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坦誠傾訴

讀經: 創世記15章1-6節


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創世記15章5節


雅蘭和達豐非常渴望擁有自己的孩子,但醫生說他們無法生育。雅蘭向一位朋友透露﹕「我近來都很坦誠地向上帝傾訴。」在一次「傾訴」之後,雅蘭和達豐把他們的情況告訴牧師,而牧師跟他們說,教會正在做領養兒童的事工。一年後,他們順利領養了一個男嬰。

創世記15章講述了另一段坦誠的對話,那是亞伯蘭與上帝之間的對話。上帝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必大大地賞賜你」(1節)。但亞伯蘭不確定上帝的應許要如何實現,便坦誠地說﹕「主耶和華啊,我既無子,祢還賜我什麼呢?」(2節)

在此以前,上帝已應許亞伯蘭﹕「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13章16節)。亞伯蘭依舊有人的軟弱,所以這時他提醒上帝,自己尚無子嗣。但值得注意的是,上帝對亞伯蘭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藉此向亞伯蘭保證,他的後裔將多不勝數(15章5節)。

上帝多麼美好,不僅容許亞伯蘭坦誠傾訴,還溫柔地再度向他保證!後來,甚至將他改名為亞伯拉罕(意為「多國之父」)。像亞伯拉罕一樣,你我都能向上帝坦誠傾訴,因知我們能相信,祂會成就對我們和他人最有益處的事。

— 龐雅各

慈愛的天父,感謝祢關心我生命中最隱密的細節。
今天求祢幫助我,能在禱告中親近祢。


亞伯拉罕在患難中蒙上帝激勵,你認為他會有何感想?你今天要對上帝坦誠傾訴些什麼呢?



全年讀經:
詩篇37-39篇;使徒行傳26章


靈命日糧 : 上帝背著我們

讀經: 申命記1章26-31節


你們⋯⋯也看見了耶和華—你們的上帝背著你們,如同人背自己的兒子一樣,直到你們來到這地方。—申命記1章31節,和合本修訂版


在2019年,颶風多利安以強風豪雨侵襲巴哈馬,導致洪水泛濫,造成該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天災。當時貝特與患有腦性麻痺的成年兒子在家中避難,但貝特知道他們必須撤離。雖然貝特是個盲人,但仍盡力救自己的兒子。他溫柔地把兒子背在身上,走進深及下巴的水中,把兒子帶到安全之處。

試想,這世上的父親即使面對極大的困境,仍竭力幫助自己的兒子,我們的天父豈不更關心祂的兒女嗎?在舊約,摩西回顧往日,即使以色列民陷於信心動搖的危機,上帝仍保抱他們。摩西提醒眾人,上帝如何拯救他們,在曠野供應他們食物和水,與他們的仇敵爭戰,並用雲柱和火柱引導他們。摩西仔細思想上帝為他們所行的一切事,對百姓說﹕「你們⋯⋯也看見了耶和華你們的上帝背著你們,如同人背自己的兒子一樣。」(申命記1章31節,和合本修訂版)

以色列民行經曠野的旅程並不容易,雖然他們有時會信心軟弱,但在旅程中卻滿得上帝的保護和供應。貝特身為父親,溫柔、勇敢、滿有信心地背著兒子的形象,正貼切地描繪了上帝如何看顧以色列民。即使當我們面對挑戰,信心受到考驗時,我們也要記住,上帝會背著我們走過重重困境。

— 平凱靈

慈愛的上帝,即便我感覺不到,但仍求祢讓我能謹記,
祢正背著我。感謝祢的大能和憐憫。


你曾在哪方面看到上帝在你生命中的供應和保護?知道上帝溫柔又堅定地背著你,如何幫助你面對困難?



全年讀經:
詩篇35-36篇;使徒行傳25章


靈命日糧 : 最偉大的交響曲

讀經: 哥林多前書12章12-20節


我們⋯⋯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哥林多前書12章13節


英國廣播公司音樂雜誌曾邀請151位世界著名的指揮家,列出20首他們認為史上最偉大的交響曲,當中貝多芬的《第三號交響曲》(Eroica)名列榜首。這首標題為「英雄」的交響曲,是貝多芬在法國大革命動盪期間寫的,那時他本身也深陷困境,因當時他正逐漸失去寶貴的聽力。音樂喚起他強烈的情感,表達人們在生活中面對挑戰時的情緒變化。透過快樂、悲傷和獲得最終勝利的跌宕起伏,貝多芬的《第三號交響曲》被視為歌頌人類精神的不朽之作。

保羅寫給哥林多信徒的第一封書信,也有類似的轉折值得我們關注。保羅用的不是樂譜,而是上帝所默示的話語。他一開始就為信徒而滿心喜樂地頌讚上帝(1章4-9節),隨後因教會出現紛爭而憂傷(11章17-22節),接著又喜樂地鼓勵有恩賜的人,能為了榮神益人而同心服事(12章6-7節)。

貝多芬的樂曲讚揚人類的精神,但這裡我們看到保羅將人們能高奏凱歌的原因都歸功於聖靈。保羅敦促我們一同經歷基督那無法言喻的慈愛時,也幫助我們看見自己與眾人同蒙天父呼召,由聖子帶領並受聖靈感動,這並不是要我們突顯自己,而是為了讓我們都有份於祂所譜寫的這首最偉大的交響曲!

— 狄馬汀

天父,幫助我看到與別人相處時該怎樣做,讓我仰望聖子、倚靠聖靈,並越發明白祢要如何使用像我這樣的人。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出現不和諧的聲音、紛爭或衝突?在哪裡能看到和諧的樂章,充滿愛與接納?



全年讀經:
詩篇33-34篇;使徒行傳24章


靈命日糧 : 尋求上帝的幫助

讀經: 歷代志下20章5-12、15節


我們在急難的時候,站在這殿前向祢呼求。—歷代志下20章9節


在19世紀末,蝗蟲大軍突襲美國明尼蘇達州長達五年之久,讓當地的農作物慘遭浩劫。農民雖試圖用焦油圍困蝗蟲,並將農地燒毀以殺死蟲卵,但都無法徹底消滅蝗蟲,致使許多人處於飢餓邊緣,並對此深感絕望。於是,他們渴盼全州的人民能在某一天同心禱告尋求上帝的幫助,而州長最終同意將4月26日定為禱告日。

在大家集體禱告後的幾天裡,天氣轉暖,蟲卵開始孵化。但隨後四天,氣溫突然下降,剛孵化的幼蟲因不敵嚴寒的天氣而死亡,這令眾人喜出望外。蝗蟲自此絕跡,明尼蘇達州的農民又能收割他們的玉米、小麥和燕麥了!

約沙法王統治猶大國期間,也曾藉著禱告來拯救上帝的子民。當他知道將有敵軍入侵時,他立刻召集上帝的子民禁食禱告,並在禱告中提及上帝曾如何拯救他們。約沙法也說,如果有禍患臨到他們,「或刀兵災殃,或瘟疫饑荒」,他們就會向上帝呼求,知道祂必垂聽且施行拯救(歷代志下20章9節)。

那時,上帝從入侵大軍的手中拯救了祂的子民,同樣地,當我們在患難中呼求祂時,祂也會垂聽我們的禱告。無論你遇到什麼困難,不管是天災或人際關係問題,都可以在禱告中交託給上帝,因為在祂沒有難成的事。

— 潘艾梅

創造萬物的上帝,祢創造了世界及其中的一切,
求祢恢復其中的秩序並拯救祢所愛的子民。


上帝曾如何回應你的禱告?今天你要將哪些自己的事或世界上的事交託給上帝呢?



全年讀經:
詩篇31-32篇;使徒行傳23章16-35節


靈命日糧 : 真正的基督徒

讀經: 馬太福音5章3-10節


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馬太福音5章12節


在多年前,我申請一間基督教機構的工作,對方出示了一份員工行為守則,其中明文規定禁止員工酗酒、吸煙或涉及某些娛樂活動,並解釋說:「我們要求員工的行為符合基督徒的樣式。」我可以同意這份守則的內容,因為我本來就不做這些事,但這和我的基督信仰沒有多大的關係。然而,我心裡真想反駁:為什麼他們的員工守則沒有包括禁止傲慢、冷漠、苛刻、靈性冷淡和批評論斷?怎麼這些都完全沒有提到?

一個人是否為基督徒,不能單憑一套行為守則加以判定。基督徒的生命特質是微妙且難以衡量的,只能將其形容為「美好」。

馬太福音5章3-10節論述的八福,便闡明了基督徒美好的生命特質:那些有聖靈內住且依從聖靈的人是虛心和謙卑的;他們能深刻感受別人的苦楚;以溫柔恩慈待人;期望自己和眾人都能渴慕公義;憐憫在失敗中苦苦掙扎的人;專一愛耶穌;與人和平共處並成為促使眾人和睦的榜樣;以德報怨、以恩慈對待那些苦待他們的人。他們有福了,而這個有福就是有更深層的快樂或幸福。

這樣的生命能吸引別人的關注。凡親近耶穌並懇求祂賞賜這些特質的人,都能得著如此美好的生命!

— 羅大衛

聖靈啊,求祢在我裡面陶造出合乎八福的生命特質。


你最需要馬太福音5章這八福中的哪種生命特質?你如何培養這種特質?



全年讀經:
詩篇29-30篇;使徒行傳23章1-15節


靈命日糧 : 上帝顯權能

讀經: 約伯記38章24-38節


光亮從何路分開?東風從何路分散遍地?—約伯記38章24節


屋外大雨滂沱,雷電交加,我和六歲的女兒坐在家裡的地板上,看著玻璃門外的狂風驟雨、電閃雷鳴。女兒不斷地說:「哇,上帝好偉大!」我也深有同感。我們都清楚知道自己多麼渺小,而上帝多麼有能力!我的腦海裡隨即浮現約伯記38章24節:「光亮從何路分開?東風從何路分散遍地?」

約伯需要記得這位上帝大有能力(34-41節)。他的生活已經支離破碎。他的兒女死了,財產被搶了,健康也沒了;他的朋友沒有絲毫同理心;他的妻子慫恿他離棄上帝(2章9節)。最後,約伯問上帝:「為什麼?」(24章),而上帝從旋風中回答他(38章)。

上帝提醒約伯,祂掌管大自然的運作(38章)。這使約伯得著安慰並對上帝說:「我從前風聞有祢,現在親眼看見祢」(42章5節)。換言之,約伯是說:「上帝啊,現在我明白了,祢奇妙的作為過於我所能測度!」

當生活變得支離破碎,有時最讓我們得安慰的是坐在地板上,一邊看著窗外的閃電,一邊提醒自己:那位創造世界的上帝也會以祂充足的大能和慈愛保守我們。此時,不妨開口吟唱自己最喜愛的詩歌,頌讚上帝的權能及偉大!

— 戴丹爾

上帝,幫助我看見祢是何等偉大,而不再揣測祢的作為。
讓我能夠相信,祢既有能力創造、控制閃電,
也必有充足的能力引領我克服人生的種種挑戰。


上次你看見上帝顯出祂的權能是在什麼時候?當你看見祂的偉大會讓你想到些什麼?



全年讀經:
詩篇26-28篇;使徒行傳22章


靈命日糧 : 堅定拒絕

讀經: 但以理書6章10-23節


但以理……竟一日三次祈禱。—但以理書6章13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黨徵召法蘭茲·雅各史塔特(Franz Jägerstätter)入伍。法蘭茲完成基本軍事訓練後,拒絕宣誓效忠希特勒,於是當局批准他回到自己的農場,但後來又再度召他回到軍隊。當法蘭茲看清納粹的意識形態,知道他們任意屠殺猶太人的暴行,因他忠於上帝,就定意絕不為納粹而戰。最後,他被逮捕並被處以死刑,留下妻子及三個女兒。

歷世歷代以來,許多信靠上帝的人在面臨死亡的威脅時,仍堅定拒絕順從任何違背上帝的命令,但以理就是其中之一。那時,國王發布命令,嚴禁任何人「在王以外,或向神或向人求什麼」(但以理書6章12節),否則就會被扔進獅子坑裡。然而,但以理卻完全不考慮個人安危,依舊忠心地「一日三次雙膝跪在他上帝面前,禱告感謝,與素常一樣」(10節)。先知但以理求告上帝,且只求告上帝,不計任何代價。

有時候,我們應該很清楚當做怎樣的選擇。即使周遭的每個人都期盼我們能順從大眾的意見,或這選擇會危及我們自己的名聲或性命,期盼你我永遠都選擇順服上帝。有時候,即使要付上高昂的代價,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堅定拒絕!

— 郭惟恩

上帝,我知道要對祢忠心,有時可能無法符合別人的期望或要求,亦可能要付上沉重的代價,求祢賜給我勇氣。


你為了要順服上帝,必須堅定拒絕些什麼?你要為此付上何種代價?你會得著些什麼呢?



全年讀經:
詩篇23-25篇;使徒行傳21章18-40節


靈命日糧 : 醫治與修復

讀經: 何西阿書14章


曾住在他蔭下的必歸回,發旺如五穀,開花如葡萄樹。—何西阿書14章7節


音樂劇《大娛樂家》的插曲《從今以後》十分感人,這是主角發現自己傷害了家人和朋友,歷經一番沉痛的自我覺醒後所唱的一首歌。這是一首表達喜悅的歌,歡慶回家以及發現自己所擁有的已夠多了。

何西阿書的結論也陳述與此相似的喜悅。當以色列人回轉歸向上帝時,上帝會恢復與他們的關係,使他們再次興盛,百姓心中將充滿無比的喜樂與感恩。這本先知書將上帝和以色列民的關係比擬為婚姻關係,哀嘆百姓是不忠的配偶,未能專心愛上帝,為祂而活。

但到了第14章,何西阿強調上帝所應許的無盡慈愛與恩典、醫治與復興,凡因罪痛悔而願意回轉歸向上帝的人,上帝會將這一切白白地賜給他們(1-3節)。上帝應許說:「我必醫治他們背道的病,甘心愛他們」(4節)。上帝的恩典就像甘露,要使祂的百姓「如百合花開放」,「發旺如五穀」(5-7節),使看似無法修復的破敗,重新變得健全和豐盛。

當我們過去曾傷害他人或將上帝的賜福視為理所當然時,常會以為自己造成的傷害永遠無法彌補,無法修復。但只要謙卑歸向上帝,我們就會發現,祂的愛隨時都願意接納我們,並重新建立我們。

— 白茉妮

慈愛的上帝,我的創造主,求祢教導我,
無論順境或逆境,每時每刻都相信祢的美善。


你何時曾體驗或親眼看見上帝做了奇妙的修復?你生命中有哪個層面需要再次確信上帝醫治與修復的應許?



全年讀經:
詩篇20-22篇;使徒行傳21章1-17節


靈命日糧 : 偏見與饒恕

讀經: 使徒行傳10章23-28節


我真看出上帝是不偏待人。—使徒行傳10章34節


教會一名弟兄聽了一篇關於糾正不公義的信息後,即刻去找一位黑人牧師,流著淚請求他的原諒。這位弟兄承認自己因為出於偏見,沒有投票贊成這位黑人牧師成為他們教會的牧師。他對牧師說:「我真的需要你的饒恕,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們也持有這些偏見和種族歧視的錯誤觀念。當時我沒投票給你,是我錯了!」這位弟兄的眼淚和懺悔,使得這位黑人牧師也流著淚原諒了他。一週後,這位弟兄向眾人見證上帝如何在他心中動工,全教會都因此歡欣喜樂!

耶穌的門徒彼得,這位初代教會主要的領袖,也曾因為對非猶太人心存偏見而需要被糾正。在當時,猶太人與外邦人(被視為不潔淨)一起吃喝,就是違反了社會與宗教規條。正如彼得所說:「你們知道,猶太人和別國的人親近來往,本是不合例的」(使徒行傳10章28節)。因此,上帝特別顯示一個異象(9-23節)來改變彼得原有的觀念,使他明白「無論什麼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潔淨的」(28節)。

上帝持續在我們心中動工,藉著聖經的教導、聖靈的感動,以及我們生命的經歷,糾正我們對別人的偏見,幫助我們體認到上帝是不偏待人的(34節)。

— 簡恩德

親愛的上帝,求祢鑒察我的心,
使我知道自己哪裡需要改變。


上帝藉由哪些事或哪些人使你瞭解祂不偏待人?上帝已接納所有的人,是否有哪些事蒙蔽了你,使你無法接受他們?



全年讀經:
詩篇18-19篇;使徒行傳20章17-38節


靈命日糧 : 安度人生風暴

讀經: 詩篇43篇


求祢發出祢的亮光和真實,好引導我。—詩篇43篇3節


在1999年7月16日,小約翰·甘迺迪駕駛的小飛機墜入大西洋。調查人員判定,事故起因是一種稱為「空間迷向」的常見失誤。當飛行員由於能見度低而迷失方向,忘記依靠儀器幫助他們成功到達目的地時,就會出現這種現象。

當我們航行在人生的旅程時,有時也會因各種翻天覆地的變故而迷失方向,像是罹患癌症、痛失至親、失去工作、被朋友背叛。當我們遭受意想不到的打擊時,往往會感到迷失和困惑。

當我們陷入在這樣的景況時,可以試著用詩篇43篇來禱告。在這首詩篇中,詩人承受了極大的壓力而感到無助和失落,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身邊充滿了罪惡和不公義。他在絕望中呼求上帝賜下明確的指引,幫助他安然度過困境,前往所渴望的目的地,就是上帝的居所(3-4節)。詩人知道,自己會在上帝面前重獲盼望與喜樂。

那詩人懇求上帝用什麼來指引他呢?詩人懇求上帝用真理的光引導,並以聖靈表明祂的同在。

當你感到迷惑和失落的時候,上帝那信實的引導會藉著聖靈和祂慈愛的同在,帶給你安慰,並照亮你前面的路程。

— 夏莉珊

天父,感謝祢沒有讓我獨自面對充滿挑戰、使我迷失
的景況。今日求祢幫助我能全然讓祢指引我的腳步。


你正經歷何種使你迷失方向的景況?今天你要求上帝如何引導你呢?



全年讀經:
詩篇16-17篇;使徒行傳20章1-1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