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無遠弗屆

讀經: 馬太福音28章16-20節


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馬太福音28章19節


十年前,少數民族邦旺人(Banwaon)從未聽過耶穌。他們隱居在菲律賓民答那峨島的群山中,很少與外界接觸。要將一批物資運過去需花兩天的時間,還要在崎嶇的山地中艱苦跋涉才能抵達他們的部落。全世界沒有人注意到他們。

後來,有個宣教團體向這個部落伸出援手,用直升機接送他們出入。這讓邦旺族人獲得需用的物資、緊急的醫療援助,並知道外面有更廣闊的世界。這也讓宣教團體能向他們傳講耶穌。現在他們不向諸靈歌唱,而是將傳統的曲調譜以新詞,唱出對獨一真神的讚美。這都全因宣教團體使用航空工具讓這民族能與外界連結。

在耶穌升天回到祂天父那裡之際,祂吩咐門徒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馬太福音28章19節)。這也是耶穌給你我的使命。

未得之民並不一定是住在我們從未聽聞的異國他鄉,往往這些人就住在我們當中。接觸邦旺人需要創意,也要懂得善用資源,這也激發我們能以創意來克服在社群中面對的阻礙。這可能是你從未想到的、某個「接觸不到」的群體──或許就是你的鄰居。上帝能如何使用你為耶穌傳福音呢?

— 葛庭墨

在你的社群中,你最難向誰傳福音呢?
你可以用什麼方式向他們傳講耶穌?

天父,求祢按祢的心意使用我,讓我能幫助_______使他能相信祢並回轉歸向祢。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佈道:透過關係傳福音》。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27-29章;提多書3章


靈命日糧 : 鈴聲響起

讀經: 詩篇47篇


要用誇勝的聲音向上帝呼喊!—詩篇47篇1節


歷經了痛苦難熬的三十輪放射治療後,醫生終於宣告黛嵐的癌症已治癒了。她迫不及待地拉響「除癌鈴」,這是醫院的一個傳統,表示治療結束並慶祝她恢復健康。黛嵐激動地用力拉響歡慶的鈴,甚至連鈴鐺上的繩子都拉斷了,引發滿室歡聲笑語。

黛嵐的故事使我不禁莞爾,也讓我更理解,當詩人邀請以色列百姓歡慶上帝在他們生命中的作為時,他所想像的情景。詩人鼓勵他們「拍掌」、「向上帝呼喊」、「向上帝歌頌」,因上帝已勝過他們的仇敵,並揀選以色列人成為祂所愛的子民(詩篇47篇1、6節)。

上帝未必總是使我們勝過生活的困境──無論是在健康、財務,或人際關係等各方面。但即使在這些景況中,祂也配得我們的敬拜和讚美,因我們可以信靠祂仍「坐在祂的聖寶座上」(8節)。而當祂確實讓我們的景況得到改善,起碼以我們在世上生活所認知的,都值得我們盛大的歡慶。雖然未必有個實體的鈴鐺可讓我們敲響,但我們仍能像黛嵐那樣興高采烈地,歡慶上帝以祂的美善恩待我們。

— 洪可婷

你如何向上帝表達內心的感恩?
最近上帝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美好的作為,
值得你歡喜慶祝?

上帝啊,感謝祢賜給我許多恩典。我要揚聲頌讚並拍掌來歡慶祢在我生命中的作為!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24-26章;提多書2章


靈命日糧 : 感恩與盼望

讀經: 詩篇104篇10-23節


祢安置月亮為定節令。—詩篇104篇19節


莉莎看到許多秋季的裝飾都帶著死亡的氣息,有時甚至看似陰森,令人毛骨悚然。因此,她想方設法要改變這晦暗的季節,為人們帶來盼望!

莉莎決定以微小的舉動來對抗黑暗的氛圍。她在一個大南瓜上,用不易褪色的馬克筆寫下感恩事項,第一件事就是「陽光」。不久之後,有人也來添加幾筆。有人隨意地在大南瓜上寫下「畫畫」,有人則很實際地寫上「溫暖的房屋」和「工作車」,也有人寫了令人痛心的事,如一個已故親人的名字。最後,那個大南瓜上寫滿了各種感恩事項。

詩篇104篇也列出一連串容易被人忽略,卻應當要稱頌上帝的事。詩人讚美道:「耶和華使泉源湧在山谷」(10節),「祂使草生長,給六畜吃,使菜蔬發長,供給人用」(14節)。詩人甚至認為夜晚也是美好適宜的,正如他說上帝「造黑暗為夜,林中的百獸就都爬出來」(20節),「日頭一出,……人出去作工,勞碌直到晚上」(22-23節)。因為這一切美好的事,詩人總結說﹕「我還活的時候,要向我上帝歌頌!」(33節)

世人普遍不知如何面對死亡,因此當我們對造物主獻上最微小的讚美,就能為這個世界帶來光輝耀眼的盼望。

— 葛庭墨

天父,感謝祢創造一切美好的事物,
求祢讓我的生命成為感恩與頌讚的祭。


你和你的朋友如何看待死亡?你如何讓人們關注於耶穌帶來的盼望?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22-23章;提多書1章


靈命日糧 : 新的呼召

讀經: 提摩太後書1章6-14節


上帝救了我們,以聖召召我們。—提摩太後書1章9節


十幾歲的凱西是青少年幫派的領袖,他帶著一些人擅闖民宅、偷取別人汽車內的財物、搶劫便利商店,並與其他幫派火拼。凱西最後終於被逮捕,且判處監禁。在監獄裡他又成了罪犯的首領,在發生騷亂時,分發自製的刀具給黨羽。

不久之後,凱西被帶到獨立的囚室監禁。當他在囚室裡發呆時,突然看到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事件如「電影」般重現眼前,也看到耶穌被人帶走、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並對他說﹕「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凱西立刻跪在地上哭泣認罪。後來,他與牧師分享自己的經歷,牧師也向他講解更多關於耶穌的事蹟,並送一本聖經給他。凱西說﹕「那就是我信仰旅程的開始。」最終,他回到一般牢房繼續服刑,雖然他因信仰而遭人欺凌,但他心裡卻滿有平安,因他找到了一個新的呼召﹕向別的囚犯傳講耶穌的福音。

使徒保羅在寫給提摩太的信中,談到基督改變生命的大能﹕上帝召我們脫離罪惡,並跟隨與事奉耶穌(提摩太後書1章9節)。當我們憑信心接受耶穌基督時,我們會渴望以生命來見證基督的愛。因著聖靈所賜的力量,即便在苦難中我們仍有能力向人傳講福音(8節)。讓我們像凱西一樣,勇敢活出新的呼召吧!

— 柯愛莉

慈愛的上帝,感謝祢透過聖子耶穌給我新的呼召,
並賜下聖靈引導我、加力量給我,讓我來事奉祢。


你曾在何時向某人傳講福音,結果如何?你是否因而受苦?發生了什麼事呢?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20-21章;提摩太後書4章


靈命日糧 : 上帝為你歌唱

讀經: 西番雅書3章14-17節


[上帝]必因你喜樂歡唱。—西番雅書3章17節,新譯本


在我們第一個兒子17個月大時,小女兒便出生了。當我想到有個女兒就欣喜萬分,但同時也有點不安,儘管我對照顧兒子有一些瞭解,但養育女兒卻是一個未知的領域。我們給女兒起名為撒拉。我很享受抱著她輕輕搖晃,哄她入睡,好讓妻子休息。但不知為何,我開始嘗試唱歌哄她入睡,而我選的歌曲是《你是我的陽光》(You Are My Sunshine)。無論是把她抱在懷裡,還是站在她的嬰兒床前,我都會對她唱這首歌,每一刻我都樂在其中。現在,小女兒已20多歲,而我仍叫她小太陽。

我們通常會想到天使歌唱,但你上次想到上帝歌唱是什麼時候?沒錯,上帝在歌唱。你上一次想到祂因你歌唱是何時呢?西番雅在向耶路撒冷所講的信息中清楚地表明﹕「耶和華你的上帝……必因你歡欣快樂,……而且必因你喜樂歡唱」(3章17節,新譯本)。雖然這是向耶路撒冷所說的信息,但很可能上帝也為我們(這些接受耶穌為救主的人)而歌唱!祂會唱什麼歌呢?聖經並沒有清楚說明,但這首歌是出於祂的愛,因此我們可以相信它的內容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腓立比書4章8節)。

— 博約翰

慈愛的天父,想到祢會因我喜樂歌唱,
實在令我感到安穩和安慰,我要感謝祢。


當你想到上帝為你歌唱時,你有什麼感覺?這會令你感到難以置信,還是感到安慰?為什麼呢?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18-19章;提摩太後書3章


靈命日糧 : 上帝在聆聽嗎?

讀經: 約翰一書5章13-15節


我們若照祂的旨意求什麼,祂就聽我們。—約翰一書5章14節


當我參與教會的關懷會友事工時,我會為代禱卡上的事項禱告,包括求上帝改善某位阿姨的健康情況、某對夫婦的財務狀況,以及讓某人的孫兒能認識上帝。但我很少聽到代禱之後的結果,因為代禱卡大多是匿名的,所以我無從得知上帝如何回應。我承認有時我真想知道,上帝真的聽了我的禱告嗎?我的代禱是否帶來一些改變?

或許,我們有時也會問﹕「上帝在聽我禱告嗎?」我曾像哈拿一樣向上帝求子,但多年來未得回應;我也祈求上帝讓父親能歸信耶穌,但在他離世時卻沒有表明是否願意信主。

然而千百年來,有許多上帝側耳聆聽祂子民禱告的例子:以色列民被奴役的哀聲(出埃及記2章24節);摩西在西奈山上的哀求(申命記9章19節);約書亞在吉甲的禱告(約書亞記10章14節);哈拿向上帝求子(撒母耳記上1章10-17節);大衛求上帝救他逃離掃羅的追殺(撒母耳記下22章7節)。

約翰一書5章14節進一步強調:「我們若照祂的旨意求什麼,祂就聽我們。」聽的意思是專心聽並有所回應。

今天當我們向上帝禱告時,願我們能滿心相信,即使跨越數千年,上帝仍會聆聽祂子民的禱告,祂會聽我們的呼求!

— 莫麗莎

天父,我向祢呼求,並相信祢會垂聽,
因為這是祢的應許。


認真思考一下,你最近向上帝祈求的一些事。是什麼驅使你禱告?你怎麼知道上帝聽你的禱告?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15-17章;提摩太後書2章


靈命日糧 : 苦難的原因

讀經: 約伯記42章1-9節


我的怒氣向你和你兩個朋友發作,因為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約伯記42章7節


我去一個教會講道,聚會結束後和一位姐妹討論我分享的信息,她說:「你的意思是,也許這不是我的錯!」她的回應讓我感到意外。她說她有慢性疾病,並經常為此禱告、禁食、認罪,而且她一聽到有人說要怎麼做才能得醫治,她就全都照做,但還是沒得痊癒,所以她覺得一定是自己犯了錯。

她這樣想令我感到難過。當她發現所領受的屬靈「公式」無法解決問題後,就只能責怪自己。但其實這種面對苦難的公式化思維,早在千百年前就被證明是錯誤的。

簡單來說,這古老的公式就是當你遭受苦難,一定是你犯了罪。當約伯不幸失去牲畜、孩子和健康時,他的朋友就把這個公式套用在他身上。就像以利法懷疑這是因約伯犯罪,就說:「無辜的人有誰滅亡?」(約伯記4章7節)比勒達甚至斷言,約伯的孩子是因為犯罪才會死(8章4節)。他們不知道約伯遭受苦難的真正原因(1章6節-2章10節),就以過於簡化的理由解釋約伯為何受苦,這使約伯痛苦萬分,但後來上帝責備他們(42章7節)。

苦難是生活在這墮落世界的一部分。就像約伯一樣,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其原因。但上帝對你另有計劃,且遠超過你所承受的苦難。別被這過度簡化的公式矇騙而灰心喪志。

— 霍薛頓

主啊,祢是最偉大的醫生!當別人面對苦難時,
幫助我不去傷害他們,賜我安慰他們的話語。


人們何時會套用「苦難是犯罪的結果」這公式?你覺得為何人們依然接受這套思維?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12-14章;提摩太後書1章


靈命日糧 : 奉召特派

讀經: 羅馬書1章1-6節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上帝的福音。—羅馬書1章1節


斯里蘭卡有一種三輪計程車,俗稱「嘟嘟車」,對許多人而言是個非常方便且愜意的交通工具。住在首都可倫坡的羅琳認為,嘟嘟車也是傳福音的禾場。在一次搭乘嘟嘟車時,羅琳發現這名友善的司機非常樂意與她談論宗教信仰。羅琳決定下次再搭嘟嘟車時,要向司機傳福音。

羅馬書一開頭,保羅就宣稱自己是「特派傳上帝的福音」(1章1節)。希臘文的「福音」一詞意思是好消息。保羅實際上是說,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宣講上帝的好消息。

這好消息是什麼呢?羅馬書1章3節說,這福音是關乎上帝的兒子,這好消息就是耶穌!上帝要告訴這世界,耶穌降世為要拯救世人脫離罪惡與死亡,而且上帝已揀選我們成為傳遞好消息的管道。我們真是何德何能!

耶穌已讓所有信徒都有特權去與人分享這個好消息。我們從祂「受了恩惠」,就要去帶領其他人來信服真道(5-6節)。不論是在嘟嘟車上或是在任何地方,上帝已經讓我們成為奉召特派的使者,要我們將這激勵人心的好消息傳給周遭的人。願我們像羅琳一樣,在每天的生活中都能找機會向人述說關於耶穌的好消息。

— 費思睿(特約作者)

耶穌,謝謝祢使用我來傳揚好消息。願聖靈今天賜我
足夠的勇氣和愛心能與人分享福音。


在傳福音時你會遇到什麼阻礙?你可以用哪些恩賜或愛好來向人傳福音?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9-11章;提摩太前書6章


靈命日糧 : 信心的試驗

讀經: 創世記22章1-3、6-12節


這些事以後,上帝要試驗亞伯拉罕。—創世記22章1節


我第一次帶兒子們爬山就去攀登科羅拉多州的一座高山,海拔至少4,267米,他們非常緊張。我也不禁自問:他們能應付這項挑戰嗎?途中,小兒子停下來休息很長的時間,且不斷地說:「爸,我走不動了。」但我相信這次的登山考驗能讓他們獲益良多,而且我希望他們信任我。在距離峰頂約1.6公里處,那一直認為自己已走不動的小兒子卻重獲精力,率先到達峰頂。他很開心,因他即便在恐懼時依然信任我。

當以撒與他的父親一起上山時,他對父親的信任讓我讚嘆不已。不僅如此,我更深深敬佩亞伯拉罕對上帝的信心,特別是當他拿刀要殺兒子的時候(創世記22章10節)。縱使亞伯拉罕內心充滿困惑與痛苦,仍願意順服上帝。因上帝的憐憫,一位天使制止亞伯拉罕並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12節)。事實上,上帝從未打算犧牲以撒的生命。

當我們想將此特殊事件套用在自己身上時,必須注意開頭的第一句話:「上帝要試驗亞伯拉罕」(1節)。透過這次的試驗,亞伯拉罕明白自己願意信靠上帝,並經歷上帝的愛與豐盛的預備。

正是在困惑、黑暗與試驗中,我們才能真實地認識自己和上帝。我們甚至會發現,試驗能讓我們更信靠上帝。

— 郭惟恩

上帝,我不知道現在是否正經歷祢給我的試驗,
但不論如何,我願信靠祢,並將我的未來交在祢手中。


你曾否經歷上帝對你的試驗?那是什麼樣的經歷,你從中學到了什麼?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6-8章;提摩太前書5章


靈命日糧 : 談論、相信、感受

讀經: 羅馬書8章14-21節


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羅馬書8章15節


作家布赫納(Frederick Buechner)在他那本頗具影響力的回憶錄(Telling Secrets)裡說:「我家中有一條家規,就是不可談論、不能相信、不能有任何感受,而不遵守這規條的人就有禍了。」布赫納以自己的經歷為例子,說明這不成文的家規就是造成家庭失常的因素。在布赫納的家庭中,這個「規條」使他不得談論或哀悼自殺的父親,令他無法相信任何人,不能向人傾訴內心的傷痛。

你是否也有同感?我們當中有很多人以各種方式,學會忍受一種扭曲的愛,這種「愛」要我們對所受的傷害保持沉默或加以掩飾;這種「愛」以恐懼來轄制人、奴役人。

因此,我們一定要謹記耶穌對我們的愛,與我們經常體驗的那種讓人害怕會失去且有條件的愛,是截然不同的!正如保羅在羅馬書8章15節說到,藉著耶穌的愛,我們就不必活在懼怕中。當我們知道耶穌深刻、真實且無條件地愛著你我時,就能開始得享榮耀的自由(21節)。我們能再次自由地談論、相信及感受,學習坦然無懼地生活。

— 白茉妮

慈愛的上帝,有時我會害怕誠實地面對自己和別人,
擔心這樣做會失去別人的喜愛。求祢醫治我的心,幫助我
相信祢的愛所帶來的榮耀、自由及喜樂,並能為此而活。


有哪些不成文的規條是讓你被愛、被接納的條件?若你知道不必遵守這些規條就能得到愛,你的生活會有何不同?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5章;提摩太前書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