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慶生

讀經: 詩篇71篇5-18節


我從出母胎被祢扶持……我必常常讚美祢。—詩篇71篇6節


以前我很喜歡過生日。還記得,在我五歲生日派對那天,我興奮地站在門廊等待朋友的出現。讓我興奮的不只是那些氣球、禮物和蛋糕,我那樣高興,是因為我已經不再是四歲了,我長大了!

但是隨著年紀漸長,我已經不再那麼期待生日的到來了,有時候還會感到沮喪多過於興奮。在我慶祝70歲生日時,太太瑪蒂為了讓我開心,提醒我應該為年歲增長而感恩。她指出,在詩篇71篇,詩人講述上帝在他的一生中都與他同在。他紀念上帝使他「出母腹」(詩篇71篇6節),並稱謝道:「上帝啊,自我年幼時祢就教訓我,直到如今,我傳揚祢奇妙的作為」(詩篇71篇17節)。如今,詩人的年紀漸長,他可以有此殊榮,堅定地宣告:「我將[上帝]的能力指示下代,將[上帝]的大能指示後世的人」(詩篇71篇18節)。年復一年,上帝都與詩人同在,這就是祂的賜福。

現在,每一年的生日都提醒我上帝的信實,同時也使我更接近一直與我同在的上帝!

— Joe Stowell

主,求祢常常提醒我,
年紀愈長,代表我愈來愈靠近祢。
使我的心因祢的賜福而時時感恩,
將我的心思意念專注在天堂的喜樂。

每年生日,數算恩典!



全年讀經:
利未記1-3章 馬太福音24章1-28節


Photo credit: Dr. RawheaD / Foter / CC BY-NC-SA

靈命日糧:賜福?

讀經: 創世記45章4-8節


敬畏祢……的人,祢為他們所積存的……恩惠是何等大呢!—詩篇31篇19節


我的丈夫曾經心臟病發作,還好及時搶救成功。過後的幾週內,我們都一再感謝上帝保守了他的性命。在接下來的數月,也有許多人問我說:「你還好嗎?」我總是回答說:「我很好,我覺得我們實在蒙上帝賜福。」

然而,上帝的賜福卻有可能以不同的形式臨到。其實,我們不一定能意識到這是上帝的美意。即使我們竭力地做上帝要我們做的事情,仍可能經歷苦難。有時我們會驚訝,上帝的回應方式不是我們所期待的,或者祂的回應似乎有點緩慢。

我們看到約瑟也曾經歷這樣的事情。從人的角度來看,我們會覺得上帝已經徹底地遺忘他了。約瑟經歷了超過十年的磨難:他被丟到坑裡、被賣為奴、被誣告,又無辜地被下到監裡。然而,上帝對約瑟的信實,最終在眾人面前顯明:他被提拔為埃及的領袖,且讓許多人在饑荒之中得以存活(創世記37-46章)。魯益師曾寫道:「當我們失去一個福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福分,且往往讓人出乎意料。」

上帝賜福的手從未離開過約瑟,正如祂對所有信靠祂的人一樣。「祢……的恩惠是何等大呢!」(詩篇31篇19節)

— Cindy Hess Kasper

主啊,祢以無窮的愛愛我們,
但我們卻常常在患難中不信靠祢。
求祢幫助我們明白且感恩,
祢供應我們一切所需,甚至超乎我們所想。

明白上帝是美善的,就能有真正的喜樂。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9-40章 馬太福音23章23-39節


靈命日糧:樂觀面對

讀經: 詩篇37篇1-8節


你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詩篇37篇3節


現今常有人說,養成樂觀的習慣可以改善健康,無論是令人沮喪的醫療診斷,或是一大堆骯髒的待洗衣物,我們都要樂觀面對。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心理學系教授芭芭拉(Barbara Fredrickson)博士說,我們該嘗試那些會帶來喜樂、感激、愛和其他正面感受的活動。但我們知道,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正面的感受,而是要堅定地相信有一個喜樂、平安與愛的源頭,能讓我們倚靠。

詩篇37篇1-8節提供了許多積極的行動,幫助我們對抗悲觀和沮喪。想想這些振奮心情的行動:信靠主、行善事、安居在地上、以祂的信實為糧(3節)、以主為樂(4節)、交託主、倚靠祂(5節)、在主內安歇、耐性等候祂、不心懷不平(7節)、止住怒氣、離棄憤怒(8節)。

因為這些行動都和「倚靠耶和華」有關,所以這些教導並不是空想或不切實際的建議。靠著耶穌和祂的大能,這些行動就變得可能。

耶穌的救贖,是唯一使我們樂觀的真正源頭。祂是我們盼望的原因!

— David C. McCasland

主,離了祢我們無法心生盼望,
即使我們有,也不是真實的。
幫助我們藉著耶穌為我們所成就的,
在祢裡面找到真正的盼望。我們知道祢與我們同行。

耶穌的好消息,可以幫助我們面對壞消息。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6-38章 馬太福音23章1-22節


Photo credit: Camdiluv ♥ / Foter / CC BY-SA

靈命日糧:錢買不到

讀經: 以弗所書1章3-14節


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祂豐富的恩典。—以弗所書1章7節


《錢買不到的東西》的作者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Sandel)說:「有些東西金錢買不到──但在現今的世代,這些東西不多。」一個人可以用一晚90美元的代價,換到較舒適的牢房,用25萬美元買到射殺瀕臨絕種犀牛的權利,用1500美元買到你醫生的手機號碼。看起來「幾乎一切都是待價而沽」。

但有一樣是金錢買不到的,那就是「救贖」──從罪的束縛中得到的自由。當使徒保羅開始寫到上帝透過耶穌成就的救贖計畫是何等豐富時,他的心滿溢讚美:「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祂豐富的恩典。這恩典是上帝用諸般智慧聰明,充充足足賞給我們的。」(以弗所書1章7-8節)

耶穌在十架上的死,是救我們脫離罪惡的高昂贖價。只有祂能付出此價,因為祂是上帝完美的兒子。對於這白白得來卻又昂貴的恩典,我們會很自然地心生頌讚,並委身於這位藉耶穌贖回我們的上帝(以弗所書1章13-14節)。

讚美我們慈愛的上帝──祂已來到,為要釋放我們得自由!

— Marvin Williams

天父,祢對我們的愛是何等奇妙!
祢賜下愛子,祂甘願為我們而死,
這幾乎好得難以置信。
感謝祢!

只有耶穌的死,能買贖我們的自由。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4-35章 馬太福音22章23-46節


靈命日糧:中國成語

讀經: 提摩太後書2章1-6節


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書15章58節


中國成語很常見,背後往往也有故事。好比「揠苗助長」,就講到宋國一個急性子的農夫,因為急著想看到他的禾苗能快速生長,於是他想到一個辦法,就是把每株苗都拔高幾公分。一天漫長的工作後,他巡視了稻田,對於看來「長高了」的禾苗都很滿意;但這樣的開心維持不久,隔天這些禾苗都開始枯萎,因為它們的根部都沒有深植於土壤了。

在提摩太後書2章6節,使徒保羅比較了福音使者和農夫的工作。在他寫給提摩太的信中提到,訓練門徒就猶如農作耕耘,也可能需要不斷且辛勤的勞力。沒錯,你鬆土、撒種、等候、禱告,你渴望快速看到辛勞的果實,但成長需要時間。一如「揠苗助長」這句中國成語適切的描繪,任何急於求成的嘗試都不會有幫助。聖經評論員韓瑞森(William Hendriksen)指出:「如果提摩太……用盡全力去完成上帝給他的屬靈工作,他……會在所教導的人的生命中……逐漸看見加拉太書5章22-23節所提到的聖靈的果子。」

讓我們忠心服事,耐心等候主,祂會使種子生長(哥林多前書3章7節)。

— Poh Fang Chia

親愛的莊稼的主,幫助我們在耐心等候果實成熟時,
能繼續忠心地工作。在我們喪志時,激勵我們;
在我們疲憊時,加給我們力量。
幫助我們堅持不懈,因為祢是信實的。

我們撒種,上帝使之生長。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1-33章 馬太福音22章1-22節


靈命日糧:為了健康

讀經: 歷代志上16章7-14節


你們要稱謝耶和華!—歷代志上16章8節


一位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著名研究員表示:「如果『感恩』是藥,那必定會是世界上最暢銷的健康產品,對身體各主要器官系統都有益。」

對有些人來說,感恩代表要活出感激的態度,就是用心領會且專注在我們所擁有的,而非我們想擁有的。但聖經把感恩帶到一個更深的層面,獻上感恩能使我們明白上帝是賜福的源頭(雅各書1章17節)。

大衛曾寫了一首感恩的歌。當約櫃安全抵達耶路撒冷時,他知道這是上帝親自的保守(歷代志上15章26節),所以在歌中,他一心對上帝獻上感謝,而不只是抒發個人的喜悅心情。這首詩歌這樣開始:「你們要稱謝耶和華,求告祂的名,在萬民中傳揚祂的作為」(歷代志上16章8節)。大衛的歌隨後繼續歌頌上帝的偉大,並強調上帝的救贖、創造的大能和慈愛(歷代志上16章25-36節)。

我們可以藉著讚美那位供應我們的上帝,獻上真正的感恩,而非專注在我們所得到的福分。為著生活中的好事感恩,可能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益,但向上帝感恩,卻能使我們的心靈受惠。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感恩是我們對上帝恩典的自然回應。
不知感恩會使人變得冷漠無情。
感恩不僅是最大的美德,
還是所有美德之母。
Cicero

感恩的對象,是供應我們的上帝,而非上帝的供應。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9-30章 馬太福音21章23-46節


Photo credit: epSos.de / Foter / CC BY

靈命日糧:結合一起

讀經: 以弗所書4章5-16節


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以弗所書2章10節


我的妻子珍娜買了一個無畏型D-35號吉他,作為我65歲的生日禮物。無畏型吉他在二十世紀初開始製造,形狀比當時的多數吉他都來得大,以音色宏亮著稱。無畏型吉他的名字取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英國戰艦「無畏號」(HMS Dreadnought)。D-35號吉他有獨特的背部設計,因為當時缺少寬尺寸的優質玫瑰木,工匠便創新地將三片玫瑰木拼接在一起,結果令吉他有更豐潤的音色。

上帝的工作也和那創新的吉他設計很相似。耶穌將許多不完全的人結合在一起,為要成就祂的榮耀。祂揀選了稅吏、奮銳黨員、漁夫和其他人來做祂的跟隨者,而且世世代代以來,基督繼續呼召各行各業的人。使徒保羅告訴我們:「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以弗所書4章16節)

耶穌把各式各樣的人結合在一起,造就他們,叫他們更能夠榮神益人。

— Dennis Fisher

主,謝謝祢,
因祢讓我們加入祢的大家庭,
祢使用我們每個人,共同為祢帶來榮耀。
請幫助我們時時倚靠祢的大能。

眾志成城,遠勝孤軍作戰。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7-28章 馬太福音21章1-22節


靈命日糧:正要關上的門

讀經: 哥林多後書5章18-6章2節


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哥林多後書6章2節


嗶,嗶,嗶,嗶,警示聲與燈號在通知乘客,地鐵的門快要關上了。但是,幾個遲來的人,卻仍魯莽地從月台衝入車廂。其中有一位乘客被關上的車門卡住了,還好,車門及時彈開來,使這位乘客能安全上車。其實下一班車四分鐘後便會抵達,我不明白,為何有人要如此冒險衝上車。

然而,有一扇更重要的門,我們必須在它關上之前進去,那就是上帝的憐憫之門。使徒保羅告訴我們:「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哥林多後書6章2節)。基督已經來了,為我們的罪而死,且已經從死裡復活。祂為我們開啟了能與上帝和好的道路,並為我們宣告拯救之日。

今天就是拯救之日。但有一天,這憐憫之門將會關上。耶穌對那些已接受並服事祂的人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為你們所預備的國」(馬太福音25章34節)。不過,那些不認識祂的人,將被拒於門外(46節)。

我們對耶穌基督的回應,決定我們的命運。今天耶穌邀請說:「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約翰福音10章9節)

— Poh Fang Chia

救恩之門仍敞開,
凡進這門必看見:
天父歡迎祂子民,
饒恕赦免眾罪愆。
Allen

若你還在救恩門外,就別再猶豫了。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5-26章 馬太福音20章17-34節


Photo credit: Keoki Seu / Foter / CC BY-NC-SA

靈命日糧:滑雪橇與祈禱

讀經: 馬可福音14章32-42節


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上帝。—路加福音6章12節


當美國密西根州下雪時,我喜歡與孫兒們拿著雪橇到後院去滑斜坡。從山坡滑下大約十秒的時間,然後我們又爬上去再滑下來,不斷重複這遊戲。

我與一群青少年一起到阿拉斯加旅行時,我們也去滑雪橇。我們乘坐公車到接近山頂的地方,然後跳上雪橇,以極快的危險速度往山下滑,大約十到二十分鐘(時間長短在於各人的勇氣),而大家為了保命,都抓緊雪橇。

不論是在後院滑十秒鐘,或是在阿拉斯加山滑十分鐘,都是滑雪橇,但顯然兩者並不一樣。

我一直在思考禱告也是如此。有時候,我們會有「後院滑十秒鐘」的禱告,是迅速的、隨興所至的,或是吃飯前的簡短感謝。另外一些時候,我們會有「從山上滑下來」的禱告,是長時間的、熱切的,這樣的禱告需要對主專心一致,心裡火熱。這兩種禱告,都有它的用途,在我們的生命中極其重要。

耶穌常常禱告,有時候祂用很長的時間來禱告(路加福音6章12節;馬可福音14章32-42節)。但不論禱告或長或短,都可以讓我們將內心的渴慕,交給那位在日常生活中看顧我們,也在患難中幫助我們的上帝。

— Dave Branon

主啊,請幫助我們不住地禱告,
不論是短是長的禱告,都蒙祢垂聽。
在人生的高山或低谷,願我們與祢不斷親近,
讓我們的心思意念專注於祢。

禱告在於發自內心,不在於長短。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3-24章 馬太福音20章1-16節


Photo credit: adwriter / Foter / CC BY-NC

靈命日糧:幫助的源頭

讀經: 詩篇121篇


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篇121篇2節


二十歲的菈格·史提芬斯(Lygon Stevens)有多次爬山的經驗,她曾經登上麥金利山、瑞尼爾山、厄瓜多爾的四個安地斯高峰,以及科羅拉多州的三十九座高山。她說:「我爬山,因為我喜愛山群,而我在那裡遇見上帝。」2008年1月,她與哥哥在南科羅拉多州爬小熊峰時,不幸遇上雪崩喪命,而哥哥則僥倖生還。

事後,她的父母發現她的日記,看到她生前與基督親密同行,父母都深深被感動。她的母親說:「她一直為上帝發光,菈格與上帝的關係深厚且真摯,甚至信主已久的人與主的關係也未必如此。」

菈格的最後一篇日記,是雪崩前三天在帳篷內寫的:「上帝是美好的,祂對我們的生命有美好的計畫,是遠遠超越我們自己所選擇的,我為此感恩。感謝主,帶領我直到如今,也帶領我來到這地方。我把自己的未來交在祢的手中,感謝祢繼續帶領我。」

菈格的這段話,正如詩人所說的:「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篇121篇2節)

— David C. McCasland

真神是人千古保障,
是人將來希望;
是人居所抵禦風暴,
是人永遠家鄉。
Watts

我們把未知的將來,交託那全知的上帝。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1-22章 馬太福音1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