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勇敢的心

讀經: 希伯來書10章32-39節


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 —希伯來書10章35節


有句古老的諺語說:「貪多嚼不爛。」的確,有智慧的人不會將過多的責任攬在身上,使自己負荷過重。然而,有時我們會因為所承擔的工作太繁重、太困難而感到將被壓垮。

在信仰的道路上,我們也可能會因向主承諾的事,似乎超過我們的能力而覺得無力承擔。然而,當我們信心動搖時,別忘了主早已賜下鼓勵我們的話語。

希伯來書的作者鼓勵他的讀者,要回想從前的日子,他們在信仰上所展現的勇氣(10章32-33節)。儘管受到公然侮辱和迫害,他們仍能扶助身陷囹圄的信徒,並且甘心忍受自己的家業被人搶去(33-34節)。因為這樣的信念,他說:「所以,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上帝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35-36節)

我們的信心不是靠我們自己,而是倚靠耶穌,並祂要再來的應許,絕不遲延(37節)。

唯有上帝的大能使我們得以在信心的旅程中繼續前行,回想往日主的信實,就會激勵我們今天對祂的信心。

— David C. McCasland

生活勞苦重擔增,
如上崎嶇蜿蜒徑,
日常瑣事平淡處,
願我見主總同行。
D. DeHaan

信靠上帝的信實將激勵我們的信心。



全年讀經:
詩篇107-109篇 哥林多前書4章


靈命日糧:根基

讀經: 哥林多前書3章1-11節


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 —哥林多前書3章 11節


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訥德林根(Nördlingen)是個獨特的地方,這個小鎮建立在里斯隕石坑的中央,這隕石坑是許久之前因隕石撞擊而留下的圓形凹陷。隕石撞擊的強大壓力,產生了許多奇異的結晶岩石,以及不計其數的微細鑽石。13世紀的人使用這些斑斕的石頭,建造了聖喬治教堂,至今訪客仍可在教堂的地基和牆壁上,看見那美麗的結晶沉積。有些人認為,這是從天堂來的根基。

聖經提到了另一種來自天堂的根基,主耶穌離開天上的寶座降臨到我們的世界(約翰福音3章13節),當祂死而復活,返回高天的時候,祂留下門徒,成為活著的「殿」,以耶穌基督為根基。使徒保羅說:「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哥林多前書3章11節)

這間位於巴伐利亞的教堂,是用從天而降、看得見的石頭立根基的,但是屬靈的教會,就是所有相信基督的人,是奠基在耶穌基督這永恆的屬天根基上(以賽亞書28章16節;哥林多前書10章3-4節)。讚美上帝!因耶穌所作的一切,使我們的救恩得以穩固!

— Dennis Fisher

救恩穩固在於基督,
永久盤石堅定可靠;
信心安在「活石」之上,
就不至於失敗、跌倒。
Anon.

我們確切的盼望是磐石基督。



全年讀經:
詩篇105-106篇 哥林多前書3章


靈命日糧:遵主旨意

讀經: 民數記9章15-23節


他們遵耶和華的吩咐安營,也遵耶和華的吩咐起行。 —民數記9章23節


在我家附近的一場愛犬比賽中,我正欣賞著一隻名叫特雷弗的威爾斯柯基犬表演。牠會按著主人的指令,衝向十多公尺遠的地方,立刻折返,又跨過圍牆,牠也會用嗅覺來辨認物品。每完成一項任務,牠就會伏在主人的腳邊,等待更多的指示。

特雷弗小心翼翼地注意主人的指示,使我想起以色列民在曠野的時候,上帝如何希望祂的子民全心遵從祂的引導。上帝用獨特的方式帶領他們,祂以雲彩的形式顯現,若雲彩上升,表示祂想祂的子民起行前往下一個地點,若雲彩下降,他們就要留在原地。「他們遵耶和華的吩咐安營,也遵耶和華的吩咐起行」(民數記9章23節)。不論白晝黑夜,也不論要在一處待多久,以色列人都遵照這個做法。

上帝不是只為了試驗以色列人,而是要帶領他們進入應許之地(10章29節),祂要帶祂的子民進入更佳美之地,這也是上帝要我們跟隨祂的目的。祂要引領我們到一個更親近祂的地方。聖經已向我們保證,祂會滿有慈愛和信實地帶領那些謙卑跟隨祂的人。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主與我做朋友,我可常向主求;
救主攜我手一路同走;
主吩咐我就聽,主差遣我就行;
信靠順服者,主必同行。
Sammis

上帝要祂的子民跟從祂的帶領。



全年讀經:
詩篇103-104篇 哥林多前書2章


靈命日糧:早已相信

讀經: 啟示錄22章12-21節


是了,我必快來! —啟示錄22章20節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德國的一個戰俘監獄內,一些被俘的美軍瞞過警衛造了一台收音機。一天,收音機傳來德軍司令投降和戰爭結束的消息。由於通訊中斷,警衛還不知道德軍已經投降,但在戰俘之間,投降的消息早已傳遍了,他們盡情慶祝一番。一連三天,他們放聲高歌、向警衛揮手,又在用餐時開玩笑。直到第四天,戰俘早上醒來,發現德國人都逃之夭夭,他們無盡的等待終於結束了,自由的日子已經到來。

聖經裡有很多故事都是關於等待。亞伯拉罕等待有自己的兒子(創世記12-21章);以色列人等待脫離埃及人的統治;先知等待他們的預言實現;門徒等待耶穌有一天能成為他們心目中那位大有能力的彌賽亞。在啟示錄的結尾,耶穌說了最後的話:「我必快來!」而緊接的是一個懇切的回應禱告:「阿們!主耶穌啊,我願祢來!」(22章20節)我們今天仍然等待這預言的實現。

我常問自己:在等待的期間,為何我們時常會感到恐懼和焦慮呢?我們應當像那些獄中的戰俘一樣,行為當與我們所相信的好消息相稱。何謂對上帝有信心呢?就是我們在事情還沒有發生以前,早已相信這必會實現。

— Philip Yancey

懷著信心,
就能超越憂慮、懷疑、懼怕;
並且發現,
救主就在身旁,殷切地等待。
French

等待考驗信心,讓我們心懷盼望來等待。



全年讀經:
詩篇100-102篇 哥林多前書1章


靈命日糧:同聲歌唱

讀經: 約翰福音17章20-26節


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 —以弗所書4章2-3節


加拿大籍太空人暨國際太空站指揮赫特菲(Chris Hadfield),在距離地球320公里的高空,與在地面上錄音室裡的一群學生,合唱一首歌,名為「有人在歌唱嗎?」(Is Somebody Singing)。這首歌是由他和一支加拿大樂團的主唱羅伯森(Ed Robertson)共同創作的。

其中一句歌詞引起我的注意:「在此高空,無法劃分任何界線。」雖然我們人類制定了許多將彼此隔離的界線,包括了國家、種族和思想。但是這首歌提醒我們,上帝所看到的並不是這些界線。祂在乎的是我們愛祂,同時也彼此相愛(馬可福音12章30-31節)。

上帝就像一位慈父,希望祂的家人團結在一起。如果我們不能和睦共處,就無法完成上帝交託我們的使命。耶穌在被釘十架的前一晚,祂迫切地懇求上帝讓追隨祂的人聯合:「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祢父在我裡面,我在祢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約翰福音17章21節)

合唱是一種團結的表現,因為我們都唱著同樣的歌詞,配合著同樣的和弦和節拍。合唱也可以促進團結合一,使我們在和平中同聲頌讚,傳揚上帝的大能,向世人展示上帝的榮耀。

— Julie Ackerman Link

哦,千萬口舌齊歌唱,
讚美救主我神,
讚美我主榮耀的王,
讚美救主恩深。
Wesley

稱頌上帝的旋律,永遠流行。



全年讀經:
詩篇97-99篇 羅馬書16章


靈命日糧:活招牌

讀經: 哥林多後書5章 16-21節


我們作基督的使者。 —哥林多後書5章 20節


皮特·彼得森於越戰時第一次接觸到越南這個國家。他的戰機於1966年一次空襲戰中被擊落,因而成為戰俘。30年後,他以美國大使的身分回到越南。報章的一篇文章稱他為「和解的活招牌」。多年以前,他明白上帝讓他活下來,並不是要他活在憤怒中。因為這個信念,他在餘生透過自己的崗位,積極在越南提高兒童的安全標準,避免他們受到意外傷害。

被任命為代表國家對外的大使,乃是一項極大的榮譽和責任。身為基督徒,我們就是「基督的使者」(哥林多後書5章20節)。正如上帝差遣基督來使我們與祂和好一樣(18節),我們現在也應該讓人與上帝「和好」(19節)。我們要傳遞的信息是:所有人都能夠在基督裡得到救贖,因為上帝「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21節)。

要回應耶穌賜予我們與上帝和好的愛,我們就應把祂的愛傳給他人。我們要嚴肅看待我們的身分。不論上帝把我們放在世界的哪個角落,祂也可以使用我們成為活招牌,讓人認識耶穌基督,與上帝和好。

— C. P. Hia

我在世為客旅,暫居留在異鄉,
我家離此甚遠,在那黃金岸上;
今蒙我王派遣,為使者顯真光,
我樂意工作為我王。
Cassel

若不傳好消息,任何消息都不值得一提了。



全年讀經:
詩篇94-96篇 羅馬書15章14-33節


靈命日糧:仍有盼望

讀經: 馬太福音28章1-10節


「祂不在這裡,照祂所說的,已經復活了。」 —馬太福音28章6節


我安靜地坐在父親的墓旁,等待母親的葬禮開始。葬禮負責人拿著母親的骨灰甕。我的心痲木了,我的腦袋一片混沌。我怎能面對三個月之內相繼失去摯愛雙親的事實呢?在深深的悲痛中,面對沒有雙親的未來,我感到無望、迷失和孤寂。

然後,牧師講述了另一座墳墓的事情。在那個星期的第一天黎明時分,幾名婦女帶著預備給耶穌的香料到祂的墳墓(馬太福音28章1節;路加福音24章1節)。她們驚訝地發現一座打開了的空墳,還有一位天使。天使對婦女說:「不要害怕」(馬太福音28章5節)。婦女不需要害怕空墳和天使,因為天使要告訴她們一個好消息。

我聽到接下來的經文時,心中立時燃起了盼望。「祂不在這裡,照祂所說的,已經復活了」(6節)。因為耶穌已經復活,祂戰勝了死亡!就在耶穌釘十架前幾天,祂提醒祂的門徒說:「因為我活著,你們也要活著。」(約翰福音14章19節)

摯愛離世,我們會感到悲傷哀痛,但是從耶穌的復活,以及祂對死後有永生的承諾,我們得到了盼望。

— Anne Cetas

感謝主的安慰和盼望。
如果沒有主,我們不知所措。
祢的死與復活,
給了我們此生與將來的一切需要。

因祂活著,我們也活著。



全年讀經:
詩篇91-93篇 羅馬書15章1-13節


靈命日糧:螫傷之痛

讀經: 彼得前書2章9-12節


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鑒察的日子歸榮耀給上帝。 —彼得前書2章12節


這已經是五十年前的事了,但艾略特驚嚇的表情仍歷歷在目。那一天,我因為被蜜蜂追趕而衝進了艾略特的家。我從前門奔進,馬上又從後門衝出去。一轉身,咦!蜜蜂消失了,應該是飛走了吧!其實,我把蜜蜂留在艾略特的家裡了。一會兒,艾略特也從後門衝了出來,那些蜜蜂正在追趕著他。

我被蜜蜂螫了十多處,但身體卻沒有什麼不良反應。艾略特就慘了,他只是被蜜蜂螫了一、兩處,但眼睛和喉嚨都腫起來,出現相當嚴重的過敏反應。我的行為給朋友帶來了慘痛的經歷。

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上,也可能有類似的情況。當我們的行為沒有效法基督,就會傷害他人。即使在道歉之後,那些「螫傷」仍然存在。

人們經常期望基督徒能夠不尖酸刻薄,能夠耐心待人,這是理所當然的。可惜,有時候我們卻忘記了那些在信仰和生命上有掙扎的人,他們觀察我們這些基督徒,期望看到少一點憤怒,多一些憐憫;少一點批判,多一些同情;少一點指責,多一些鼓勵。耶穌與彼得勸勉我們,要有好行為,使榮耀歸給上帝(馬太福音5章16節;彼得前書2章12節)。願我們的行為和與人的相處,能夠吸引周遭的人到慈愛的天父那裡。

— Randy Kilgore

我們知道言語和行為
都極容易傷害他人;
天父,願祢指教我們凡事三思而行;
以祢的仁慈憐憫充滿我們。

願我的言行舉止不彰顯自己,而是彰顯基督。



全年讀經:
詩篇89-90篇 羅馬書14章


靈命日糧:生命甘霖

讀經: 使徒行傳6章1-10節


司提反是以智慧和聖靈說話,眾人敵擋不住。 —使徒行傳6章10節


在1891年8月,時值炙熱難耐的氣候,達倫福斯來到美國德州的米德蘭,企圖透過爆炸讓天降甘霖。外號為「爆破家」的達倫福斯與他的團隊,發射並在空中引爆充滿爆炸氣體、燃燒彈和炸藥棒的巨型氣球,炸得驚天動地。有人認為他這樣做的確帶來一點雨水,但是大部分人都說,他只是製造了噪音,爆炸的力量雖然驚人,卻起不了實際的作用。

初代教會需要有管理飯食的人,他們尋找的對象要具有另一種能力。他們揀選了「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使徒行傳6章3節)去管理每天分配的飯食,其中一個就是司提反。他「滿得恩惠、能力,在民間行了大奇事和神蹟」(8節)。有紛爭的時候,「司提反是以智慧和聖靈說話,眾人敵擋不住」(10節)。

聖經清楚說明,司提反的屬靈能力是出於被聖靈充滿,因為聖靈幫助他有充足的信心、智慧和能力。

如今聖靈住在我們心中,挪去我們內心因私利而起的噪音,以祂溫柔的、賜生命的甘霖來取代。

— David C. McCasland

聖靈,願我的生命
有祢的能力作為記號;
願我的言行舉止得以潤澤、鼓勵他人,
使他們認識祢、信靠祢。

靠著聖靈的能力,我們的服事才有果效。



全年讀經:
詩篇87-88篇 羅馬書13章


靈命日糧:典範

讀經: 提摩太後書2章1-7節


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 —約翰福音13章 14-15節


這故事是發生於十九世紀後期,一群來自歐洲的牧師前往美國麻省,參加慕迪(D. L. Moody)主講的聖經研討會。那些牧師都習慣了在晚上休息之前,將鞋子放在房門外,好讓旅館的職員清潔鞋子。慕迪看見一雙雙的鞋子,明白他們有這個習慣,就向人提出清潔鞋子的要求,可是不被理會。於是,慕迪把所有鞋子拿走,親自清理。當晚,一位朋友恰巧到慕迪房間才發現這件事。事情傳開後,接下來的數個晚上,其他人就輪流做清潔鞋子的工作。

慕迪謙卑的領導模式,激勵了別人效法他。使徒保羅也囑咐提摩太說:「你要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摩太後書2章1-2節)。只要我們想起自己得著的能力是出自上帝的恩典,就能持守謙卑的心。在謙卑之中,我們以身作則去傳揚上帝的真理,就能激勵他人追隨。

耶穌為我們捨命,親身成為我們的典範,教導我們服事人。

— Albert Lee

主耶穌,我對謙卑所知甚少。
願祢藉著祢的話語教導我,
使我效法祢所留下的美好典範。
賜我恩典,謙卑自己,服事他人。

謙卑是因我們認識上帝,也認識自己。



全年讀經:
詩篇84-86篇 羅馬書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