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罪人歸宿

讀經: 讀經:羅馬書5章6-15節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


有一次,我的朋友和人聊天,那人對基督教沒什麼好感。我的朋友知道如果自己的用詞聽起來太「屬靈」,就會失去與他繼續談話的機會。因此,在談話的時候,朋友問道:

「嘿,鮑伯,你知道有罪的人上哪兒去嗎?」

「這還不簡單,」他回答說:「你是要告訴我,這些人都會下地獄吧?」

「不對,」我的朋友說:「他們上教會去了。」

鮑伯啞口無言,這是他意想不到的答案。他沒想到會聽見一個基督徒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於是,我的朋友當下就對他說:基督徒瞭解到自己有罪,需要不斷獲得心靈更新。藉此機會,他解釋了恩典的意義──儘管我們罪孽深重而不配得救贖,卻能得到上帝的恩待(羅馬書5章8-9節;以弗所書2章8-9節)。

或許,我們沒有讓非信徒瞭解教會裡的真實情況。他們或許不明白基督徒到教會的目的乃是敬拜讚美我們的主,因為「我們在愛子裡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歌羅西書1章14節)

是的,有罪的人上教會去了,因著上帝的恩典,被饒恕的罪人還要去天堂。JDB

曾滿是罪污,現將永完美,
因基督是主、公義和救恩;
我無法自救,實現那公義,
主永遠同在,成聖已達成。Lee
教會是罪人的診療所,不是聖徒的俱樂部。


全年讀經:
創世記20-22章,馬太福音6章19-34節


靈命日糧 :裝備齊全

讀經: 讀經:提摩太後書3章14-17節


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3章16-17節


卡爾·艾爾森納(Karl Elsener)是19世紀瑞士一名手術器材的設計師,多年來他致力於改善軍刀,今日他的瑞士刀以多樣性和實用性聞名於世。其中一款瑞士刀包含了刀片、鋸子、剪刀、放大鏡、開瓶器、螺絲起子、尺、牙籤、筆以及其他工具。如果你在野外露營,這款工具必然讓你感到裝備齊全,安心無慮。

我們的靈命也需要一些裝備,才能在充滿罪惡的世界中生存。上帝賜給我們聖經,就像一把屬靈的瑞士刀。保羅寫到:「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3章16-17節)

原文中預備這個字的意思是指「完全裝備好或合適的裝備」。聖經如何裝備我們走每天的旅程呢?它以屬靈真理來教訓我們,顯明我們的錯誤來督責我們,揭示我們的罪性來使人歸正,教導我們過一個公義的生活。再沒有其他更寶貴的工具,能像聖經這樣成為我們的屬靈裝備,使靈命成長。HDF

主,感謝祢用祢所默示的話語裝備我們。
祢已給了我們為祢而活所需的工具。
幫助我們花時間好好閱讀聖經,
且跟從祢所吩咐我們的。阿們。
聖經是靈命成長的營養來源。


全年讀經:
創世記18-19章,馬太福音6章1-18節


靈命日糧 :與你何干?

讀經: 讀經:約翰福音21章15-22節


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約翰福音21章22節


當你出席兒童合唱團的音樂會,看到台上的孩子東張西望,沒把注意力放在指揮身上,你應該不會感到意外。他們扭動著身體、彼此互戳,踮起腳尖試著尋找觀眾席上的父母,還向他們揮揮手。沒錯,他們偶爾也會唱一下歌,他們滑稽逗趣的舉動更讓人會心一笑。當然,因為他們是小孩才可愛,假設是成人合唱團,不看指揮的舉動可就另當別論了。專注於指揮的演唱者才能齊聲合唱,也才會有好的音樂。

有時候,基督徒好像兒童合唱團裡的團員,我們沒有把注意力放在我們生命交響曲中最偉大的指揮──耶穌身上,反倒是不停地扭動,觀望同伴或看著觀眾席。

耶穌也曾訓誡彼得這樣的行為。當耶穌告訴彼得他該做的事時,彼得指著約翰問:「那他呢?」耶穌反問:「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約翰福音21章22節)

有時候,我們會因別人所做的事而分心,覺得上帝對他們生命的計畫比我們的好。但上帝對我們每個人的計畫都是一樣的:跟隨耶穌。當我們專注地看著祂,我們就不會因上帝對其他人的計畫而轉移注意力。JAL

我的時日在父手中,
怎能希冀要求更多;
生命之路祂已安排,
並會引領直到主來。Fraser
上帝的兒女在祂的計畫中,都有獨特位置。


全年讀經:
創世記16-17章,馬太福音5章27-48節


靈命日糧 :暫停

讀經: 讀經:使徒行傳11章19-26節,13章1-3節


於是禁食禱告,按手在他們頭上,就打發他們去了。-使徒行傳13章3節


西班牙著名餐廳鬥牛犬(El Bulli)位於巴塞隆納以北兩小時車程的地方,想要在此用餐,得提前六個月預定。但是,主廚安德烈(Ferran Adrià)卻決定讓這間獲獎的餐廳暫停營業兩年,讓他和廚師們有時間去思考、規劃和創新。安德烈告訴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的空中雜誌:「也許你會好奇,為什麼在贏得所有的評獎後,還需要做出改變?因為一天工作15小時,讓我們沒時間來發揮創意。」於是他們在輝煌的成就中喊停,為最重要的事情暫停一段時間。

第一世紀的安提阿教會,也經歷了一段令人興奮的增長,當時「主與他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使徒行傳11章21節)。巴拿巴和掃羅因此前去教導初信的信徒(25-26節),但在這些艱難的工作中,他們花時間禱告和禁食尋求主(13章2-3節),藉此上帝便顯明祂的計畫,就是把福音帶向亞洲。

很少人可以休假兩年來重新思考和規劃,但我們卻可以在每天的行程中安排時間禱告,懇切地尋求主的旨意。當我們把自己的心思意念向上帝敞開,祂就會指引我們生命的方向,並投入能榮耀祂的事工。DCM

日暮時有平靜恩,
喚我出世上喧鬧,
靜謐角落心平靜,
讓我能片刻禱告。Bullock
禱告如呼吸一般重要。


全年讀經:
創世記13-15章,馬太福音5章1-26節


靈命日糧 :幸福自助餐

讀經: 讀經:詩篇146篇


以雅各的上帝為幫助、仰望耶和華他上帝的,這人便為有福!-詩篇146篇5節


最近,我看到一個連鎖餐館的電視廣告。廣告誇張地宣稱:你能享有「幸福自助餐」!若是自己取用馬鈴薯、肉、通心粉或甜點等就能獲得幸福,那可真是太好了。但可惜的是,沒有任何餐廳能兌現這份承諾。

正如我們從生活中所看到的那樣,幸福是難以捉摸的。我們試圖以品嚐美食或各種物質享受來獲得幸福。但到最後,幸福仍不斷從我們的手中溜走。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所追求的東西,無法滿足我們內心深處的需要。我們追求的東西或許可以提供片刻的享受、娛樂或歡愉,但我們卻聽不到內心所渴求的幫助和盼望。因此詩篇的作者向我們指明了一條更好的道路:「以雅各的上帝為幫助、仰望耶和華他上帝的,這人便為有福!」(詩篇146篇5節)

幸福可以「自助」嗎?答案是可以──如果我們是追求那在主裡能找到的幸福。當我們全然相信上帝和祂的看顧,我們才能找到所要的幸福。唯有將自己交託給祂,我們才能找到自己的盼望與幫助。WEC

我要緊抓主的手,
憑著信靠跟主走;
世間浮雲冷眼看,
滿足喜樂主裡有。
上帝放首位,幸福永長久。


全年讀經:
創世記10-12章,馬太福音4章


靈命日糧 :和睦相處

讀經: 讀經:腓立比書2章1-11節


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腓立比書2章2節


我喜歡與人相處,嗯⋯⋯起碼大部分時間是如此。當我們遇到志趣相投的人時,心中自然會產生共鳴。可惜的是,我們無法只是與喜歡的人相處。有些時候,我們也會面對一些話不投機的人,這恰好印證了一句話:「你越瞭解人,你就會越愛你的狗!」當這種景況出現時,我們會認為對方難相處,然後對那人敬而遠之,只與自己喜歡的人為伍。

使徒保羅要我們用愛心和主裡的弟兄姐妹彼此相待。事實上,他要我們「有一樣的意念」,各人要顧「別人的事」,並且「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腓立比書2章2-5節)。仔細思想,耶穌為我們放棄祂的特權與利益;祂甘願作僕人、犧牲到底,為要引領我們與祂建立充滿喜樂的關係(希伯來書12章2節)。不論我們罪有多深,基督仍愛我們並為我們死(羅馬書5章8節)。

所以,下次你碰到難以相處的人時,祈求恩主幫助你,能將祂的愛傳播出去。在那一刻,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上帝是如何改變了你與人相處的心態。JS

謝主不計我的冒犯;
反而捨命救我愛我;
請賜恩典讓我能愛,
將祢大愛無限傳播。
與人和睦相處的秘訣是以基督的心為念。


全年讀經:
創世記7-9章,馬太福音3章


靈命日糧 :樂樂棒球

讀經: 讀經:路加福音15章1-7節


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尼希米記8章10節


發明樂樂棒球的人真是一位天才,因為運動場上的每個孩子在出局以前,都有機會擊球,體驗這項運動的樂趣。

在樂樂棒球運動中,棒球被放在橡膠打擊座上,大約是5、6歲打擊手腰部的高度,打擊手揮棒擊中球後就快跑。在我首次擔任教練的那晚,第一位打擊手將球擊到外野時,所有的選手都一窩蜂地跑去追球,卻忘記應該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當其中一人接到球時,內野竟然無人可傳球!所有的球員都聚在一起,興奮地歡呼起來!

那些剛接受耶穌為救主的初信者也經歷著類似的興奮之情。我們與他們同樂,天堂的天使也為他們歡呼!(路加福音15章7節)初信者沉浸於主愛,因認識祂並學習祂的話語而興奮莫名。

那些信主已久的人往往因基督徒生活所面對的掙扎而沮喪,似乎忘了初信時的喜樂。上帝要使用初信者激勵我們再度委身於主。讓我們把握機會與那些初信者同樂吧!RK

我靈歡欣,罪債付清,
我心罪愆,祂全洗淨;
全因救主,捨身流血,
我被贖回,罪債付清。D. De Haan
「求祢使我仍得救恩之樂。」──詩篇51篇12節


全年讀經:
創世記4-6章,馬太福音2章


靈命日糧 :美善生命

讀經: 讀經:詩篇73篇21-28節


親近上帝是與我有益。-詩篇73篇28節


美貌、財富、權力、愛情、婚姻和娛樂都是美妙的,但卻不是生命中最好的。最好的事情乃是愛上帝也接受祂的慈愛,為榮耀祂而活,並將祂當成一生的摯友。這樣我們才能活出有意義的人生,帶來滿足與喜樂(約翰福音10章10節)。這就是基督徒一生追求的目標。

因此我們應當多花些時間親近上帝,並倚靠祂的大愛,祂因為這愛而創造了你和我。這是我們生存的意義,唯有這樣做,我們才能擁有豐盛的生命。

我喜歡詩人這樣的描述:「親近上帝是與我有益,我以主耶和華為我的避難所,好叫我述說祢一切的作為」(詩篇73篇28節)。換言之,美善的生命就是親近這位獨一無二的主,祂對我們的愛是無與倫比的。

然而,我們如何「親近」祂呢?這裡有一個我實踐多年的方法:每天早晨花幾分鐘閱讀幾節福音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記下耶穌的言行,畢竟耶穌來是要讓我們認識上帝(希伯來書1章1-3節)。更要設身處地去體會聖經人物的感受。例如:去感受那位被耶穌醫治的大痲瘋病人,當耶穌動了慈心伸手摸他而得潔淨時的心情(馬可福音1章40-45節)。思想祂多愛你,並獻上感恩!DHR

完全獻與主,萬事安寧,
榮耀的聖靈,充滿我心,
時刻仰望主,儆醒等候,
不住地祈禱,到主再臨。Crosby
何等奇妙──耶穌愛我!


全年讀經:
創世記1-3章,馬太福音1章


靈命日糧 :終點反思

讀經: 讀經:詩篇39篇4-13節


耶和華啊,求祢叫我曉得我身之終,我的壽數幾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長。-詩篇39篇4節


正當我們期盼新年到來,滿腦子年度計畫和新春願望的時候,古代聖徒的聲音,再次提醒我們去思考一件我們所不願意去面對的事實──死亡。

托馬斯•金碧士(Thomas à Kempis,1379-1471)寫道:「常把死亡擺在眼前,日夜準備好迎接死亡的人是有福的」。弗朗索瓦•費訥隆(Francois Fénelon,1651-1715)則寫道:「閉上眼、不願思考死亡的人,真是可悲!因為死亡是必然的結局,欣然面對反而是件快樂的事。只活在今生的人才會對死亡感到不安。」

這些人的意思,不是要我們懷憂喪志地去懼怕死亡,而是要我們生氣蓬勃地面對人生。就如同詩人大衛一般,我們也應該禱告說:「耶和華啊,求祢叫我曉得我身之終,我的壽數幾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長。……各人最穩妥的時候,真是全然虛幻」(詩篇39篇4-5節)。大衛提到,世人勞碌,真是枉然,積蓄財寶,不知有誰收取(6節)。所以在結論時,他說他的指望在乎上帝,唯有上帝可以保守他一生遠離屬靈的悖逆和災禍(7-8節)。

當上帝成為我們唯一的盼望時,我們就知道今生雖然短暫,但每一天都值得你我細細品味。DCM

主啊,我知道跟永恆比起來,
我在地上的人生極其短暫。求祢賜福與我,
充滿我,使用我去傳揚祢的大愛及美善,
直到再見祢面的那一天。阿們。
既知死之確切,就當善用今生。


全年讀經:
啟示錄19-22章


靈命日糧 :永恆聖言

讀經: 讀經:以賽亞書40章1-8節


草必枯乾,花必凋殘;惟有我們上帝的話必永遠立定!-以賽亞書40章8節


創立好必來(Hobby Lobby)手工藝品店的一家人,都是重生得救的基督徒。總裁史蒂夫•格林(Steve Green)熱愛聖經,打算建設一間聖經博物館,展示世界各地的珍藏本聖經以及手抄本。他說:「我們想鼓勵更多的人來思想聖經上的話……。我們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座以聖經故事為主題的博物館。再也沒有別的書,比聖經受過更多的迫害;也沒有別的書,比聖經受過更多人的愛戴。聖經的故事,實在太了不起,必須要讓人知道。」

的確,聖經流傳千年的方式,實在太奇妙,而博物館設立的目的,就是要讓人知道。我們目前有的最古老的新約抄本,和那個時期的任何古代文獻相比,不但數量上遠遠超過,而且時間上也更加接近原本事件所發生的時間點。抄本上所記載關於基督的事,比我們所知關於蘇格拉底、凱撒大帝的事都還更加可靠。這一點也不稀奇,因為上帝正是那位幕後推手,祂使用人和環境,把祂所啟示關乎救恩的話語傳遞了下來。難怪以賽亞肯定地宣告說:「草必枯乾,花必凋殘;惟有我們上帝的話必永遠立定!」(以賽亞書40章8節)

求上帝幫助我們敞開心田閱讀聖經,並渴望與人分享當中的信息──因為那是上帝給全人類的永恆聖言!HDF

永恆聖言,立定在天,
世間萬有,事過境遷;
聖靈默示,上主賞賜,
順從訓誨,心誠意堅。Lillenas
天下之書,莫過聖經。


全年讀經:
啟示錄16-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