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拉鋸戰

讀經: 約翰一書4章1-6節


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 —約翰一書4章4節


有一家書店重新整理了店中架上的書籍,我發現他們同時增加了數個與巫術魔法相關的分類書目。事實上,宗教類這一區儼然已演變為光明與黑暗的拉鋸戰局。基督教書籍排列於走道的一側,超自然奧秘書籍也以約莫同等的數量排列於另一側。

有時候,我們會認為撒但的本領與上帝旗鼓相當,就像書店裡那些書給人的觀感一樣,我們視兩者為相對而同等的力量,然而,上帝是真神,撒但卻不是。上帝擁有更強大的能力,遠超任何黑暗的勢力。祂隨自己的意旨而行(詩篇135篇6節),撒但的力量卻是受限於上帝所允許的範圍之內。當撒但認為惡劣的遭遇會促使約伯咒詛上帝時,上帝對撒但說:「凡他所有的都在你手中,只是不可伸手加害於他」(約伯記1章12節)。顯然,撒但必須遵守上帝的規則。

因為上帝掌管萬有,身為基督的跟隨者,我們不需因為害怕撒但的能力而裹足不前,甚至作繭自縛。牠試探我們,試圖影響我們。然而,請謹記,聖經上的應許是我們的確據:「那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約翰一書4章4節)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齊讚耶穌大能聖名,
天使俯伏稱頌,
在主足前冠冕獻呈,
尊榮萬有主宰。
Perronet

無論惡者多猖狂,心有基督必得勝。



全年讀經:
詩篇70-71篇 羅馬書8章22-39節


靈命日糧:百分之八十

讀經: 詩篇69篇29-36節


願天和地、洋海和其中一切的動物都讚美祂。 —詩篇69篇34節


最近,我看到一則廣告,寫著地球上百分之八十的生物是生活在海洋中。如此驚人的數字實在叫人難以相信,主要因為大多數的生物都是我們不能親眼目睹的。

當我想到此,就提醒我一件事:上帝的創造遠比我們所看到、所能體會的更加偉大。我們常常很容易因巍峨的山勢或日落的美景而屏息讚嘆,然而,對於上帝那些更須詳查考究的超凡精細作為,我們有時卻忽視了。上帝的創造不只藏在海洋中,更有許多小到我們肉眼無法觀察的。從顯微鏡下的微小物質到浩瀚無邊的宇宙,這一切都是我們創造者的傑作。在那些可見和眼不能見的廣大受造物中,上帝創造的榮耀便顯現出來了(羅馬書1章20節)。

當我們逐漸了解創造界的奧妙,這應當會引領我們專注於那位造物者本身,並呼召我們來敬拜祂。一如詩篇的詩人所言:「願天和地、洋海和其中一切的動物都讚美祂」(詩篇69篇34節)。如果受造物本身都歌頌讚美創造者,我們更當加入這大合唱,因我們事奉的是一位偉大的上帝!

— Bill Crowder

主啊,我神!我每逢舉目觀看
祢手所造一切奇妙大工,
看見星宿,又聽到隆隆雷聲,
祢的大能,遍滿了宇宙中。
Boberg

奇妙的創造讓我們讚歎上帝的奇妙!



全年讀經:
詩篇68-69篇 羅馬書8章1-21節


靈命日糧:反復思想

讀經: 路加福音2章8-19節


馬利亞卻把這一切的事存在心裡,反復思想。 —路加福音2章19節


父母都熱愛記下孩子成長的關鍵時刻,他們會在嬰孩手札中記錄孩子第一次翻身、爬行,還有孩子踏出第一步的時間日期;他們也常拍照或存留孩子的嬰兒衣物,以回憶那些寶貴的經歷。

根據路加福音2章19節的記載,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也擁有某種嬰孩手札──就在她的心中。她重視那些針對她的兒子所發的應許,並「反復思想」。「反復思想」這個字的希臘文代表「放在一起比較」。馬利亞已從天使和牧羊人那裡聽到關於她兒子的偉大信息(1章32節,2章17-18節),隨著耶穌的生命成長,馬利亞看到耶穌成就應許的行為,就會將之與她所知道的應許相對照。

當我們默想聖經所言,也將聖經話語和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相對照時(約翰福音14章21節),我們的信心就會得堅固,我們也會受激勵。祂是一位回應禱告的上帝(約翰一書5章14-15節),能在我們受苦中給予安慰(哥林多後書1章3-4節),並提供我們所需(腓立比書4章19節)。

當我們花時間反復思想,我們會看見我們偉大上帝的信實。

— Dennis Fisher

祢赦免我罪過,賜永遠安寧,
祢常與我同在,安慰引領;
求賜今天力量,明天的盼望,
從天降下恩典,福樂無窮。
Chisholm

上帝透過應許給予,我們憑著信心領受。



全年讀經:
詩篇66-67篇 羅馬書7章


靈命日糧:榮耀上帝

讀經: 彼得前書4章7-11節


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 —彼得前書4章9節


去年冬天,我們在美國奧蘭多舉行了《靈命日糧》的活動。當我們一群人正幫忙把一堆堆的材料排好,可琳姊妹就來探望我們。當時已經接近中午,可琳確定我們一定又餓又渴,我跟她說我們「還好」,她說:「我知道你們還好,但是你們需要吃點東西。」幾分鐘後,她就帶著飲用水和點心回來。

我們在那裡的兩天時間,可琳不斷前來探視,帶水和食物給我們,並帶走垃圾。有一回我向她表達謝意,並對她說:「可琳,妳有款待人的恩賜,對吧!」她靦腆地回答:「我不知道,但是你們寫靈修文章,我來幫忙收拾整理,上帝就因此得榮耀。」

可琳願藉幫助別人來榮耀上帝,顯然她是具備款待人的恩賜,同時也能很好地運用。上帝賜給祂每個兒女才幹和能力,因此祂可以透過我們來幫助他人。你可以在以下章節找到恩賜的描述:羅馬書12章4-13節,哥林多前書12章27-31節,以弗所書4章7-12節,以及彼得前書4章9-11節。

主賜給我們恩賜,「叫上帝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原來榮耀、權能都是祂的,直到永永遠遠。」(彼得前書4章11節)

— Anne Cetas

所有信徒都已得到;
來自上帝屬天恩賜;
信和愛中接受裝備;
齊來建造加強教會。
Fitzhugh

你的受造獨一無二,能用獨特方式榮耀主。



全年讀經:
詩篇63-65篇 羅馬書6章


靈命日糧:同得安慰

讀經: 哥林多後書1章3-7節


因為知道你們既是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 —哥林多後書1章7節


多年來,我注意到那些曾遭受苦難的人,總能及時地安慰其他受難者。當一對年輕夫妻遭遇喪子之痛,另一對也曾喪子的夫妻就會前往幫忙;有對夫妻失去經濟來源,另一對夫妻幾乎馬上就伸出援手,因為他們想起了早些年也曾經歷房子被拍賣的慘狀。我們一再看見基督的肢體互相支持,彼此激勵。這些基督徒學會了用自己經歷過的苦難,來幫助其他正經歷類似困難的人。

你生過病嗎?你失去過所愛的人嗎?曾經坐過牢嗎?曾被不公對待嗎?在這一切的苦難和試煉中,上帝應許過,即便是在我們最黑暗的時刻,祂也能帶出美好的祝福(雅各書1章2-4節)。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式,便是藉著我們從祂所得到的安慰,去安慰那些正在經歷苦難的人。

一如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章3-7節指出的,我們從一位明白我們苦難的救主得到安慰,當我們把祂的安慰傳給其他人的時候,我們就榮耀了祂。

願我們永不讓其他人獨自受苦。如果我們知道有人落在苦難中,上帝會幫助我們帶領他們得到最完全的安慰,就是祂的同在。

— Randy Kilgore

看見他人,經歷痛苦,
我曾行過,艱辛之路;
快伸援手,安慰他人,
如同救主,安慰我們。

上帝安慰我們,讓我們能安慰他人。



全年讀經:
詩篇60-62篇 羅馬書5章


靈命日糧:夢魘念頭

讀經: 詩篇59篇


祢作過我的高台,在我急難的日子,作過我的避難所。 —詩篇59篇16節


很多年前,我和父親前往德州大彎曲國家公園遠足露營,當時那裡還只是一片荒涼的山區。

有一天晚上,當我們正攤開睡袋準備就寢時,有一對帶著狗的夫妻問我們是否能在我們旁邊紮營,我們表示歡迎,隨即也就入睡了,他們則把狗拴在他們的帳篷旁邊。

幾個小時後,父親把我推醒,並用手電筒照向黑暗處。黑暗中我們看到幾雙銳利的黃眼睛,原來一群兇猛咆哮的豺狼正逐步趨近那隻狗。後來,即便我們趕走了那些豺狼,那對夫妻也把狗帶入帳篷內,我們卻仍睡得不甚安穩。

之後,每當我讀到詩篇59篇,便會想到那個晚上的經歷。當年大衛面臨掃羅軍隊的包圍時,就曾兩次如此形容:「他們晚上轉回,叫號如狗,圍城繞行」(6、14節)。這讓我聯想到,有時候我們的腦海,也會出現揮之不去、不斷來回攪擾的念頭,如夢魘般反覆對我們兇猛咆哮著:「你真是笨!」「你真失敗!」「你真沒用!」「誰會需要你?」

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念頭,我們可以謹記上帝那無條件、不止息的愛。祂堅定不變的愛,是我們在自我懷疑和懼怕的黑夜中,最安全的避難所(16節)。

— David H. Roper

天父愛我,毫無條件,
無限感恩,心頭湧現;
求主驅走,消極疑慮,
滿心安息,在主裡面。

堅信上帝的愛,疑慮不復存在。



全年讀經:
詩篇57-59篇 羅馬書4章


靈命日糧:確認航班 


讀經: 羅馬書3章21-26節


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 —哥林多前書15章22節


一場暴風雨延誤了我們飛往法蘭克福的航班,導致我們錯過了轉接班機。我們得到通知已獲得確認的機位,可以搭隔天傍晚的航班離開。然而,第二天當我們抵達登機口時,卻得知我們在候補名單上,因為航班已滿。

知道這事以後,我心想這只是溝通不良,或是航空公司對待錯過航班者的一貫作風。因為如果旅客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只在候補名單上,可能會很不高興,所以航空公司把事情隱瞞到最後才告訴旅客。

感謝主,我們的上帝並非這樣行事。祂清楚地告訴我們要去天堂的每項須知,聖經也提到「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3章23節)。在創世記3章,上帝就讓我們看見自己罪惡的本性,所以祂為我們預備了解決方案。

上帝的解決方案在羅馬書3章24節陳明,就是讓我們「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上帝差派祂無罪的獨生愛子為我們的罪受死,耶穌在十架上的犧牲赦免了我們;我們所需要做的,只是憑信心接受這份白白得來的禮物。我很高興上帝毫無隱瞞地告訴我們這個事實,祂沒有任由我們自己去尋找出路!

— C. P. Hia

感謝救主沒有隱藏;
讓我能見真理之光;
照見自己罪孽深重,
基督救我恩重如山。



全年讀經:
詩篇54-56篇 羅馬書3章


靈命日糧:有影響力的人

讀經: 列王紀下5章1-15節


她對主母說:「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馬利亞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痲瘋。」 —列王紀下5章3節


如果你上網搜索「具影響力的人」,會找到好幾份不同的「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名單。這些名單通常包括了政治領袖、企業家和運動員,以及科學界、藝術界、娛樂界的名人。你不會找到這些人的廚師或清潔工人的名字,然而這些所謂地位卑微的人,卻經常能影響他們所服侍的對象。

乃幔是個位高權重的大將軍,他的故事涉及了兩位國王和一位耶和華的先知(列王紀下5章1-15節),但卻是因為兩個不具名的僕人的話,使乃幔的痲瘋病得醫治,這原是足以毀掉他的事業與人生的疾病。從以色列被擄來的小使女告訴乃幔的妻子,來自撒馬利亞的先知可以醫好他(2-3節)。當乃幔因先知以利亞要他去約旦河洗澡的指示而大怒時,也是他的僕人勸他聽從先知的命令。結果乃幔重獲健康,他也宣告:「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上帝。」(15節)

身為耶穌基督的跟隨者,我們的角色可以締造多美的畫面!我們蒙召要成為具影響力的人,就是要作主的僕人,指引他人歸向那一位能改變人生命的主。

— David C. McCasland

主啊,願我的生命具影響力,
有如乃幔的使女,勇於向人見證祢,
領人歸向祢,使他們的生命得改變。
求聖靈的能力充滿我。

基督差派我們出去領人歸向祂。



全年讀經:
詩篇51-53篇 羅馬書2章


靈命日糧:何為愛?

讀經: 詩篇103篇1-14節


不是我們愛上帝,乃是上帝愛我們,差祂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 —約翰一書4章10節


說到「愛是什麼?」孩子們有一些很棒的答案。七歲的蕾蕾說:「愛是當你告訴一個男生你喜歡他的上衣,過後他就每天穿那件上衣。」八歲的曉瑞回答:「自從奶奶得了關節炎,就再也無法彎腰塗腳指甲油,所以爺爺總是為她這麼作,即使後來他的手得了關節炎,也從未停止。這就是愛。」同樣八歲的潔兒下了這個結論:「除非你很認真,否則你不要輕易說『我愛你』;但如果你是認真的,你就應該常常說,因為人們常常忘記。」

有時候,我們也須謹記上帝愛我們。我們只看到生活中的難處,心中納悶:愛在哪裡?但如果我們稍微停下,想一想上帝為我們做的一切,我們會記起上帝多麼愛我們,而祂就是愛(約翰一書4章8-10節)。

詩篇103篇列舉了上帝因愛我們而賜下的「好處」:祂赦免我們的罪孽(3節),用美好的事物使我們滿足(5節),伸張正義(6節),不輕易發怒又有豐盛的慈愛(8節),祂不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10節),且將我們的過犯挪去如東離西一般的遙遠(12節)。祂沒有忘記我們!

愛是什麼?上帝就是愛,祂將這愛澆灌在你我身上。

— Anne Cetas

我們上帝是真神,
真理與愛日常存;
無比之名伴信實,
持守不變至永恆。
D. DeHaan

基督之死顯出主愛你有多深。



全年讀經:
詩篇49-50篇 羅馬書1章


靈命日糧:集思廣益

讀經: 哥林多前書1章18-25節


無智謀,民就敗落;謀士多,人便安居。 —箴言11章14節


網上如此介紹《群眾的智慧》一書:「《紐約客》雜誌的專欄作家索羅維基(James Surowiecki)在他所著的這本令人讚嘆的書中,提出了一個看似簡單的哲理:一大群人比一小群菁英分子還來得聰明,不論這群菁英分子有多聰慧,多會解決問題,更懂得創新,做出智慧決策,甚至能更準確地預測未來,也無法跟群眾的智慧相比。」

作者用了一連串的事物,從流行文化到政治,來說明這個基本的想法:群眾通常能做出正確選擇。這是個有趣的理論,但當大選的時候,或你偏愛的參賽者在新秀大賽落榜時,這個理論可能就備受爭議。

聖經中雖清楚寫明群眾智慧未必可靠,甚至可能有危險(馬太福音7章13-14節),但群體的智慧仍可能有幫助。在箴言11章14節,我們讀到:「無智謀,民就敗落;謀士多,人便安居。」成為基督肢體的其中一個益處,就是我們能藉助彼此的力量和幫助,一同追尋上帝的智慧。當我們同心尋求上帝的旨意時,我們就能從祂所預備的弟兄姊妹得到扶持,心享平安,領受祂的智慧,面對生活挑戰。

— Bill Crowder

永生神就是靈,智慧廣無邊,
深居在光明中,肉眼不能見,
極豐富,極榮美,亙古至永遠,
至權能,永勝利,我眾樂頌讚。
Smith

一起尋求上帝的智慧,這種方式何其佳美!



全年讀經:
詩篇46-48篇 使徒行傳2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