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躍過牆垣

讀經: 羅馬書12章14-21節


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飯吃;若渴了,就給他水喝。 —箴言25章21節


理查.柯克蘭(Richard Kirkland)是美國南北戰爭期間(1861-1865年)南方軍的士兵。在弗雷德里克斯堡之役中,北方軍於瑪儀高地進攻失敗,許多受傷的北方士兵被遺棄在戰場的無人地帶,痛苦哀號。柯克蘭徵求了上司的允許去幫助他們。他收集許多水壺,冒險躍過石牆,救援這些士兵。這位「瑪儀高地上的天使」不怕危險,勇敢地向敵軍的戰士傳遞了基督的恩慈。

我們未必有機會在戰場上面對敵人,但我們身邊卻有許多受苦的人,他們寂寞孤獨、喪失親人、患病、被罪綑綁。他們希望得憐憫與安慰,盼望與幫助,但我們卻因自身事務而忽視他們。

柯克蘭身體力行,傳遞了基督般的憐憫,實踐了耶穌的吩咐:「要愛你們的仇敵」(馬太福音5章44節)。當保羅引用箴言25章21節,他也同樣傳遞這個訊息:「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羅馬書12章20節)。保羅還訓示我們:「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21節)

保羅的勸勉激勵我們,效法柯克蘭的榜樣。今天就是最好的時機,讓我們願意冒險,「躍過牆垣」,將上帝的安慰傳遞給那些有需要的人。

— Randy Kilgore

天父,求祢使我有足夠的勇氣,
幫助那些我原本不願意接觸的人,
藉由我向他們表達祢的愛,
讓祢的榮耀與真平安,遍佈世界各角落。

施予憐憫恩慈,不受愛惡影響。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2-33章 希伯來書1章


靈命日糧:安靜休息


讀經: 詩篇46篇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詩篇46篇10節


「火戰車」這部電影是紀念奧運金牌得主李岱爾(Eric Liddell)。他在1924年巴黎奧運的隔年,前往中國宣教。過了幾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為了安全起見,李岱爾將家人送往加拿大,自己卻留在中國。結果,他和其他外國宣教士被捕,送到日本集中營。被囚數個月後,他就患上腦瘤。

當時每個星期日下午,一支樂團會在醫院附近表演。有一天,李岱爾請他們演奏詩歌「我靈鎮靜」。我想,當時他是否細細品味這些歌詞:我靈鎮靜!光陰如飛過去;那日與主永遠同在一處;失望,憂驚,那日都要消散;重享純愛,忘記一切愁煩;我靈鎮靜!那日眼淚抹乾,我們歡聚,永享恩眷平安。

李岱爾在聽到這詩歌之後三天,便離開世界。這優美的詩歌帶出了聖經的真理,為他帶來安慰,使他能夠安然面對死亡。大衛在詩篇46篇10節寫道:「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在我們最黑暗的日子,我們可以休息,因為我們的救主已經代替我們勝過死亡。要安靜休息,由祂來平伏你心裡最大的恐懼。

— Bill Crowder

主,求祢指教我,讓我的靈在祢面前安靜。
幫助我面對試煉,仍能安靜忍耐。
將一切交託於祢,知祢引導與供給。
我心深知祢信實可靠,永恆不變。

上帝輕聲的安慰,能平靜喧鬧的困境。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0-31章 腓利門書


靈命日糧:誰說真話


讀經: 約翰福音8章31-47節


你們中間誰能指證我有罪呢?我既然將真理告訴你們,為什麼不信我呢? —約翰福音8章46節


在2012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電視報導相關的演講和辯論時,往往有分析員對競選人進行「真相調查」,比較他們的言論和實際行為,檢視他們是說了真話,或是為了贏得競選優勢而操弄是非。

使徒約翰記載了耶穌與群眾之間的一場辯論,當時群眾認為耶穌所宣告的都是謊言,但耶穌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8章31-32節)。這些人卻說自己從來沒有作過誰的奴僕,質問耶穌:「你怎麼說『你們必得以自由』呢?」(33節)

辯論持續著,耶穌一再表示,祂所說的是真理(34、40、45-46、51節)。後來,有些人相信了耶穌,有些人卻仍然惱怒衪,不肯相信。

其實,這場辯論今天仍然持續,反對耶穌的人仍想要扭曲祂的言論,使其成為謊言。耶穌說:「我將真理告訴你們。」並且應許我們能夠得享自由,是別處無法尋著的。

聖經記載了耶穌的生平,而且經得起「真相調查」,讓我們知道誰說了真話,誰是我們應當跟隨的,我們可以作出正確的選擇。

— David C. McCasland

堅信不移,因祂應許是真;

信靠耶穌,力量得以更新;

甜美歇息,因祂話語穩妥;

抵擋危機,唯以救主能力。

Teasley

上帝的真理,經得起任何考驗。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27-29章 提多書3章


靈命日糧:愛祂愛人


讀經: 申命記10章12-22節


你上帝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遵行祂的道,愛祂,盡心盡性事奉祂。 —申命記10章12節


「鑒定一顆善良的心,不是看你愛別人多深,而是看別人愛你有幾分。」我在精品店的牆匾上看到這句《綠野仙蹤》的對白。

《綠野仙蹤》的故事可能很精彩,但卻不能成為靈修資料。因為上帝的教導,與之大大不同,祂說,最大的誡命就是愛,首先要愛祂,其次要愛人(馬可福音12章29-31節)。經上說,愛不要求回報。事實上,耶穌在最為人熟悉的登山寶訓提到:「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馬太福音5章11-12節)

說到愛,我們必須要知道一件重要的事:愛是從上帝而來的(約翰一書4章19節),正如摩西告訴以色列人說,耶和華喜悅他們,愛他們(申命記10章15節);這樣,他們就能夠愛人,甚至也能愛陌生的人(19節)。上帝的美意,是要那些接受祂愛的人成為流通管道,傳揚祂的愛。

上帝就是愛,離開了衪,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去愛和被愛。(約翰一書4章7-8節)

— Julie Ackerman Link

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

祂不與上帝同留天上,

卻選擇馬槽與十字架,

向我們顯明祂就是愛。

Wilmshurst

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上帝,因為上帝就是愛。(約翰一書4章8節)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24-26章 提多書2章


靈命日糧:愛的眼光

讀經: 馬可福音10章17-27節


耶穌看著他,就愛他。 —馬可福音10章21節


許多人去觀賞馬克(Marc Salem)的舞台表演,因為他們覺得他具有讀心術。但是馬克說自己並非靈媒、巫師,也不是魔術師,只不過是對人觀察入微罷了。他告訴科羅拉多州一份報章的記者說:「由於我們對周遭的事物漠不關心,以致我們對許多事物都視而不見……我只是對於人們的反應和肢體語言特別敏銳罷了。」

因此,細想耶穌接觸人群時看到了些什麼,應該是很有趣的事。在馬太、馬可以及路加福音中都記載,耶穌碰到一位富有的少年人,正在尋求永生,馬可福音特別提到一些細節:「耶穌看著他,就愛他」(馬可福音10章21節)。有些人或許視這個年輕人為狂傲之徒(19-20節),另有些人可能會嫉妒他的財富,但是耶穌卻以愛的眼光看著他。

我們通常把焦點放在那個少年人憂憂愁愁地離開,以及他顯然不願意放棄財富來跟從耶穌(22節)。然而,當門徒們議論紛紛,提到一個富有的人要進上帝的國是何等艱難的時候(26節),「耶穌看著他們,說:『在人是不能,在上帝卻不然,因為上帝凡事都能。』」(27節)

今天,耶穌正以滿有慈愛的眼光看著我們,並邀請我們來跟從祂。

— David C. McCasland

耶穌基督離開天上榮華,

降世受災受禍;

祂背負我一切罪惡羞辱,

為何這樣愛我?

Roth

上帝的眼遍察全地,祂的心也樂意赦免。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22-23章 提多書1章


靈命日糧:最後一章

讀經: 啟示錄22章6-20節


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主已經近了。 —腓立比書4章5節


我有個朋友,在開始閱讀一本新的驚險小說時,她都先看最後一章。她說:「這樣讀就比較不會那麼緊張。」其實基督徒也是一樣,因為我們已經預先知道生命的結局,所以不管外在的世界如何紛亂,我們心中仍有平安,即使災難當前,依舊能夠淡然處之。

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4章5節提到的「謙讓」,有溫和、穩定的意思,意指「在壓力下的平安」。也就是我們具有平靜的心態、謹慎的能力,去面對每天令人憂慮不安的情況。國家可能敗亡、朋友可能不牢靠、教會或許會關閉、大海也會翻騰、高山可能坍塌,但是我們仍然能享有平安。

我們如何能保有這樣的鎮定、平安?當記得「主已經近了」(腓立比書4章5節),主再來的日子已經近了。我們的主就站在門外,預備好要破門而入,且將除去世上的罪污使萬有回到正道。當上帝的國度降臨時,這個世界所有的紛亂都要過去,因為「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哈巴谷書2章14節)

在聖經最後一章裡,耶穌說的最後一句話:「我必快來!」(啟示錄22章20節)沒錯,可能就是今天!

— David H. Roper

主啊!謝謝祢告訴我們結局,
驅散了我們心中的恐懼。
我們確切地知道:身為祢的信徒,
在那榮耀的天國,祢會永遠與我們同在!

基督再來的應許,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20-21章 提摩太後書4章


靈命日糧:奇妙美好

讀經: 約伯記42章1-6節


我所說的是我不明白的;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 —約伯記42章3節


當我們所搭的飛機開始降落的時候,空服員就開始廣播一長串的登陸須知。然而,她的語氣沒有任何的感情或興致,彷彿那天她已經唸了一千遍似的,對於即將抵達的地方感到索然無味。接下來,她又用同樣的語調說了最後一句話:「祝您有個美好的一天。」那枯燥乏味的語調與她所說的話相互矛盾,雖然,她說「美好的」,但卻完全讓人沒有任何美好的感覺。

有時我也很擔心,我們跟上帝之間的關係也會變成這樣:例行公事、無趣、冷淡、冷漠。透過基督,我們擁有了成為永生上帝兒女的殊榮,然而,如此奇妙、美好的事實,卻沒有伴隨著應有的美好感受。

約伯問上帝為何要讓他受苦,但是當上帝開始反問他的時候,他就因這位造物主以及祂奇妙美好的創造,而謙卑自己。約伯回答說:「誰用無知的言語使祢的旨意隱藏呢?我所說的是我不明白的;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約伯記42章3節)

我渴望讓奇妙的上帝緊緊地抓住我的心,因為能成為上帝家中的一分子,實在是極其美好的事!

— Bill Crowder

何等希奇,何等奧妙,
主慈愛竟臨到我,
何等希奇,何等奧妙,
我要永遠唱此歌。
Gabriel

唯有上帝與祂奇妙的愛,能填滿我們的心。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18-19章 提摩太後書3章


靈命日糧:耐心等候

讀經: 詩篇27篇


我曾耐性等候耶和華,祂垂聽我的呼求。 —詩篇40篇1節


現今即時通訊十分便利,以致於我們沒有耐心等候對方的答覆,有時這種情況甚至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正如我的一位朋友寄了封電郵給他的妻子,接著又打電話給她,因為他沒有耐心等她回信。

有時,我們因為上帝沒有立即回應禱告,而覺得上帝讓我們失望,我們也會變得沒有耐心,像詩人那樣說:「耶和華啊,求祢速速應允我!我心神耗盡。」(詩篇143篇7節)

然而,等候上帝卻能增加我們的信心,就如同大衛王花了多年的時間,耐心等候被立為以色列的王並躲避掃羅的怒氣。大衛寫道:「要等候耶和華!當壯膽,堅固你的心。」(詩篇27篇14節)此外,他也用這些話語來激勵我們:「我曾耐性等候耶和華,祂垂聽我的呼求。祂……使我的腳立在磐石上,使我腳步穩當」(詩篇40篇1-2節)。最後,大衛因著等候上帝成為一個「合上帝心意的人」(使徒行傳13章22節;見撒母耳記上13章14節)。

有時,上帝似乎拖了很久才回應我們的禱告,我們若因此灰心沮喪,就應該記得:祂樂於操練我們的信心,並塑造我們堅忍的個性(雅各書1章2-4節)。所以,要等候上帝!

— Dennis Fisher

禱告良辰,何等歡欣,
如生兩翼向主飛昇,
在主面前傾心吐意,
主按真理信實垂聽。
Walford

上帝磨練我們的耐性,使我們在靈命上成長。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15-17章 提摩太後書2章


靈命日糧:風暴中的上帝

讀經: 約伯記37章14-24節


祂大有能力。 —約伯記37章23節


某一天清晨,狂風大作,雨滴如小石頭般擊打著我的住家。我往外一看,只見天空一片灰黃色,樹木也在狂風中搖曳翻騰。一道道炫亮的閃電劃破天際,並伴隨著巨大的雷聲。家裡的電燈這時也變得忽明忽滅,我不禁想:天啊,這樣的壞天氣到底要持續多久?

這場風暴過後,我翻開了聖經,開始一天的生活。我讀到約伯記中的一段經文,是將上帝的能力與暴風雨的威力做比較。約伯的朋友,以利戶說:「上帝發出奇妙的雷聲」(37章5節),以及「祂以電光遮手,命閃電擊中敵人」(36章32節)。的確,上帝是「大有能力」(37章23節)。

與上帝相比,我們實在是太脆弱了。就屬靈層面來說,我們無法倚靠自己、我們無法治癒內心的傷痛,也無法解決經常面對的不公不義的景況。然而,何其有幸,掌管風暴的上帝竟看顧像我們這樣軟弱的人。祂「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篇103篇14節),並且「疲乏的,祂賜能力;軟弱的,祂加力量」(以賽亞書40章29節)。因為上帝是大有能力的,祂能在我們的軟弱中幫助我們。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歌頌父神偉大權能,
創造群山高峰,
擴展海洋遼闊無邊,
佈置萬里晴空。
Watts

上帝是我們一切力量的泉源。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12-14章 提摩太後書1章


靈命日糧:內心健康

讀經: 箴言4章14-27節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4章23節


我的妻子瑪蒂在選購一些健康、天然食品時,都會格外地謹慎。無論產品的包裝多麼精美,她都會詳細檢視包裝盒後面的成分列表。若是有許多無法辨讀的名稱,就證明產品內含有防腐劑,有礙健康。她總是把這一類的產品放回架上,然後再繼續去找其他只含有天然成分,真正有助於健康的產品。

我常常覺得瑪蒂的這種購物習慣就如同上帝檢視我們的生活一樣。上帝看重我們的內在,而非虛浮的外表。無怪乎在箴言中的智慧人經常提醒我們,要仔細地審查進入我們心裡的東西:「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章23節)。當我們內心懷著貪婪、憎恨、怒氣、自憐以及其他惡劣的性格,即使穿著時髦、外表年輕,都是虛空,是沒有價值的。

所以,我們當常常自省:除卻我光鮮的外表,人們是否能感受到我的內心充滿健康、有尊榮基督的美好特質呢?透過活出滿有恩典、仁愛、忍耐以及憐憫的特質,我們就能表現出基督美好的形象。

— Joe Stowell

主啊,教導我看重內心勝過外表,
賜我智慧陶塑內在本質,
使我心成為生命泉源,
將其帶給今天我遇到的人們。

內在的實質遠比外表的包裝重要。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9-11章 提摩太前書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