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盼望中等候

讀經: 羅馬書12章9-13節


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羅馬書12章12節


在一次度假期間,我們遇到了服務人員羅傑。在閒談中,他感謝耶穌賜福給他,讓他擁有一位極富愛心和信心的妻子──凱莉。在他們生下第一個孩子之後,上帝讓他們有機會幫忙照顧患有唐氏症的姪女。過了不久,羅傑的岳母也需要居家照護。

為了讓妻子能安心在家照顧上帝託付給他們的家人,羅傑經常要輪兩班的工作,但他工作時仍充滿喜樂。我告訴羅傑,他們夫妻倆如此無私地接待和照顧家人,深深觸動我的心,激勵我要更加關懷別人。聽到這些話,羅傑謙虛地說:「能夠服事他們,還有妳,是我的榮幸。」

羅傑的生命經歷讓我們看到,信徒若願意慷慨待人,無私地彼此服事,倚靠上帝的力量和供應,必會帶來影響生命的見證。使徒保羅敦促上帝的子民要「彼此相親,……在盼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堅忍,禱告要恆切。聖徒有缺乏的,就要接濟;客旅要熱誠地款待」(羅馬書12章10-13節,新譯本)。

人生可能會突逢巨變,使我們自己或至親好友陷入難以承受的境地。然而,當我們在等候上帝時,願意分享上帝賜給我們的一切,我們就可以一起倚靠祂永恆的愛。

— 鄧書琪

上帝啊,當我等候祢介入我的景況,
並藉此讓我和他人得益時,求祢幫助我也能去愛別人。


你今天要如何用禱告並採取行動去幫助有需要的人?過去在你有需要時,上帝如何讓人給你實際的幫助?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3-24章;約翰福音15章


靈命日糧 : 完全公義

讀經: 申命記32章1-4節


祂所行的無不公平。—申命記32章4節


在1983年,有3名青少年因謀殺一名14歲少年而被逮捕。根據新聞報導,這名少年是因他的運動外套而遭射殺。這3名青少年被判終身監禁,在監獄待了36年,直到有證據證明他們無罪,凶手另有其人。法官在判他們無罪釋放之前,向他們公開致歉。

無論我們多麼努力,執法人員如何盡職,人的公義總有缺失。我們永遠無法掌握所有訊息,有時不誠實的人會操弄事實,有時我們會判斷錯誤。若在有生之年冤屈得以平反,恐怕也是多年後了。但感恩的是,上帝不像人如此易變,祂完全正直公義。摩西說:「祂的作為完全,祂所行的無不公平」(申命記32章4節)。上帝看到事物的真相。即使在我們盡力之後仍然失敗,但總有一天,上帝會帶來最後的終極公義。雖然不確定是在什麼時候,但我們知道必會實現,因我們服事的是「誠實無偽的上帝,又公義,又正直」(4節)。

我們可能會因不確定對錯而感到困惑,也可能擔心我們或至親好友受到的冤屈,將永遠無法獲得平反。但我們可以信靠那位公義的上帝,無論是在今生或來世,總有一天祂將會為我們伸張正義。

— 郭惟恩

上帝啊,不管是在新聞裡、在我的人際關係
或社交媒體中,我都常看到許多不公義的事。
感謝祢讓我仍有盼望,因為祢是行事公義的主。


你在何事上看到公義遭到濫用或曲解?你會為著什麼事呼求上帝施行公義呢?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1-22章;約翰福音14章


靈命日糧 : 哀嘆無妨

讀經: 耶利米哀歌3章19-26節


凡等候耶和華、心裡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耶利米哀歌3章25節


我雙膝跪下,淚流滿面,向上帝哭訴說:「上帝啊,祢為什麼沒有看顧我?」那是在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我被解雇將近一個月,但申報失業證明卻出了問題,使我沒有收到失業補助,而美國政府承諾的紓困津貼也遲遲未至。在我內心深處,我知道上帝能解決一切困境,也相信祂真的愛我,並會看顧我。但在那一刻,我卻覺得祂棄我於不顧。

耶利米哀歌提醒我們,悲傷和哀嘆是無可厚非的。此書寫成的時間,可能是在公元前587年,巴比倫人摧毀耶路撒冷期間或不久之後。當中描述人們面臨的困苦(3章1、19節)、壓迫(1章18節)和飢餓(2章20節,4章10節)。但在這卷書中間的部分,耶利米提到他盼望的緣由:「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祂的憐憫不致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祢的誠實極其廣大!」(3章22-23節)儘管經歷苦難和打擊,耶利米沒有忘記上帝依舊信實。

有時候,我們很難相信「凡等候耶和華、心裡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25節),尤其當我們看不到苦難的盡頭時,更是如此。但我們可以向祂大聲呼求,相信祂必垂聽,並且會信實地帶領我們渡過難關。

— 施竹俐

天父,我此刻就需要祢。請幫助我相信,
當我處於困境中,祢必幫助我。


今天你正面臨什麼問題,讓你難以信靠上帝?有什麼能幫助你坦然向祂呼求?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9-20章;約翰福音13章21-38節


靈命日糧 : 非凡的一生

讀經: 彼得前書2章9-12節


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彼得前書2章12節


從凱瑟琳·哈姆林(Catherine Hamlin)的訃聞,我認識到這位澳洲外科醫生非凡的一生。凱瑟琳和她丈夫在非洲衣索比亞待了大半輩子,建立了世界上唯一的「產科瘺」醫院,專門治療在發展中國家常見的婦女分娩損傷,以及隨之帶來的身心創傷。在凱瑟琳醫生的努力和監督下,有超過六萬多名婦女獲得治療。

她在92歲高齡仍然為病人施行手術,並且習慣以一杯茶和閱讀聖經開始每一天。面對好奇者的提問,凱瑟琳表示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平凡的基督徒,只是去做上帝交給她的工作。

我很感恩能有機會認識到她非凡的人生,因為她有力地為我示範了聖經鼓勵信徒應當活出的生命。這種生命讓即使極力排斥上帝的人,也能「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歸榮耀給上帝」(彼得前書2章12節)。

上帝的靈以大能呼召我們脫離屬靈的黑暗,與祂建立關係,進入祂奇妙的光中(9節),這能力也可將我們的工作或服務的領域轉化為信仰的見證。無論上帝賜下何種熱忱或技能,我們都能賦予非凡的意義和目的,就是藉著我們的工作、服事或生活,引領人來到上帝面前。

— 夏莉珊

耶穌啊,願我今天的言行能彰顯出祢的愛與恩典。


上帝呼召你去做些什麼?今天你要如何奉耶穌的名去做這些事呢?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7-18章;約翰福音13章1-20節


靈命日糧 : 公義的上帝

讀經: 詩篇13篇


我倚靠祢的慈愛。—詩篇13篇5節


牠或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替罪牛」。我們不知道牠的名叫黛西、瑪德琳或格溫朵琳(這些名字都有人提過),但在1871年造成三成居民無家可歸的芝加哥大火,歐立瑞太太飼養的一頭母牛被指為罪魁禍首。當時木材建造的房屋加上強風助燃,使火勢延燒了3天,奪去了近300人的性命。

多年來,很多人都認為火災的起因是這頭母牛踢翻了在牛棚內的油燈。但經過深入調查,在126年之後,芝加哥市警察與消防委員會通過一項決議,免除了這頭母牛和牠主人的罪責,並建議仔細審查當時附近一個鄰居的活動。

彰顯公義往往需要時間,聖經也認同這並非易事。在詩篇13篇,「要到幾時呢?」這句話就重複了4次。1-2節說:「耶和華啊,祢忘記我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祢掩面不顧我要到幾時呢?我心裡籌算,終日愁苦要到幾時呢?我的仇敵升高壓制我要到幾時呢?」但大衛在哀嘆中,找到信心和盼望的理由:「但我倚靠祢的慈愛,我的心因祢的救恩快樂。」(5節)

然而,即使公義未能及時彰顯,上帝的愛也不會叫我們失望。我們可以全然信靠並安歇在祂裡面,不單是此刻,更是直到永遠。

— 龐雅各

慈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信靠祢,
即便看不到祢在動工,也能全然相信祢。
感謝祢讓我今天就可以放心地仰賴祢的良善和信實。


上帝以什麼方式向你顯明祂不止息的慈愛?你今天如何表現出對祂的信靠?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5-16章;約翰福音12章27-50節


靈命日糧 : 暗中付出

讀經: 馬太福音6章1-4節


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馬太福音6章1節


德富是名退休老兵,身體的殘疾使他越來越難進行日常活動,因他需要花更長的時間來完成每個動作,同時亦增加他的疼痛。儘管如此,他仍盡力地為妻兒付出。每個星期,途經的路人都會看到他遲緩地推著割草機,修割屋前的草坪。

有一天,德富收到一位匿名捐助者的來信,以及一台昂貴的駕駛式割草機。這位神秘的給予者視能夠幫助有需要的人為一種殊榮。

耶穌並沒有說我們所有的付出都要在暗中進行,但祂確實提醒我們,在給予時要省察自己的動機(馬太福音6章1節)。祂還說﹕「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裡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2節)。上帝期盼我們成為慷慨的給予者,也鼓勵我們不要為了得人稱讚或特別的褒獎,而刻意在別人面前行善(3節)。

當我們明白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從上帝而來,我們就會樂意成為神秘的給予者,而無需表揚自己或得到別人的讚賞。這位全知的上帝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供應者,祂會喜悅祂子民真誠的慷慨給予,並且祂的稱讚和獎賞遠勝於任何事物。

— 鄧書琪

慈愛的上帝,求祢讓我有機會能為別人付出,
就像祢慷慨無私地為我付出一樣。


上帝曾如何透過別人暗中的付出來幫助你?今天你要用一份匿名的禮物去幫助誰呢?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3-14章;約翰福音12章1-26節


靈命日糧 : 值得或配得?

讀經: 啟示錄5章6-12節


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的!—啟示錄5章12節


英國籍羅海倫醫生在非洲剛果宣教時,於1964年辛巴叛亂(Simba Rebellion)期間被叛軍俘虜,受盡毒打和虐待,承受極大的痛苦。從那時候開始,她就一直問自己﹕「這值得嗎?」

當她開始思量跟隨耶穌的代價時,她感到上帝對她說話。多年後,她接受採訪時談到﹕「在叛亂期間,我經歷許多可怕的事,覺得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但主對我說,改變妳的問題吧,不是問『這值得嗎?』而是問『我配得嗎?』」她總結道:「儘管遭受苦難,但我的答案是『對,祂是配得的』。」

雖然羅海倫醫生歷盡痛苦的折磨,但上帝的恩典在她裡面動工,使她認定無論遭遇什麼境況,那位為她受苦至死的救主仍然配得她全心跟隨。羅海倫醫生說:「祂是配得的!」這句話正呼應了啟示錄的記載,那些圍繞在耶穌寶座的,呼喊道﹕「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的!」(5章12節)

這位救主為你我承受苦難、流血捨命,祂將自己全然擺上,好叫我們白白地得著永生和盼望。祂完全的犧牲配得我們為祂獻上一切,祂是配得的!

— 龐雅各

主耶穌,祢永遠配得敬拜!
求祢幫助我,今天能以感恩的心活在祢的同在裡。


耶穌的受死與復活,如何證明祂勝過你所面對的任何境況?今天,你要用何種方式向祂表明祂是配得的?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0-12章;約翰福音11章30-57節


靈命日糧 : 死亡地帶

讀經: 撒母耳記下11章1-6、12-15節


大衛卻留在耶路撒冷。—撒母耳記下11章1節,新譯本


在2019年,一位登山者從珠穆朗瑪峰的峰頂,看到他人生中最後一次日出。他雖然熬過危險的攀山過程,成功登上峰頂,但高海拔的低氣壓卻使他的心臟受擠壓,結果在下山的途中驟然逝世。一位醫學專家警告說,登山者不要視登頂為旅程的終點,而是上山之後就要儘速下山,當謹記自己正身處「死亡地帶」。

以色列王大衛也曾熬過重重危險,登上成功的巔峰。他殺死熊、獅子以及強敵歌利亞;躲避掃羅的長矛和追殺他的軍隊,並征服非利士人和亞捫人,終至攀上巔峰成為一國之君。

但大衛卻忘記自己身處死亡地帶。即使「大衛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都使他得勝」(撒母耳記下8章6節),但他在成功的巔峰時,卻犯了姦淫和謀殺罪。他一開始做錯了些什麼呢?就是停留在成功之巔。當他的軍隊已經開始面對新的挑戰時,他卻仍留在耶路撒冷(11章1節)。大衛曾自願與歌利亞對戰,但後來卻在勝利的歡呼聲中懈怠下來。

當我們受到人們甚至上帝的稱讚時(7章11-16節),難免會沾沾自喜,但卻仍須謙遜。若我們取得一點成功,自可適當地慶祝並接受人們祝賀,但我們不要流連於成功的巔峰,我們正在「死亡地帶」,必須離開,謙卑地回到山谷中服事眾人,願上帝保守我們的心並引領我們的腳步。

— 韋陌格

天父,求祢讓我獲得成功,並保守我不自滿、不懈怠。


你正在攀登人生的山峰或已接近峰頂?你如何避免成功帶來的誘惑呢?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7-9章;約翰福音11章1-29節


靈命日糧 : 彩虹光環

讀經: 創世記9章12-17節


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創世記9章13節


德安在某次登山健行時,發現自己置身在低空雲層之上。當他背對著太陽低頭向下看的時候,不僅看到自己的影子,還看到奇特的布羅肯幻象(Brocken spectre),就是自己的影子被一個彩虹般的光環圍繞,這是下方的雲層將陽光反射回來所產生的景象。德安形容這是個震撼人心的時刻,令他感到興奮不已。

我們可以想像,當挪亞看到第一道彩虹時,也同樣感到震撼!那因著陽光折射所產生的鮮豔色彩,不僅悅人眼目,更伴隨著上帝的應許。在一場毀滅性的大洪水之後,上帝應許挪亞和一切存留下來的「活物」,「水就再不氾濫毀壞一切有血肉的物了」(創世記9章15節)。

這個世界仍因洪水和可怕的天氣而遭受慘重的損失,但彩虹是上帝立約的記號,表明祂絕不會再次以毀滅性的洪水審判世界。上帝這信實的應許提醒我們,雖然我們每個人活在地上還是會因疾病、災害、意外或衰老而面臨死亡和損失,但上帝會以祂的慈愛和同在陪伴我們走過各種困境。絢麗的彩虹更提醒我們上帝的信實,祂會繼續讓我們這些按祂形象所造並反映出祂榮耀的人,遍滿全地。

— 洪可婷

上帝,感謝祢維持世界的自然法則,信實地保護我、
供應我,求祢幫助我向身邊的人反映出祢的榮耀。


當你遇到天災時,上帝的應許如何使你心得安寧?你要向誰反映出上帝的榮美呢?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4-6章;約翰福音10章24-42節


靈命日糧 : 越發增多

讀經: 出埃及記1章6-14節


越發苦害他們,他們越發多起來,越發蔓延。—出埃及記1章12節


如果有足夠的陽光和水,豔麗的野花將覆蓋整個加州,包括羚羊谷和菲格羅亞山地區。但當乾旱來襲時,會發生什麼事呢?科學家發現某些野花會將大量的種子儲存於地下,不讓它們破土而出、生長、繁衍,而是等到乾旱過後,這些植物才會用保存下來的種子重新開花繁盛。

古以色列民也同樣在條件惡劣的埃及境內繁衍眾多。監管奴隸的督工們迫使以色列民在田間工作並製造磚塊,殘酷地命令他們為法老王建造兩座大城。法老王甚至為了要減少以色列的人數,而殺害他們的男嬰。但因著上帝扶持以色列民,即使埃及人「越發苦害他們,他們越發多起來,越發蔓延」(出埃及記1章12節)。許多聖經學者估計,以色列民在埃及為奴期間,其男人、女人和孩童的總數可高達或超過200萬人。

過去上帝如何保守祂的子民,今天祂也同樣會扶持我們。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上帝都能幫助我們。縱然我們可能會擔心還要經歷另一段艱苦時期,但聖經向我們保證,上帝既奇妙地看顧今天盛開、明天就凋謝的野花,祂也必定會供應我們的需要(馬太福音6章30節)。

— 史珍妮

天父,有時候我真是感到寸步難行。求祢今天供應
我一切所需,並幫助我倚靠聖靈的能力繼續堅持下去。


為何在人生的「旱季」,我們很難信靠上帝?上帝過去如何供應你,你要如何述說祂信實的供應,來鼓勵你所認識的人?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3章;約翰福音10章1-2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