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載重線

讀經: 彼得前書5章5-9節


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祂必叫你們升高。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因為祂顧念你們。 —彼得前書5章6-7節


在19世紀時,貨船經常因為不顧後果地超載而沉沒,船員也因而喪生海底。1875年時,英國議員普利姆索爾(Samuel Plimsoll)為了避免此悲劇不斷上演,提議立法規定,所有的船身都必須加畫載重線,以顯示船隻是否超載。後來,這條載重線被命名為普利姆索爾線(Plimsoll Line),並沿用至今。

我們的生命有時就像那些貨船,承載了過多的懼怕、掙扎、心痛,甚至感覺自己即將葬身海底。然而,若此時我們想到自己擁有最佳資源,我們就不會再擔心害怕。我們的天父隨時都準備接下我們身上的重擔。使徒彼得說:「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祂必叫你們升高。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因為祂顧念你們」(彼得前書5章6-7節)。的確,上帝可以承擔我們負荷不了的重擔。

雖然生命的考驗可能超過我們的承載力,但是我們無須擔心,因為天父知道我們的「載重線」,祂深知我們的極限,無論我們面對的是什麼,祂都願意幫我們承擔。

— Bill Crowder

親愛的天父,有時我們感覺軟弱、
筋疲力盡,再也撐不下去。
但是,謝謝祢比我自己更清楚我的極限。
靠著祢的大能,我找到力量走下去。

上帝也許讓我們經歷困境,為使我們更倚靠祂。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7-8章 馬太福音15章1-20節


靈命日糧:資源短缺

讀經: 出埃及記6章1-13節


我要用伸出來的膀臂……救贖你們脫離他們的重擔。 —出埃及記6章6節


我們當中有很多人,都曾面臨資源短缺的挑戰。在錢財不足、時間不夠、人手短缺,以及體力透支的情況下,工作量還是一樣的多。有時,甚至還會越來越多。有句諺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描述的正是這種窘況。

這句諺語正是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時的寫照。當年,法老決定停止供應稻草,但卻要求以色列人每天生產一樣數量的磚塊。當以色列人拼命撿拾碎屑當原料的同時,埃及監工卻鞭打指責以色列人不夠努力(出埃及記5章13節)。以色列人沮喪挫折到極點,以至於沒有聽見上帝透過摩西對他們說:「我要用伸出來的膀臂……救贖你們脫離他們的重擔。」(出埃及記6章6節)

雖然以色列人摀住耳朵不願聆聽上帝的信息,上帝仍繼續指示摩西如何向法老說話。上帝定意幫助以色列人,並在幕後工作。我們和以色列人一樣,常因為灰心喪志而不理會上帝的鼓勵。在黑暗的人生幽谷,想起上帝是我們的拯救和幫助,就讓人感到欣慰(詩篇40篇17節)。即使我們無法看清上帝的作為,上帝卻總是與我們同在。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主啊,求祢幫助我!
讓我在困境中也能信靠祢,
請藉聖靈讓我心中充滿盼望,
讓我用生命向世人見證祢的信實。

生命艱難坎坷日,正是信靠上帝時。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4-6章 馬太福音14章22-36節


靈命日糧:合一

讀經: 彼得前書4章7-11節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彼得前書4章10節


我愛彈奏五弦班卓琴,但它有個缺點,就是它的第五弦只能彈奏簡單的和弦。當其他的樂手想要彈奏較複雜的旋律時,班卓琴手就必須做些調整,那麼,他就能在即興演奏中增添令人驚歎的旋律。

正如樂手需要調整樂器,如果我們想要與他人有合一的服事,也需要按著屬靈的恩賜做出調整。例如,那些有教導恩賜的人,還需要與有其他恩賜的人配合。因為其他人有的擅於安排會議,有的能確保會議室設置完備、整齊乾淨。每個人都有屬靈恩賜,大家需要合作,上帝的工作才能完成。

使徒彼得說:「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得前書4章10節)。做個好管家也要與他人合作。現在,想想看你有哪些屬靈恩賜(羅馬書12章;哥林多前書12章;以弗所書4章;彼得前書4章),並思考一下,自己該如何配合其他弟兄姊妹的恩賜,奏出和弦。當我們的恩賜可以互相補其不足時,就會帶出合一且榮耀上帝的結果。

— Dennis Fisher

敬拜雖無音符,
讚美仍能獻上,
樂意擺上恩賜,
真誠服事我主。
Branon

定睛基督,教會合一。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3章 馬太福音14章1-21節


靈命日糧:誰為大?

讀經: 馬可福音10章35-45節


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 —馬可福音10章43節


雖然有些人覺得自己只是無名小卒、滄海一粟。然而,不論我們自覺多麼微不足道,都可以被上帝大大使用。

馬丁•路德•金在1968年初的一篇講道中,引用耶穌在馬太福音10章有關服事的那段話。然後他說:「每個人都可以是偉大的,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服事。你不需要有大學文憑才能服事;你不需要瞭解句子文法才能服事;你不需要知道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是誰才能服事……你只需要一顆充滿感恩的心,以及一個被愛激勵的靈魂。」

當耶穌的門徒為誰才可以在天堂裡坐在榮耀的位子上而爭吵時,耶穌告訴他們:「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可福音10章43-45節)

我不知道我們對此是否也抱持同樣的看法?我們是否樂意做那些沒人注意的差事?我們服事的目的是否是討上帝喜悅多過於贏得掌聲?如果我們甘願為僕人,服事他人,我們的人生便會讓人看到那位真正偉大的上帝。

— Vernon C. Grounds

服事職分無大小,
高舉基督才可誇;
若是出於己私心,
遍及全地亦為渺。
Anon.

為主所做的小事即是大事。



全年讀經:
創世記49-50章 馬太福音13章31-58節


靈命日糧:兩個人

讀經: 約翰福音11章30-37節


[祂]心裡悲歎,又甚憂愁……耶穌哭了。 —約翰福音11章33、35節


我們的城市裡,有兩個人在同一天慘遭殺害。第一個是一名警員,他在試圖幫助一個家庭時被槍殺。另一名則是一個流浪漢,在當天早上與朋友喝酒時被射殺。整個城市都哀悼那名警員,他是一位心地善良、關心他人、備受街坊愛戴的年輕人。相反地,只有幾位流浪漢哀悼他們所愛但已失去的朋友。

我想主耶穌會為這兩個人哀痛。

當耶穌看到馬利亞、馬大和他們的朋友為拉撒路哭泣時,「[祂]心裡悲歎,又甚憂愁」(約翰福音11章33節)。祂愛拉撒路和他的姊妹。雖然耶穌知道祂很快就會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但祂還是與他們一同哭泣(35節)。一些聖經學者認為耶穌哭泣的部分原因,不僅是為了死亡的本身,更是為了死亡使人所感受的痛苦和哀傷。

人生難免會遭逢失喪。然而當我們失去摯愛時,耶穌會與我們同悲傷,並希望我們也「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馬書12章15節)。而且耶穌是「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25節)的主,信祂的人,終將會經歷沒有死亡和痛苦的日子。

— Anne Cetas

賜我憐憫溫柔心腸,
與主基督心腸相仿;
伸手援助他人需求,
祢的憐恤充滿心房。
Anon.

憐憫有助於醫治他人的傷痛。



全年讀經:
創世記46-48章 馬太福音13章1-30節


靈命日糧:乾淨整齊

讀經: 猶大書1章20-25節


[耶穌]能保守你們不失腳,叫你們無瑕無疵。 —猶大書1章24節


要把我們的孩子打扮得乾淨整齊去禮拜堂,常常是個挑戰。就算我們的小馬修穿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地到教會,十分鐘後,他就會看起來像是沒爹沒娘的孩子。衣角翻出來、眼鏡歪一邊、鞋子破損、餅乾碎屑黏了一身,在大廳亂跑。如果沒有大人看管,他總是把自己弄得一團糟。

我在想,有時候我們是否看起來也像這樣。雖然耶穌已經讓我們穿上公義的外袍,但我們仍會偏行己路,所過的生活方式,使我們看起來不屬於上帝。

這就是為什麼猶大的經文給了我們希望,他應許說,耶穌「能保守你們不失腳,叫你們無瑕無疵」(猶大書1章24節)。

我們應如何做,使自己看起來不像沒有屬天的父親?當我們日益降服在祂的靈和祂的道時,祂便會保守我們不失腳。如果我們花時間研讀祂的話語,「用水藉著道洗淨」自己(以弗所書5章26節),我們的生命將會更合乎上帝的心意。

這是何等大的恩典!耶穌應許我們,即使我們失足犯罪、生活一團糟,祂仍然可以讓我們無瑕無疵地站在上帝面前!當我們將上帝的愛和關懷表現出來,我們就越來越有祂兒女的樣式。

— Joe Stowell

主,感謝祢以榮美的公義為我外袍,
保守我們不失腳,
使我能無瑕無疵地
站在天父我上帝面前。

倚靠上帝愛子,顯出天父同在。



全年讀經:
創世記43-45章 馬太福音12章24-50節


靈命日糧:永恆眼光

讀經: 哥林多後書4章16-18節


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 —哥林多後書4章18節


當芬妮•考絲貝(Fanny Crosby)還是嬰孩時就雙目失明,然而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她後來成為一位很有名的聖詩作詞人。她一生中創作超過九千首聖詩,其中最為人喜愛且歷久彌新的是「有福的確據」和「榮耀歸於真神」。

有些人對芬妮的遭遇感到惋惜。一位牧師深表同情地對她說:「上帝給你那麼多恩賜,卻讓你失明,真是讓人遺憾。」但令人難以置信的,芬妮卻回答他說:「你知道嗎?如果我在出生的時候可以許一個願,我會希望生而瞎眼。⋯⋯因為當回到天堂時,我就不再瞎眼,首次看見的將是救主的榮面,這是何等歡欣啊!」

芬妮以永恆的眼光看待生命。我們的許多難題在考慮到永恆的時候,看起來便不同了:「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4章17-18節)

當我們想起自己將與耶穌在那榮耀的日子相見時,所有的試煉都變得微不足道了。

— Dennis Fisher

親愛的主,
請幫助我們以屬天的眼光看待此生。
提醒我們,不論前路多難行,
在與祢面對面時都將消逝。

永恆的眼光將影響我們如何活出此生。



全年讀經:
創世記41-42章 馬太福音12章1-23節


靈命日糧:小帳棚

讀經: 歌羅西書1章1-12節,


因為父喜歡叫一切的豐盛在祂裡面居住。 —歌羅西書1章19節


在1949年,佈道家葛理翰到洛杉磯舉行佈道大會,這個具歷史意義的佈道會每晚都爆滿。可容納六千多人的大帳棚,連續八週每晚都擠滿了人。大帳棚附近架設了一個較小的帳棚,供人進行陪談和禱告。葛理翰的長期音樂總監、密友兼同工奇利夫•巴羅斯(Cliff Barrows)經常表示,真正的福音工作其實是在那頂「小帳棚」裡進行,大家聚在一起,為每場佈道會跪下禱告。洛杉磯當地一名姊妹佩兒•古德(Pearl Goode)正是這些禱告會的核心人物。

使徒保羅寫信給歌羅西的信徒,強調他和同工不住地為他們禱告祈求(歌羅西書1章3、9節)。信末,他提到歌羅西教會創辦人以巴弗,說他「在禱告之間,常為你們竭力地祈求,願你們在上帝一切的旨意上得以完全,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穩」(歌羅西書4章12節)。

上帝讓某些人擁有在台前工作的機會,在「大帳棚」裡向眾人傳講福音,但如同上帝對以巴弗和佩兒•古德一樣,祂讓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幕後工作的殊榮,能夠在「小帳棚」裡屈膝,把他人帶到上帝的寶座前。

— David C. McCasland

看到他人真需要,

勇士迫切奮力求;

雙膝跪地常工作,

艱難困苦不退縮。

D. DeHaan

禱告不是預備工作,禱告本身就是工作。──章伯斯



全年讀經:
創世記39-40章 馬太福音11章


靈命日糧:櫥中食物

讀經: 馬太福音6章25-34節


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 —馬太福音6章25節


我的朋友瑪西雅是牙買加基督教聽障學校的主任,她最近在一篇題為《蒙福新開始》的通訊文章中,說明了看待事物的眼光,是何等重要。她提到這所學校七年來第一次在年初有盈餘。而那盈餘是什麼呢?是銀行多了數千美元存款嗎?還是學校有夠用一年的物品呢?都不是。有餘的不過是:櫥櫃裡有夠吃一個月的食物。

也許你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然而當你必須以微薄的經費餵飽30個飢腸轆轆的孩童時,這可是件大事!隨文她附上歷代志上16章34節的經文:「應當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年復一年,瑪西雅仰賴上帝供應學校孩童和員工所需。不論是水、食物或學校用品,她擁有的從來不多,但她對於上帝賜予的總是心懷感激,並一直深信祂必繼續供應。

在一年之初,我們相信上帝的供應嗎?要做到這點,我們得相信救贖主的話,祂說:「不要為生命憂慮……不要為明天憂慮。」(馬太福音6章25、34節)

— Dave Branon

我不要為將來憂慮,

因我信主的應許,

我今天要與主同行,

因祂知前面路程。

Stanphill

憂慮無法化解明日之憂,卻會削弱今日之力。──彭柯麗



全年讀經:
創世記36-38章 馬太福音10章21-42節


靈命日糧:安然歇息

讀經: 詩篇4篇


祢使我心裡快樂。 —詩篇4篇7節


漫漫長夜,儘管我們嘗試了各種方式,輾轉反側、弄鬆枕頭、捶打枕頭,但還是不能入睡。有篇新聞報導提供了一些如何獲得更優質睡眠的良方,最後還是作出結論,其實並沒有所謂「正確」的入眠方式。

睡不著的原因很多,許多時候我們都束手無策。但有時惱人的失眠是憂慮、愁煩或罪咎引起的。這時,大衛在詩篇4篇裡留下的榜樣,就可能有幫助。大衛呼求上帝,求主憐恤他,聽他的禱告(1節)。他也提醒自己,當他求告耶和華,祂就必垂聽(3節)。大衛鼓勵我們:「在床上的時候要心裡思想,並要肅靜」(4節)。當我們把心思專注在上帝身上,思想祂對這個世界、對我們所愛之人和我們自己的良善、憐憫、慈愛,就能幫助我們倚靠耶和華(5節)。

上帝希望我們放下擔憂,不要自尋解決之道,而是倚靠祂成就一切。祂能使我們「心裡快樂」(7節),以致我們可以「安然躺下睡覺,因為獨有祢耶和華使我[們]安然居住」(8節)。

— David C. Egner

翻滾暴風雪雨中,
求主賜我平安靈;
讓我能夠尋覓到,
靈魂深處真平靜。
Dawe

儘管徹夜難眠,上帝仍可賜安歇。



全年讀經:
創世記33-35章 馬太福音10章1-2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