。」(15-16節)

上帝接著向他保證:「但我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18節)。這讓以利亞(也讓我們)明白,我們並非孤獨地事奉上帝。當上帝為我們帶來幫手,我們便能一同服事祂。

— 雷翠霞

最近當你事奉上帝時,上帝帶領誰來扶持你?
你可以邀請誰和你一起事奉,帶領更多人來信靠上帝?

親愛的上帝,當我感到自己是孤身一人地事奉祢時,求祢提醒我,有人正與我一同喜樂地服事祢。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48-49章;希伯來書7章


靈命日糧 : 耶穌的真門徒

讀經: 約翰福音15章1-8節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約翰福音15章5節


當穆斯塔(Christian Mustad)向藝術收藏家佩勒林(Auguste Pellerin)展示他所收藏的梵谷畫作時,佩勒林看了一眼就說那不是真跡。穆斯塔便將那幅畫藏在閣樓裡,一放就是五十年。穆斯塔去世後的四十年間,這幅畫仍陸續被人鑑定過幾次,每一次都被認定為贗品。直到2012年,一位專家用電腦計算畫布的絲線,發現這塊畫布與梵谷另一件作品所使用的畫布,都是出自同一塊帆布,這才確定穆斯塔所擁有的這幅畫作,一直都是梵谷的真跡。

你覺得自己像個冒牌的基督徒嗎?你是否擔心若人們認真檢視你,他們會發現其實你禱告很少、奉獻很少,服事也很少?你是否很想躲在閣樓裡,避開他人窺探的眼神?

看得更深一點,看到你生活的色彩和輪廓底下的畫布。若你已轉離敗壞的生活,相信耶穌,那麼你和祂就出自同一塊帆布。正如耶穌描繪的一個畫面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約翰福音15章5節)。耶穌與你合一成為無縫的整體。

信靠耶穌能使你成為耶穌的真門徒,而這也是讓你的生命有美好憧憬的唯一方法。耶穌說:「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5節)

— 韋陌格

什麼使你懷疑自己是否為耶穌的真門徒?
這樣的擔憂如何促使你更親近祂?

親愛的耶穌,我願意在祢裡面,就像枝子與葡萄樹緊密連結。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46-47章;希伯來書6章


靈命日糧 : 歌頌上帝

讀經: 歷代志上15章29節-16章11節


你們要稱謝耶和華,求告祂的名,在萬民中傳揚祂的作為。—歷代志上16章8節


美國中西部地區的夏日潮濕悶熱,在我們舉辦門徒訓練特會的那一週,幾乎每個人天天都汗流浹背,直到最後一天才迎來一陣涼風。為了感謝上帝讓我們能在濕熱的天氣中稍有涼意,也感謝上帝奇妙的作為,我們好幾百人一同歌唱讚美上帝。許多人將自己的身心靈全然獻給上帝,在祂面前自由釋放、全心全意地歌唱敬拜。幾十年後,當我回想起那一天,還是能感受到頌讚上帝的美好和喜樂。

大衛王也深知如何全心敬拜上帝。當象徵上帝同在的約櫃進入耶路撒冷時,他歡喜快樂地手舞足蹈、頌讚歡慶(歷代志上15章29節)。雖然他的妻子米甲看到他忘情地跳舞,「心裡就輕視他」(29節),但大衛也沒有因為米甲的批評,而停止敬拜這位獨一真神。就算看起來有失君王的威嚴,大衛仍要感謝上帝揀選他帶領以色列國(參閱撒母耳記下6章21-22節)。

大衛「藉亞薩和他的弟兄,以詩歌稱頌耶和華,說:『你們要稱謝耶和華,求告祂的名,在萬民中傳揚祂的作為。要向祂唱詩歌頌,談論祂一切奇妙的作為』」(歷代志上16章7-9節)。願我們也能將身心靈全然投入,藉由歌頌和讚美敬拜這位上帝。

— 潘艾梅

你何時曾感到毫無拘束、全心地敬拜上帝?
什麼使你感受到這樣的自由和釋放?

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啊,我們宣告祢的名超乎萬名之上。祢配得頌讚,我們敬拜尊崇祢!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43-45章;希伯來書5章


靈命日糧 : 耶穌標籤

讀經: 歌羅西書3章12-17節


無論做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歌羅西書3章17節


傑羅姆.貝蒂斯(Jerome Bettis)準備離家讀大學時,父親語重心長地說:「兒子啊,我能給你的不多。但我已立下良好的名聲,千萬別砸了我的招牌。」傑羅姆在入選美國職業美式足球名人堂的典禮上發表演說時,引用這段滿有智慧的話。傑羅姆常將此金玉良言銘記在心,且深受其影響。他在結束這場精彩的演說之前,也對他兒子說:「孩子啊,我給你的一切事物中,沒有什麼會比我們的好名聲更加重要!」

好名聲對基督徒來說至關重要。在歌羅西書3章12-17節,保羅引我們深思,我們所代表的是誰(17節)。品格就像我們穿的衣服,而這段經文正展示出帶著「耶穌標籤」的衣服:「你們既是上帝的選民,⋯⋯要穿上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和忍耐。⋯⋯總要彼此容忍,彼此饒恕;⋯⋯除此以外,還要穿上愛心」(12-14節,和合本修訂版)。但這不應只是「主日衣袍」,而是我們每時每刻都要穿著的衣服,因上帝在我們裡面動工,我們應展現祂的樣式。當這些品格成為我們生命的特徵,就表示我們擁有「耶穌標籤」。

願我們能以禱告和謹慎的態度展現祂的名,祂能供應我們所需的一切。

— 簡恩德

檢視一下自己已穿上哪些基督的品格?
你如何尋求祂的智慧、大能和引導,
使你能更清晰地反映祂的樣式?

天父,當我沒有活出耶穌的樣式時,求祢赦免我,賜我力量和勇氣能穿上這些好品格,來榮耀祢並彰顯基督的名。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40-42章;希伯來書4章


靈命日糧 : 永是天父

讀經: 路加福音23章44-46節


耶穌大聲喊著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祢手裡。」—路加福音23章46節


當修奇和明麗忍痛讓他們唯一的孩子回天家後,就碰上此後不知如何自稱的難題,因為沒有一個專用詞語可用來稱呼失去兒女的父母。例如,妻子失去丈夫,稱為寡婦;丈夫失去妻子,稱為鰥夫;沒有父母的孩子,稱為孤兒。但失去兒女的父母,卻沒有一個稱呼可以定義這種錐心之痛。

因著母親流產、嬰兒猝死、自殺、疾病或各種意外事件,死亡把孩子從這世上偷走了,讓許多人失去做父母的身分。

上帝深知失去兒女的悲痛。祂的獨生兒子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斷氣之前向祂大聲呼喊:「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祢手裡」(路加福音23章46節)。耶穌降生為人之前,上帝就是父。耶穌斷氣時,祂也仍是父。當祂愛子的遺體被放入墳墓時,祂仍舊是父。直到今日,永活的上帝依然是那位復活愛子的父,這讓每個父母都大有盼望,有朝一日他們的孩子也將復活!

你如何稱呼那位為了全宇宙、為了你我,而犧牲自己愛子的天父?依然是天父啊!就算沒有一個專用詞能形容失去子女的傷痛,上帝仍舊是我們的天父,祂也稱我們為祂的兒女(約翰一書3章1節)。

— 莫麗莎

當你明白上帝永是你的天父,你也永是祂的兒女,
這將如何改變你的心懷意念?如何使你得安慰呢?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成為我在天上的父親,並且將我稱為祢的兒女。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如何走出哀傷》。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7-39章;希伯來書3章


靈命日糧 : 虛空中的喜樂

讀經: 傳道書2章1-11節


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傳道書2章11節


撰寫「我愛無聊事」的部落格作者詹姆斯.沃德(James Ward),在2010年首次舉辦了一場「無聊大會」。這場為期一天的慶祝大會,談論各樣單調、平凡、沒人注意的事。一直以來,不同的演講者曾探討似乎毫無意義的小事,像是打噴嚏、販賣機發出來的聲音,或1999年的噴墨印表機。沃德知道這些主題可能很無聊,但演講者能讓這些無趣的主題變得生動且有意義,甚至饒富趣味。

數千年前,最有智慧的君王所羅門,也在虛空平淡中尋求喜樂。他勤奮工作、購買牲畜、累積財富、招募歌者和大興土木(傳道書2章4-9節)。他追求這一切,有些得著世人的尊崇,有些則沒有。他一心想要追求人生的意義,最後卻發現一切都是虛空(11節)。所羅門持有的世界觀,僅限於人類的經驗,並沒有包括上帝。最終他才明白,唯有記念並敬拜上帝,才能在平淡的生活中得著喜樂(12章1-7節)。

當我們被枯燥無趣的事物籠罩時,可以每天為自己開一場小型會議,來記念那位創造我們的主(1節),祂能使一切虛空平淡的事充滿意義。我們記念、敬拜祂,就能在平凡中看見奇蹟,在枯燥乏味時心懷感恩,並從看似毫無意義的生活瑣事中得著喜樂。

— 魏馬文

為何很難從那些無法滿足我們的事物中找到意義?你要
如何先敬拜並委身於上帝,在祂裡面找到生命的意義?

上帝啊,求祢在我平淡無奇的生命中,注入祢的喜樂和奇妙!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4-36章;希伯來書2章


靈命日糧 : 陰雨天

讀經: 箴言11章23-26節


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箴言11章25節


為防堵新冠病毒持續擴散,田納西州的小商店突然被迫關閉,許多店主都很憂愁,不知要如何照顧員工、支付店租,也不知如何渡過這場危機。田納西州首府納許維爾附近一間教會的牧師為減輕店主的焦慮,便展開一個計劃,好讓這些陷入困境中的店主得到經濟援助。

這位牧師鼓勵附近其他教會加入這項事工,他表示當別人正面臨風雨飄搖的時刻,我們不應將教會應急的「雨天基金」束之高閣。

「雨天基金」是一筆預留出來的款項,用以應對正常收入減少,而常規業務需要維持運作的情況。對我們來說,先照顧自己的需要是很自然的,但聖經鼓勵我們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需要,而是尋找服事他人的機會,並學習以慷慨待人。箴言11章提醒我們:「有施散的,卻更增添」;「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24-25節)。

在你的生活中,今天的陽光特別明媚嗎?環顧四周,看看有哪些人正遭逢豪雨侵襲。當你樂意與人分享上帝厚賜於你的福分時,這些福分會使更多人從中受益。慷慨大方是一種帶給別人盼望的美好方式,也能提醒心靈憂傷的人,上帝深愛著他們。

— 凱辛蒂

何時曾有人慷慨地付出時間和資源來幫助你?
今天你如何以同樣的方式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恩慈的上帝,幫助我對別人的需求有憐憫的心,也讓我知道如何以祢的慈愛和慷慨對待別人。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2-33章;希伯來書1章


靈命日糧 : 同得安慰

讀經: 哥林多後書1章3-8節


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哥林多後書1章4節


女兒海莉帶著三歲的孫子凱華來訪,我看到凱華穿著一件奇怪的衣服,名為「防抓袖套衣」(ScratchMeNot)。這種長袖上衣的袖口連著一副手套。因凱華患有慢性濕疹,皮膚常會發癢、變得紅腫粗糙,海莉解釋說:「穿這種防抓袖套衣,能防止凱華抓傷自己。」

沒想到七個月後,海莉的皮膚也出現濕疹,奇癢無比,常忍不住動手去抓。海莉坦承:「我現在才真正體會到凱華有多痛苦,或許我也該穿防抓袖套衣!」

海莉的情況讓我想起哥林多後書1章3-5節,保羅說我們的上帝是「賜各樣安慰的上帝。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

有時上帝允許我們經歷艱難時期,例如身體的病痛、遭受打擊或面對危機,為要透過這些患難教導我們,要感謝那位替我們被釘十架的基督,祂已為你我承受最大的苦難。同樣地,當我們倚靠祂得著安慰和力量時,我們也能安慰並鼓勵那些遭受患難的人。上帝在我們經歷苦難時安慰我們,讓我們想想,我們能把這樣的安慰帶給誰呢?

— 陳美麗(特約作者)

上帝曾幫助你將苦難中所得的安慰帶給誰?
你如何幫助他們在痛苦中
體會耶穌在十架上所承受的苦難?

上帝,幫助我在患難中經歷祢的安慰,好讓我也能去安慰別人。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0-31章;腓立門書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