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安全的門

讀經: 約翰福音10章1-10節


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約翰福音10章9節


前不久,我們家添了新成員,我和丈夫為牠取名叫賈斯珀,那是一隻兩個月大的虎斑貓。為了小貓的安全,我們要一改以往的習慣,例如家中的門要經常緊閉。可是,我們仍然有一個難題,就是家中開放式的樓梯。貓兒喜歡攀爬,即便是賈斯珀這樣的小貓,也明白在高處俯瞰的景色更佳。所以,每當我把賈斯珀帶下樓,牠總是拼命地要跑回樓上去。要限制牠在我附近安全的地方活動,我需要運用巧思。限制小孩和小狗活動範圍的門欄,對小貓是沒有作用的。

貓兒門欄的問題,讓我想到耶穌形容自己的比喻,祂說:「我就是羊的門」(約翰福音10章7節) 。中東羊圈的出入口是沒有門的,方便羊隻進出。晚上,當所有的羊都安全地待在羊圈裡,牧羊人就會躺在出入口,不讓羊兒出去或是掠食動物進來。

雖然我想要保護賈斯珀,但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處理,所以我不願意成為牠的門欄。不過,耶穌基督卻願意成為我們的門,親自守護我們,祂親身為我們擋住仇敵與魔鬼,不讓我們受到屬靈的傷害。—林茱莉

感謝耶穌親自成為我的門。因著祢,我得拯救;靠祢的能力,使我不致遭受屬靈的攻擊。求祢四面圍繞護衛我。我信靠祢!

越靠近大牧者,離狼群就越遠。



全年讀經:
申命記8-10章;馬可福音11章19-33節


靈命日糧:追求聖潔

讀經: 羅馬書6章14-23節


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並要追求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希伯來書12章14節


我們常見到一些問卷調查,詢問人們是否快樂、對於工作是否滿意,或是否享受生活。但我從未看過一份問卷說:「你是否聖潔?」若遇上這個問題,你會如何回答?

有一本聖經辭典,將「聖潔」定義為:「將自己歸屬上帝,不追隨世界;行事為人合乎『分別為聖』的身分」。作家弗雷德·布赫納(Frederick Buechner)說:「在描述一個人的品格時,最難以形容的就是聖潔。」他補充說明:「聖潔並不像美德那樣,是可以靠努力得到的品格。⋯⋯聖潔不是人們自己做了什麼,而是上帝在他們身上做了什麼。」

羅馬書6章說,我們透過信靠基督,得著上帝賜予的上好福分:「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羅馬書6章4節) 。追求聖潔,就是要每天順服主,不再憑自己的私慾而行。「但現今你們既從罪裡得了釋放,作了上帝的奴僕,就有成聖的果子,那結局就是永生!」(羅馬書6章22節)

你是否每日更加聖潔呢?我們靠著上帝的恩典和力量,答案可以是肯定的:「是!一天比一天更加聖潔!」—麥大衛

耶穌有哪些特質?我當如何與祂同工,令這些特質更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呢?

當追求聖潔,將自己歸屬上帝,因這攸關生死。



全年讀經:
申命記5-7章;馬可福音11章1-18節


靈命日糧:得勝的能力

讀經: 哥林多後書4章7-12節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哥林多後書4章8節


小時候,我有一個橡皮充氣的不倒翁,它差不多和我一樣高,還帶著一個笑臉。我經常用力打它,想把它擊倒,但無論我多麼努力,它總是立即就彈回來。為何它總是屹立不倒呢?原來它的底部有一塊鉛,鉛塊的重量讓不倒翁能保持直立。帆船的構造也使用同一原理,即使遇到強風,船底的鉛塊也能讓帆船保持平衡直立。

基督徒的生活也是如此。我們勝過各樣挑戰的能力,並非來自我們自己,而是來自住在我們裡面的上帝。人生難免會遇到挫折打擊或驚濤駭浪,威脅著我們的安穩生活。然而,只要堅定相信上帝有能力保守我們,我們就可以像保羅一樣宣告說:「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哥林多後書4章8-9節)

基督徒在面對人生的風浪和苦難時,應當堅信上帝的恩典是夠用的,祂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它將如壓艙的鉛塊使你屹立不倒。讓我們一同走信心的道路吧!—司徒喬

主啊,在我們面對生命中的風暴時,幫助我們能夠倚靠祢。願我因著信靠祢的大能,得勝有餘。

有上帝的能力,就能勝過一切風暴苦難。



全年讀經:
申命記3-4章;馬可福音10章32-52節


Photo credit: olaerik / Foter / CC BY-NC-SA

靈命日糧:解開奧祕

讀經: 羅馬書5章1-11節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


巨石陣是英國最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這些巨形的花崗岩充滿了神秘感。許多到巨石陣觀光的人都好奇地問了好些問題,如:為什麼會有巨石陣?是誰完成這個建築奇觀?或許,我們最感到好奇的是,這巨石陣到底是如何建造的?但遊客們離開時都未能從沉默的石頭獲得答案,始終無法探究其中的奧祕。

聖經提到一個更大的奧祕,那就是上帝成為人的樣式,來到這個世界,住在我們當中。正如保羅在提摩太前書3章16節提到:「大哉,敬虔的奧秘!無人不以為然,就是上帝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裡。」

這敬虔的奧秘簡要概述了基督的生命,確實非比尋常。但宇宙的創造者來到這個世界,住在我們當中,並為我們捨命,其中的原因卻不是讓人難以明白的奧秘,因聖經告訴我們:「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 。上帝對我們的大愛是「敬虔的奧秘」的緣由,而十字架已將這奧秘向我們清晰地顯明了。—柯貝爾

主,我們未必明瞭祢為我們所作的一切,或祢如何成就了這大工。我們只需要知道祢愛我們,並差遣耶穌來為我們死,便足夠了。

基督如何道成肉身也許難懂,但上帝的愛卻顯而易見。



全年讀經:
申命記1-2章;馬可福音10章1-31節


Photo credit: Loco Steve / Foter / CC BY-SA

靈命日糧:從我開始

讀經: 哥林多前書13章4-13節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章4節


我女兒梅麗莎曾在她的聖經上寫了一些註記,幫助她將聖經真理應用在生活中。我把這些評註稱為「小梅筆記」。

舉例來說,在馬太福音7章中,她把1和2節框起來,經文說到不要論斷別人,因為「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在經文旁邊她寫著:「看別人之前,先看看自己所做的事。」

梅麗莎時時關懷他人。她活出腓立比書2章4節的真諦。她的同班同學麥特,在教會的托兒所時便認識她,直到她高中時車禍身亡。在她的追思禮拜上,他這樣形容梅麗莎:「我看到的妳總是臉帶笑容,總是帶給他人歡欣喜樂。」她的朋友塔拉說:「妳是那樣美好,令人感到快樂,謝謝妳竟願意做我的朋友。」

如今,嚴厲批評他人的行為已司空見慣,請別忘了,我們當先愛別人。保羅的話語也提醒我們:「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哥林多前書13章13節)

當我們想論斷他人的時候,要提醒自己:「讓我先去愛人。」你想,這將會帶來多大的改變!這豈不是能大大反映出上帝對我們的愛嗎? —白德夫

主啊,謝謝祢賜給我們無比的大愛,祢差派愛子受死又復活,好讓我們可以與祢永遠同在。幫助我們以愛人來回應祢的愛。主,我們願像祢。

體會上帝的大愛,才能去愛他人。



全年讀經:
民數記34-36章;馬可福音9章30-50節


Photo credit: Dusty J / Foter / CC BY

靈命日糧:最佳居所

讀經: 民數記13章25節-14章19節


主啊,祢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詩篇90篇1節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學者發現,歐洲的岩蟻對於房地產的研究,可能比我們更在行。學者們發現,蟻群中有負責偵查的螞蟻,牠們會不斷地評估蟻群的居住環境,然後蟻群會運用讓學者們驚歎的複雜社交技能,齊心合力,尋找大小合適、陰暗度舒適,並能讓蟻后安全繁衍後代的最佳居所。

在摩西的時代,以色列人要遷往新的家園。因為埃及奴隸的生活環境極其惡劣,西奈山的曠野也不是可安居之地。然而,他們遇到了一個問題,因為根據以色列的探子回報,上帝要帶領他們前往的新家園,已經被高牆城邑和巨人佔據了。與那些巨人相比,探子們覺得自己如蚱蜢一般軟弱渺小(民數記13章28,33節) 。

有時候,我們可以從昆蟲的行為學習一些功課。岩蟻尋找居所,是倚靠創造者賜給牠們的本能,但我們常因恐懼而不願跟隨和信靠上帝。當我們確信祂的同在與慈愛時,我們就可以說:「主啊,祢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狄馬汀

天父,請祢幫助我們明白:今日再無別處,勝過居住在祢的同在和愛中。幫助我們學習安穩居住在祢懷中,因為這是舒適無比的最佳居所。

讓主成為我們的居所,真是美好無比。



全年讀經:
民數記31-33章;馬可福音9章1-29節


靈命日糧:凡事都有定期

讀經: 傳道書3章1-13節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道書3章1節


有時候,我如果拒絕接受一些新的任務,特別這任務是幫助他人的好事,心裡常會感到內疚和不安,也許你也有這樣的經歷。當然,我們或許有足夠的理由要謹慎地選擇對事情的優先次序,但我們可能還是會因為拒絕付出更多而感到內疚,或是覺得自己好像缺乏信心。

然而,傳道書3章1-8節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道書3章1節) ,所以我們需要得著智慧,曉得天下的萬事和萬物,包括人生和大自然,都有一個特定的時間和規律。

你或許即將結婚,或初次為人父母;或許你將離開學校進入職場,或者由全職轉為退休。當我們從人生的一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時,對許多事情的優先次序也隨之改變,我們過去一直在做的事,現在也許要放在一旁,專心於不同的事物。

當生活環境改變,責任也會不同,那麼我們就必須有智慧的分辨,自己該承擔的責任是什麼,該專注的是什麼,無論做什麼,我們都要努力尋求,為榮耀上帝而行(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 。在箴言3章6節中,上帝應許:當我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認定上帝,祂必指引我們該行的路。—謝葆芳

天父,請賜給我祢的智慧,好讓我知道在現今的人生階段中,該有怎樣的優先順序。請在我所行的一切事上引導我。讓我的生活方式,能帶給祢所配得的榮耀。

為主而活,是每天要學習的功課。



全年讀經:
民數記28-30章;馬可福音8章22-38節


靈命日糧:致命的武器

讀經: 尼希米記4章1-10節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40章31節


世界傳奇拳王阿里會使用一些戰術來擊敗對手,其中一招是以嘲弄來激怒對方。1974年,在與喬治·福爾曼的比賽中,阿里嘲諷福爾曼說:「再用力點!儘管放馬過來,喬治!你在替我搔癢嗎?我還以為你會有點狠勁!」被激怒的福爾曼猛烈地揮拳,結果浪費了力氣,削弱了自信心。

這是個古老的戰術。當尼希米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時,多比雅嘲諷他們所建的城牆連狐狸都能踩倒(尼希米記4章3節) ,就是想用惡毒的話語來打擊工人。歌利亞也譏笑少年大衛用簡單的彈弓和石頭作武器(撒母耳記上17章41-44節) 。

令人沮喪的評論可以成為致命的武器,但尼希米拒絕被多比雅的冷嘲熱諷所擊垮,正如大衛不被歌利亞惡毒的譏諷所影響。大衛和尼希米所看到的是上帝和祂的幫助,而非這些令人沮喪的景況,最後他們都獲得了勝利。

任何人都可能嘲弄我們,包括我們親近的人,若我們消極地對抗只會消耗精力。別忘了,上帝應許我們:祂永遠不會離棄我們(詩篇9篇10節;希伯來書13章5節) ,祂也邀請我們來倚靠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6節) 。—戴勞倫

主啊,令人沮喪的事常讓我耗盡精力,失去喜樂。求祢幫助我,不受生活中一切讓人洩氣的事物所影響,只藉著信靠祢而得安慰和力量。

在沮喪的隧道裡,只要定睛基督,就能走向光明。



全年讀經:
民數記26-27章;馬可福音8章1-21節


Photo credit: Insight Imaging: John A Ryan Photography / Foter / CC BY-NC-SA

靈命日糧:昂貴代價

讀經: 彼得前書1章17-21節


你們是重價買來的。-哥林多前書6章20節


最近,我們給兩歲的兒子買了一雙新靴子,他非常高興,馬上就穿上,一直到晚上上床時,才依依不捨地脫下來。然而,隔天一早起床,他完全忘了這雙新靴子,又穿上了他的舊球鞋。我丈夫說:「我真希望他知道物價不便宜。」

這雙靴子很貴,但年幼的孩子對於工時、薪水和稅金都一無所知。孩子只是開心地接受禮物,對於父母為了要買這靴子而作出的犧牲,我們實在不敢期望他能明白。

有時候,我也像是個孩子,開心地接受上帝因著祂的憐憫而賜下的禮物,但我懂得感恩嗎?我是否想過,耶穌為了使我得著新生命而付出何等的代價呢?

那代價極其昂貴,超過那些「能壞的金銀等物」。我們從彼得前書知道,因為這需要「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得前書1章18-19節) 。耶穌為了讓我們成為祂家中的一員,付上了重價,就是祂的生命,而上帝已叫祂從死裡復活(彼得前書1章21節) 。

當我們明白救恩的代價時,才曉得如何真正地感恩。—歐凱拉

主啊,幫助我明白,祢是聖潔無瑕的,卻為了承擔我的罪,付出了重價。祢拯救了我,以恩典慈愛看顧我,求祢提醒我,當時時為此獻上感恩。

救恩的代價極其昂貴,但上帝卻白白賜給我們。



全年讀經:
民數記23-25章;馬可福音7章14-37節


靈命日糧:必會顯露

讀經: 詩篇32篇1-5節


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詩篇32篇3節


一位牧師在當地的報紙講了這則關於自己的故事。有一次他跟一位剛認識的老先生閒聊,牧師說:「聽說,你曾在一家電力公司做事。」他也說出那家公司的名字。老先生回答道:「是啊!」牧師也提到在他小時候,那家公司的電纜越過他父母的土地。老先生問了牧師的住處,當牧師告訴他地點後,老先生說:「我記得那塊地,我很難將電纜警告標示牌豎立起來,因為孩子們老是把它射倒。」牧師開始面露尷尬表情,老先生接著問:「你是其中一個射擊者,對嗎?」答案是肯定的。

那位牧師替他的懺悔故事下了這個標題:「必會顯露」,他巧妙地引用了摩西在民數記32章23節所提到的,罪必會顯露。

過去我們所犯下的錯誤總會顯露,而沒有處理的舊罪則會導致嚴重後果。正如大衛在詩篇32篇的哀嘆道:「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但是,認罪悔改就能恢復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我向祢陳明我的罪,……祢就赦免我的罪惡」(詩篇32篇5節)。透過懺悔認罪,我們就可以得著上帝的赦免。

— Dave Branon

親愛的主,我要向祢坦誠我的罪,
我把______存在心裡已久。
謝謝祢用祢的寶血遮蓋我的罪,
請修復我和祢的關係。

上帝已塗抹我們的過犯,使我們從罪中被釋放。



全年讀經:
民數記20-22章 馬可福音7章1-1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