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要事第一

讀經: 歷代志上28章5-10節


你當認識耶和華你父的上帝,誠心樂意地事奉祂。—歷代志上28章9節


我們的孫女莎拉在小時候曾告訴我們,長大後要像她爸爸一樣當籃球教練。但她知道自己還當不了,因為她需要先當一名球員,而球員必須會自己綁鞋帶,但當時她還不會綁鞋帶呢!

我們常說,要事第一,就是先做最重要的事。而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認識上帝、享受上帝的同在。

認識上帝並尊崇祂,能幫助我們在生活中遵行祂的話語。大衛王也如此勸告兒子所羅門:「你當認識耶和華你父的上帝,誠心樂意地事奉祂。」(歷代志上28章9節)

別忘了,我們可以認識上帝。祂是有位格的,並不是邏輯或神學上的概念。像任何人一樣,祂會思考、有意志、有喜好、有感受、能夠愛,且有渴望。作家陶恕(A. W. Tozer)寫道:「當我們願意敞開心門來認識祂的奇妙,我們就能在與祂逐漸親密的關係中更認識祂。」認識上帝的關鍵,是我們必須有一個願意的心。

主沒有故作深奧,人們只要願意,都可以認識祂。祂並不是把愛強加在我們身上,乃是耐心地等候,因為祂想要你真正地認識祂。認識上帝是生命中的首要之事。DHR

— David H. Roper

祂與我同行又與我共話,

對我說,我單屬於祂;

與主在園中,心靈真快樂,

前無人曾經歷過。Miles


偉大的上帝讓人無法測透,但認識祂能使人心靈滿足。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3章; 馬可福音16章


靈命日糧 :做不了?

讀經: 加拉太書6章1-10節


各人應該省察自己所作的,這樣,他引以為榮的,就只在自己而不在別人了。—加拉太書6章4節,新譯本


上床睡覺前,四歲大的伊蓮娜正幫忙媽媽收拾一些她自己的東西。當媽媽要她把床上的衣服拿走時,伊蓮娜不耐煩了,她轉過身,把小手叉在腰間,說:「我怎能做所有的事呢?」

對上帝指派給你的任務,你是否曾有類似的感受?教會事奉、傳福音、養家活口,往往使我們忙得喘不過氣來。為此,我們可能無奈地嘆息,禱告說:「主啊,我怎能做所有的事呢?」

但聖經告訴我們,上帝對我們的期望決不會讓我們負荷過重。例如:當我們與他人交往時,祂告訴我們「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馬書12章18節)。上帝知道我們的能力有限,祂也說:「無論做甚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歌羅西書3章23節)。祂沒有要求我們達到完美,讓人刮目相看,乃是單單要我們透過所做的來榮耀祂。除此之外,「各人應該省察自己所作的,這樣,他引以為榮的,就只在自己而不在別人了」(加拉太書6章4節,新譯本)。我們做事不是要與他人競爭,而是應當做好自己的本分。

滿有智慧的上帝,會裝備我們去完成祂要我們做的事──當然不是要我們做所有的事!JDB

— Dave Branon

祂賜任務使我學習;

重大考驗靠祂能力;

祂的恩典一路供應;

因祂同行喜樂不離。Gustafson


當上帝指派任務,祂也賜下執行的能力。



全年讀經:
申命記32-34章; 馬可福音15章26-47節


靈命日糧 :嘴唇屬誰?

讀經: 詩篇12篇


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在祢面前蒙悅納。—詩篇19篇14節


讚美和諂媚的區別,往往在於動機不同。讚美是對別人身上的某種特質或某個行為,表達真誠的欣賞,而諂媚的目的則是藉由討好他人,使自己得到好處。讚美的用意在於鼓勵;諂媚則是耍心計。

在詩篇12篇中,大衛哀嘆在他身邊已無虔誠、忠信之人,取而代之的則是滿口謊言、「嘴唇油滑,心口不一」的人(2節)。這些人說:「我們必能以舌頭得勝,我們的嘴唇是我們自己的,誰能作我們的主呢?」(4節)
 
「我的嘴唇是誰的?」是個值得思考的好問題。特別在我們想以虛假的讚美來達到目的時,我們更該問自己這個問題。如果嘴唇是自己的,那麼我儘可暢所欲言;但如果嘴唇是屬於主的,那麼我的言談就該反映祂的話語,也就是詩人所描述「純淨的言語,如同銀子在泥爐中煉過七次。」(6節)

 也許,要表明我們的嘴唇屬於誰,還有個好方法,那就是在每一天的開始,都像大衛在另一首詩篇中的禱文來求告:「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啊!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在祢面前蒙悅納。」(詩篇19篇14節)DCM

— David C. McCasland

輕率言語惹動紛爭,

無情話語摧殘生命;

慈愛話語醫治祝福,

合時話語壓力減輕。Anon.


謹守口的,得保生命。──箴言13章3節



全年讀經:
申命記30-31章; 馬可福音15章1-25節


靈命日糧 :壓傷的骨頭

讀經: 詩篇51篇1-13節


求祢使我得聽歡喜快樂的聲音,使祢所壓傷的骨頭可以踴躍。—詩篇51篇8節


多年前,我在學校的足球隊中擔任守門員,其中的樂趣非筆墨所能形容,但卻是要付出高昂的代價。直到現在,我還在為此付代價。擔任守門員意味著你必須不斷地飛身救球,才能阻止對手得分,因此我經常受傷。在某個球季中,我的傷勢嚴重,不但斷了一條腿、還有幾根肋骨斷裂、肩胛骨脫落,而且還腦震盪!直到現在,特別在天氣較冷時,這些疼痛就會隨之而來,一再提醒我身上有受傷的骨頭。

大衛身上也有受傷的骨頭,而他也常被提醒,不過,這是靈性而非肉體上的受傷。在大衛陷入道德敗壞,與拔示巴有染且謀害了她的丈夫之後,上帝對他嚴加管教。但大衛悔改歸向上帝,並禱告說:「求祢使我得聽歡喜快樂的聲音,使祢所壓傷的骨頭可以踴躍。」(詩篇51篇8節)

對大衛來說,上帝的懲戒就像要把他壓碎了一樣,以致他覺得連自己的骨頭都斷了。但他相信慈愛的上帝能醫治他的破碎,讓他的喜樂重新燃起。在我們失敗、犯罪之時,別忘了上帝仍愛我們,因此祂會來尋找、重建我們,以祂慈愛來管教我們,這是何等的安慰啊!WEC

— Bill Crowder

天父,開我眼睛使我看見自己的過失,

開我心門使我接受祢訓誨,

開啟我心使我接受祢慈愛的旨意。

當我跌倒,求祢扶持,在祢裡面重拾喜樂。


上帝管教的手,乃是祂那慈愛的手。



全年讀經:
申命記28-29章; 馬可福音14章54-72節


靈命日糧 :耶穌的眼光

讀經: 馬可福音5章1-20節


(耶穌)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馬太福音9章36節


當我們在冰淇淋店排隊時,我注意到那個人。他臉上留下因打鬥而有的印記:鼻樑歪斜、傷痕累累。他的衣服雖然乾淨卻皺巴巴的。於是,我走到他和我孩子中間,用我的背豎起一道牆。

當他開口說話時,我並沒聽清楚,便只是點頭向他示意。我盡量避免跟他眼神接觸,而他則因為我妻子不在現場,以為我是個單親爸爸,非常和善地對我說:「一個人撫養孩子很辛苦吧?」他說話的語調使我忍不住回頭看他。這時我才注意到他身邊的孩子,又聽他述說著他妻子離去已久。他溫柔的言辭和桀驁不馴的外表,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這件事真是給了我一個教訓!我又以貌取人了。耶穌所遇到的那些人,其實也有著令人退避三舍的外貌,就像我們今天經文中那個被鬼附身的人一樣(馬可福音5章1-20節),但耶穌卻看見他內心的需求,並且滿足了他的需要。

儘管我們因為罪而傷痕累累,本性也桀驁不馴,以致我們無法持續地忠心跟隨主,但耶穌看我們的眼神永遠充滿慈愛。求上帝幫助我們,把驕傲自大的心,換成耶穌滿有憐愛的心。RK

— Randy Kilgore

天父,求祢讓我們即使生活忙碌,

也能以耶穌的眼光看待他人。

求祢賜給我耶穌的心腸,

不忘記將他人帶到祢面前。


透過耶穌的雙眼,你將看到一個充滿需要的世界。



全年讀經:
申命記26-27章; 馬可福音14章27-53節


靈命日糧 :黑盒子

讀經: 哥林多前書10章1-11節


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哥林多前書10章11節


商用客機通常都會安裝兩個飛行記錄器,俗稱「黑盒子」。一個記錄飛機的運作情況與機艙的狀態,另一個則記錄飛行員與航空管制員的對話,以及駕駛艙內的對話和聲音。這些黑盒子都有絕緣裝置,以杜絕極端氣溫可能造成的傷害,同時也配備了水底定位系統,可傳送訊號到水面上。一旦發生墜機,人們便會搜尋黑盒子,並仔細解讀其中的資料,以判定失事原因。更重要的是,飛安專家都希望能從中汲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身為基督徒,我們也該從過去的錯誤經驗中汲取教訓。比如,保羅就提到以色列人從埃及到迦南這趟旅程中所犯的錯誤。他寫到這些人因不討上帝的喜悅,而死在曠野之中(哥林多前書10章5節)。保羅接著更說明:「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11節)

上帝默示的話語之所以被記載下來,就是要教導我們該如何生活(提摩太後書3章16-17節)。主啊,感謝祢以聖經來引導我們。CPH

— C. P. Hia

感謝天父賜下聖經,

願其信息作我引導;

願祢藉此開我心眼,

明白祢的真理智慧。Carter


上帝的警戒是為了保護我們,而非懲罰我們。



全年讀經:
申命記23-25章 馬可福音14章1-26節


靈命日糧 :活見證

讀經: 提摩太後書2章1-10節


你要記念耶穌基督乃是大衛的後裔,祂從死裡復活,正合乎我所傳的福音。—提摩太後書2章8節


在1952年,倪柝聲因信奉基督而被捕,遭到監禁,他在監獄中度過了餘生。1972年5月30日,他死在獄中。後來他的姪女去領取他的遺物時,拿到了一張警衛在他床邊找到的紙條,上面寫著他的生命見證:

「基督是神的兒子,為人贖罪而死,三日復活。這是宇宙間最大的事實,我信基督而死。──倪柝聲」

據說,使徒保羅也是因為信仰基督而殉道。在他殉道前不久所寫的一封信中,保羅勸戒他的讀者:「要記念耶穌基督乃是大衛的後裔,祂從死裡復活,正合乎我所傳的福音。我為這福音受苦難……然而,上帝的道卻不被捆綁。」(提摩太後書2章8-9節)

或許上帝並沒有要我們像歷代無數的基督徒那樣,為見證基督而殉道,但上帝的確呼召我們成為活的見證,見證耶穌在我們身上所做的一切。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應該對上帝所賜的恩典心懷感恩,將耶穌為我們所成就的一切,告訴他人。HDF

— Dennis Fisher

榮耀歸於主基督,

藉我彰顯祂恩典;

廣傳祂的生命道,

惟慕善工並做好。Whittle


用口傳揚福音,並以生命見證基督。



全年讀經:
申命記20-22章 馬可福音13章21-37節


靈命日糧 :心靈富足

讀經: 箴言30章1-9節


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箴言30章8節


據估計,在2012年初春,美國人已經花費了15億美元來購買跨州樂透彩券,希望能贏得6億4千萬元的創紀錄大獎。即使得獎的機率只有1億7千6百萬分之一,人們卻在零售店、加油站和小餐廳大排長龍,只是為了買一個中頭彩成為億萬富翁的機會。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似乎都以為只要有更多的錢,就能解決我們的問題,改善我們的生活。

聖經中一位名叫亞古珥的人,他對富足的看法截然不同,他求上帝在他死去以前答應他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求祢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箴言30章8節)。正直是生活無憂的關鍵,如果我們沒有虛假、沒有隱藏,就無須懼怕。欺騙和謊言使人作繭自縛,唯有誠實讓人得自由、得釋放。第二件事是「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8節)。知足源於相信上帝必供應,並心懷感恩地領受。亞古珥說創造者「立定地的四極……投靠祂的,祂便作他們的盾牌。」(4-5節)

正直和知足讓人的心靈富足,人人都可獲得,因為我們的上帝樂意將此富足賜給每一個尋求祂的人。DCM

— David C. McCasland

滿足非財富所賜,

再多金錢也難買;

當信靠上帝供應,

滿足與平安偕行。Branon


知足使生命豐盛,不知足使心靈匱乏。



全年讀經:
申命記17-19章 馬可福音13章1-20節


靈命日糧 :凡事謝恩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2-22節


凡事謝恩。—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8節


我女兒對花生過敏,她的情況嚴重,哪怕是一點花生粉末也足以致命。因此,我們詳細查驗食物包裝的標籤。不論到哪裡,都攜帶事先配製好,內含有治療過敏反應藥物的注射器。外出用餐時,必先請服務員過來,逐項詢問餐廳的菜單。

儘管做了各種防範,我仍然為她目前以及未來的安全擔憂。在這種情況下,我自然很難為此而心存感恩。但上帝說:「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8節)。這話對我們是個挑戰,卻是必須遵守的。當感到前途未卜,或是傷心難過,或是窮困缺乏時,上帝都要我們不住禱告,凡事謝恩。

在困難的環境中感恩很不容易,但並非不可能。但以理知道自己命在旦夕,仍然像往常一樣「禱告感謝」(但以理書6章10節)。約拿「用感謝的聲音」在魚腹中求告(約拿書2章9節)!願這些例證,以及上帝應許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我們得益處,上帝得榮耀(羅馬書8章28節),均可激勵我們凡事謝恩。JBS

—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感謝神賜路旁玫瑰,

感謝神玫瑰有刺,

感謝神賜溫暖家庭,

感謝神有福盼望。Hultman


無論順境或逆境,感謝主對我們不離不棄。



全年讀經:
申命記14-16章; 馬可福音12章28-44節


靈命日糧 :珍貴禮物

讀經: 路加福音21章1-4節


因為眾人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捐項裡;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路加福音21章4節


那年,我在一間小教會牧會,我們正面臨一個巨大的危機。若教會無法完成昂貴的翻修工程,以符合所需的建築安全法規,我們就會失去聚會場地。為了確保有足夠的錢來支付翻修費用,我們經歷了一段艱難的募款時期;但在所有的奉獻中,有一筆奉獻引起了教會領袖們的注意。

一位老姐妹為教會的翻修工程奉獻了數百美金。但是我們知道她不可能有餘錢,於是我們向她表示感謝,想把錢退還給她,因為我們覺得她比教會更需要這筆錢。然而,她拒絕收回。這筆錢是她花了好幾年才辛苦存下來的,為了想買一個燒飯做菜的爐灶,取代她當時所用的一個簡單電爐。她堅稱她需要一個與弟兄姊妹一同聚會的場所,勝過對爐灶的需求。她的慷慨奉獻讓我們感觸頗深。

當耶穌看到一個窮寡婦,將兩個小錢投入奉獻箱,就稱讚她慷慨(路加福音21章3-4節)。為什麼?不是因為她奉獻的多少,乃因為她獻上了所有。她的奉獻不僅榮耀了上帝,也提醒我們:上帝把世上最珍貴的禮物──耶穌基督,慷慨地賜給我們。WEC

— Bill Crowder

貧窮似我,當獻何物?

若是牧人,當獻羔羊;

若是智者,當獻所有;

我所能獻,僅我身心。Rossetti


慷慨的行為發自感恩的心。



全年讀經:
申命記11-13章; 馬可福音12章1-2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