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親眼見祢

讀經: 讀經:約書亞書3章1-11節


我向祢舉手,我的心渴想祢,如乾旱之地盼雨一樣。-詩篇143篇6節


當我站在摩押山丘,第一次看到應許之地時,心中有些失望。我望著耶利哥城,問導遊說:「現在的景象,和當初以色列人看到的,是否大相徑庭?」我剛度過了約 旦河以東的荒漠,原本以為眼前的景觀會不同。不料她說:「不是的。這幾千年來,一直都是這個樣子啊!」於是,我再問:「那麼,當時他們看見了什麼?」導遊 回答:「全球最大的綠洲!」

忽然我明白了。我雖然橫越寸草不生的沙漠,但卻是乘搭載滿了沁涼礦泉水的冷氣巴士。對這樣的我來說,綠洲實在是沒有一點特別之處。但是,以色列人卻用四十 年的時間,在又乾又熱的曠野裡流浪。對他們而言,這一抹遠方的綠色,意謂著那可以振奮人心、維持生命的水呀!他們每天被燥熱的溫度烘烤,我卻待在舒適的車 中;他們疲憊不堪,我卻是精力充沛;他們花了四十年的時間才到達這裡,而我只花了四個小時。

就像綠洲的情景一樣,我們通常只會在乾旱與困境當中,才會察覺到上帝的美善。我心想,有多少時候,我們屬靈的敏銳度因環境安逸而變得遲鈍,因此看不見祂的美善。上帝所賜下的福分往往在疲累和饑渴之時,更顯然易見。願我們的心時時渴慕祂。(詩篇143篇6節)JAL

親愛的主啊!願我們對祢的渴慕,
就像鹿渴慕那沁涼、能甦醒人心的水一般。
求主讓我們不因安逸的環境和世俗的成就,
而看不見祢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
耶穌是滿足心靈飢渴者的唯一甘泉。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46-48章


靈命日糧 :尋找拯救

讀經: 讀經:路加福音19章1-10節


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加福音19章10節


馬奎利在1810-1821年,擔任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的州長。在這期間,他有一套辦法,讓在新殖民地的每個人都有歸屬感。當時的新移民大約可分成兩類:一 是自由殖民者、官員、軍官和士兵;另一些則是被流放的罪犯,他們是有條件地被釋放,或被赦免的囚犯。當時,其他移民都排斥這些前罪犯,避開他們,不和他們 來往,然而,州長馬奎利卻堅持應當對這些人一視同仁。

雖然撒該是耶利哥城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稅吏,但耶穌仍然關心撒該,並沒有摒棄他,或將他排除在上帝的拯救計畫之外(路加福音19章1-10節)。撒該因職 業而遭到人們的排斥和痛恨。他渴望見到耶穌,所以爬到樹上,只為一睹耶穌的風采。耶穌經過的時候,看見了撒該的渴望。耶穌告訴他快從樹上下來,因為救主要 到他家作客。雖然有些人私下議論耶穌跟罪人在一起,但祂的愛心關懷卻改變了撒該的生命。撒該認罪悔改,並償還了所詐取的錢財。救恩臨到了他家。

耶穌的使命只有一個:祂殷勤地找尋靈魂失喪的人,無論他們是屬於哪個社會階層,祂都要賜他們上帝的救贖計畫。我們是上帝的跟隨者,也當肩負起同樣的使命。MW

求主助我展現憐憫,
對待世上迷失罪人;
隨時分享福音佳訊,
為主贏得飢渴靈魂。Sper
我們要與基督肩負一樣的使命。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43-45章


靈命日糧 :囚禁中的安慰

讀經: 讀經:以賽亞書39章5節-40章5節


你們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以賽亞書40章1節


在1675年2月10日,居住在麻州蘭卡斯特的50個殖民家庭,正擔心害怕,因為他們可能遭到美洲原住民的襲擊。當時該村的清教徒牧師約瑟•羅蘭生,正在 波士頓請求政府的保護,他的太太瑪莉與孩子則留守家園。破曉之時,這些居民果然遭到攻擊,一些人被殺害,瑪莉與其他倖存者則被俘虜。

在被囚禁期間,瑪莉經歷了這些原住民的仁慈與殘酷。當原住民知道這些新移民的信仰後,他們給了她一本沒收來的聖經。後來,瑪莉在回憶錄中寫到:「上帝是良善的,在我痛苦中賜予這麼多安慰與適當的經節。」直到5月2日被俘虜得釋放前,上帝的話語是她最大的安慰。

當猶大國即將被外國政權俘虜時(以賽亞書39章5-7節),百姓們必定深感絕望。但即使當時他們正籠罩在被擄的陰影中,上帝的話語仍帶來安慰,因為祂應許要安慰祂的子民。(以賽亞書40章1-2節)

你被無法掌控的景況所困嗎?若是如此,請閱讀與深思上帝的話語,經歷上帝的安慰。HDF

從祢的話我得安息,有力而確實,
祢賜充滿安慰恩福,甜美而純淨,
祢的話語恆久不變,永不會落空,
我要安息在祢話語,我王賜寧靜。Havergal
上帝的話語是安慰之源。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40-42章


靈命日糧 :憐憫之心

讀經: 讀經:彼得前書3章8-12節


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2章3節


在全國美式足球聯盟季後賽結束時,電視播放綠灣包裝工隊為戰勝芝加哥熊隊而歡慶的情景,我女兒麗莎發現她四歲的小女兒艾莉安哭了。這有點奇怪,因為艾莉安的父母並不特別在乎哪一隊贏了球賽。

當麗莎詢問艾莉安為什麼哭時,她說:「我為熊隊感到難過,他們看起來很傷心。」

這幼兒所體現的憐憫之心,值得我們學習。如今人們是如此看重勝利,失敗者往往會遭到排斥、遺忘和中傷。在這樣的世界裡,我們要謹記:人需要憐憫。當我們看到別人在失敗的泥沼中掙扎時,我們願意和他們一起落淚、擁抱他們、給予幫助嗎?

聖經上有幾段經文鼓勵我們以憐憫待人。腓立比書2章1-4節告訴我們:要心存憐憫,不要自私自利,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彼得前書3章 8-12節提醒我們:憐憫是對待他人「如兄弟」,而歌羅西書3章12-15節說:憐憫、恩慈與謙卑,是上帝所救贖的人身上的印記。

看看你的周遭,是否看見有人遭遇挫敗、傷痛?不要只是單單為他們難過,而是要藉著上帝的慈愛憐憫,向他們伸出援手。JDB

求主賜我憐憫之心,
伸出援手助人需要;
透過我的言行舉止,
讓人見祢恩慈美好。Fitzhugh
從你心中憐憫有多少,可知似主有幾分。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7-39章


靈命日糧 :天上的讚嘆號!

讀經: 讀經:列王紀上8章22-30節


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詩篇19篇1節


在2011年8月,美國太空總署發佈了一張來自哈伯天文望遠鏡的合成照片。看到照片的人都不禁莞爾。照片上有兩個星系碰撞在一起,撞擊處看起來仿若天上的 驚嘆號(!)。我讀到最新的統計說,宇宙中有千億個能被觀察到的星系。每個星系有數千億個星球,而且還有更多的星系有待發現。

當我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看到那張照片時,不禁想到宇宙偉大的創造者。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詩篇19篇1節),但祂比自己所造的穹蒼更偉大。所羅門王建造 了聖殿,要作為上帝的居所,但之後他禱告說:「上帝真的住在地上嗎?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能容納祢,何況我建造的這殿呢?」(列王紀上8章27節,新 譯本)所羅門王知道如果無邊的天際,尚且不能容納上帝,他所建的殿宇當然也不足以讓上帝居住。

上帝的偉大,遠超過我們這有限的心靈所能理解。然而,為了讓我們能夠認識祂,祂派祂的兒子耶穌到世上,為我們死,並且復活。當我們相信祂,接受耶穌為救主的時候,我們便與諸天一同頌讚祂的榮耀。AMC

頌讚全能慈愛主,
掌管宇宙和萬有;
賜下救恩給人類,
萬物皆出自祂手。Schutz
在創造裡看見上帝的手,在救贖中看見祂的心。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4-36章


靈命日糧 :永遠

讀經: 讀經: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18節


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所以你們當用這些話彼此勸慰。-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7-18節


我喜愛「永遠」與「總不」這兩個詞,這兩個詞裡包含著多少希望啊!我希望自己能永遠快樂,生活總不讓我失望。不過事實是:我不會永遠快樂,而我總不希望發 生的事,卻可能發生。因此,這兩個詞聽起來不錯,但實際上很難達到,除非你指的是耶穌的應許,因為祂應許常常、永遠與我們同在。

當門徒害怕將要獨自面對未來時,耶穌對他們說:「我就常常與你們同在」(馬太福音28章20節,新譯本)。希伯來書的作者提醒我們:「因為主曾說:『我總 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所以我們可以放膽說:『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希伯來書13章5-6節)。使徒保羅也安慰眾信徒,在死後「我們就要和主 永遠同在」(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7節)。這是多麼激勵人心啊!

今天無論我們的生命旅程是多麼可怕,或未來是多麼無望,上帝永不動搖的同在,給予我們克服難關的勇氣與安慰。而最好的事實是,當這短暫的人生結束後,我們將永遠與祂同在。難怪保羅鼓勵我們「你們當用這些話彼此勸慰」(18節)。JS

耶穌永遠與我同在,
應許總不將我拋開;
那日我會到祂身旁,
與祂同住直到萬代。Sper
相信上帝的同在,心中得安慰。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1-33章


靈命日糧 :完全潔淨

讀經: 讀經:約翰一書1章1-10節


我們若承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公義的,必定赦免我們的罪,潔淨我們脫離一切不義。-約翰一書1章9節,新譯本


過去一年,我的一位朋友接受了一連串的癌症治療。最近,他告訴我治療結果。他臉上的笑容,印證了他剛得到的好消息。他剛拿到檢查報告,醫生告訴他:「你的 癌細胞已被清除,完全潔淨了!」對我朋友而言,完全潔淨賦有重大的意義!它意味著:每一個曾威脅他生命的癌細胞都已經從他的身體被除去了。我們聽到這個消 息時,都為他感到高興。

大衛王與拔示巴犯了姦淫的罪後,也渴望心靈能夠得到潔淨。他希望潔淨罪的污漬,並向主呼求:「上帝啊,求祢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靈」(詩 篇51篇10節)。不論對大衛王或是我們,主預備了好消息,就是我們的罪可以得到赦免。當我們需要得潔淨時,聖經的話給了我們希望:「我們若承認自己的 罪,上帝是信實的、公義的,必定赦免我們的罪,潔淨我們脫離一切不義。」(約翰一書1章9節,新譯本)

我們無法潔淨自己的心,只有上帝才能。如果我們向祂認罪,祂承諾使我們得到完全潔淨!WEC

懇求救主,鑒察,知我心思,
求主今試驗,知道我意念;
若在我心隱藏罪惡念頭,
求主洗去不義,使我自由。Orr
向上帝認罪,祂必使你得潔淨。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28-30章


靈命日糧 :生命抉擇

讀經: 讀經:以賽亞書41章8-14節


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上帝。-以賽亞書41章10節


在1924年的奧運會,冠軍選手李岱爾決定不參加在星期天舉行的比賽。這個決定對他而言並不困難,因為他深信,主日是為敬拜主和休息而設立的。

然而,在一年前,李岱爾經歷了一件他認為更為苦惱的事。當時,有人要求他跟一群煤礦工人作見證。他如此形容當時的掙扎:「我向來避免在大庭廣眾下作見證, 但基督如今的帶領似乎與我的意願完全相反。這令我躊躇不前。就在那時,我終於決定把一切交託給主,畢竟,如果祂呼召我,祂也一定會供應我必要的能力。當我 選擇向前行時,上帝的力量便隨之而來。」

於是,李岱爾答應公開分享他的個人信仰,第二天他便收到妹妹珍妮從中國大陸寄來的一封信。這封信是她在幾個星期前寫的,信中結尾引用了這段經文:「你不要 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上帝。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以賽亞書41章10節)

每一個來自上帝的呼召,都讓我們有機會宣告:「是的,我願意!」完全倚靠祂,不再憑自己的力量!DCM

主啊,當祢呼召我跨出安全界線時,
有時我會害怕。求祢幫助我記得,
當我憑信心踏出一小步時,
祢會供應順服的力量。
那召你們的本是信實的,祂必成就這事。──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24節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25-27章


靈命日糧 :信心之工

讀經: 讀經:雅各書2章14-26節


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各書2章17節


羅傑得了關節炎,伊利諾伊州寒冷的冬天,讓他病情加劇,所以他移居到熱帶地區的泰國曼谷。有一天,他想起了祖母最喜愛的歌曲「你是怎樣的人」:世人聽見的不是你所說的,而是你所做的。他們看見你所行,而非聽見你所言;日復一日,人們觀察你的行為,判斷你的為人。

這首歌促使羅傑去為流浪者提供食物。這些無家可歸的人沿著半英里的道路散居。他每天早上為超過45個家庭提供熱食。幾年後,在這些流浪者中,有個婦人認識了耶穌,接受祂為救主。她找到羅傑,感謝他把基督的愛帶給她。

雅各書清楚地告訴我們,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2章17節)。這並不是說,行動一定會帶出信心,但好行為的確可以證明信仰的真實。聲稱自己相信上帝,這並不 難,但只有我們的行為,可以證實我們沒說假話。亞伯拉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並不是只是口說相信上帝,他也願意順服,把獨生子獻上,以此行動證明他對上 帝的信心(雅各書2章21-24節;創世記22章1-18節)。在這之後,以撒倖免於難。

今天,我們要如何以行動表明自己對上帝的愛和信靠呢?AL

信心促使我去行善,
關心饑餓者的需要;
真的信心必有行為,
絕非只是教義幾條。Woodrum
信心和行動哪個更重要?信心生行動才是最重要!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22-24章


靈命日糧 :留意

讀經: 讀經:路得記2章13-20節


願那顧恤你的得福。-路得記2章19節


我站在收銀台前,排隊等候結帳。我一邊估算著大概需要多少錢,一邊留意兒子,以免他跑太遠。過後,我發現排在我前面的女人,留下了所有的東西,腳步沉重地 走向了出口。收銀員悄悄地告訴我,這個女人所帶的錢不夠,無法付賬。我頓時覺得好難過,如果我早點注意到她的窘況,我就可以幫助她。

在路得記中,波阿斯看到路得在他的田裡拾麥穗,察覺到路得的困境(2章5節)。波阿斯聽說路得最近喪夫,需要負擔自己和婆婆的生計,而且知道她需要保護, 便吩咐其他協助收割的人,不要為難她(9節)。他指示其他工人故意留下些麥子讓路得拾取,以供應路得多一點的食物(16節)。波阿斯甚至關心路得,鼓勵 她、安慰她(11-12節)。當拿俄米聽到這些消息時,便說:「願那顧恤你的得福。」(19節)

你是否察覺到你的教會、鄰里,或家人的需要?想想今天你可以如何幫助他們減輕重擔。這樣一來,你就可以讓上帝在你身上的計畫得以成全(加拉太書6章2節;以弗所書2章10節)。JBS

求主助我留意四周,
何人傷痛患病無助;
引導我能採取行動,
不計代價甘心付出。Schuldt
上帝透過我們,幫助周遭有需要的人。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9-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