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作主見證

讀經: 使徒行傳1章1-11節


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使徒行傳1章8節


在好多年前,我從12公尺高的橋上墜落,幾乎沒命。我四肢無法動彈,每天只能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鄰床的病人是一位基督徒,他的妻子特地來對我說:「我先生告訴我關於你的遭遇,我們相信上帝保留你的生命氣息,是因為祂要使用你。我們一直為你禱告。」

當時我愣住了。雖然我從小在教會長大,卻從未想到上帝要介入我的生命。她的話讓我看到這位救主,因為過去我雖曾聽聞但不曾真正認識祂。她的這番話,也開啟了我跟隨基督之路。這位女士實在是一位溫和的見證人,她這些鼓勵的話語,對我來說是何等地寶貴。她熱切地關心一位陌生人,向他訴說上帝的愛是真實的。她的話表達了關愛,也帶來了盼望與應許。

耶穌激勵祂的門徒,也包括我們,向人傳揚上帝的愛:「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1章8節)

透過聖靈的引導,我們的言語和見證能深入人心,在他人的生命中產生永恆的影響力。

— Bill Crowder

我愛傳揚主福音,傳揚天上事情,
傳揚耶穌的慈愛,傳揚耶穌光榮。
我愛傳揚主福音,因這福音是真,
它能滿足我渴望,遠超世間金銀。
Hankey

良言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6-18章 路加福音2章1-24節


靈命日糧:促進合一

讀經: 箴言6章16-19節


耶和華所恨惡的……弟兄中布散紛爭的人。 —箴言6章16、19節


聖經箴言6章16-19節,以強烈的措詞羅列了耶和華所恨惡的七件事,其中一件是在「弟兄中布散紛爭」。這被視為罪,原因是它破壞了耶穌對門徒合一的渴望(約翰福音17章21-22節)。

當然,那些散佈紛爭的人起初未必有意挑起爭端。他們可能是過於看重個人的需求,或是他們所屬之團體的利益(雅各書4章1-10節)。就好像羅得的牧人和亞伯拉罕的牧人相爭(創世記13章1-18節);耶穌的門徒爭論誰最大(路加福音9章46節);哥林多教會的分派結黨,使教會的紛爭加劇,破壞了聖靈所賜的合一(哥林多前書3章1-7節)。

那麼,促進合一的最佳方案是什麼?這要從改變心思意念開始。當我們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我們就有了謙卑的態度,且將焦點轉向服事別人(腓立比書2章5-11節)。唯有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我們才不會只「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4節),我們就會看別人的需要和希望比自己的利益更為重要。

唯有在愛裡不斷地彼此聯合,我們才能化解紛爭,享受和睦共處的喜樂與合一(詩篇133篇1節)。

— Dennis Fisher

基督教會前進,浩蕩如大軍,
弟兄努力奔走,步先賢腳蹤;
我們一心一意,團結攻敵軍,
信仰盼望相同,愛心亦一致。
Baring-Gould

同心合力比孤軍作戰更能成就大事。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3-15章 路加福音1章57-80節


靈命日糧:快來了!

讀經: 啟示錄22章7-21節


是了,我必快來! —啟示錄22章20節


當新的娛樂或運動節目即將登場,或最新科技即將推出時,經常出現「快來了!」這個標語。目的是讓人引頸期待,以興奮的心情準備迎接即將發生的事,即使可能等待數月之久。

當我在閱讀啟示錄時,發現「快來了」這刻不容緩的感覺遍及整卷書,讓我印象深刻。經文並不是說「在遙遠未來的某一天,耶穌基督將回到世上來」,而是多次出現「必要快成的事」(1章1節),以及「日期近了」(3節)的字眼。在最後一章,主一連說了三次:「我必快來」(啟示錄22章7、12、20節)。有些英文聖經譯本甚至將這句翻譯為「我立刻來」,「我必速來」,以及「我已動身」。

怎麼可能呢?啟示錄撰寫迄今已超過二千年。這段經文中「快」這個字眼,似乎與我們的時間觀念不符。

主要我們全心仰望祂必要成就的應許,而非關注主再來的日期。在現今的世代裡,我們蒙召是為了「等候所盼望的福,並等候至大的上帝和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榮耀顯現」(提多書2章13節)。

— David C. McCasland

傳揚這奇異信息,
歌唱這榮耀詩歌,
聖經有奇妙應許,
主耶穌必要再來!
Peterson

謹慎度日,猶如基督今日會再來。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0-12章 路加福音1章39-56節


靈命日糧:仍能服事

讀經: 馬太福音25章14-21節


「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 —馬太福音25章23節


薇薇和唐恩已年逾九十,結婚也超過七十年了,他們夫婦兩人向來熱心愛主。最近,薇薇因為髖骨骨折,讓她感到格外沮喪。早在前幾年,他們已察覺自己的體力日漸衰退,對於參與教會生活和服事,總是力不從心。這讓他們感到難過,如今更是倍覺艱辛。

不過,薇薇和唐恩仍然殷勤服事主:他們成了代禱勇士。縱然他們不能經常出席或親身參與教會各樣的活動,但他們卻可以「退居幕後」,以禱告忠心地服事主。

在馬太福音25章論到才幹的比喻,提醒我們必須善用上帝賦予我們的「才幹」。上帝賜給我們每一個人不同的才能和恩賜,我們不應埋沒這天賦,棄而不用。

上帝不單在我們年輕有力時使用我們,在年少或年老,甚至疾病纏身和年老體弱時,祂一樣要用我們。薇薇和唐恩就藉著禱告持續地服事主。我們應當效法他們,善用天賦的才幹來榮耀我們的救主,「按著各人的才幹」(15節)事奉那位配得尊崇的主。

— Dave Branon

主啊,感謝祢為我捨棄一切,
求祢指引我當如何服事祢,
如何以祢所賜的才幹尊榮祢。
願將我的生命全然獻上,榮耀主名。

只要你願意,上帝就能用你,不限年齡。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7-9章 路加福音1章21-38節


靈命日糧:愛錯對象

讀經: 詩篇115篇


他們的偶像是金的,銀的,是人手所造的。 —詩篇115篇4節


作家暨演說家馬丁.林斯特龍(Martin Lindstrom)認為,對很多人來說,手機就像是他們最好的朋友,不可或缺。他利用核磁共振做了一個實驗,發現只要受測試者看見或聽見自己手機有來電,他們大腦中連結愛與憐憫的區域神經元就會十分活躍。林斯特龍說:「這種反應就像是摯愛的女友、男友或家人站在他們面前一樣。」

誠然,世界上有許多我們喜愛的事物,會佔據我們的感情、時間和心思,看來我們需要不斷衡量生命的焦點。約書亞告訴以色列人,要全心敬拜上帝,專心地事奉祂(約書亞記24章14節)。他所說的,跟當時鄰近國家拜偶像的做法完全相反。那些偶像是金的,銀的,是人手所造的(詩篇115篇4節),與上帝相比,它們根本毫無能力。因此,上帝告誡祂的子民,要得安穩就該單單求告祂,而不是那些偶像(士師記10章13-16節)。耶穌在討論誡命時重申:「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馬太福音22章37節)。

只有上帝是你的幫助和盾牌(詩篇115篇9節),願我們單單敬拜祂。

— Marvin Williams

深入思考:
過去幾個月,你的行為是否顯示,
某人或某事
在你心中比上帝更重要?

上帝最值得擁有我們的愛。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4-6章 路加福音1章1-20節


靈命日糧:願天歡喜

讀經: 路加福音15章1-10節


一個罪人悔改,在上帝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 —路加福音15章10節


瓊安從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但自從上了大學,她便開始質疑自己的信仰,漸漸遠離上帝。畢業之後,她遊歷過幾個國家,希望藉此尋找真正的快樂,卻無法得到滿足。後來她遇上了困難,才知道上帝一直尋找她,同時她也需要上帝。

於是瓊安從德國撥電話給在美國的父母,告訴他們:「我已把生命交給基督,祂改變了我!對不起,一直讓你們這樣擔心。」她的父母為此非常高興,立刻打電話給瓊安的哥哥和嫂嫂,請他們馬上回家,要親自跟他們分享這份極大的喜悅。他們喜極而泣地說:「你的妹妹接受主基督了!」

路加福音15章記載了一個婦人,因為找著了失落的一塊錢,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我失落的那塊錢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9節)。耶穌對文士和祭司,講了這個比喻,以及關於迷羊及浪子的故事,藉此告訴他們,祂降世為要尋找迷失的罪人。當我們接受上帝的救恩,天上地下都為我們歡喜。耶穌說:「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上帝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10節)。耶穌謙卑降世尋找我們,只要我們回應祂,天上是何等地歡喜!

— Anne Cetas

我從前遠離我主,
如迷羊漂流曠野。
主卻以慈愛尋找,
引領我歸回羊圈。
Rowley

當我們悔改,天使也為我們歡喜。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3章 馬可福音16章


靈命日糧:馨香之氣

讀經: 哥林多後書2章12-17節


因為無論在得救的人或滅亡的人中間,我們都是基督的馨香,是獻給上帝的。 —哥林多後書2章 15節,新譯本


有些氣味是令人難忘的。最近,我丈夫說他的刮鬍膏快用完了,我告訴他:「我可以替你買新的。」他就拿著刮鬍膏給我看,說:「那你可以幫我買這個牌子嗎?我很喜歡這個味道,我父親以前也是用這種的。」我笑了笑,因為我聞到小時候媽媽幫我洗頭的洗髮精香味,也會想起自己的童年。對於湯姆和我來說,香氣不只帶給我們情緒上的反應,也想起我們與摯親的美好回憶,雖然他們如今已不在身邊。

霍爾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曾說:「與其他途徑相比,嗅覺最能夠勾起我們的回憶、激發想像力、緬懷昔日之情,以及想到相關之事。」

既然如此,我們的生命又能否成為一縷香氣,吸引他人歸主呢?哥林多後書2章15節說:「因為無論在得救的人或滅亡的人中間,我們都是基督的馨香,是獻給上帝的」(新譯本)。上帝喜悅我們的馨香之氣,這香氣能吸引人歸主,同時也可以叫人敬而遠之。我們這些明白耶穌基督犧牲的人,就有機會成為基督的馨香之氣,讓人想起上帝。

基督徒活出基督樣式,散發馨香之氣,可以吸引人走向救主。

— Cindy Hess Kasper

願我雙手為主服務,

願我雙足跟主行,

願我雙目仰望耶穌,

願我口舌頌主名。

James

與上帝同行,會使我們留下了馨香之氣,引人追尋。



全年讀經:
申命記32-34章 馬可福音15章26-47節


靈命日糧:烏雲襯托

讀經: 約伯記3章3-5節, 42章5-6節


我從前風聞有祢,現在親眼看見祢。 —約伯記42章5節


在1927年拍攝的默片「鐵翼雄風」(Wings),是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兩名美籍飛行員的故事,這部片獲得了第一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其實在拍攝初期,他們要停工幾天。當時製片人沮喪地問導演停拍的原因。導演回答:「這幾天萬里無雲,沒有雲就無法凸顯飛機在空中對戰的畫面,因為雲朵襯托出這是天空。」他說的一點也沒錯,要讓觀眾清楚看到空戰,就要有雲朵為畫面的背景。

我們常常期望天色常藍,不要風雲變色。其實,烏雲有時候反而能夠顯出上帝的信實。當我們回頭看看那些雲朵,就會發現在我們人生的試煉中,上帝仍是信實的。

約伯在經歷苦難之初,哀訴說:「願我生的那日和說懷了男胎的那夜都滅沒……願密雲停在其上」(約伯記3章3-5節)。他走過了一段很長的絕望日子,直到上帝向他說話。然後,約伯驚嘆:「我從前風聞有祢,現在親眼看見祢」(42章5節)。約伯遇見了那位擁有主權的創造者,這經歷使他對上帝的旨意有不同的看法。

今天,試煉的烏雲籠罩你嗎?不用多時,上帝就會透過烏雲,幫助你看見祂的信實。

— Dennis Fisher

試煉烏雲遮蓋了艷陽,
上帝賜我翅膀能飛翔;
穿越灰暗天空的雲層,
見祢愛子慈愛與良善。
Sper

穿透悲傷的烏雲,便看到上帝陽光的慈顏。



全年讀經:
申命記30-31章 馬可福音15章1-25節


靈命日糧:心靈糧食

讀經: 耶利米書15章15-21節


上帝啊,我得著祢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 —耶利米書15章16節


我愛美食!我喜歡看到食物擺得漂亮美觀,更愛品嘗食物的美味。如果我可以隨心所欲,一定會吃得過量。當然,我的腰圍尺寸也會節節上升!多虧我有瑪蒂這個好太太,她在適當的時間就會善意地提醒我,要吃適量的健康食物。

先知耶利米的想法很有趣,當他得著上帝的話語,即使是上帝審判的話語,他就當食物吃了(耶利米書15章16節)。這不禁讓我反思,自己對上帝的話語是否也像對美食那麼喜愛、那麼急切、那麼需要。

當然,耶利米並沒有真的把上帝的話語吃進肚子裡。他只是以此表達自己讀了上帝的話,並且在內心反覆咀嚼。我們的內心正是上帝話語所要到達的地方,祂的話語是我們的心靈糧食!當我們吸收了祂的話語,聖靈就會給予我們力量,使我們更能活出耶穌的樣式。祂的話語改變我們對上帝、金錢、仇敵、事業、家庭的看法。換句話說,祂的話語是對我們有益的。

所以盡情地把上帝的話「吃」進心裡吧!你一定能體會先知耶利米的這番話:「祢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耶利米書15章16節)

— Joe Stowell

主啊!使我心渴慕祢的話語。
感謝祢讓聖經成為我們的靈糧。
求祢引導我讀祢的話語、咀嚼它、消化它;
明白祢的話語能成為我軟弱心靈的力量。

攝取上帝的話語,使靈命常保健康。



全年讀經:
申命記28-29章 馬可福音14章54-72節


靈命日糧:頭銜

讀經: 以弗所書4章11-16節


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 —以弗所書4章12-13節


英國廣播公司(BBC)曾徵求冠冕堂皇、晦澀難懂,甚至離奇怪異的職業頭銜。一位女士投了稿,表示她的職銜是「水底瓷器技師」。實際上,她是個餐廳洗碗員工。有時候,頭銜的作用只是讓一份工作聽起來很重要。

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4章11節,列出上帝賜給教會的各樣恩賜,但他並非想把這些恩賜變成聽起來高尚尊貴的頭銜。身體每個部分都是必要的,這樣身體才能正常運作,沒有一個部位比其他的更優越。

其實,最重要的是這些恩賜的用途。它們「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12-13節)。

我們擁有什麼頭銜根本不足為道,重要的是我們要堅固上帝子民的信心。只要我們用聖經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果效,即使我們轉換了角色,或是失去了某個頭銜,一概都不重要。為著愛上帝的緣故,我們要分工合作忠於職守,一齊努力建立基督的身體,當我們到天家時,便能領受上帝給我們當得的賞賜(馬太福音25章21節)。

— C. P. Hia

主,求祢使用我成為影響他人生命的管道。
幫助我,不是在意自己擁有什麼頭銜,
而是關心我的生命
是否向他人顯露祢的恩典。

上帝賜我們恩賜,不是為了我們,而是為了他人。



全年讀經:
申命記26-27章 馬可福音14章27-5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