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懇求上帝

讀經: 但以理書9章1-5、17-19節


我但以理從書上得知耶和華的話⋯⋯。我便⋯⋯定意向主上帝祈禱懇求。—但以理書9章2-3節


某個早晨,家庭禱告結束時,當爸爸一說完「阿們」,5歲的凱琳立即大聲地說:「我也為洛根禱告,因為他禱告的時候睜大著眼睛。」

當然,因為10歲的哥哥在禱告時沒有閉上眼睛而要為他禱告,絕不是聖經要我們為人代求的真正含意。不過,至少凱琳知道我們可以為別人禱告。

聖經教師章伯斯強調為別人禱告的重要性。他說:「代求是把自己放在上帝的位置,也就是懷著祂的心意與觀點。」我們按著上帝的心意和祂對我們的愛,來為別人代求。

我們在但以理書第9章看到代禱的絕佳範例。這位先知曉得上帝因猶大人的悖逆,曾預言猶大人會被擄到巴比倫70年(耶利米書25章11-12節)。但以理知道年數即將屆滿,便開始為他的同胞們禱告。在禱告中,他引述上帝的誡命(但以理書9章4-6節)、謙卑自己(8節)、尊崇上帝的屬性(9節)、認罪(15節),並且信靠上帝的憐憫(18節)。他立刻得到上帝的回應(21節)。

並非所有的禱告都有如此戲劇性的回應,但不要灰心,我們能以信靠上帝的態度繼續為人代求。

— 白德夫

親愛的天父,請幫助我更認識祢,
好讓我可以按著祢的心意為別人禱告。


當你為別人代禱時,你如何尋求上帝的心意,以祂的觀點看事情?



全年讀經:
申命記3-4章;馬可福音10章32-52節


靈命日糧 : 辦自己的事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9-12節


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1節


多年前,我和兒子喬許在上山的小徑上,發現前方揚塵飛舞。我們躡手躡腳地上前去一探究竟,原來有隻獾正忙著在土堆裡建窩。牠把頭和肩膀伸進地洞裡,一邊用前爪使勁地往下挖,一邊用後腳將泥土踢出來。牠正全神貫注地做自己的事,完全沒聽到我們走近的聲音。

看到這隻獾旁若無人的樣子,我忍不住撿了一根細長的樹枝,輕輕地戳了戳牠的背。我並沒有傷到牠,但牠卻跳了起來,接著便轉身向我們衝過來。我和喬許嚇得以百米賽跑的世界新紀錄逃開了。

我從自己的輕率行事學到了一些功課:有時最好不要多管閒事,隨意干涉別人的事情。與其他基督徒相處時,尤其如此。使徒保羅鼓勵帖撒羅尼迦的信徒:「又要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1節)。我們的確應當為別人禱告,靠上帝的恩典致力分享祂的話語,偶爾上帝也會要我們以溫柔的態度糾正他人的錯誤。然而,學會安分守己、不好管閒事、不過分干預他人的生活也很重要。這可以讓我們成為非信徒的榜樣,也可以得到他們的尊敬(12節)。我們領受的呼召就是要「彼此相愛」(9節)。

— 羅大衛

上帝,請教導我明白何謂真正地愛他人。


當你干預他人的事務時,發生了什麼情況?你最需要為他人做的首要任務是什麼呢?



全年讀經:
申命記1-2章;馬可福音10章1-31節


靈命日糧 : 誰知道?

讀經: 傳道書6章12節,7章13-14節


順利時要喜樂;患難時當思考。上帝使這兩樣都發生。—傳道書7章14節,和合本修訂版


據說古時候邊塞有一名老翁,人稱塞翁。他失去了一匹珍貴的馬,鄰居都為他的損失感到遺憾,但塞翁並不難過。他說:「誰知道這對我不是件好事呢?」不久之後,丟失的馬竟帶著一匹馬駒回來。當鄰居前來道賀時,塞翁說:「誰知道這對我不是件壞事呢?」後來,他兒子騎這匹馬駒時摔斷了腿。這看來的確是件壞事,可是當軍隊來到村莊徵召所有的壯丁去打仗時,塞翁的兒子由於瘸腿而豁免。參軍的青年最後大都戰死沙場,塞翁的兒子卻幸免於難。

這是諺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教導我們壞事可能轉為好事,反之亦然。此種古老的智慧與傳道書的作者所觀察到的極為相似:「誰知道什麼與他有益呢?」(6章12節)確實,我們誰都不知道未來會如何。「禍」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益處,而「福」也可能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每天我們都會面對新的機會、喜樂、掙扎和痛苦。身為上帝摯愛的兒女,我們可以全然信靠祂的主權,並且倚靠祂走過所有的順境或逆境,因為上帝使這兩樣都發生(7章14節)。在我們一生所有的事件當中,上帝都與我們同在,並應許祂會慈愛地看顧我們。

— 謝葆芳

至高的上帝,謝謝祢掌管我的生命。
求祢幫助我在順境或逆境中,都能讚美祢。
我深信祢使萬事互相效力,要讓愛祢的人能得益處。


你能想到一個因禍得福的例子嗎?你如何在逆境與順境中,專心仰賴上帝?



全年讀經:
民數記34-36章;馬可福音9章30-50節


靈命日糧 : 認識天父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8-11節


耶穌對他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翰福音14章9節


根據傳說,英國指揮家湯瑪士·畢勤爵士曾在酒店大廳見到一位外表出眾的女士。畢勤爵士覺得自己認識她,但卻忘了她的名字,於是便駐足與她攀談。聊天時,畢勤爵士依稀記得她有個兄弟,為了想起她的名字,所以就問起她哥哥的近況,是不是仍從事同一份工作。這位女士回答說:「喔,他很好,他還是在當國王。」

搞錯別人的身分的確令人尷尬,就像畢勤爵士那樣。但在有些時候,情況可能更為嚴重,就像耶穌的門徒腓力一樣。腓力身為門徒,當然認識耶穌,但他還沒有完全明白耶穌的身分。腓力希望耶穌將父顯給他們看,耶穌卻回答說:「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翰福音14章8-9節)。身為上帝的獨生子,耶穌完美地展現了天父的形象,以至於認識子就是認識了父(10-11節)。

如果我們還不明白上帝的特質、屬性或對人的關顧,只需看看耶穌的作為,就能對上帝有所瞭解。因耶穌的特質,例如恩慈、慈愛和憐憫都彰顯了上帝的屬性。雖然上帝的奇妙和偉大完全超出我們的理解範圍,但上帝已賜給我們寶貴的禮物,就是藉著耶穌顯明祂自己,讓我們可以認識祂。

— 康恩施

親愛的上帝,幫助我可以更認識祢,
更對祢心存感恩。


你認識上帝的哪些特質?這些特質如何符合你對耶穌的認識呢?



全年讀經:
民數記31-33章;馬可福音9章1-29節


靈命日糧 : 保守看顧

讀經: 申命記31章1-8節


耶和華必在你前面行。—申命記31章8節


春天來臨,我開始清理花園準備種植花草。當我拔出一大叢冬天的雜草時,眼前的一幕嚇得我魂飛魄散!一條有毒的銅頭蛇就藏在雜草叢裡,離我的手只有寸許的距離,我差一點就把牠抓了起來!我一拔出雜草,就看到牠色彩斑斕的紋路,長長的蛇身就盤繞在我兩腳之間的草叢中。

我跑離毒蛇到安全的地方後,不禁感謝上帝沒有讓我被毒蛇咬到。其實我也不知道,到底上帝保守我逃離過多少次隱藏的危機。

上帝時刻守護著祂的子民。在以色列民進入應許地之前,摩西對他們說:「耶和華必在你前面行,祂必與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申命記31章8節)。以色列人雖看不見上帝,但上帝確實與他們同在。

有時我們不知道為何困難會發生,但卻可以回想上帝過去的保守,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祂保護我們脫離危險!

聖經提醒我們,上帝每時每刻都無微不至地看顧和保護祂的子民,而且祂也應許常與我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章20節)。

— 龐雅各

信實的天父,感謝祢每天保守看顧我。
求祢賜我恩典,使我今天無論做什麼事,
都能與祢親密同行。


上帝保守祂子民的聖經真理如何使你得安慰?今天你要和誰分享上帝的信實保守呢?



全年讀經:
民數記28-30章;馬可福音8章22-38節


靈命日糧 : 平靜安穩

讀經: 詩篇91篇


住在至高者隱密處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蔭下。—詩篇91篇1節


兒子沙維爾是個精力充沛的學齡前兒童,總是想逃避他不喜歡但不可缺少的午休時間。他知道如果安靜下來,自己就會不知不覺地睡著。因此,他會在座位上動來動去,滑下沙發,在地板上亂跑,有時還會在房間滾來滾去,吵著說:「媽媽,我餓了!我口渴!我要去洗手間!我想抱抱!」

我深知午休對他有益,於是我讓沙維爾舒服地依偎在我身旁,幫他安靜下來。最後他就會放棄掙扎,慢慢進入夢鄉。

在屬靈生命的初期,我曾像沙維爾一樣,總是想時刻保持活躍。忙碌使我覺得自己被接納、被重視,可以掌控生活;紛擾的聲音能讓我逃避對自身的缺點與試煉的苦惱,而安靜休息好像就是承認了自己的弱點和有限。因此我避免讓自己休息和靜下來,以為上帝的工作絕不能少了我。

但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儘管環境艱辛紛擾、前景風雨飄搖,祂仍是我們的安歇之處。前方的道路看似漫長、可怕或難以承受,但祂的愛環繞著我們。上帝聽見我們的聲音,應允我們,並常與我們同在⋯⋯從今直到永遠(詩篇91篇)。

我們可以安靜下來,倚靠上帝永遠的愛和同在。你我都能來到祂面前得著安歇,在祂信實的遮蔽之下,我們必平靜安穩(4節)。

— 鄧書琪

天父,謝謝祢給我們一個永遠充滿愛的避風港。


你在生活的哪些層面看到上帝的保守?知道上帝以翅膀遮蔽你,如何幫助你面對困難?



全年讀經:
民數記26-27章;馬可福音8章1-21節


靈命日糧 : 永不放棄

讀經: 約書亞記1章1-9節


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約書亞記1章8節


南蘇丹的克利科族主教尼戈(Semi Nigo)用「戰爭頻傳,遙遙無期」,形容他的教會渴望擁有克利科語的聖經,但卻一再被延誤的情況。事實上,在這之前,他們未曾有過克利科語的文字印刷。幾十年前,尼戈主教的祖父勇敢地開始翻譯聖經的工作,但因戰爭和局勢動盪而使翻譯事工一再受挫。然而,儘管他們所處位於烏干達北部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難民營屢屢受到襲擊,主教和信徒們仍堅持進行聖經翻譯事工。

他們的努力不懈終於有了成果。將近三十年後,在一個激動人心的聖經奉獻禮中,克利科語的《新約聖經》被交到難民手中。有位事工顧問說,克利科人的決心是難以言喻的。

克利科人的這種毅力正反映了上帝對約書亞的要求,要他堅持到底。上帝對約書亞說:「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約書亞記1章8節)。克利科人同樣也是堅持不懈地進行聖經的翻譯。有位翻譯員說:「現在當你在難民營看到克利科人時,大家都面帶微笑。因為聽見並明白聖經真理帶給他們盼望。」願我們像克利科人那樣,永不放棄尋求聖經中的力量和智慧。

— 雷翠霞

慈愛的上帝,求祢使我更加渴慕去尋求、
學習和瞭解祢的話語,
永不放棄尋求明白祢的智慧。


什麼能幫助你堅持讀經?他人如何幫助你更明白上帝的話語?



全年讀經:
民數記23-25章;馬可福音7章14-37節


靈命日糧 : 每早晨都是新的

讀經: 耶利米哀歌3章19-26節


[上帝]的憐憫不致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耶利米哀歌3章22-23節


我弟弟天寶自小患有嚴重的癲癇症,在進入少年期後病情更是變本加厲。每天夜裡都是弟弟和我父母極其痛苦的時刻,因弟弟的症狀一旦發作,經常可持續6個多小時。當時,醫生們找不到任何一種治療方法,既可緩解天寶的症狀,又能使他在白天至少有一段清醒的時間。我父母在禱告中向上帝呼求:「上帝啊,上帝啊,求祢幫助我們!」

儘管天寶和我父母在情感或身體上備受折磨,但他們都從上帝得著足夠的力量,面對每個新的一天。我的父母更從聖經中得到安慰,其中包括耶利米哀歌。先知耶利米對巴比倫人摧毀耶路撒冷表示哀痛,並求上帝記念他如苦膽般的痛苦(3章19節)。但耶利米並未失去盼望,而是謹記上帝的慈愛,因祂的憐憫每早晨都是新的!(23節)對我父母而言,也是如此。

無論你面對什麼難題,要知道每早晨上帝都是信實的。衪每天都會更新我們的力量,也賜下盼望。有時,祂更會解除我們的痛苦,像對我的家人一樣。幾年之後,有一種新的藥物能使天寶不會在夜間持續發病,這不但讓我的家人可以享受一夜好眠,也使未來充滿盼望。

當我們心靈憂悶時(20節),讓我們謹記上帝的憐憫每早晨都是新的。

— 潘艾梅

上帝啊,祢的愛永不離開我。當我感到乏力和絕望時,
求祢叫我思想祢的慈愛和憐憫。


上帝曾如何扶持你度過種種困境?你如何幫助那些正處於患難中的人呢?



全年讀經:
民數記20-22章;馬可福音7章1-13節


靈命日糧 : 不再是你自己

讀經: 加拉太書2章14-21節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上帝的兒子而活,祂是愛我,為我捨己。—加拉太書2章20節


在1859年夏天,查爾斯·白朗定(Monsieur Charles Blondin)成為走鋼索橫越尼加拉瀑布的史上第一人。此後,他更重複此壯舉數百次。其中一次,白朗定是背著自己的經紀人柯考特(Harry Colcord)一同走過去。他事前叮囑柯考特:「記得向上看!你不再是柯考特,你是白朗定!我搖擺時你要跟著搖擺,不要試圖靠自己保持平衡。否則,我們兩人將共赴黃泉!」

其實,保羅也教導加拉太的信徒:如果不相信基督,你們就不可能走在上帝的道路上討祂喜悅。這裡有個好消息,那就是你們不必靠自己的能力!因為不管我們多麼努力想要達到上帝的標準,終必徒勞無功。那麼對於得救,我們是被動的嗎?不!上帝要我們緊緊倚靠基督,就是要捨棄從前靠自己的生活方式,看自己如同已死。我們雖仍在世上生活,但「[我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上帝的兒子而活,祂是愛[我們],為[我們]捨己」(加拉太書2章20節)。

今天我們想要靠自己走鋼索嗎?上帝並沒有叫我們靠自己沿著鋼索走到祂跟前,而是叫我們信靠祂,與祂同活。

— 裴格倫

耶穌,謝謝祢為我做成我靠自己絕不可能成就的事。
我不再憑己力討祢喜悅,因我知道我無須賺取祢的愛。


你如何不再憑己力討上帝喜悅?今天你在何事上需要信靠基督,並相信祂的公義呢?



全年讀經:
民數記17-19章;馬可福音6章30-56節


靈命日糧 : 面對懼怕

讀經: 詩篇56篇3-11節


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祢。—詩篇56篇3節


沃倫搬到一個小鎮牧養教會,他的事工有一些果效之後,有個本地人開始攻擊毀謗他。這人捏造一個故事指控沃倫做了可怕的事,並將此事告訴當地的報社,甚至把針對沃倫的控訴印成小冊子,準備郵寄給當地的居民。沃倫夫婦開始懇切禱告。若人們相信這個謊言,他們的生活將被徹底摧毀。

大衛王曾有相似的經歷,他也同樣面對敵人的攻擊誹謗。他說:「他們終日顛倒我的話,他們一切的心思都是要害我」(詩篇56篇5節)。敵人持續不斷的攻擊使他懼怕、流淚(8節)。但在爭戰中,他卻滿有信心地禱告說:「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祢。……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3-4節)

大衛的禱告可以成為我們今日學習的榜樣。我懼怕的時候:當面對恐懼或指責時,我們可以尋求上帝;要倚靠祢:把爭戰放在上帝大能的手中;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與上帝一同面對困境,我們會發現敵人的力量是多麼有限。

結果,當地的報社並沒有理會那人對沃倫所編造的故事。因著某些緣故,那些小冊子也沒有寄送出去。今日你害怕什麼樣的爭戰呢?向上帝傾訴吧,祂願意與你一同爭戰。

— 霍薛頓

慈愛的上帝,我很害怕,因此今日我要倚靠祢。
當祢為我爭戰,人能把我怎麼樣呢?我為即將得勝而感謝祢。
想要以信心取代恐懼嗎?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盼望》。


哪些事會讓你感到恐懼?大衛的禱告如何幫助你去面對?



全年讀經:
民數記15-16章;馬可福音6章1-2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