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榮耀人生

讀經: 讀經:詩篇112篇1-10節


敬畏耶和華,甚喜愛祂命令的,這人便為有福!-詩篇112篇1節


在2010年,我和兄弟們一起慶祝父親的90大壽。我們在家裡款待親友,享用美食,歡聚一堂。整個下午,親朋好友們拿起五弦琴、吉他、曼陀林、小提琴、低音電吉他、愛爾蘭鼓在客廳裡演奏與歌唱。一個大蛋糕上面用糖霜寫著:「讚美耶和華!敬畏耶和華的人便為有福-詩篇112篇1節。生日快樂,郝爾!」

當後來我重溫詩篇112篇時,我覺得這篇詩就像在描述我父親。他與上帝同行50多年,現在他已經回到天家。父親固然曾經歷令他傷心的事情,也曾犯錯,但他堅定的信心使他成為一個蒙福的人。這篇詩篇告訴我們,福樂會降臨在敬畏上帝和喜愛祂命令的人身上。上帝賜福給相信祂的人,也因為他們不斷增長的堅定信心,而將福樂延伸到他們子女的身上(2節)。

這篇詩篇激勵我們要敬畏上帝,喜愛並立志遵守祂的命令。我們若如此行,那麼將來回顧以往的歲月,不管是長或短,我們會知道,上帝已幫助我們活出榮耀主的生命。HDF

在主真道光中,我與救主同行,
何等榮耀照亮我路程,
只要遵主旨意,主肯與我同行,
信靠順服,主必肯同行。Sammis
若在心中尊主為大,你的生命將榮耀祂。


全年讀經:
哥林多後書7-9章


靈命日糧 :移動圖書館

讀經: 讀經:腓立比書3章7-14節


使我認識基督,曉得祂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腓立比書3章10節


早在電子產品和娛樂盛行之前,漫長的夏日裡,每週移動書車的來訪總給我的童年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歡樂。那輛公車排列了很多書架,每個書架上都放滿了書籍。從圖書館運送到各社區,使沒有交通工具的人也能讀到書。若不是這移動書車,我就無法閱讀到這麼多好書,度過許多快樂的夏日。直到今天,我還是很感謝移動圖書館在我內心澆灌的愛書情懷。

有些聖經學者說使徒保羅喜愛書籍,研讀至終。他在最後的一封信寫道:「我在特羅亞留於加布的那件外衣,你來的時候可以帶來,那些書也要帶來,更要緊的是那些皮卷」(提摩太後書4章13節)。他索取的那些書很有可能是舊約以及他所寫的文章。

我確信保羅對於知識的追求,不只是為了心靈上的好奇或樂趣,驅使著保羅讀書的動力是為尋求基督。他的目標是:「使我認識基督,曉得祂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腓立比書3章10節)。但願今日我們也有這般的熱忱,願意追求認識基督。WEC

天父,賜給我熱切的渴望能認識祢與聖子,
求祢激勵我的心,
讓我極力追求最重要的事,
就是更信靠祢,更親近祢,阿們。
認識基督超越一切的知識。


全年讀經:
哥林多後書4-6章


靈命日糧 :多而又多

讀經: 讀經:帖撒羅尼迦前書3章12節-4章10節


又願主叫你們彼此相愛的心,和愛眾人的心,都充充足足,多而又多,好像我們愛你們一樣。-帖撒羅尼迦前書3章12節,新譯本


今日在面臨經濟衝擊的世界裡,常聽到「更少」的呼籲。政府被要求平衡預算,人民被號召使用更少的能源和減少消耗有限資源,這些都是我們應該留意的忠告。然而,在信仰的範疇裡,愛、恩典,與力量並無匱乏之慮。因此身為基督的跟隨者,我們需要在生活中「更多」地彰顯出祂的愛。

使徒保羅在寫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的第一封信裡,要求照他們現在所行的「更進一步」地討上帝的喜悅(4章1節)。他也讚揚他們彼此相愛,並勉勵他們要「更加」愛眾弟兄們(10節)。

這種永不枯竭的愛只能來自於上帝,因上帝之愛是無窮盡的,不像我們這會枯竭的供應。詩人安妮(Annie Johnson Flint)寫道:

祂的愛無垠無界,

祂的恩典無法測度,

祂的力量,人從未知其界限,

因取自耶穌那無窮盡的豐富,

祂能給予、給予、再給予。

使徒保羅對信徒表達他的渴望:「又願主叫你們彼此相愛的心,和愛眾人的心,都充充足足,多而又多,好像我們愛你們一樣」(帖撒羅尼迦前書3章12節,新譯本)。

我們應該有多愛上帝與他人呢?越多越好!DCM


吾愛有限,主愛無邊,並能透過我們傳遍世界。


全年讀經:
哥林多後書1-3章


靈命日糧 :有愛無礙

讀經: 讀經:哥林多前書13章4-13節


愛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13章8節


多年前我看到一幅漫畫,畫著一位鬱悶不樂的老人穿著皺皺的睡衣,正在鎖門。為了安全,他在門上加了四把鎖、兩道栓和一條鍊子。後來,他發現有人從門縫底下塞進一個小小白色信封,上面黏著一個很大的心形貼紙。那天是情人節,愛是多少道鎖都擋不住的。

只有愛能改變人心。俄國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在他的著作《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中,敘說憤世嫉俗的伊凡,以及他拒絕上帝之愛的故事。有一次,深愛主的弟弟阿廖沙,對哥哥一再抗拒上帝頗覺煩惱。於是,阿廖沙靠近前去,親吻了他的哥哥伊凡,這一個表達愛的簡單動作,讓伊凡深受感動。

或許你有朋友拒絕上帝的愛,但請你仍然向他們表達上帝的愛,就如上帝透過耶穌為世人帶來救恩,向我們顯示出愛一般。向他們流露哥林多前書13章所描述的那種愛,就是忍耐的、仁慈的、謙卑的、不自私的愛。

真實的愛是上帝所賜的禮物,讓我們能不斷地傳遞出去。DHR

教我像祢去愛人,
好讓世界能見到;
耶穌基督住我心,
祂的榮耀光永照。Brandt
上帝將愛注入我心,讓我把愛帶給他人。


全年讀經:
哥林多前書13-16章


靈命日糧 :有愛無懼

讀經: 讀經:詩篇56篇


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祢。-詩篇56篇3節


當我的女兒大聲喊叫:「媽!蜘蛛啊!」我朝她指的方向看過去,看到一隻在寵物店才能看到的大蜘蛛。我知道絕對不能把牠留在我們的屋子裡。然而,當我面對那隻蜘蛛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竟然不敢靠近牠一步。我的心跳加速,全身發軟。我吸了一口氣,不斷地給自己打氣。但是,恐懼使我只能僵在那裡。

恐懼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它使人無法按理性思考而產生非理性的行為。很感恩的,不論是面對怎樣的人、怎樣的情況,基督徒都不需要讓恐懼控制我們的行動。我們可以這麼宣稱「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祢」(詩篇56篇3節)。

這種面對恐懼的態度和聖經的教導有一致性:「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箴言3章5節)。靠自己的聰明往往放大了恐懼,而低估了上帝的能力。當懼怕的時候,我們可以依賴上帝的智慧(以賽亞書40章28節),並且相信在祂的愛裡是沒有懼怕的(約翰一書4章18節)。下次當恐懼悄悄潛入你的生活時,千萬不要慌張。即使黑暗無邊,你依然可以信靠上帝。JBS

恐懼和害怕,
交到主手裡;
疑慮煙消散,
信靠得安寧。Christiansen
信靠上帝的信實,能驅散我們的恐懼。


全年讀經:
哥林多前書9-12章


靈命日糧 :上帝賜驚喜

讀經: 讀經:以弗所書3章14-21節


上帝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以弗所書3章20節


我們租的房子在一個很好的地段,然而,在這裡住了十年之後,房東突然決定要賣房子。我祈求上帝改變房東的決定,讓我和太太可以繼續住在這棟房子裡,因為這裡有我們孩子成長的記憶。但是,上帝拒絕了我們的祈求。

每當我為自己的需要禱告時,我總是擔心自己作出錯誤,或是過分的要求。然而,當上帝拒絕我們的要求時,切勿信心動搖,因為祂的慈愛仍然環繞著我們。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3章裡提到,那些曾經歷基督慈愛的人(16-17節)可以相信:當上帝拒絕我們的祈求時,祂是有著其他的美好原因。

就在上帝拒絕我的祈求後不久,教會裡有朋友問我們,願不願意租用他們的房子。我們的新家有新的設備、新的水管、新的電線,以及一間額外的臥室。這棟房子在海邊,帆船點點、海濤拍岸,每天都提醒我們,即使面對再大的難題,也不會大過我們的上帝。慈愛的天父透過親愛的朋友給了我們如此美麗的居所,超過我們所求所想。

無論上帝給我們的是超過我們所求,或遠少於我們所渴想,我們都可以深信祂的計畫絕對是最好。RK

主啊!我知道祢全然美善,
無論祢是否應允禱告,無論祢的賜予
超過我所求所想,或是非我所渴想的,
求祢讓我能心存感恩,接受祢所賜予的一切。
當上帝拒絕我們所求時,我們相信必有祂的美意。


全年讀經:
哥林多前書5-8章


靈命日糧 :富足

讀經: 讀經:提摩太前書6章6-10,17-19節


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上帝。-提摩太前書6章17節


在80年代,當我和家人仍住在肯亞時,我們曾載一位年輕女孩從奈洛比,去見她住在維多利亞湖附近的父母。途中我們停留在基蘇木城,好把我們的行李放進我們回程會住宿的一間旅館。那是一家很普通的旅館,標準房裡放著兩張床。然而,當那位女孩看到這個房間時,卻大為驚異,她問:「這麼大的房間就只有你們五個人住?」在我們認為甚為普通的,在她眼中卻極盡豪華。「富足」是相對的。在一些居住在富裕國家的人眼中視為很差的生活環境,卻是一些國家的人做夢都想不到的生活水準。

在以弗所的基督徒中,有些人比其他人都富有。使徒保羅在寫給他們的牧師提摩太的信裡說:「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上帝」(提摩太前書6章17節)。保羅警惕他們要「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18節)

我們的天性是緊抓住所擁有的,而非樂意付出。富足的人所要面對的挑戰,就是要在生活中凡事向上帝謝恩,並且樂意對他人施捨。DCM

上帝兒女當行善,
捐得樂意最開心;
莫等富裕才行善,
樂意施予儘早行。D. De Haan
只顧擁有,僅是生存;願意付出,活出生命。


全年讀經:
哥林多前書1-4章


靈命日糧 :慷慨和喜樂

讀經: 讀經:詩篇36篇5-12節


他們必因祢殿裡的肥甘得以飽足;祢也必叫他們喝祢樂河的水。-詩篇36篇8節


最近,我走進一家旅館的大堂,一大壇鮮花即刻映入眼簾。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多的花兒完美擺放在一起。萬紫千紅的鮮花千姿百態,伴著陣陣馨香之氣,令人讚嘆不已。當時我不禁停下腳步欣賞。滿滿一壇子的花朵,豐富多樣的色彩,讓人賞心悅目。正如一個疊滿水果的果盤,或者豐盛有餘的除夕大餐,同樣讓人歡愉。

豐盛有餘所帶來的歡愉提醒了我,上帝是如此的慷慨:祂使我們的福杯滿溢(詩篇23篇5節);祂能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以弗所書3章20節);無論我們遭遇何種困難,祂的恩典總是豐富有餘(哥林多後書12章9節);祂就如浪子回頭比喻中的父親,宰了肥牛犢,給了他上好的袍子(路加福音15章20-24節)。

難怪詩人會喜樂地說:「上帝啊,祢的慈愛何其寶貴!世人投靠在祢翅膀的蔭下。他們必因祢殿裡的肥甘得以飽足」(詩篇36篇8節)。我們的上帝是如此豐盛美好,讓我們因著祂所賜的豐富恩典,一起來歡呼讚美吧!JS

謝主慷慨賜福杯,
豐盛恩典記於心;
謝主同在賜安慰,
字字句句在聖經。
讚美上主,萬福之本!


全年讀經:
羅馬書12-16章


靈命日糧 :聾子能聽見

讀經: 讀經:羅馬書10章1-14節


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羅馬書10章14節


湯瑪斯·高立德(Thomas Gallaudet)1814年在神學院畢業後,本來打算成為一位傳道人。但是,當他遇見艾莉絲之後,事奉方向有了改變。九歲的艾莉絲是他的鄰居,有聽覺障礙。為了和她溝通,高立德用樹枝把要講的話寫在泥地上。

在幫助艾莉絲的過程中,也給了他動力去幫助其他的人。在向歐美聽障界的專家諮詢後,他改進了一套系統,就是今天被人們廣泛使用的「手語」。後來,他創辦了美國聽障學校。

高立德學校的課程中包含了傳揚福音和聖經教導。他確實回應了上帝的呼召,成為了一位傳道人──向一群很特殊的人傳福音,而手語成為他傳福音的工具。

如同高立德一樣,我們在向人們傳福音時,也應該使用他們能明白的語言。不然,「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羅馬書10章14節)你知道上帝要你以何種方式向周遭的人傳福音嗎?HDF

尋回失喪入正途,
軟弱心碎需要主;
領人歸主得救贖,
告訴他人蒙福路。Ogden
福音是世上最棒的好消息,別吝於分享。


全年讀經:
羅馬書9-11章


靈命日糧 :不被遺棄

讀經: 讀經:詩篇13篇


耶和華啊,祢忘記我,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祢掩面不顧我,要到幾時呢?-詩篇13篇1節


葛莉莎·史密斯帶著她4個月大的女兒到社區圖書館,小嬰孩不時地發出牙牙學語的聲音。一位老人很無禮地要葛莉莎讓女兒安靜下來,要不然他會自己來管教這個嬰孩。葛莉莎回答道:「我不知道你曾遭遇了什麼,使你討厭一個快樂的嬰孩。不過,我絕不會叫我的女兒閉嘴,也不會讓你這樣做!」這位老人低下頭來,向她道歉,並告訴她有關於他自己兒子的事。50年前,他的兒子死於嬰兒猝死症,這些年來,他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悲傷和憤怒。

詩篇13篇裏,大衛表達了他的悲傷。他用直率與誠實的話向上帝說:「耶和華啊,祢忘記我,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祢掩面不顧我,要到幾時呢?」(1節)大衛的這些問題反映了被遺棄的恐懼。然而,接著大衛從悲傷中轉而向愛他的上帝,懇求給予幫助,並倚靠上帝的慈愛重建信心(3-6節),這信心使他不至於沉溺於悲傷絕望之中。

當我們懷疑自己已被上帝遺棄時,我們的靈魂都會經歷生命的暗夜。與大衛一樣,當我們誠實地來到上帝面前,祈求幫助,並且再次提醒自己上帝的信實,相信祂對我們的愛絕不會動搖或改變,那麼,我們的悲傷就可以轉變成喜樂。MW

縱使人生有傷痛,
可到主前得安慰;
縱使人會遺棄你,
救主永在你身邊。Elwell
上帝絕不會離開和遺棄我們。


全年讀經:
羅馬書5-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