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那平安夜

讀經: 路加福音2章1-14節


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 —路加福音2章10節


賽門從荷蘭移民到美國,他的太太凱恩是道地的美國人,他們的三個孩子也在美國出生。後來,他的女兒珍妮嫁給從巴拿馬來的羅柏多;兒子比爾娶了來自葡萄牙的維妮;另一個兒子路卡斯則與南韓姑娘波拉結婚。

聖誕節前夕,全家團聚一齊慶祝,每個人用自己的母語唱起「平安夜」。在他們慶祝上帝的愛子降生時,這的確是獻給主的甜蜜歌聲。

兩千年前的一個安靜夜晚,天使劃破寂靜,告訴牧羊人有一嬰孩已經誕生:「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路加福音2章10節)。接著,眾多天使齊聲讚美上帝,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在地上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14節)救主基督降生了!

在很久以前的那個平安夜晚,上帝將祂的愛子當做禮物賜給世人。時至今日,人人依然可以得到這份大禮,祂屬於我們每個人,屬於「各族、各方、各民、各國」(提多書2章11-14節;啟示錄5章9-10節)。「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章16節)

— Cindy Hess Kasper

平安夜,聖善夜,牧羊人,在曠野,
看見天上榮光照下,
天軍齊唱哈利路亞,
救主今夜降生,救主今夜降生。
Mohr

救主降世施拯救,天使降臨齊歡唱。



全年讀經:
哈巴谷書1-3章 啟示錄15章


靈命日糧:上帝同在

讀經: 馬太福音1章18-25節


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祂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 —馬太福音1章23節


那天,我在羅馬尼亞布克勒斯特神學院的教堂給學生講課,整個房子裡就屬他最顯眼。其他的學生都穿得頗為正式,而他的穿著卻比較隨意,使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他。我不知道他為何如此獨創一格,但我倒是記住了他的名字。

課堂結束時,他上前來自我介紹。我問他姓名,他說:「以馬內利。」這回答讓我感到訝異,便問他是否知道其意義,他自豪地說:「知道!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

我常想起這年輕人和他在人群中特殊的樣子。正如耶穌將上帝的同在帶到這世上,聖經說:「以馬內利……上帝與我們同在」(馬太福音1章23節),上帝也呼召我們將祂的同在帶給世人,耶穌清楚地告訴我們說:「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翰福音20章21節)

今年聖誕節,我們獻上給主的最佳禮物,就是活出效仿基督的生命。當我們的生命映照出上帝在我們裡面活著,我們便與世人截然不同。而此一區別代表著祂愛與恩典的同在,並能成為他人的祝福。

— Joe Stowell

聖靈充滿飢渴心靈,
大能掌管我的生命,
最深禱告最高目標,
唯願效仿耶穌言行。
Chisholm

基督要透過你,讓別人看見祂的同在。



全年讀經:
那鴻書1-3章 啟示錄14章


靈命日糧:奇妙聖誕

讀經: 歷代志上16章7-13節


你們要記念祂奇妙的作為和祂的奇事。 —歷代志上16章12節


記得當年我在神學院修讀,第一個學期結束時,有人為我和家人提供了機票,使我們可以返回家鄉過聖誕。啟程的前一晚,我們發現口袋裡的錢不足20元,絕對不夠支付停車費、交通費和其他開銷。我們為此苦惱不已,決定為這件事禱告。雖然我們的孩子當時還很年幼,大的六歲,小的才兩歲,我們仍帶著他們一起禱告。

正當我們禱告時,公寓的走廊傳來了腳步聲,接著「咻」一聲,有個信封從門縫底下滑進來。信封裡有50美元,那是一份沒有署名的捐助。

六歲女兒臉上驚奇的神情正好表達了我們內心的驚嘆。偉大的上帝在同一瞬間垂聽和回應我們的禱告,將祂的名字銘刻在小女孩的心版上。所以,就像詩篇作者大衛一樣,我們也可以「談論祂一切奇妙的作為」(歷代志上16章9節)。

在耶穌降臨的第一個聖誕夜,這位偉大的、全知的、全能的上帝,將祂的名字刻寫在人類心版上,以祂慷慨的饒恕和無條件的愛所帶來的喜樂,讓我們驚嘆不已。基督的降生,是上帝回應了人類對愛與饒恕的深切祈求。你是否也感受到了這無比的奇妙呢?

— Randy Kilgore

主啊!讓我再次感受聖誕節的奇妙;
感受首次認識耶穌的深刻感動,
那一天帶給我如此多的喜樂。
我要滿懷喜樂地述說我與祢的相遇。

認識耶穌基督,就能時刻經歷上帝的奇妙。



全年讀經:
彌迦書6-7章 啟示錄13章


靈命日糧:光和影

讀經: 以賽亞書9章1-7節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 —以賽亞書9章2節


藝術評論學家思萊夫(Seymour Slive)在評論荷蘭畫家林布蘭(1606–1669年)時,稱他為光線和陰影的大師,最擅長用畫布說故事。在林布蘭的油畫「牧羊人的敬拜」中,畫家描繪了伯利恆城黑暗馬廄裡的情景,兩個牧羊人跪在搖籃旁邊,其他人則站在遠處,有一人手裡提著一盞燈籠。但是最亮的光並不是從燈籠裡照射出來的,而是發自基督聖嬰,祂的光照亮了圍繞在祂身旁的人。

在耶穌降生的七個世紀以前,以賽亞用光和陰影的形象預言以色列救主的來臨:「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以賽亞書9章2、6節)

雖然每個人從林布蘭的畫裡看到的故事可能都不一樣,但在馬廄裡的人物都可能象徵了我們所處的位置。我們是跪下敬拜?還是退居後方猶豫不前?或是要躲避那穿透我們內心暗處的光?

聖誕節邀請我們走出黑暗陰影,讓基督的光照亮我們內心深處。

— David C. McCasland

遙遠眺望主愛,
僅止短暫歡欣,
經歷基督同在,
黑暗轉為光明。
Hess

相信基督就是走出陰影,邁向真光。



全年讀經:
彌迦書4-5章 啟示錄12章


靈命日糧:到避難所

讀經: 箴言18章1-10節


耶和華的名是堅固臺,義人奔入,便得安穩。 —箴言18章10節


在中世紀的時候,農夫通常都在田地耕作,看守農作物。當他們看見敵人從遠處來襲,就會趕緊與家人逃到堅固的城堡中尋求庇護,躲避那些搶掠者。

好幾個世紀以來,法國的卡爾卡松城(Carcassonne)都是中世紀人們的避難所。這個石頭堡壘在公元前五世紀建造,為羅馬人、高盧人、西哥德人、法蘭克人和法國人提供了保障。寬廣的土地,雄偉的瞭望塔,以及固若金湯的防禦城牆,讓躲藏在防護牆內的人們覺得安全無虞。

身為基督徒,我們有永活的上帝為我們的避難所。箴言告訴我們:「耶和華的名是堅固臺,義人奔入,便得安穩」(箴言18章10節)。「耶和華的名」是指上帝的屬性:信實、權能、慈悲。「安穩」是指「位居遠離危險的高處」。

有時候,我們會面臨威脅,使我們想尋求庇護。於是,有些人在物質財富或關係中尋求安全感。但是基督徒有更安全的避難所,就是我們的上帝。因為上帝的本質以及祂能為我們做的,成為我們能依賴的最佳保護。倘若你今天正面臨威脅,請來親近上帝,因祂是堅固臺,你會在祂的保護下找到避難所。

— Dennis Fisher

生命面臨極大掙扎,
風波不斷怒海洶湧;
我的救主總在身旁,
作我心靈的避難所。
Woodruff

不論景況好或壞,上帝是我安息之所。



全年讀經:
彌迦書1-3章 啟示錄11章


靈命日糧:賜下兒子

讀經: 路加福音1章26-33節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 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 —以賽亞書9章6節


韓德爾的「彌賽亞」聖劇中,我最喜歡的歌曲之一,就是第一部分的「因為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的快樂樂章。我尤其喜愛合唱團高聲唱出「有一子賜給我們」的方式。這些話語,當然是取自以賽亞書9章6節,「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韓德爾莊嚴的音樂響徹雲霄,頌讚那位在第一個聖誕節,以肉身來到世間的上帝之子。

新約聖經更進一步說明這「一子」是誰。在路加福音1章,天使奉差遣向馬利亞顯現,並且以四種方式來表明嬰孩耶穌的身分。祂是馬利亞的兒子,因此具備完全的人性(1章31節)。祂是至高者的兒子,因此具備完全的神性(1章32節)。祂也是大衛王的子孫,因此有王室的血統(1章32節)。而且祂被稱為上帝的兒子(1章35節),使祂在各方面與天父有同等地位。正因為耶穌擁有以上的這些身分,所以唯有祂能成就彌賽亞的所有角色。

在今年的聖誕節,當我們敬拜祂的時候,願我們的慶祝充滿了喜樂,並為聖誕節的真諦而驚嘆不已。因為我們在天上的父已經賜給我們祂完美、全能的兒子。讓我們一起來崇拜祂吧!

— Bill Crowder

我眾虔誠恭賀,救主今日降生,
榮耀,眾榮耀,全歸於主聖名;
大哉父真道,在肉身中顯明。
齊來崇拜我救主,齊來崇拜我救主。
Wade

在伯利恆的聖嬰體現了上帝的愛。



全年讀經:
約拿書1-4章 啟示錄10章


靈命日糧:不會全空

讀經: 詩篇107篇1-9節


祂使心裡渴慕的人得以知足,使心裡飢餓的人得飽美物。 —詩篇107篇9節


我們的孫女茱莉亞,整個夏天都在烏干達的一間孤兒院工作。在她實習的最後一天,她和每一個小朋友道別。有一位名叫蘇瑪亞的小女孩很難過地對她說:「明天妳要離開我們,而下星期其他姨姨(實習生們)也要離開了。」

當茱莉亞承認她確實要離開時,蘇瑪亞想了一會兒後大叫:「這樣一來我們這兒都全空了。你們沒有人會留下來。」茱莉亞再度同意她的話。小女孩又想了一下,然後說:「但是上帝會與我們同在,因此這裡不是全空的。」

其實,我們都明白這種「全空」的感覺。這是一種空虛感,無論是友誼、愛情、性、金錢、權力、名氣或成就都無法抒解。這空虛感即內心渴望某種無從定義、無比珍貴,卻已失落的東西。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催逼著、提醒著我們,心中仍渴望得到那難以言喻的東西,希望填滿心中的空虛。然而,我們所得到的只不過是稍縱即逝的事物,……最後,心中仍是空虛。正如魯益師說:「即使擁有最棒的東西,仍然無法滿足,這催逼我們追求更深的渴望。」

我們的被造是為了上帝,而最終沒有任何別的東西能滿足我們。沒有上帝,我們將是全空的,只有祂使飢餓者得飽美物(詩篇107篇9節)。

— David H. Roper

親愛的主,請用祢的美善與愛來充滿我。
除了祢以外,我在天上和地上都別無所求。
沒有祢,我就全然空虛。
感謝祢賜給我們從祢而來的持久滿足。

在上帝以外,我們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和滿足。



全年讀經:
俄巴底亞書1-21章 啟示錄9章


靈命日糧:愛與支持

讀經: 腓立比書4章10-18節


我感謝我的上帝……因為從頭一天直到如今,你們是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 —腓立比書1章3、5節


有位朋友在發展中國家的孤兒院服事,我收到她所寫的信說:「昨天,我坐在辦公桌前,注意到地板上有一列螞蟻爬行。我循跡追蹤,赫然發現整幢辦公室裡外的牆壁都爬滿成千上萬的螞蟻,密密麻麻地覆蓋在所有東西之上。還好,有一名工作人員⋯⋯開始處理。不到一小時,螞蟻都消失了。」

接著,我的朋友還關心我的工作如何,足見她對此事毫不在意。有時,我們實在需要他人提醒,去關心這些願意離開方便舒適的環境,甘心服事的人。上帝呼召我們每一個人走上不同的服事之路,而有些道路是崎嶇的。在一個滿是螞蟻的辦公室工作,絕對不是一件舒服的事,但我的朋友也不是為了好的工作環境才到那裡工作的。

她和許多獻身的信徒一樣,全心奉獻給主。他們為了尊崇愛我們的上帝,認為放棄一些「必需的」舒適和方便,只是微不足道的事。這些人需要我們的支持,就像保羅得到他在腓立比的朋友的支持:主裡的團契(腓立比書1章5節)、財務需要(4章16節)以及關懷(4章18節)。許多朋友都離開他們熟悉的環境到別處去服事上帝,當我們給予支持和鼓勵,就是愛那位差遣他們的上帝。

— Dave Branon

親愛的上帝,請賜給我智慧,

讓我知道哪位宣教工場的工人需要幫助。

求祢讓我們一家都知道,

如何鼓勵和支持他們。

生命的榮耀是去愛,不是被愛;是施予,不是接受;是服事人,不是被人服事。



全年讀經:
阿摩司書7-9章 啟示錄8章


靈命日糧:反向生活

讀經: 馬太福音16章21-28節


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 —馬太福音16章25節


芝加哥河的不尋常是因為它向後倒流。一個世紀前,工程師使它改流,不流入密西根湖。因為該城市的居民將芝加哥河當成垃圾場,不管是洗碗水、污水,或是工業廢水都全部注入河中,繼而流入密西根湖。而該湖供應城市飲用水,數以千計的居民因此生病甚至死亡,於是市政府決定讓芝加哥河水流向相反方向,從密西根湖流出來。

耶穌在世上的遭遇,似乎也和我們所期望的完全相反。祂身為榮耀的君王,卻降世成為脆弱的嬰兒;祂道成肉身成為人子,卻需要忍受人們褻瀆的指控。祂身為世上唯一全然無罪的人,卻被當成罪犯釘死在十字架上。然而,耶穌卻是按照上帝的旨意活在世上(約翰福音6章38節)。

身為基督徒,我們穿戴耶穌的態度和行為,如:祝福我們的敵人(羅馬書12章14節),看重敬虔勝於財富(提摩太前書6章6-9節),以及在試煉中仍有喜樂(雅各書1章2節),這些似乎都和世俗的看法相反。然而,耶穌說:「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馬太福音16章25節)

即使有時候你的生活方式與一般人的看法相反,也不用擔心。上帝會賜給你力量來尊崇祂,祂將推動你前進。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主啊,求祢賜我力量,
不再隨波逐流。
抵擋惡事,討祢喜悅,
為求榮耀主名。

披戴基督的言行,即彰顯祂的同在。



全年讀經:
阿摩司書4-6章 啟示錄7章


靈命日糧:歡慶聖誕

讀經: 路加福音2章36-38節


孩子的父母因這論耶穌的話就希奇。 —路加福音2章33節


去年,我們一家人覺得我們的聖誕節被迫取消了。但其實是我們要飛去密蘇里州與家人團聚的班機因大雪而取消了。多年來,一起團聚慶祝聖誕節已經成為我們家庭的傳統,因此當我們的班機才飛到明尼蘇達就得飛回密西根時,我們都感到非常失望。

在那個禮拜天,我們回到教會敬拜,聽到了本來會錯過的信息。我們的牧師談到了對於聖誕節的期望。他的一段話吸引了我的注意,他說:「如果我們對聖誕節的期望就只是禮物和與家人團聚,那麼這些期望未免定得太低了。這些雖然是值得享受和感恩的事情,但聖誕節是為了慶祝基督的降臨以及祂的救贖。」

當約瑟和馬利亞帶著嬰孩耶穌到聖殿時,西面和亞拿便歡慶祂的來臨與救恩(路加福音2章25-28節)。西面曾被聖靈啟示必在死前見到彌賽亞,他宣告:「我的眼睛已經看見祢的救恩」(30節)。而當寡婦先知亞拿看到耶穌時,她「將孩子的事對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說」(38節)。

我們可能在聖誕節期間經歷令人失望或心碎的事情,但耶穌及祂的救恩永遠值得我們歡慶。

— Anne Cetas

基督降生已千年,

同來敬拜永生神;

聖誕黎明頌歌繞,

耶穌降生伯利恆。

Hutchings

耶穌永遠是我們歡慶的理由。



全年讀經:
阿摩司書1-3章 啟示錄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