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可能延遲

讀經: 約翰福音11章21-35節


聽見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約翰福音11章6節


我兩個兒子的生日一個在12月初,一個在月底。童年時,安格斯就已經知道如果他在月初沒收到期待已久的生日禮物,那禮物可能會出現在他的聖誕襪子中。而大衛也知道如果聖誕節沒收到他想要的禮物,它可能會在4天後的生日那天出現。他們知道可能會遲收到禮物,而不是沒有禮物。

當拉撒路病重時,馬大與馬利亞自然趕快託人去請耶穌來(約翰福音11章1-3節),或許她們還焦急地往路上觀望,盼望看到祂的身影,但是耶穌卻遲遲沒有出現。直到喪禮後的四天,耶穌才抵達(約翰福音11章17節)。

馬大直截了當地說:「祢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約翰福音11章21節)。接著,她的信心從猶疑轉向堅定說:「就是現在,我也知道,祢無論向上帝求什麼,上帝也必賜給祢」(約翰福音11章22節)。究竟她希望發生什麼事呢?拉撒路已死,她也遲疑不想打開墳墓。然而,耶穌僅說了一句話,拉撒路的靈魂就回到已腐化的身體(約翰福音11章41-44節)。耶穌沒有馬上去醫治祂生病的朋友,為的是施行更大的神蹟,彰顯祂叫死人復活的大能。

等候上帝的完美時機,可能讓我們得到意想不到的奇蹟。

— Marion Stroud

救主垂聽我禱告,
我可信靠祂話語;
按祂時間及方式,
因祂供應必最美。
Hewitt

等候上帝的時間絕不會白費。



全年讀經:
撒迦利亞書9-12章 啟示錄20章


靈命日糧:耶穌還在

讀經: 羅馬書8章31-39節


[無論何事]都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馬書8章38-39節


在2013年6月發生於科羅拉多州的黑森林大火,摧毀了超過500間房屋,而泰德的房子就是其中之一。當他獲准回到被燒毀的家園時,他在瓦礫和灰燼裡翻找,希望能找到他太太用陶土雕塑,尺寸如郵票般大小的嬰兒耶穌雕像,這是他們家的珍貴收藏。他在焦黑的廢墟中尋覓時,心中很想知道:「嬰孩耶穌究竟還在嗎?」

當我們的生活遭受失望和失喪的打擊時,我們不免懷疑耶穌是否還與我們同在。聖經給了我們確切肯定的答案:「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都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馬書8章38-39節)

在一片焦黑的瓦礫中,泰德在曾是車庫的一角,發現了殘餘的耶穌降生佈景,在那裡他也找到了沒有被燒毀的嬰兒耶穌雕像。他告訴當地的新聞頻道說:「我們的焦慮已經轉為盼望⋯⋯我們將會找到生命中那些原以為已經失去的東西。」

耶穌還在這裡嗎?是的,祂確實還在,而這正是聖誕節曠世不絕的奇妙之處。

— David C. McCasland

舉目四周皆黑暗,
世間歡樂均消散;
我有救主的應許,
不離不棄不孤單。
Anon.

若你認識耶穌,你就永不孤單。



全年讀經:
撒迦利亞書5-8章 啟示錄19章


靈命日糧:離開天堂

讀經: 馬太福音2章13-21節


帶著小孩同他母親逃往埃及。—馬太福音2章13節


有一年,我們一家人開車前往祖母家,來到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市時,正好碰上發布龍捲風警報。度假的愉悅心情頓時轉變,因為我們擔心孩子們可能會遭遇危險。

我提到這個經歷,是要幫助我們想像當年約瑟一家人逃往埃及的景況。當時,他帶著妻子馬利亞與年幼的孩子,只是威脅他們孩子性命的,是希律王而不是龍捲風。當他們知道「希律必尋找小孩子,要除滅祂」(馬太福音2章13節),我們可以想像這對他們來說是多麼可怕的事。

我們熟悉的聖誕故事,往往是美好的畫面,牛群低鳴、牧羊人跪拜,一片祥和的景象。其實,耶穌一家即將面臨希律王的殺害,並沒有平安可言。後來他們逃往埃及,直到主的使者告訴他們已經安全了,全家才離開埃及,回到拿撒勒(馬太福音2章20-23節)。

想到這裡,我們應該對耶穌道成肉身肅然起敬。耶穌原本在天上與天父同享權威,祂竟然放下一切,降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遭遇許多危險,最後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劫難過後,離開埃及是一回事,然而,祂為我們的緣故離開天堂,才是這故事最偉大與奇妙之處!

— Dave Branon

救主耶穌離天上,
因愛降世成僕人;
放棄榮耀降世間,
讓人信祂得救恩。
Hess

耶穌為我們來到世上,我們才能到天上與祂見面。



全年讀經:
撒迦利亞書1-4章 啟示錄18章


靈命日糧:住在這裡

讀經: 約翰福音1章1-14節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約翰福音1章14節


最近,我們的鄰居們都在熱烈談論,因為有一位知名的職業橄欖球員搬到了這裡,離我家僅有兩戶之遙。我們在電視上看過他,也讀過關於他球技精湛的報導,但我們從沒想過,他會選擇搬到我們的鄰里。起初,大家都希望可以歡迎他搬到這裡,而且可以與他成為好朋友。然而,他的生活顯然太過忙碌了,以致我們根本沒有人有機會認識他。

你可以想像一下,耶穌這位宇宙的主宰、萬物的創造主,竟然決定要住在我們當中!祂離開天上的寶座,來到這個世界,正如約翰所說:「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福音1章14節)。耶穌選擇和每一個來到祂面前的人建立親密關係,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這些接受耶穌救贖大愛的人,有聖靈常駐在我們心中,來安慰、勸告、責備、帶領並教導我們。

當你想起那馬槽的嬰孩,請記住祂不只搬進我們的「鄰里」,祂更住進了我們心裡,藉著與我們的親密交通來賜福給我們。

— Joe Stowell

創造天地的主宰,我們感謝讚美祢,
因祢竟然願意住在我們當中!
求祢幫助我們珍惜祢的同在,以此為樂。
使我們更加親近祢,享受祢親密的同在。

珍惜主同在的每時每刻。



全年讀經:
哈該書1-2章 啟示錄17章


靈命日糧:馬廄的氣味

讀經: 路加福音2章15-20節


「人要稱祂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馬太福音1章23節


馬廄?彌賽亞竟然出生在這裡!馬廄裡的氣味和聲音正是我們救主的首次人生體驗。像其他的嬰兒一樣,周遭動物的鳴叫聲,陌生人在祂臨時的睡床邊來回走動,都可能使祂哇哇大哭。

如果真的是這樣,這可說是耶穌的第一次哭泣。接下來,祂將經歷人類所面對的失喪和哀傷、面對祂的弟兄和親族對祂的質疑,更要體會當祂受折磨甚至被殺害時,祂的母親所經歷的痛苦。

這個試圖在祂人生第一個夜晚入睡的嬰孩,將要經歷許許多多的艱難。然而,從那一刻起,耶穌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馬太福音1章23節),祂知道自己取了人的樣式意味著什麼。祂將活在世上三十多年,經歷人類的痛苦,直至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因著耶穌對你我的愛,祂成了人的樣式。也因著成為人,祂和我們有同樣的經歷,所以我們再也不能說沒有人會瞭解自己,因為耶穌瞭解。

在這個聖誕節,願那夜進入這世界的真光,能夠照耀我們靈魂中最深處的角落,帶給我們天使在許久以前所歌頌的真平安。

— Randy Kilgore

懇求父使我心明白,
基督大愛並榮耀主;
完全獻上絕不妥協,
永不止息全心愛主。

耶穌瞭解。



全年讀經:
西番雅書1-3章 啟示錄16章


靈命日糧:永遠和平

讀經: 以弗所書2章13-19節


因祂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以弗所書2章14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年的聖誕節前夕,在法軍和英軍與德軍對峙的西線,約有30英里的範圍陸續停止了戰火。幾名士兵修復毀損的陣地以及埋葬陣亡的人,其他的士兵則謹慎地探出戰壕上方窺視敵方。夜幕低垂時,一些德國士兵先點燃蠟燭,並且唱起聖誕詩歌。接著,英國軍隊也跟著鼓掌,並且高喊祝賀聖誕的話語。

隔天,德軍、法軍和英軍在他們交戰的開放地區見面,彼此握手、分享食物和交換禮物。這暫時的和平給戰場帶來喘息機會,因為不久後,砲火和槍械聲又會重回戰場。然而,親身參與這場被後人稱為「聖誕節休戰」的士兵,都無法忘記當時的感受,這短暫的休戰也讓他們更渴望永遠的和平。

先知以賽亞預言那將要來的彌賽亞時說:「祂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以賽亞書9章6節)藉著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祂除去了上帝和我們之間的障礙,「因祂使我們和睦」(以弗所書2章14節)。

在耶穌裡,我們與上帝可以有永遠的和平,也可以與人和睦相處。這就是聖誕節所要傳達改變生命的好消息!

— David C. McCasland

聽啊!天使高聲唱,
榮耀歸與新生王!
神人融洽長歡欣,
地上平安人蒙恩!
Wesley

唯有在基督裡,才有真正的平安、和平與和睦。



全年讀經:
哈巴谷書1-3章;啟示錄15章


靈命日糧:聖誕焦點

讀經: 哥林多後書9章10-15節


感謝上帝,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哥林多後書9章15節


當孩子們還住在家裡時,我們家在聖誕節的早晨,會有一個簡單但深具意義的傳統。全家人會圍繞在聖誕樹旁,樹下堆放著彼此互贈的禮物,而我們會一起閱讀聖誕節的故事。這樣可以提醒我們,贈送禮物並不是因為東方博士向聖嬰基督獻禮。相反地,當我們將愛的禮物送給對方時,是紀念上帝以無限的愛將那至好的禮物賜給我們。

關於天使、牧羊人和馬槽的故事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盼望透過重溫聖誕節的故事,我們能夠將焦點放在上帝於第一個聖誕節為我們所成就的大事,而不只是專注於表達對彼此的關愛。

沒有任何事物能夠與上帝藉著祂獨生子所賜給我們的禮物相媲美,正如保羅曾對哥林多教會所說的話:「感謝上帝,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哥林多後書9章15節)

上帝願意賜下祂的獨生子來拯救我們,這實在是一份言語無法形容的禮物。這份禮物正是我們歡慶聖誕佳節的理由,基督才是聖誕的焦點。

— Bill Crowder

雖是卑微貧賤的小馬棚,
卻有恩典無量;
明星光引領照在小馬槽,
聖潔完美又安祥。
Neidlinger

主耶穌就是最棒的聖誕禮物!



全年讀經:
那鴻書1-3章 啟示錄14章


Photo credit: Alan Cleaver / Foter / CC BY

靈命日糧:包裝方式

讀經: 腓立比書2章5-11節


[耶穌]反倒虛己,⋯⋯成為人的樣式。—腓立比書2章7節


每年的聖誕節,我們家有一些事情是歷年不變的。其中一樣就是當孩子和孫子們拆禮物時,妻子瑪蒂會要求他們說:「不要把包裝紙弄破,我們明年還可以再用。」瑪蒂喜歡送人精緻的禮物,但她也很喜歡漂亮的包裝,因為精美的包裝也代表送禮人的心意。

這讓我想到基督選擇來到世上的方式。耶穌來是為了拯救我們,讓我們脫離罪的轄制。祂原本可以大張旗鼓,以萬馬奔騰的氣勢,帶著日月星辰的榮光向世人顯現。然而,與創世記1章26節不同的是,祂選擇「成為人的樣式」來包裝自己(腓立比書2章7節)。

為什麼「成為人的樣式」如此重要?那是因為,耶穌成為我們的樣式後,祂體會了我們所面對的掙扎,祂經歷了深刻的孤寂感,以及親密朋友的背叛。祂也曾被當眾羞辱、被誤解、被誣陷。簡而言之,祂完全明白我們的痛苦。因此,希伯來書的作者說,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6節)。

今年的聖誕節,當你想起耶穌給我們的這份禮物時,記得將祂的「包裝方式」謹記於心。

— Joe Stowell

主啊,謝謝祢願意以人的樣式包裝自己!
提醒我們,祢全然明白我們的掙扎,
以致我們有信心靠著祢所賜的憐憫與恩典,
來勝過這一切。

別忽視這份寶貴聖誕禮物的包裝方式。



全年讀經:
彌迦書6-7章 啟示錄13章


靈命日糧:恰當時機

讀經: 希伯來書9章11-22節


但現在基督已經來到,作了將來美事的大祭司。—希伯來書9章11節


指揮站在台上,雙眼巡視交響樂團及詩班的每一位成員。詩班員們整理手中的歌譜,找到最舒適的站姿,調整拿著歌譜的高度,讓自己仍可以看見指揮。交響樂團的成員也把樂譜放在譜架上,以最舒服的姿勢坐定了下來。指揮等待著、觀察著,直到所有人都預備好。這時,他將指揮棒向下一揮,韓德爾「彌賽亞」序曲隨即充滿了整個大教堂。

蕩氣迴腸的音樂讓我感覺自己也沉浸在聖誕節的氛圍中。上帝在最恰當的時間,將指揮棒向下一揮,為彌賽亞的降生掀開序幕,基督來到世上「作了將來美事的大祭司」(希伯來書9章11節)。

每年的聖誕節,當我們以宏偉壯麗的音樂歡慶基督降生時,便讓我想到我們這些上帝的子民,如同交響樂團的團員和詩班員一樣,每個人都準備就緒,等待上帝再將指揮棒向下一揮,迎接基督的再來。到那日,我們將會與基督一同參與上帝救贖交響曲的最終樂章,上帝會將一切都更新了(啟示錄21章5節)。在這之前,我們必須定睛在上帝身上,同時確保我們已經做好準備。

— Julie Ackerman Link

聖歌嘹亮蕩氣迴腸,
天使子民和諧歡唱;
漫漫長夜即將結束,
基督很快就要再來。
Macomber

我們歡慶基督降生,也期盼祂再來。



全年讀經:
彌迦書4-5章 啟示錄12章


Photo credit: Dr. RawheaD / Foter / CC BY-NC-SA

靈命日糧:奉耶穌的名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12-21節


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什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翰福音16章24節


我最喜愛的一本相簿,收集了一次家庭聚餐的照片。這本相簿保存了父親、我們幾兄弟夫婦,以及孩子們,在那次感恩聚餐的情景。

那時,父親已經有多次的中風,因此說話能力大不如從前。然而,在禱告時,我卻聽見他以堅定的口吻說:「我們奉耶穌的名禱告。」大約一年後,父親離開人世,與他所信靠的上帝同在。

耶穌教導我們要奉祂的名禱告。在祂被釘十字架的前一晚,祂應許門徒說:「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什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翰福音16章24節)。但這個奉耶穌的名祈求的應許,並不是一張讓我們滿足私慾的空白支票。

那天晚上,耶穌告訴門徒祂必成就奉祂之名所做的禱告,好叫父因兒子得榮耀(約翰福音14章13節)。到了較遲時候,耶穌懷著極度的痛苦禱告:「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祢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馬太福音26章39節)

我們的禱告,應該順服在上帝的智慧、愛與權能之下,並以信心「奉耶穌的名」祈求。

— Dennis Fisher

天父,幫助我們少擔憂能從祢那裡得著什麼,
而是多思考能向祢學些什麼。
正如祢的使徒所說:「加增我們的信心。」
(路加福音17章5節)

除了不合上帝旨意的祈禱,沒有任何事情是禱告辦不到的!



全年讀經:
彌迦書1-3章 啟示錄11章


Photo credit: Wiedmaier / Foter / CC BY-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