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鼎鼎大名

讀經: 箴言18章1-10節


耶和華的名是堅固臺。 —箴言18章10節


一個人的綽號往往能夠描繪他個性上或外觀上的特徵。小時候,我的小學同學很不客氣地叫我「香腸嘴」,因為當時我的嘴唇又腫又厚,與瘦削的臉龐一點也不相稱。當然,我很高興現在已經沒有人這樣叫我了。

不同於我自己的綽號,我很喜歡上帝的名字,因為上帝的名述說了祂崇高宏偉的屬性。上帝有多方面的奇妙屬性,因此祂擁有許多名字,以彰顯祂的能力與特質。例如:

伊羅欣(Elohim)超越一切的至高上帝。

耶和華以勒(Jehovah Jireh)預備及供應的上帝。

伊勒沙代(El-Shaddai)全能的上帝。

耶和華拉法(Jehovah Rapha)醫治的上帝。

耶和華沙龍(Jehovah Shalom)賜平安的上帝。

耶和華沙瑪(Jehovah Shamma)與我們同在的上帝。

耶和華雅威(Jehovah Yahweh)慈愛的、守約的上帝。

難怪箴言的作者要我們謹記:「耶和華的名是堅固臺。」在急難中,敬畏上帝的人投奔上帝的名,便得「安穩」(箴言18章10節)。在你處境艱難,軟弱無助時,可回想上帝其中一個名字,抓住祂的應許。祂是信實的、必會忠於自己的名。

— Joe Stowell

主,願祢提醒我們:祢的名彰顯祢的屬性。
幫助我們在有需要、在憂傷的時候,
都能謹記祢的名。
感謝祢賜我們信心的確據,知道祢忠於自己的名。

上帝的名字描述了祂的屬性,能在我們最需要時帶來安慰。



全年讀經:
詩篇4-6篇 使徒行傳17章16-34節


靈命日糧 :不再恐懼

讀經: 約翰一書4章1-6,17-19節


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 —約翰一書4章18節


猶記得1991年,我從電視新聞報導中,看到莫斯科街道上發起的非暴力革命運動。在極權主義之下長大的俄羅斯人突然宣布:「我們要像自由人。」他們集體到街道宣洩不滿的情緒,與迎面而來的坦克車抗衡。在車裡的軍官以及在車外的群眾,雙方臉上的表情形成強烈的對比,很明顯地表現出誰是真正恐懼,誰是真正得自由。

當時我從芬蘭的電視節目上觀看這俄羅斯紅場的報導,我對「信心」下了一個新定義:「不再恐懼」。一個內心有恐懼的人面對生活的每件事,都會草木皆兵,所發生的任何一件事都會使他驚惶失措。

信心卻是完全相反,一個有信心的人面對生活的每件事都完全倚靠上帝,不受恐懼轄制。儘管眼前的情況相當混亂,仍相信上帝依舊掌權。不論自己的感受如何,滿有慈愛的上帝仍然看重我。

使徒約翰說:「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約翰一書4章4節),倘若基督徒確實相信並實踐這個真理,那將會怎樣呢?基督徒最常祈求: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若你相信上帝的旨意一定會成就,那你會怎麼生活呢?

— Philip Yancey

神旨高深奧妙,
祂必給你指導,
憑祂奇工完備周到,
何必膽戰心焦。
Gerhardt

壯大信心,恐懼就散去。



全年讀經:
詩篇1-3篇 使徒行傳17章1-15節


靈命日糧 :向山舉目

讀經: 詩篇121篇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詩篇121篇1-2節


在巴西的科科瓦多山頂矗立著一座救世基督像,俯瞰整個里約熱內盧市。這座雕像是全世界最高的耶穌雕像之一,其身高30公尺,雙臂展開為28公尺,重達575公噸。無論是白天或夜晚,幾乎在里約熱內盧市內的任何角落,都看得到這座雕像。人們只要抬頭往山上一望,就能看見救世基督像的身影。

新約告訴我們基督不只是救世主,祂更是宇宙的創造者,而詩篇121篇也提到這位造物主。詩人要我們舉起眼目向山仰望上帝,因為我們的「幫助從創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1-2節)。當我們在這危機四伏、動盪不安的世界中前行時,只要有祂就足以成為我們的力量、指引我們的腳步。

讓我們仰望那位堅固我們(3節)、保護我們(5-6節),並在種種危難臨到時蔭庇我們的上帝。祂救我們脫離兇惡,並要保護我們直到永遠(7-8節)。

靠著信心,仰望我們的救贖主和創造主。祂是我們的幫助、盼望和永恆的家鄉。

— Bill Crowder

上主是我千古保障,
是我將來盼望;
每遇風波是避難處,
是人永久家鄉。
Watts

因耶穌被釘十架,我們得著拯救。



全年讀經:
約伯記41-42章 使徒行傳16章22-40節


靈命日糧 :不同問題

讀經: 約伯記38章1-11節


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裡呢? —約伯記38章4節


當災難臨到,人們的疑問就跟著來。當我們失去骨肉至親時,我們很可能向上帝發出無數的問題,例如:「祢為什麼讓這樣的事發生?」「這是誰的錯?」「祢難道不在乎我的痛苦嗎?」相信我,身為一個痛失年輕愛女的父親,我也問過這些問題。

約伯記記錄了當約伯與他的朋友一同坐席、哀嘆遭遇之苦時所提的問題。有一次,他問道:「受患難的人為何有光賜給他呢?心中愁苦的人為何有生命賜給他呢?」(3章20節)他又接著問道:「我有什麼氣力使我等候?」(6章11節)「祢手所造的,祢又欺壓⋯⋯這事祢以為美嗎?」(10章3節)許多白髮人送黑髮人,許多悲痛欲絕的家屬都問過類似的問題。

但當你讀完約伯記時,就會得到一個驚喜。上帝用一個出乎意料的方式回應約伯(38-41章)。祂開始反問約伯問題,這些問題顯示出上帝的智慧和主權,提到了上帝奇妙偉大的創造──大地、星辰、海洋,所有的問題一再指出:上帝是至高無上的、上帝是全能的、上帝是慈愛的,而且祂清楚知道自己的作為。

— Dave Branon

我們無法明瞭主,
天地萬物卻傳述:
上帝坐在寶座上,
統管宇宙和萬有。
Gerhardt

悲慟中最大的安慰,是知道上帝掌權。



全年讀經:
約伯記38-40章 使徒行傳16章1-21節


靈命日糧 :風雨飄搖

讀經: 腓立比書4章6-9節


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腓立比書4章7節


數年前的金融風暴使許多人失去了工作。很不幸,我的姊夫也成了失業人口之一。當時我的姊姊在信中分享了他們的景況,雖然身處於風雨飄搖的環境,許多事情都變幻不定,但他們心中卻有平安,因為知道上帝會看顧他們。

的確,信靠耶穌的人可以在變幻無常的環境中享有平安,因為我們能確信天父疼愛祂的兒女,並且關心我們的需要(馬太福音6章25-34節)。我們可以帶著感恩的心將一切需要帶到祂跟前,相信祂會供應且賜下平安(腓立比書4章6-7節)。

使徒保羅寫道:「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7節)。其中所說「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意味這是一種我們無法解釋的平安,但我們卻可以在祂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時,經歷這種平安。

我們的平安源於相信上帝的愛,以及祂是掌管萬事的主。唯有祂能賜下安慰,安撫我們的緊張不安,讓我們的心思意念充滿盼望,甚至幫助我們在風雨飄搖,動盪不安的困境中,仍能平靜安穩,得享平安。

— Poh Fang Chia

天父,祢全知全能,並滿有慈愛。
求祢幫助我,在一切的不確定中,
因為知道祢是誰而能夠安息。
謝謝祢賜下平安保守我的心。我願信靠祢。

堅心倚賴祢的,祢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袮。──以賽亞書26章3節



全年讀經:
約伯記36-37章 使徒行傳15章22-41節


靈命日糧 :死亡邊緣

讀經: 路加福音9章1-6節


門徒就出去,走遍各鄉宣傳福音,到處治病。 —路加福音9章6節


蘿倫(Lauren Kornacki)很高興自己上了暑期心肺復甦術課程(CPR),但她沒想到這麼快就將所學的用在至親身上。當她父親在維修他的汽車時,支撐車子的千斤頂突然滑脫,1500公斤重的車子頓時壓在他身上。二十二歲的蘿倫英勇地將車子抬起,並把父親從車子底下拉出來!過後,她就用心肺復甦術維持父親的生命跡象,一直到醫療人員抵達。

蘿倫徒手抬起車子,把父親從死亡邊緣拯救出來,這的確很了不起。但有一件事遠比這更偉大,那就是耶穌透過祂的死和復活,將我們從罪的魔爪拯救出來。當耶穌差遣十二個門徒做祂的工,祂要他們去宣講上帝渴望拯救人的福音(路加福音9章1-6節)。門徒並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完成這些事,當他們傳講耶穌的信息時,耶穌會親自把人們身上罪的重擔抬起。他們靠著耶穌的能力和權柄講道和醫治,證明了耶穌的確將上帝的國度帶到地上。

今天許多人仍背負罪的重擔,但我們偉大的上帝可以將我們從重擔底下救出來,並且差派我們去告訴世人,祂能使他們重獲自由。

— Marvin Williams

想想看:
你認識的人中誰是背負罪的重擔,
正需要耶穌的拯救呢?
你可以用哪些實際行動傳達耶穌的愛呢?

從罪中被拯救之人,最能幫助別人得救。



全年讀經:
約伯記34-35章 使徒行傳15章1-21節


靈命日糧 :前事不忘

讀經: 耶利米書6章13-20節


訪問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間;這樣,你們心裡必得安息。 —耶利米書6章16節


有句話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就是記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當成今後行事的依據。可惜,我們卻總是喜歡緬懷當年的好時光,而非記取這些經驗,去尋找未來的方向。我們沉湎於懷舊之情而不願改變,渴望一切能回到像以前一樣。

當上帝呼召耶利米成為「列國的先知」時(耶利米書1章5節),耶利米只是一個來自耶路撒冷附近小鎮的祭司。他被指派一個非常艱難的任務,主要是向轉離上帝的猶大人,宣告上帝對他們的審判。耶利米清楚地表示,他是傳遞上帝的信息,而非自己的意思(7章1-2節)。

主耶和華說:「你們當站在路上察看,訪問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間;這樣,你們心裡必得安息。他們卻說:『我們不行在其間。』」(6章16節)

上帝勸祂的百姓回顧過去,如此他們才能向前邁進。尋訪遠古路徑的目的,是為了尋找那一條「美善的路」,其中充滿上帝的信實、饒恕以及呼召。

上帝可以透過我們的過去教導我們,藉此讓我們知道與祂同行的道路最美好。

— David C. McCasland

我不知將來會如何,
也不知會發生何事;
但我知主信實同在,
因我早已經歷多次。
Anon.

上帝往日的引導,給了我們面對未來的勇氣。



全年讀經:
約伯記32-33章 使徒行傳14章


靈命日糧 :成長圖表

讀經: 彼得後書3章10-18節


你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 —彼得後書3章18節


如果有一天我們搬離現在的家,我會把食物儲藏室的門拆下帶走!那扇門很特別,因為上面記錄了我的孩子多年來的成長。每隔幾個月,丈夫和我都會讓孩子們背靠著門,用鉛筆在那門上畫下他們的高度;根據我們的成長圖表,我女兒在短短一年內長高了四吋!

孩子們的成長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但有另一種成長卻需要一些努力,就是屬靈成長,使我們變得更像基督。使徒彼得鼓勵信徒在耶穌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彼得後書3章18節)。他說信心的成熟能幫助我們預備迎接基督的再來。他希望耶穌回來時,能夠看見信徒過著無可指責的生活,與上帝和好(14節)。彼得也視屬靈成長為一種防禦,能抵擋那些曲解上帝話語、使人迷失的教導(16-17節)。

即使是在我們感到沮喪,覺得自己與上帝疏離的時候,我們應當謹記:祂會幫助我們在信心上長進,讓我們更像祂的兒子。祂的話語應允我們,「那在[我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立比書1章6節)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親愛的上帝,我祈求聖靈,
陶造我成為合祢心意的人。
給我力量,好使我能達到,
我在耶穌裡面看見的聖潔。

靈命成長需要乾糧──上帝的話語。



全年讀經:
約伯記30-31章 使徒行傳13章26-52節


靈命日糧 :倚靠日

讀經: 約翰福音15章1-13節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 —約翰福音15章5節


在美國,7月4日是公定假期。戶外燒烤熱烈、海灘人潮洶湧,大城市、小城鎮也充滿遊行、煙火匯演,處處都有野餐和愛國的慶祝活動。這一切都是為了紀念1776年的7月4日,有13個北美洲英屬殖民地宣布獨立。

「獨立」對不同時代和年齡的人都具有吸引力。「獨立」代表「不受別人的控制或影響、不須倚靠別人的支持或幫助」,難怪青少年都嚷著想獨立;很多成人也力求在經濟上獨立,不依賴人;年長者也想保持生活獨立,日常生活不用仰賴他人。雖然一個人是否真正獨立是另一個議題,但能獨立聽起來很棒。

盼望政治獨立或個人的獨立是一回事,但追求屬靈的獨立卻是有問題的。 其實,我們需要承認並接受自己有深切的屬靈依賴。耶穌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約翰福音15章5節)

我們不能靠自己,必須完全且永遠倚靠為我們而死,使我們得自由的主耶穌。每一天都是我們的「倚靠日」。

— Bill Crowder

我時刻需要祢,親愛恩主,
無人似祢柔聲,使我安舒。
我需要祢,需要祢,每時刻需要祢!
求主現在施恩惠,我來就祢。
Hawks/Lowry

倚靠全能的上帝,就能得到最大的力量。



全年讀經:
約伯記28-29章 使徒行傳13章1-25節


靈命日糧 :溫柔關愛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1-7節


[我們]只在你們中間存心溫柔,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 —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7節


馬克斯經營了一個小農場,作為業餘愛好。最近,當他檢查所照料的母牛群時,竟然發現當中有頭新生的小牛犢。當他買下這些牛隻時,完全不知道其中有一頭懷孕的母牛;但令人難過的是,這頭母牛得了併發症,誕下小牛不久後就死了。於是馬克斯買了奶粉,用奶瓶哺乳小牛。「哦,小牛以為我是牠的母親呢!」馬克斯說。

馬克斯對小牛扮演了母親的角色。這個溫馨的故事,讓我想到保羅對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也把自己比擬為充滿關愛的母親,他說:「[我們]只在你們中間存心溫柔,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7節)

保羅以養育孩子的心態教導他人。他知道信徒需要「靈奶」使靈命成長(彼得前書2章2節),除此之外,對於保羅所關愛的信徒,他也特別關注他們的顧慮:「你們也曉得我們怎樣勸勉你們,安慰你們,囑咐你們各人,好像父親待自己的兒女一樣。要叫你們行事對得起⋯⋯上帝。」(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11-12節)

願我們以救主的溫柔關愛,彼此服事,並在屬靈的旅程上互相鼓勵(希伯來書10章24節)。

— Dennis Fisher

親愛主,當我服事他人,
幫助我能體貼且關愛。
並且助我溫柔地愛人,
一如祢對我溫柔關愛。

上帝將祂的愛注入我心,讓我能向他人流露。



全年讀經:
約伯記25-27章 使徒行傳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