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簡單有力

讀經: 馬可福音12章28-34節


有一個文士來,⋯⋯就問祂說:「誡命中哪是第一要緊的呢? —馬可福音12章28節


很少人會花時間研究美國國家稅務局的所得稅條例,那是絕對可以理解的。根據《富比士》雜誌的調查顯示,2013年的稅務規則有超過四百萬字之多。事實上,稅務法例已經複雜到連專家也難以處理所有的條例,因為它實在極其複雜繁冗。

古以色列的宗教領袖在面對他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他們為此定立太多律例,把事情弄得很複雜。他們的宗教規條不斷地增加,就連當時專攻摩西律法的學者也難以理解當中的重點。其中一位宗教領袖問耶穌,誡命之中最要緊的是哪一條,耶穌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馬可福音12章30-31節)

摩西的律法雖然繁雜,但跟隨基督卻沒那麼複雜,祂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章30節)。擔子輕省是因為上帝願意赦免我們,並且愛我們。如此,祂就使我們能夠愛祂,也能夠愛鄰舍。

— Bill Crowder

主耶穌,我愛祢,因祢先愛我,
被釘十字架上,為贖我罪過;
祢戴荊棘冠冕,受凌辱陷害,
若我曾愛耶穌,如今更親愛。
Featherstone

主愛深植我心,讓我能愛上帝、愛人。



全年讀經:
詩篇81-83篇 羅馬書11章19-36節


靈命日糧:聖哉!

讀經: 啟示錄4章


他們晝夜不住地說:「聖哉!聖哉!聖哉!主上帝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 —啟示錄4章8節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這老話雖然沒有什麼根據,但經驗卻告訴我們這似乎是真的。

當生活愉快時,歲月便如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或所愛的人陪伴身邊,便會覺得時間彷彿無關緊要了。

因為有了這種經歷,讓我對啟示錄4章所描繪的景象有新的見解。以前,當我想到坐在上帝寶座周圍的四活物,不停地重複相同的幾句話,我覺得:這種生活實在很無聊!

但我現在不再這麼想了。我所想的,是他們透過滿身的眼睛(8節)所見證的場景。我所想的,是他們從上帝寶座周圍看到的景象(6節)。我所想的,是上帝向剛愎的世人所展現的智慧和慈愛,他們感到多麼的驚奇。然後我想:除了「聖哉!聖哉!聖哉!」他們還有什麼更好的話可說呢?

不停地重複說同樣的話很乏味、很無聊嗎?當你和你所愛的人在一起就不是這麼回事。只要是照著你被造的目的來做事,就不會感到無聊。

就如四活物一樣,上帝造我們是要去榮耀祂。若我們定睛在上帝身上,遵行祂造我們的旨意,生命就永不會無聊。

— Julie Ackerman Link

聖哉!聖哉!聖哉!全能的大主宰!
清晨歡悅歌詠,高聲頌主聖恩;
聖哉!聖哉!聖哉!恩慈永不更改!
榮耀與讚美,歸三一真神!
Heber

一顆與上帝同步的心,會不禁向祂頌讚。



全年讀經:
詩篇79-80篇 羅馬書11章1-18節


靈命日糧:尋求主道

讀經: 詩篇77篇10-20節


祢的道在海中;祢的路在大水中。 —詩篇77篇19節


英法海底隧道在1994年5月6日開通,其實拿破崙的工程師馬提爾(Albert Mathieu)早於1802年已經第一次提議興建,前後共相距了將近兩個世紀。今天,這條位於英吉利海峽底下、全長50.5公里的通道,每一天以鐵路運載成千上萬的旅客、汽車、卡車,穿梭英法兩地。多少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以水路往返英法兩地,直到這個令人驚訝的新路徑完工。

上帝也為祂的子民計畫出其不意的路徑,其中之一就是出埃及記14章10-22節所記載的。當時,以色列人面對必死無疑的景況,不是被法老的軍隊殺死,就是被大海淹死,他們幾近崩潰。然而,上帝把紅海分開,讓他們走在乾地上。多年以後,詩人亞薩以這件神蹟奇事作為上帝擁有大能的憑據:「祢的道在海中;祢的路在大水中;祢的腳蹤無人知道。祢曾藉摩西和亞倫的手引導祢的百姓,好像羊群一般。」(詩篇77篇19-20節)

在我們只能看到荊棘遍佈的地方,上帝能夠為我們開闢路徑。當前路盡是疑惑,我們可以回想上帝過去的作為。上帝能在任何景況下開闢道路,就是通往祂的愛和大能的道路。

— David C. McCasland

上帝啊,感謝祢,
祢曾經為我開闢奇妙道路。
當我只看見煩惱和困難時,
幫助我記住祢的大能和信實。

為我們預備救贖之道的上帝,必能幫助我們度過每日的試煉。



全年讀經:
詩篇77-78篇 羅馬書10章


靈命日糧:正直的拇指

讀經: 創世記6章11-22節


惟有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 —創世記6章8節


非洲有寓言說,四根手指與一根拇指共同在手上生活,是形影不離的朋友。有一天,他們發現旁邊有一枚金戒指,便密謀要據為己有。拇指說偷戒指是不對的,其他四指卻罵他是自以為義的懦夫,要跟他絕交。拇指覺得無所謂,他根本不想與他們同流合污。這故事的結局說,所以,今天拇指仍與其他四指保持距離。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有時候當四周充滿錯謬,我們會感到孤立無援。挪亞的時代,遍地充滿強暴,每一個心思意念都是「敗壞」的(創世記6章5、11節)。然而「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8節)。挪亞完全降服上帝,照祂的旨意去建造方舟。而主也因著祂的恩典,拯救挪亞和他全家。

同樣地,透過上帝愛子耶穌降世、死亡和復活,我們看到上帝的恩典。我們有絕對充足的理由,要在日常生活中,為祂堅定立場並尊榮祂。祂總是在我們左右,甚至住在我們裡面,因此我們永遠不必孤軍作戰,因為「祂的耳朵聽[我們]的呼求」(詩篇34篇15節)。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為真理和正義堅持的人,
盡顯他們的本色;
甘願為上帝冒險的使者,
得蒙上帝的喜愛。
D. DeHaan

隨波逐流易;中流砥柱難。



全年讀經:
詩篇74-76篇 羅馬書9章16-33節


靈命日糧:難搞的人

讀經: 以弗所書4章1-12節


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用愛心互相寬容。 —以弗所書4章1-2節


在《被告席上的上帝》(God in the Dock)一書中,作者魯益師描寫了一些很難相處的人。通常這些人的自私、憤怒、嫉妒,或其他怪癖,都會破壞我們與他們的關係。有時候我們會想:如果不需要應付這些難搞的人,生活豈不是好過多了?

然而,魯益師卻把矛頭轉向我們。他指出,我們同樣也是難搞的人,其實上帝每一天都在忍耐我們。他寫道:「你自己就是那種人。你的性格同樣有缺陷。別人的所有期望和計畫都因為你的個性而觸礁,正如你的期待和計畫因他人而落空一樣。」這種自我覺悟,應該能促使我們嘗試對人有耐心和接納,就像上帝每天如此對待我們一樣。

保羅在以弗所書告誡我們,要以「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來裝備自己(4章2節)。有耐心的人,有更好的能力應付難搞的人,不被激怒和反擊,反而可以容忍令人討厭的行為,向這些人顯出寬容。

你身邊有難搞的人嗎?求上帝透過你來彰顯祂的愛吧!

— Dennis Fisher

有些人實在很難去愛,
以致我們根本不想理會;
但上帝說:「要像我愛你一樣愛他們,
當你分享我的愛時,就是尊崇我。」
Cetas

用上帝看你的眼光來看待他人。



全年讀經:
詩篇72-73篇 羅馬書9章1-15節


靈命日糧:重獲新生

讀經: 耶利米書18章1-6節


[器皿]做壞了,他又用這泥另做別的器皿;窯匠看怎樣好,就怎樣做。 —耶利米書18章4節


最近女兒給我看她收藏的海玻璃,又稱為沙灘玻璃。那些不同顏色的玻璃殘骸,有些是陶器碎片,而大部分都是來自碎了的玻璃瓶。玻璃瓶生產時都是有用途的,後來卻被隨意丟棄,破成碎片。

倘若被棄置的玻璃流進大海,它們的旅程就開始了。潮汐和洪流無情地把玻璃翻來又覆去,海沙和浪濤不斷磨蝕其鋒利的邊緣,最終使玻璃變得平順光滑,猶如珠寶般的漂亮。這些海玻璃重獲新生,許多收藏家和藝術家都喜歡珍藏。

同樣地,破碎的生命只要得到上帝的愛和恩典觸摸,也能夠重獲新生。我們從舊約讀到先知耶利米看見陶匠在工作,他發現,若是器皿做壞了,陶匠就會將之重新塑造(耶利米書18章1-6節)。上帝解釋說,古以色列民在祂手中就像泥土,上帝會按照自己的心意,把他們塑造成最好的形象。

無論我們多麼殘破不堪,上帝都有能力重新塑造我們。即便我們不完美,且過去做了許多錯事,祂仍然愛我們,也渴望將我們塑造得漂漂亮亮。

— Cindy Hess Kasper

憑祢意行,主!憑祢意行!
因祢是陶匠,我是泥土;
陶我與造我,憑主旨意,
我在此等候,安靜順服。
Pollard

我們因試煉而消融,正可被天父重新陶造。



全年讀經:
詩篇70-71篇 羅馬書8章22-39節


靈命日糧:得到自由

讀經: 羅馬書8章1-11節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 —羅馬書8章1節


大象是地球上體型最大的陸地動物,也是最有力量的動物之一,但只要一根堅固的繩子就能限制牠的行動。是怎麼做的呢?只要在牠還是小象時,把牠綁在一棵大樹旁。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裡,牠會不斷竭力往前,但總是無法掙脫繩子,最後牠就會放棄了。

這樣一來,即使幼象長成大象,牠也不會努力掙脫以重獲自由,牠一旦受到一點阻力就會停止嘗試,因牠以為自己仍然受到捆綁、無法得到自由。

撒但也能對我們玩類似的伎倆,使我們被捆綁。然而,聖經向我們保證說:「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羅馬書8章1節)。我們已經「脫離罪和死的律了」(2節),但我們靈魂的仇敵試圖使我們相信自己仍受罪的轄制。

那我們該怎麼做呢?思考基督所成就的:祂為我們的罪受死,並宣判罪無法再控制我們了(3節)。祂從死裡復活,並賜給我們聖靈,現在我們有能力、得以在祂裡面活出得勝的生命,乃是因為「叫耶穌從死裡復活者的靈⋯⋯住在[我們]心裡」(11節)。

在基督裡,我們是自由的!

— Poh Fang Chia

祂成就我們的救贖,
並釋放我們的靈魂;
使我們與上帝和睦,
寶血洗淨我們罪污。
Wesley

凡事順服主基督,方可經歷真自由。



全年讀經:
詩篇68-69篇 羅馬書8章1-21節


靈命日糧:只需知道

讀經: 羅馬書7章18-25節


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 —羅馬書7章18節


福音歌手費南多‧奧提加(Fernando Ortega)的專輯中,他在演唱「像我這樣」這首歌時,背景隱約可以聽到佈道家葛理翰的聲音。葛理翰博士曾一度生命垂危,那時他回想自己的過去,意識到自己是個罪魁,每天都需要上帝的赦免。

有人認為離開了上帝我們仍可以很好,但葛理翰卻不這麼認為。我們可以自我感覺良好,因為我們是上帝深愛的兒女(約翰福音3章16節),而不是因為我們是良善的(羅馬書7章18節)。

基督徒若要成為真正「良善」的人,首先就是不再自以為可以靠自己變好,成為良善,而是要祈求上帝將我們變得更好。我們會經歷多次失敗,但祂會繼續使我們成長、改變。上帝是信實的,祂會按著祂的時間和方式成就祂的作為。

「奇異恩典」的作者約翰‧紐頓在晚年患上老人癡呆症。他感嘆自己喪失記憶,然而他仍表明:「我還記得兩件事:我是個罪大惡極的人,而耶穌是偉大的救贖主。」的確,論到信仰,每個人都只需要知道這兩件事。

— David H. Roper

我主應許美好無比,
盼望永不失去;
有主做為盾牌福分,
我心不再畏懼。
Newton

接受上帝的恩典,就能經歷祂的平安。



全年讀經:
詩篇66-67篇 羅馬書7章


靈命日糧:彼此合一

讀經: 以弗所書2章11-18節


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 —加拉太書3章28節


有一次,我的車門無法打開,只好找了鎖匠來開鎖。當鎖匠為我的小型福特車開鎖時,我和他聊了起來,聽到他那熟悉並讓人感到溫馨的口音,對我來說實在是個意外的驚喜!

原來這名鎖匠來自牙買加,就是那個我曾多次造訪,且越發喜愛的國家!這個發現讓原本的倒楣事變成了一件樂事。我們可說是一見如故,因為我們有一個共同點,都喜愛那個美麗的島國。

這也讓我想起另一種「他鄉遇故知」,就是遇到新朋友,且發現對方也是基督徒的驚喜!

在某些地方,遇到基督徒一點都不難,因為那裡有很多信徒,但在那些基督徒比例少的國家,能遇見一樣愛耶穌的同伴必然更讓人欣喜。因著彼此能夠分享藉基督從罪中得釋放的美妙經歷,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事!

對每一位認識耶穌的人來說,我們都能彼此合一,在基督裡成為一體(加拉太書3章28節),這種主裡團契所帶來的喜樂可以點亮最黑暗的日子。讚美主,因祂為所有認識耶穌為救主的人帶來合一。

— Dave Branon

主啊!祢讓萬族萬民、萬國萬邦,
都能在主裡合而為一,
彼此分享對耶穌的愛,
這是何等的奇妙!

主裡的團契能使我們彼此建造、合為一體。



全年讀經:
詩篇63-65篇 羅馬書6章


靈命日糧:恩典園

讀經: 羅馬書5章15-21節


上帝的恩典⋯⋯更加倍地臨到眾人。 —羅馬書5章15節


位於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市的恩典園(Graceland),是最多旅客造訪的居家宅邸之一。這座宅邸建於1930年代,且以原屋主的姨婆葛蕾絲(Grace,意思為恩典)命名,後來因歌手貓王艾維斯·普利斯萊在此居住而聞名。

我喜歡恩典園這個名字,因為這讓我想起了上帝赦免我的罪,讓我成為祂的兒女,並將我安置在奇妙的恩典園地裡。祂帶我出黑暗,進入祂的「恩典園」。

使徒保羅也說:「上帝的恩典,與那因耶穌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賞賜⋯⋯更加倍地臨到眾人」(羅馬書5章15節)。感謝上帝,因為我也是「眾人」之一,上帝已把我轉移到屬祂的園地,那裡充滿祂美妙、無限、無與倫比的恩典!

讓我們思想在上帝恩典園裡所得著的祝福!祂讓我們進入享受祂的同在,並且每日得著那湧流不斷的美妙恩典。保羅告訴我們,即便是在絕望時,上帝仍用足夠的恩典澆灌我們、看顧我們(見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不管生活中任何境遇,都不能使我們離開上帝的恩典園。

— Joe Stowell

主,我將永遠感激,
祢恩典湧流的賜福!
教我領受祢的大恩,
靠祢大能分享主恩。

基督徒已住在恩典園裡,享受上帝無限的恩典。



全年讀經:
詩篇60-62篇 羅馬書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