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冒險

讀經: 讀經:使徒行傳15章7-26節


巴拿巴和保羅……是為我主耶穌基督的名,不顧性命的。-使徒行傳15章25-26節


在哈爾尼達姆的《亡命特技人》這本書裡,他紀錄了自己的特技生涯:撞毀車子、跳飛機,可能斷骨或死亡的好萊塢生活。作者反思著他所行的冒險動作。他在拳擊中決一雌雄、高速飆車、在飛行的機翼上行走、從馬上摔下,甚至被火焚燒。他不顧性命地娛樂電影觀眾,也使自己坐上好萊塢特技人的第一把交椅。

保羅和巴拿巴也是「不顧性命的」(使徒行傳15章26節)。但他們的動機卻完全不一樣。他們的目標是藉著傳福音來高舉基督。身為一個在羅馬帝國時期的宣教士,保羅遭遇船難、被毆打、迫害和監禁,這只是提到的其中幾項(哥林多後書11章22–30節)。但是為了傳揚福音,保羅是心甘情願地去冒險,置生死於度外。

很多的基督徒冒險傳福音,但其他的人卻因害怕被人拒絕而保持沉默。你是否一直袖手旁觀,忽略可以傳福音的機會?上帝已經藉著聖靈賜給我們能力(使徒行傳1章8節),並且也藉著聖經清楚地將福音講明(羅馬書1章16節)。向上帝祈求傳福音和為主做見證的勇氣吧!你為主所冒的風險都是值得的。HDF

將主聖言傳罪人,
大膽見證主聖名。
所獻服事基督榮,
重罪之人必喚醒。Bosch
冒險為主作見證是值得的。


全年讀經:
約伯記32-34章


靈命日糧 :不要害怕

讀經: 讀經:以賽亞書43章1-4節


不要害怕,因為我救贖了你,我曾提你的名召你,你是屬我的。-以賽亞書43章1節


我的妻子在懷我們的第二個孩子時,病得很嚴重。當醫生們想盡辦法要找出病因時,她的狀況卻越來越糟,甚至有些危險。

對我來說,看她遭受痛苦讓我覺得很無助和害怕。有時,我們甚至懷疑上帝是否垂聽我們的禱告。一個星期天,當我試圖在聖經中尋找安慰的話語時,我的眼睛不經意地停頓在以賽亞書43章1節。

開頭是「不要害怕」,結尾是「你是屬我的」。我立刻感受到了聖靈的帶領,這節經文對我是如此的貼切。上帝以親切的口氣對以色列人所說的話,在這一刻也提醒了我:「你從水中經過……過江河……從火中行過 」(2節)每一句話都像是對我說的,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在那個時候,我們的安慰並不是從醫治或是擁有神蹟的應許而來,而是因為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在那之後,我們還經歷很多令人恐懼的時刻,像是在孩子剛出生時,我幾乎要同時失去妻子和嬰孩。但上帝用祂的話語安慰了我們,也預備我們面對那些更艱難的時刻!

今天,讓這些話語也能提醒你,你絕對不是孤單一人。RK

每當恐懼籠罩我,
渴望救主在身旁,
此時天父柔聲說:
別怕你並不孤單。D. De Haan
即使身處逆境,上帝的應許也一樣真實。


全年讀經:
約伯記28-31章


靈命日糧 :值夜班

讀經: 讀經:歌羅西書3章22-25節


要凡事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歌羅西書3章22節


派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超市值夜班。打烊後,他和其他的員工將商品上架。老闆吩咐他們,為了方便顧客,上架時要將罐頭的標籤正面朝外。但老闆又叮嚀了一句:「前面三排罐頭的標籤都要正面朝外。」一晚,當派特正在擺放罐頭的時候,他的同事開始嘲笑他說:「只要第一排罐頭的標籤正面朝外就好了,誰會發現呢?」

對一個青少年來說,這是個抉擇的時刻。他是該按老闆要求的去做,還是為自己方便就偷懶呢?

我們都曾經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我們必須要作出決定。使徒保羅鼓勵他的同工,即便是在沒有人看見時,仍要遵守,他說:「你們作僕人的,要凡事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歌羅西書3章22節)

不管我們的老闆是否在身邊,或是有其他的人在監視我們,我們都應該做正確的事。雖然有時候服從是很不容易,或是會造成不便,但服從是對的。

請記得:「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各書4章17節)CHK

求主助我緊跟耶穌,
日日夜夜時刻順服;
立志做祂忠心門徒,
聽旨行事取悅救主。Fitzhugh
無人察看時的行為,表現我們的真品格。


全年讀經:
約伯記25-27章


靈命日糧 :做好準備

讀經: 讀經:路加福音12章35-40節


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路加福音12章40節


多年來,曾有不少人預言,主耶穌會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再來。去年,美國一位廣播電台的牧師也預言,主耶穌將在2011年5月21日再來,引起了主流媒體的注意。

任何熟悉聖經的人都知道,這項預測並不正確。因為主耶穌自己說了,祂的再來,是在「你們想不到的時候」(路加福音12章40節)。但我必須承認,這項預言的確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常陷入忙碌的生活中,彷彿耶穌的再來,不過是個遙遙無期的事實。我忘了耶穌隨時會再回來!雖然,最後證明那名牧師的預測是錯的,但這卻提醒了我,為祂的再來做好預備的重要性。不僅如此,這也再次激勵我,耶穌的隨時再來,可能在某一天,甚至是今天!

有時,當我們為耶穌的再來做準備時,我們只想到哪些是我們不該去做的事。但是,預備好自己其實是關乎如何潔淨自己,讓我們愈來愈像主耶穌,因此當祂再來時,可以討祂的喜悅(約翰一書3章2-3節)。耶穌教導我們,若要為祂的再來做好預備,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就按照祂的旨意而活(路加福音12章47節)。我們已經為耶穌的再來做好準備了嗎?JS

在我生命的旅程,
步步禱告且信靠,
時時警醒與等待,
耶穌或許今再來。Thiesen
若你期待主的再來,就會為榮耀祂而活。


全年讀經:
約伯記21-24章


靈命日糧 :歷史

讀經: 讀經:哥林多前書10章1-13節


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哥林多前書10章11節


當我和太太參觀倫敦大英博物館時,那些數不清的館藏文物,令我們震撼無比。其中的展覽物品,比美國當地發現的文物早幾個世紀,這提醒了我們歷史的重要性。歷史記錄了不同時代的觀點與看法、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事情的結局。藉著先人的成功與失敗,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明智的選擇。

同樣的,保羅也看見了從歷史當中吸取教訓的重要性。他舉出以色列子民拒絕信靠上帝進入應許之地,最後在曠野漂流(見民數記14章),保羅以此警誡哥林多教會關於錯誤選擇的嚴重後果。然後,保羅又告訴哥林多的信徒:「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哥林多前書10章11節)

上帝已經將聖經賜給我們,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我們以祂子民的歷史作為借鑑。聖經中的教導,有範例也有警告,是要保守我們不致偏行己路,引導我們進入有智慧的生活。但我們是否能從歷史中獲得教訓呢?抑或是我們仍然在重蹈先人的覆轍呢?WEC

主啊,求祢藉著聖經故事教導我。
我們深知祢要藉著這些故事引導我們、
賜智慧給我們。幫助我們因著愛祢而順服祢。
並讓這樣的順服,成為我們一生的目標。阿們!
以上帝子民的足跡為鑒,必定會受益無窮。


全年讀經:
約伯記18-20章


靈命日糧 :非我所願

讀經: 讀經:詩篇37篇1-8節


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詩篇37篇7節


我的人生並沒有按我的計畫進行。我曾希望自己可以在十九歲結婚,生半打孩子,當個賢妻良母。然而,我卻投入了職場,四十多歲才結婚,沒有孩子。有好多年的時間,我心裡盼望著詩篇37篇4節,能成為上帝給我的應允和承諾:「祂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

但是,上帝並非總是都會「成全」(5節)。而這些沒有被實現的心願,偶爾會引發內心的傷感。也許,你和我一樣,生活也並非按照你的心願,但是從詩篇37篇裡得到的一些心得,對我的確有些助益(雖然這篇詩的主旨,是在將我們與那些作惡的人作比較)。

在第4節裡,我們學到不要讓生活中那些沒有實現的願望,剝奪我們的喜樂。當我們愈來愈明白上帝的心意時,祂便成了我們的喜樂。

「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5節)。「交託」一詞意指「滾向」。聖經教師老洛克易爾說:「『當將你的事滾向耶和華』就好像一個人把他所無法承擔的重擔,交在一個比他更強壯之人的肩頭上一樣。」

「並倚靠祂」(5節)。當我們帶著信心,將大小事都交託給上帝時,我們就是「默然倚靠耶和華」了,祂必要成就為我們設計的美好計畫。AMC

當我走在那生命旅途,
雖然看不清前方道路,
但我只需跟隨祂腳步,
因祂已為我設計藍圖。Thiesen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言16章9節


全年讀經:
約伯記14-17章


靈命日糧 :預備之地

讀經: 讀經:約翰福音13章36節-14章4節


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約翰福音14章3節


一對夫妻把年邁的嬸嬸接來同住。他們擔心她會住得不自在。於是,他們把家中一個房間,裝潢得與嬸嬸家裡的臥室一模一樣。嬸嬸到達之後,覺得那房間裡的傢俱、掛飾,以及其他心愛的物品,都如此熟悉,像是在對她說:「歡迎回家!」

在約翰福音13章36節-14章4節,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中對門徒說話,預備他們面對祂的死亡。西門彼得問:「禰要往哪裡去?」耶穌回答:「我所去的地方,你現在不能跟我去,後來卻要跟我去」(13章36節)。耶穌繼續對彼得(也對其他的跟隨者)說:「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14章2-3節)

天堂是萬國萬民基督徒將來要團聚的家,它也是我們天父的家。祂在那裡,為你、為我預備好了一個房間。

當你到達天國,耶穌為你開了天國的門,那時候你會知道,你回家了。DCM

在那天上我有個家,
那裡沒有罪惡傷悲。
它以永恆之愛堆砌,
是為你我精心設計。Bennett
對基督徒而言,天堂就是家。


全年讀經:
約伯記11-13章


靈命日糧 :當面對話

讀經: 讀經:加拉太書2章11-21節


後來磯法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責之處,我就當面抵擋他。-加拉太書2章11節


通信科技的發達,可能使我們失去和人對質的能力嗎?畢竟,現在的雇主可以透過電子郵件,寄發裁員通知書。人們不再面對面地交談,而是改由在臉書和推特上批評他人。或許我們應該捨棄這些工具,看看當保羅和彼得意見出現不一致的時候,保羅是如何和彼得溝通的。

因彼得所行的不合福音的真理,保羅就當面反對他(加拉太書2章11-16節)。當時,彼得原本與外邦人有交往。但當猶太人(相信罪人得救是透過耶穌,再加上守摩西的律法)到達時,那曾聲稱自己是外邦人一分子的彼得,因害怕來自猶太人的壓力而離開了外邦人。保羅看見這種裝假的行為,就以熱切的心,在主的愛裡當面指責彼得,因為彼得明知律法無法改變生命,卻對這些律法主義者作出妥協。保羅提醒彼得,唯有恩典能將我們從罪的轄制中解脫出來,引我們進入自由之境,並且順服上帝。

當面指出弟兄姊妹的錯誤,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卻很可能因此而激發出純正的行為,與合一的靈。惟願因著聖靈大能的同行,我們都能負起責任,彼此以愛心說誠實話(以弗所書4章15節)。MW

求主賜我真勇氣,
指出同伴的偏離;
帶著愛心和熱誠,
幫助他們能得益。Sper
良言一句,受益無窮。


全年讀經:
約伯記8-10章


靈命日糧 :近與遠

讀經: 讀經:詩篇145篇


凡求告耶和華的……耶和華便與他們相近。-詩篇145篇18節


有健康的雙眼,並不能保證可以看得清楚,這是我的親身體驗。在我經過一連串修復視網膜剝離的眼部手術後,雙眼都有了良好視力,但它們卻拒絕合作。一隻眼睛看著遠方,另一隻眼卻盯著近處,雙眼不肯配合,反而互爭主權。我的雙眼一直無法對焦,直到三個月後,我戴上了新配的眼鏡,情況才有改善。

這跟我們對上帝的看法有點類似。有些人喜歡「近看」上帝,他們將祂看成日常生活中親密同在的上帝,因為這樣會較能專注於祂。另一些基督徒則喜歡「遠看」上帝,將祂視為以至高權能管理著宇宙的全能主宰,認為這樣較能看清楚上帝。

哪一種看法是最好的呢?這實在是見仁見智。然而,聖經就像眼鏡一樣,能幫助我們看見兩者都正確。大衛王在詩篇145篇裡呈現這兩種觀點:「凡求告耶和華的……耶和華便與他們相近」(18節)以及「耶和華本為大,該受大讚美;其大無法測度」(3節)。

感謝上帝,我們的天父就在近處,祂聆聽我們的禱告。祂的大能遠在我們之上,因而能滿足我們的需要。JAL

祢是至高、至上的主,
卻又親近,聆聽禱告;
滿有大能,如此親密;
因有祢愛,我心歡喜。Sper
上帝如此偉大,足以關心我們最小的需要。


全年讀經:
約伯記5-7章


靈命日糧 :舊風車

讀經: 讀經:加拉太書6章6-10節


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翰福音7章38節


一位在德州西部牧場長大的男子,談到立於他家中穀倉旁搖晃的舊風車,它為他們家提供了灌溉的水,在方圓百哩內,這是唯一的水源。

在強風中,這風車可以順利地轉動,但在微風裡就無法動彈。這時需要人工轉動風車的葉片,直到葉片對準風向。只有面對適當的方向,風車才能轉動為牧場供水。

當我與偏僻地區的小教會牧者見面時,我就想到這個故事。他們許多人感到孤立無援,他們關懷他人,卻似乎沒人關心他們。到了後來,他們逐漸疲倦,且難以給他們的羊群帶來生命活水。我喜歡告訴他們關於這個老舊風車的故事,提醒他們說:我們每日需要將自己重新定位,轉向主及祂的話語,從祂那裡汲取生命活水,祂是這活水的泉源。

這適用於牧者,對眾人也是如此。服事上帝是要從內而外地流露出來。耶穌說:「信我的人……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翰福音7章38節)。當我們心裡有來自上帝的活水時,我們才能影響他人的生命。要使他人重新振作,我們就要時時汲取上帝的生命泉源。DHR

當我們的心疲倦,
當我們的靈黯淡;
記住有主在領路,
你能交託沉重擔。Anon.
因生命的掙扎而疲倦時,快去主裡汲取力量。


全年讀經:
約伯記1-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