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個人價值

讀經: 路加福音15章1-10節


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 —路加福音15章4節


在謹恩·哈斯金的高中畢業典禮開始之前幾個小時,一場車禍奪走她父親的生命,謹恩和她的母親則負傷住院。翌日,謹恩的高中校長喬·格蘭特前來醫院探訪,表明他們希望在學校裡為她做些特別的事。詹姆士·朱在當地報章上的文章如此記述:幾天後,在學校特別為她舉辦的畢業典禮中,教職員及同學們對謹恩的失喪都感同身受,他們的支持與關愛充滿了學校禮堂。

校長格蘭特說:「在教育上,我們常說不捨棄任何一個孩子;在軍隊中,我們常說,不撇下一兵一卒;今天,我們要說,我們不會遺忘任何一個畢業生。」

耶穌用有關於遺失的三則故事──羊隻、錢幣、兒子,來強調每一個人在上帝眼中的重要性(路加福音15章)。在每一個故事中,都提到有個人遺失了某樣重要的東西,當找著的時候,親朋好友及鄰居都受邀同來歡慶。

這清楚地說明了,對上帝而言,我們每一個人都很重要,祂藉著基督賜下饒恕與新生命給我們,且以祂的愛與恩典,不斷地尋找我們。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就要這樣為他歡喜。(7節)

— David C. McCasland

我從前遠離我主,
如迷羊漂流曠野;
主卻以慈愛尋找,
引領我歸回羊圈。
Rowly

基督為我們捨命,顯示我們的珍貴價值。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23-25章 腓立比書1章


靈命日糧:超過所求

讀經: 以弗所書3章14-21節


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 —約翰一書4章4節


「這是不可能發生的,茱麗阿姨,你最好還是打消這個念頭。」

我說:「我知道這個可能性很低,但並非完全不可能。」

有好多年的時間,因為我們家族裡的狀況,我的外甥女和我常常有類似這樣的對話,我偶爾會接著說:「我知道這可能發生,因為我常聽說上帝讓不可能的事發生了。」但是,這句話還有一部分我只對自己說的,那就是:「但在我家裡從來沒發生過。」

最近,我的牧師連續幾週教導以弗所書,每次崇拜之後我們就念這段經文,彼此祝福:「上帝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但願祂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以弗所書3章20-21節)

就在今年,上帝竟然選擇在我家裡成就了不可能發生的事,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祂讓冷漠變成愛。祂如何成就呢?我無從稽考。但既然我看著它發生,為什麼我應該驚訝呢?倘若撒但可以讓愛變成冷漠,上帝肯定也可以讓冷漠轉化為愛。

— Julie Ackerman Link

主啊,謝謝祢在我們的生命中,
成就眾多的事,超過我們所求所想!
祢經常將不可能轉變為可能,
我的心為此充滿無限感恩。

上帝修復的大能遠超撒但的破壞能力。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20-22章 以弗所書6章


靈命日糧:同在的安慰

讀經: 約翰福音11章14-27節


有好些猶太人來看馬大和馬利亞,要為她們的兄弟安慰她們。 —約翰福音11章19節


數年前,當我剛擔任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時,一位資深的員工逝世了,雖然我沒有和他見過面,但我前去弔唁,也參加了葬禮。那員工是一名泥水匠,同事們都敬愛他,但卻很少人前來探望他的遺孀。我聽見有人試著安慰她說:許多人沒有來,因為他們害怕說了不該說,或做了不該做的事,而讓家屬更加難過。

然而,在悲痛的時刻,人們鮮有記得我們說了什麼,他們記得的是我們曾經出席。熟悉的臉孔有非言語所能形容的力量,為失去親人的深切孤單與傷痛提供安慰。縱使我們不善言辭,或感到不自在,這份「同在的安慰」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獻出的。

當馬大和馬利亞的兄弟拉撒路死了的時候,前來弔唁的人及朋友環繞著她們,安慰她們(約翰福音11章19節)。後來,她們最期盼見到的人耶穌,也前來與他們一同哀哭(33-35節),人們看見就說:「你看祂愛這人是何等懇切。」(36節)

無論我們失去了什麼,耶穌總是與我們同在,給予安慰。同樣地,只要在適時地陪伴與同在,我們就能和祂一樣給予他人憐憫與安慰。

— Randy Kilgore

願我知曉你需安慰,
願你知道我在身旁;
我們心靈緊緊相繫,
分擔憂傷彼此陪伴。
Kilgore

陪伴身旁往往就是最好的安慰。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7-19章 以弗所書5章17-33節


靈命日糧:皇室婚姻

讀經: 啟示錄19章6-9節


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 —啟示錄19章7節


在《嫁個英國勛爵》這本書中,記載了十九世紀美國許多富有的女繼承人尋求與英國貴族聯姻的特殊現象。儘管她們已經很富有,但仍然想擁有更多,那就是貴族的社會地位。這本書的一開始就提到維多利亞女王的兒子艾伯特王子,當他前往美國訪問時,眾多富豪女後裔一湧而上,每個人都希望成為他的皇室新娘。

然而,我們信靠基督的人不必嚮往地上的皇族身分,因為我們已經確確實實得到天上皇族的婚姻。約翰在啟示錄提到這一點:「『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祂!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19章7-8節)。耶穌是羔羊,是經文所提到的新郎,而我們這些相信的人就是祂的新婦。

身為基督的新婦,在期盼未來與祂同在天上的當下,我們必須盡力親近祂,為那日子做好準備,在那裡「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萬王之王,萬主之主!(7節)

— Dennis Fisher

主耶穌,我們期盼與祢同在天上的日子!

我們要做好準備,求祢幫助我們,

住在我們裡面,讓我們過聖潔的生活。

讓聖靈充滿我們、改變我們!

最高殊榮乃認識萬王之王-耶穌。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4-16章 以弗所書5章1-16節


靈命日糧:同來讚美

讀經: 詩篇148篇


放光的星宿,你們都要讚美祂! —詩篇148篇3節


哈伯太空望遠鏡、動物園及孩童的歌唱,到底這三者有什麼共同點呢?根據詩篇148篇的教導,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這些全都是上帝偉大的創造。

上帝創造世界的說法經常受到質疑,也許此刻正是提醒自己的時候,一切受造的都應該將讚美歸於我們天上的父,因為祂的創造奇妙無比。

哈伯望遠鏡可以讓我們看見宇宙穹蒼令人驚艷的影像,每一張呈現繁星的輝煌照片,都顯示上帝創造的威嚴。正如詩篇148篇3節說:「放光的星宿,你們都要讚美祂!」

在動物園放眼望去,上帝創造的飛禽走獸,各有差異。我們可以看到在7節及10節充滿對上帝的稱謝,因祂創造了一切海洋生物、野獸、昆蟲和飛鳥。

孩童無拘無束地歌唱,讚美上帝,代表一個真理,即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應該高聲歌唱,頌揚我們的創造主(11-13節)。

星辰、百獸和孩童同聲:「願這些都讚美耶和華的名;因為獨有祂的名被尊崇」(13節)。讓我們一起稱謝祂的創造,「讚美耶和華!」

— Dave Branon

讚美上主,全能真神,宇宙萬有君王!
我靈頌主,因主使我得贖,賜我健康;
響應的人,齊來進入主聖殿,
歡然向主恭敬讚揚。
Neander

受造萬物展示著上帝的大能。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1-13章 以弗所書4章


靈命日糧:喝大量的水


讀經: 約翰福音4章7-14節


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約翰福音4章14節


許多到科羅拉多州觀光的旅客,常在不知不覺中脫水。尤其是在山區,當地乾燥的氣候以及強烈的日照,很容易導致體內的水份迅速流失。所以,當地許多觀光地圖以及標誌,都會敦促人們多喝水。

「水」在聖經裡,通常做為耶穌就是活水的象徵。這活水能滿足我們心靈的乾渴,因此耶穌在井邊與婦人的談話,讓人印象深刻(約翰福音4章1-42節)。一開始耶穌跟一位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7節),之後,耶穌很快地就告訴她:「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13-14節)

在這段談話之後,這位婦人以及其城裡的許多人都相信了耶穌是「救世主」(42節)。

沒有水,我們就無法存活。同樣的,若非接受耶穌基督,得著真正的活水泉源,我們就不能擁有豐盛的生命,也不會有永恆的生命。今天,就讓我們飲用祂生命的活水吧!

— David C. McCasland

仁慈全能的救主,

永不乾涸的泉源,

賞賜清澈生命泉,

解我乾渴的心靈。

Vinal

唯有耶穌這生命活水,能滿足心靈的乾渴。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9-10章 以弗所書3章


靈命日糧:效法我


讀經: 哥林多前書4章10-17節


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 —哥林多前書11章1節


某電台有個手錶廣告,建議聽眾買個錶帶亮麗的手錶,然後穿上其他顏色的衣服。人們就很容易因強烈的色彩對比而注意到你的手錶。這個廣告是這麼說的:「絢麗錶帶,引領潮流,亮麗搶眼,人人羨慕。」在內心深處,我們總會期待自己成為目光焦點,吸引人來效法我們。

如果你快速瀏覽哥林多前書4章,當你讀到使徒保羅說,應效法他犧牲自我的榜樣(16節),你可能會認為他有點自誇。但如果更仔細地去讀這幾節經文,便不難發現他這麼有信心的原因。他能要求人們效法他,是因為他效法那位最偉大的僕人──基督(11章1節)。

保羅忍受逼迫,以及在教會中擔任重要的職分(4章10-17節),全都因為他跟隨耶穌。他提到,即使在哥林多教會有10,000位教師,他仍是他們屬靈的父親(15節),因他跟隨耶穌,並確知人們可以完全信任他的教導。

如果我們想要讓人們效法我們,我們就要先效法主。我們能夠成為他人的榜樣,又或者我們有勇氣帶領人認識救主,當記得這一切都是因為主耶穌,而不是我們有何了不起。

— Anne Cetas

歡喜快樂跟隨耶穌,

相信祂必日日引導,

試煉誘惑臨到之時,

我們成為眾人榜樣。

Sper

我們效法基督的榜樣,值得他人效法。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7-8章 以弗所書2章


靈命日糧:我是什麼人?


讀經: 出埃及記3章7-15節


摩西對上帝說:「我是什麼人,竟能去見法老?」 —出埃及記3章11節


多年前,佈道家葛理翰牧師受邀到劍橋大學講道,但他感到自己沒有資格向劍橋的思想家們演講,因為他既沒有高學歷,也沒有讀過神學。葛理翰牧師對一位親密友人透露:「我從來沒有如此感到自己不夠資格,對這項服事,我還沒有準備好。」他向上帝禱告,尋求祂的幫助,於是,上帝就使用葛理翰向劍橋的聽眾分享福音的簡單真理,並告訴他們基督在十字架的救贖。

當上帝要摩西去告訴法老釋放以色列百姓時,摩西也感到自己不夠資格。他問上帝:「我是什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出埃及記3章11節)摩西質疑是因為他是「拙口笨舌的」(4章10節)。但上帝卻說:「我必與你同在」(3章12節)。摩西知道他要傳講上帝救贖的計畫,還要告訴以色列百姓,是誰差遣他的。摩西問上帝:「我要對他們說什麼呢?」上帝要摩西對以色列人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13-14節)。上帝自稱「自有永有」,顯明祂具有永恆、自有,以及全能的神性。

當上帝呼召我們去服事,即使我們感到能力不足,但祂仍是可信的,因為上帝的能力遠勝過我們的軟弱。當我們問:「我是什麼人?」記得上帝的名為「自有永有」。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當我懷疑自己能力;
求主提醒我有父神;
賜我信心將主信靠;
有祢幫助諸事達成。

無論何往,有主同行,不必擔心。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6章 以弗所書1章


靈命日糧:火和雨


讀經: 以賽亞書16章1-5節


必有寶座因慈愛堅立,必有一位誠誠實實坐在其上,⋯⋯施行審判,尋求公平,速行公義。 —以賽亞書16章5節


熊熊森林大火在科羅拉多州附近美麗的大峽谷燃起,狂燒多日,摧毀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以及數以百計的房屋。全國各地的百姓都向上帝呼求,求祂降下雨來熄滅烈火、終止災難,使消防隊員有喘息的機會。有些人的禱告似乎很有趣,因為他們求上帝顯出憐憫,降下大雨,但卻不要發出閃電,因為他們怕閃電會引發更多火苗。

這讓我想到生命中有的事情經常十分微妙,正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樣,一些事情能讓我們生,也可以致我們死。因為有火,我們得以煮食取暖,但同時它也能燒毀我們。同樣的,水讓我們維持生命,澆灌土地,但我們也可能會因水而溺斃。兩者之間無論過與不及,都足致害命。

屬靈的原則也是一樣。要建設文明社會,需要執法公正和憐憫這兩個相對的特質(撒迦利亞書7章9節)。耶穌曾責備法利賽人,因他們為了堅守律法,卻忽略更重要的事,就是公義、憐憫和信實(馬太福音23章23節)。

我們可能會偏向公義,或傾向憐憫,但耶穌卻能同時兼顧兩者(以賽亞書16章5節,42章1-4節)。祂的死既能滿足上帝對公義的要求,又為人們提供了所需的憐憫。

— Julie Ackerman Link

天父,由於個人的原因,我有時會偏向憐憫;
有時卻要即刻的公義。當我看到祢的屬性,
從中學到智慧,求祢教導我在特定的環境裡,
在憐憫和公義中取得平衡。

十字架成就了上帝的公義與憐憫。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4章 加拉太書6章


靈命日糧:智慧之路


讀經: 詩篇38篇1-15節


耶和華啊,我仰望祢!主我的上帝啊,祢必應允我! —詩篇38篇15節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只有兩件事是無窮盡的,那就是宇宙和人類的愚昧。我只是對前者不太肯定。」不幸的是,人類的愚昧確實被他言中。我們一再因自己的愚蠢而自食其果,或是因愚昧的選擇造成對他人的傷害。

大衛在詩篇38篇傾訴他的掙扎和抱怨,也是出於這樣的原因。當他想到自己的過犯,以及其帶來的嚴重後果,這位牧羊人出身的以色列君王說了發人深省的話:「因我的愚昧,我的傷發臭流膿」(5節)。雖然大衛並沒有細說他的選擇,或是他心裡的憂傷,但可以肯定的是:大衛認識到這一切都是源於他自己的愚昧。

要擺脫這種足以令人毀滅的愚昧,就是要擁有上帝的智慧。箴言9章10節提到:「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只有讓上帝改變我們,我們才能避免種種愚昧的決定,免於陷入困境。因著祂慈愛的引導,我們才能行走在上帝的智慧之路。

— Bill Crowder

慈愛的天父,赦免我的愚昧。
以祢的智慧教導我,
讓我的生命能討祢喜悅,
成為眾人的祝福。

上帝的智慧,賜給謙卑尋求的人。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2章 加拉太書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