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我發現了

讀經: 馬太福音13章44-50節


天國好像藏在田裡的寶貝,有人發現了,就把它藏起來,高高興興地離去,變賣了他的一切,來買那田地。 —馬太福音13章 44節,新譯本


在1867年,十五歲的雅各布斯(Erasmus Jacobs)在南非的一座農場,發現了一顆在太陽下閃耀的石頭,鄰居得知消息,想買這塊石頭。雅各布斯的母親不知道這石頭的價值,便對鄰居說:「如果你想要,就直接拿去吧!」

最後,一位礦物學家鑑定這石頭是顆21.25克拉的鑽石,價值匪淺。這就是後來被稱為「尤里卡」(Eureka)的世界名鑽。尤里卡在希臘文中的意思是「我發現了!」很快地,雅各布斯家農場鄰近的田地,價格都大幅增長。在那片土地底下所蘊藏的,是世界最豐富的鑽石礦藏之一!

成為上帝國度的一分子,就如擁有了寶貝,耶穌說:「天國好像藏在田裡的寶貝,有人發現了,就把它藏起來,高高興興地離去,變賣了他的一切,來買那田地。」(馬太福音13章44節)

當我們接受基督為救主時,就像是發現了屬靈的「尤里卡」。上帝藉著祂的兒子賜給我們的救恩,就是我們發現的極大寶貝。現在,我們可以因著成為祂永恆國度的一員而歡欣快樂,更當以此為我們生活的中心,而這份珍貴的發現,我們也該喜樂地與他人分享。

— Dennis Fisher

當知上帝恩典豐富,
極其樂意賜予我們!
耶穌乃是無價之寶,
主裡富足無與倫比!
D. DeHaan

上帝國度是寶藏,祂要大家來分享。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47-48章 約翰一書3章


靈命日糧:簡單真理

讀經: 約翰一書2章24節-3章3節


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上帝的兒女! —約翰一書3章1節


多年來,莎拉的腰痛每況愈下。醫生轉介她去做物理治療,於是她每天得做25個伸展動作。疼痛雖然得到舒緩,但還是存在。所以醫生又安排了X光檢測,且把她送到另一個治療師那裡。新的治療師要她停止先前25個伸展動作,每天只做一個伸展動作。出乎她意料之外,這個簡單伸展動作的效果竟然最好。

有時最簡單的真理是最棒的!當人們要求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用一句話總結他的神學思想,他回答:「耶穌愛我!」有些人說他還補充一句:「我知道是因有聖經告訴我。」

上帝對我們的愛是顯而易見的。祂賜下獨生子來拯救我們這些罪人,基督死在十架上挪去了我們罪的纏累;祂的復活,更賜給我們在祂裡面的新生命。何等奇異的愛!正如約翰告訴我們的:「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上帝的兒女!」(約翰一書3章1節)

耶穌對我們的愛,並非止痛藥,當然也不是解決所有生命問題的萬靈丹。但它是可以讓我們能隨時倚靠的真理,賦予我們生命意義和上帝的平安。

— Anne Cetas

我真歡樂,因為天上父神
在聖經中說明祂愛世人;
聖經中所載奇妙事甚多,
最寶貴的就是耶穌愛我。
Bliss

最不可思議之事──耶穌愛我!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45-46章 約翰一書2章


靈命日糧:正直聯盟

讀經: 詩篇26篇


行正直路的,步步安穩。 —箴言10章9節


我們自稱為「正直聯盟」,但事實上,我們不過是一群在午餐時間聚在一起打籃球的人罷了。打球時,我們不姑息自己的犯規,儘量避免亂發脾氣,試著讓比賽進行得既公平又有趣。雖然我們求勝心切,也不喜歡輸掉比賽,但我們都同意正直和誠實更為重要。

正直,是聖經清楚強調的重要品格。當我們行為正直,就是榮耀我們生命的主。

上帝藉著祂的話,清楚地告訴我們行事為人要正直(詩篇26篇11節)。因為一個行為正直的人將行得安穩,不像「走彎曲道的,必致敗露」(箴言10章9節)。對上帝有信心的基督徒能行為正直,因為這人等候上帝在他的生命中的作為,而非自作主張走在上帝的旨意之前(詩篇25篇21節)。行為正直的人會得到上帝的引導和清楚的方向(箴言11章3節)。

我們為何要在乎自己是否有正直的品格呢?因為順服上帝而活出正直的生命,代表我們全然信靠祂,且願將祂的大愛帶給他人。

— Dave Branon

親愛的天父,幫助我所言實在;
幫助我行為誠實;
幫助我的生命反映出祢的聖潔,
並讓人看見上帝的光;幫助我行為正直。

言行正直即披戴主基督。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42-44章 約翰一書1章


靈命日糧:上帝等待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1-6節


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 —彼得後書3章9節


聖誕期間,我們有很多等待的時刻。我們在交通阻塞的車龍中等待、為買禮物排隊等待結帳、等著家人回來團聚、等待享用美味的聖誕佳餚、等著拆開為我們精心挑選的禮物。

這些等待都可以提醒基督徒,我們歡慶聖誕節的原因,正是為了等待一個最重要的人物到來,這比聖誕的各種傳統習俗更為重要。正如古以色列人等待彌賽亞,我們也在等待耶穌的再臨。雖然耶穌這位人們期盼已久的彌賽亞已經來過世上,但祂還會以全地掌權者的身分再次降臨,為此我們每天都在等待基督的再來。

聖誕節也提醒我們,上帝同樣在等待⋯⋯祂等待人們得見祂的榮耀、等待人們承認自己因沒有主而迷失方向、等待我們接受祂的愛與赦免、等待我們離開罪惡。正當我們等待基督再臨時,祂也在等待人們悔改。我們似乎覺得上帝遲遲不來,但其實祂是在耐心等候(彼得後書3章9節)。

主正等待與祂所愛的人建立關係。祂已採取了主動,以嬰孩耶穌和犧牲的羔羊之身分來到世上。現在,祂正等待我們敞開心房接受祂,成為我們的救主與生命的主。

— Julie Ackerman Link

世人皆是忙忙碌碌,
上帝卻在默默等待,
期盼有人止步聆聽,
立即回應祂的大愛。
Smith

上帝等待人人悔改,祂不願一人沉淪。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40-41章 彼得後書3章


靈命日糧:側耳傾聽

讀經: 詩篇66篇10-20節


但上帝實在聽見了,祂側耳聽了我禱告的聲音。 —詩篇66篇19節


魯益師(C. S. Lewis)於1963年安息主懷。一週後,他的朋友和同事在英國牛津莫德林學院教堂,為他舉行追思禮拜,向這位著作甚多的巨擘致敬。他的著作,無論在孩童和學者的心中,都燃起信心的火焰與豐富的想像。 在追思禮拜中,魯益師的好友范瑞亭(Austin Farrer)指出,魯益師總是親筆回覆來自全球的讀者來函。范瑞亭說:「他對待人總是那麼體貼與尊重,他看重別人寫來的信,並加以回覆。」

魯益師的態度正是上帝側耳傾聽我們禱告的寫照。在艱難困苦時,詩篇66篇的作者向上帝呼求(10-14節)。稍後,他感謝上帝的幫助而稱頌:「但上帝實在聽見了,祂側耳聽了我禱告的聲音。」(19節)

當我們祈求時,耶和華必聽我們話語,也深知我們的心意。我們確實能與詩人一同頌讚:「上帝是應當稱頌的!祂並沒有推卻我的禱告,也沒有叫祂的慈愛離開我」(20節)。我們藉著禱告與上帝建立更密切的關係。無論何時何地,特別是我們最需要的時候,祂都會側耳垂聽我們的心聲。

— David C. McCasland

不住祈禱,主必聽見,
在主懷中,聆聽主言;
按祂時間,照祂方式,
主必供應,豐盛有餘。
Hewitt

無論何時何地,上帝都必看顧我們。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7-39章 彼得後書2章


靈命日糧:第一印象

讀經: 撒母耳記上16章1-7節


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 —撒母耳記上16章7節


有一天我去購買生活用品時,被人誤認為小偷,卻又被另一人誤為英雄。

當我正要離開超級市場時,一位雇員攔住我說:「先生,對不起,推車上有許多的物品,沒裝在超市的袋子裡。」顯然,他誤以為我順手牽羊。但是,當他看到那些物品大到無法放進袋子時,立刻向我道歉,讓我離去。

走到停車場時,一名婦人看到我頭戴著繡了金邊的運動帽,誤以為是軍帽,就對我說:「感謝你保家衛國!」然後便走開了。

超市雇員和停車場的婦人都草率地對我下結論,可見我們很容易憑第一印象來判斷人。

當撒母耳從耶西的眾子中揀選下一任以色列國王時,也憑第一印象來判斷。但是,上帝不揀選年長的眾子,聖靈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撒母耳記上16章7節)。上帝揀選了耶西的幼子大衛,雖然他看起來最不像國王。

上帝能幫助我們透過祂的眼光來看人,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7節)。

— Dennis Fisher

我們憑信心的眼光,
透過每天相會的人,
看見上帝施恩的手,
施與每位遇見的人。
D. DeHaan

第一印象往往讓我們做出錯誤判斷。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5-36章 彼得後書1章


靈命日糧:享受資財

讀經: 傳道書5章13-20節


上帝賜人資財⋯⋯,能取自己的分,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上帝的恩賜。 —傳道書5章19節


作者韋約翰(John White)在所著的《親眼見袮》(Daring To Draw Near)一書中,敘述幾年前上帝讓他買到一棟設備齊全的豪華家園,為此他是喜憂參半。

當他想到這房子是上帝的美好恩賜,就滿心歡喜與感恩。若與朋友的房子比較,他會因擁有美宅而感到自豪。但一轉念,他的喜樂消失無蹤,因為,這房子其實是個重擔,有許多圍籬與樹木需要照顧,還有無止盡的瑣碎雜事。韋約翰說:「當虛榮蒙蔽雙眼、重壓心頭時,惟有感恩能清澈眼目,減輕重軛。」

傳道書的作者指出,人們之所以能享受資財,都是上帝的恩賜。能夠享用勞碌得來的成果,能取得自己當得的報酬,在勞碌中喜樂,都是上帝的恩典(5章18-19節)。

上帝是那位創始成終者,祂不斷賜下生活一切所需用的。我們本不配得,雖然祂不欠我們什麼,但祂樂意賜給我們一切,所以我們不需要因擁有而愧疚,或覺得自己很自私,只要記得萬物都是從上帝而來的,並以感恩的心來領受。

— Dennis J. DeHaan

珍貴恩賜累千萬,
日獻感恩傾心意;
歡欣鼓舞心悸動,
品嘗主恩樂滿懷。
Addison

主已厚賜我們百物,當求祂再賜感恩的心。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3-34章 彼得前書5章


靈命日糧:泉源之地

讀經: 詩篇42篇1-5節


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約翰福音4章14節


東非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之一,而當中一個城市的名字「奈洛比」(Nairobi)在這地區內顯得特別有意義。因為這名字是由當地馬賽族的話而來,意思是「冰涼的水」,字譯是「泉源之地」。

縱觀歷史,人文發展以及文明都是與水的存在息息相關。不論住在乾旱之地或雨林,水都是人們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乾旱不毛之地,知道從何處找到水源,是決定生死的關鍵。

水也是我們屬靈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所以耶穌在井旁遇到一名心靈乾渴的婦人,就宣稱惟有祂能賜下活水。祂說:「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4章14節)

正如詩篇42篇1-2節描述的鹿切慕溪水,我們的心渴想並切慕上帝(詩篇63篇1節)。只有耶穌基督能夠供應我們急切的需要,祂是活水的泉源,能甦醒我們的心靈。

— Bill Crowder

活水的江河,
湧流的活泉,
從救主流下,
直湧入我心。
Wood

耶穌是活水泉源。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0-32章 彼得前書4章


靈命日糧:真愛

讀經: 哥林多前書13章1-8節


(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哥林多前書13章7-8節


幾年前,朋友貝絲的母親得了老年痴呆症。從此,她為了照顧母親被迫作出一些艱難的決定。當她看到昔日活力充沛、樂觀風趣的母親日漸衰殘,尤感心碎。在這過程中,她學到付出真愛並非是容易或舒適的事。

去年,她母親在醫院住了幾天,貝絲寫了如下的感受,寄給一些朋友。「儘管母親的狀況每況愈下,我仍然為這段與母親同行的歲月而感恩。在那記憶衰退、困惑混亂和全然無助的背後,是一位熱愛生命、心靈平靜的美麗靈魂。在學習真愛的過程中我收獲良多,雖然這段旅程並非我所求,一路上也伴隨著眼淚與心痛,我仍視為無價之寶。」

聖經提醒我們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哥林多前書13章4-7節)

真愛是從上帝而來,祂賜下獨生愛子,為我們捨命。我們也當效法基督的榜樣,向人彰顯祂的愛(約翰一書3章16-18節)。

— Cindy Hess Kasper

懇求主教我真愛,
充滿主溫柔憐憫;
樂意奉獻我所有,
甘願捨己為主活。
Peterson

為主付出真愛,助人不求回報。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7-29章 彼得前書3章


靈命日糧:分辨真假

讀經: 約翰福音1章1-18節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約翰福音1章14節


我教英文作文時,會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寫作。我知道學生隨堂撰寫的作文肯定是他們的作品,這樣我會更熟悉每個學生的寫作風格,且能看出他們是否有「借用」太多別的作者的文章。學生們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的寫作風格,就是表現文章的內容及陳訴的方式,與自己說話的方式是同樣獨特的。正如我們的說話是來自我們的內心,我們所寫的也是這樣,它們反映著我們是誰。

同樣的,我們也透過這樣的方式來熟悉上帝的話語和教導。透過閱讀祂寫下的聖經,我們認識到祂是誰,以及祂如何表達自己。然而,撒但會偽裝成上帝的使者(哥林多後書11章14節),牠扭曲上帝的話語,使人信服其似是而非的論點。舉例而言,牠說服人得救只須依靠遵守嚴苛的規條,而不需要相信基督為我們而死(歌羅西書2章23節)。的確,撒但已使許多人偏離主道。

上帝要確保我們能認識祂的教導,所以祂不只給我們祂的話語,也賜下道成肉身的耶穌(約翰福音1章14節),使我們不會輕易地被欺騙或誤導。

— Julie Ackerman Link

求主澆灌在我心,

渴望認識祢話語,

學習聆聽祢聲音,

以祢旨意為抉擇。

D. DeHaan

祢的話極其精煉,所以祢的僕人喜愛。──詩篇119篇140節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4-26章 彼得前書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