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自有永有

讀經: 出埃及記3章1-15節


上帝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出埃及記3章14節


不論是為小孩、寵物或公司取名字,命名總是一件大事。父母、家中成員或生意人無不絞盡腦汁,想要找出一個完美的名字。各種名字從經典到獨特的都任君挑選,而多數人都會從中選擇含有重要意義的名字。例如我的中文名字就帶著父母對我的期望,他們希望我能成為有智慧的人。

在聖經時代,名字也很重要,而摩西也深知名字的重要性。當上帝在荊棘裡的火焰中向他顯現,並賦予他任務去帶領以色列人脫離權大勢強的法老時,他問上帝叫什麼名字,上帝回答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出埃及記3章13-14節)。這個名字說明了上帝是永恆、自足、預先存在、本就存在的,也是統管萬有、無所不能的。祂是宇宙中唯一的主宰,不需倚賴其他事物而存在。從昨天、今天直到永遠,祂都不會改變。沒有任何事能使祂違背自己的特質或祂本身的誠實正直。

上帝的名字是我們相信祂永遠信實不可動搖的基礎!瞭解上帝名字的意義,能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信靠祂,並幫助我們克盡己職。因為我們知道那位無限的「自有永有的」上帝與我們同在,而且祂永不改變。

— 沈啟智(特約作者)

喔,主啊,唯有祢是無限權能、偉大榮耀,
且永恆不變的。幫助我今天能更深地認識祢!


在你的生活中,你什麼時候把上帝看得太渺小?瞭解上帝名為「我是自有永有的」,如何影響你的生活方式?你要如何敬拜祂呢?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6-38章;馬太福音23章1-22節


靈命日糧 : 信仰的投資

讀經: 申命記11章18-20節


也要[將我這話]教訓你們的兒女。—申命記11章19節


這是小男孩的第12個聖誕節,他希望能快點打開在聖誕樹下的那些禮物。他渴望得到一輛新的腳踏車,可惜希望成空,他拆開的最後一件禮物卻是一本辭典。他翻開首頁,讀到:「親愛的查爾斯:我們愛你,希望你學業進步,靈命增長!爸媽贈於1958年。」

在接下來的十年,查爾斯確實在學校表現出色。他大學畢業後,完成飛行訓練,成為在國外工作的飛行員,並且實現他的心願,就是能幫助有需要的人並與他們分享耶穌。如今,在收到這本辭典的六十多年後,他跟孫兒們談論這份早已破損不堪的禮物。查爾斯依舊非常珍惜這本辭典,因這象徵父母對他的將來所作愛的投資。但是他更感謝的是,父母藉著教導他認識上帝與聖經,每天都花時間建立他的信仰。

申命記11章說到,把握每一個機會與孩子談論聖經是十分重要的:「也要教訓你們的兒女,無論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19節)

對查爾斯來說,小時候植於心中的永恆價值已開花結果,成為他服事救主的終身職志。當我們靠著上帝的能力為一個人的靈命成長付出時,誰能想像這會帶來多少收穫呢?

— 凱辛蒂

慈愛的天父,幫助我投入更多時間閱讀
聖經裡的智慧,使我能更認識祢,
並能與他人一起分享,包括孩子們。


在你成長的過程中,誰曾栽培和建立你的屬靈生命?你如何引導孩子的心去學習聖經中的智慧?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4-35章;馬太福音22章23-46節


靈命日糧 : 等候祝福

讀經: 哈巴谷書1章12節-2章4節


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哈巴谷書2章3節


曼谷有家頗富盛名的餐廳,他們的湯頭已經煮了45年,只是每天補充一點肉湯。這種使用陳年老湯頭的做法,可以說歷史悠久。正如某些「剩菜」要幾天後嘗起來才更美味一樣,因長時間的烹煮,味道會更融合,創造出獨特的風味。這家餐廳也因為他們的美味湯頭而在泰國榮獲不少的獎項。

美好的事物通常需要等待,但人類的天性就是缺少耐心。聖經中充斥許多「要等多久?」的問題。先知哈巴谷就有過沉痛的經歷,他在書卷的開頭就問道:「耶和華啊,我呼求祢,祢不應允,要到幾時呢?」(1章2節)哈巴谷(原意是「緊緊抱住」)預言上帝將藉著巴比倫帝國殘酷的入侵,對他的國家(猶大)施行審判,但他不明白為何上帝允許惡人藉剝削他人變得昌盛。然而,上帝應許會按祂所定的時間帶給他們希望和復興:「因為這[上帝會幫助的]默示有一定的日期,……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因為必然臨到,不再遲延。」(2章3節)

猶大人被擄到巴比倫長達七十年。在人看來,這是很長的時間,但上帝是信實的,祂所說的話必要按祂的時間來成就。

上帝所賜最美的祝福,有些可能要等一段很長的時間才會到來。但即使遲延,我們仍要繼續定睛仰望祂!上帝會以完美的智慧和關愛來預備每個祝福,祂總是值得我們等待。

— 龐雅各

阿爸天父,謝謝祢讓我在人生的各個階段中,
都能得享祢的慈愛和信實,幫助我能單單渴慕祢。


你正在等候上帝賜下何種福分?即便祝福還未來到,你會如何繼續敬拜祂?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1-33章;馬太福音22章1-22節


靈命日糧 : 修剪成茂盛

讀經: 約翰福音15章1-12節


凡結果子的,祂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約翰福音15章2節


我看著一隻大黃蜂輕輕落在俄羅斯鼠尾草上,那茂密灌木叢所綻放的繽紛色彩讓我驚嘆,燦爛的藍色花朵吸引了蜜蜂和我的目光。但其實在去年秋天,我不太確定這叢灌木是否還會開花。因那時我岳父、岳母把它修成短枝,我以為他們已決定要放棄它了。但此刻我親眼看見那毫不留情的修剪,竟帶來了耀眼的結果。

毫不留情的修剪所帶來的美麗叫人驚嘆,也許這是耶穌選擇用修剪枝子來形容上帝在信徒生命動工的一個原因。在約翰福音15章,祂說:「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凡結果子的,祂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1-2節)

耶穌的話提醒我們,無論面對順境或逆境,上帝都會在我們的生命中動工,為要使我們靈命更新、多結果子(5節)。當我們在遭受苦難或情緒低落的「修剪」期,可能會疑惑自己能否再次茂盛。但基督鼓勵我們仍要常在祂裡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也是這樣。」(4節)

當我們不斷地從耶穌汲取屬靈的養分時,我們生命所產出的美麗和豐盛成果(8節),將會向世人展現出上帝的美善。

— 何安德

天父,幫助我在艱難時期中仍要來信靠祢,
我知道祢正在動工,要將美好和改變帶入我的生命。


上帝如何用你生命中的掙扎,讓你成長並結出果子?時間如何幫助你領悟上帝在我們生命動工的意義?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9-30章;馬太福音21章23-46節


靈命日糧 : 蓋在磐石上

讀經: 馬太福音7章24-29節


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馬太福音7章24節


在美國的某一個州,有將近34,000間房子因不良的地基而面臨倒塌的風險,因為它們都採用同一家公司的混凝土。該公司沒有意識到在他們開採的石頭裡,有種礦物質會隨著時間長久而造成混凝土開裂崩解。目前已有將近600間的房屋地基鬆動,這個數字極可能還會與日俱增。

耶穌用了將房子蓋在不良的地基上為比喻,說明我們把生命建立在不穩的根基上是一件更危險的事。祂解釋到我們中間的某些人把生命建構在堅固的磐石上,好確保面對狂風暴雨時,我們仍能保持堅立。然而,我們當中的其他人則將生命建在沙土上,因此當暴風雨肆虐時,我們的生命就會倒塌得很厲害(馬太福音7章27節)。我們是建造在不可動搖還是脆弱的地基上,其中的區別就在於我們是否「去行」基督的話(26節)。問題不在我們是否聽見祂的話,而在於是否靠著祂的能力實踐祂的教導。

這個世界提供給我們許多智慧、建議和幫助,其中有許多是好的、是有益處的。但若我們生命的根基不是建立在上帝的真理上,謙卑順服,就會為自己招來危害。換言之,倚靠上帝的能力,遵行祂的真理,是把生命的房屋建造在磐石上的唯一途徑。

— 郭惟恩

上帝,我的人生就像建立在沙土上,變化無常、稍縱即逝。求祢幫助我順服祢的話語,讓我擁有根基堅固的生命。


你最常聽取哪些智慧之言、分析或意見?你要如何以遵行耶穌的話,讓你生命的根基更加穩固呢?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7-28章;馬太福音21章1-22節


靈命日糧 : 寬恕與公義

讀經: 羅馬書12章9-21節


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章21節


在1994年,當南非從種族隔離政權過渡到民主制度時,政府不得不面對兩難的困境,那就是該如何處理在種族隔離政權時期的罪行。國家領導人不能無視過去,但若是對這樣的罪行施加嚴厲的懲罰,卻可能加深國家的創傷。正如德斯蒙德·圖圖(Desmond Tutu)這位南非聖公會首位黑人大主教,在其著作《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中所說:「我們是可以要求公義,執行報復性的公義,但卻會將南非化為灰燼。」

後來,這個新民主政府藉由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選擇了追求真理、公義與憐憫這條艱難的道路。他們提供犯罪者一個修復的途徑,只要他們願意承認自己的罪行並設法賠償。只有勇於面對真相,這個國家才能開始尋得醫治。

事實上,南非面對的困境也是所有人都會面臨的掙扎。我們應當追求公義和憐憫(彌迦書6章8節),但常誤以為憐憫就是不究責,而追求公義可能會被扭曲為尋求報復。

我們唯一的途徑就是愛。但這種愛不僅是憎惡惡事(羅馬書12章9節),而且還盼望別人能有所轉變,並得益處(13章10節)。靠著聖靈的大能,我們可以明白如何達到一個「以善勝惡」的未來(12章21節)。

— 白茉妮

親愛的上帝,當周遭的痛苦和不公義令我心碎時,求祢幫助我,仍相信祢的愛和大能可以帶來改變和醫治。
求祢使我一生能活出祢的公義、憐憫和慈愛。


你何時曾看到人們追求憐憫和恩典,卻允許不公義存在?你何時曾看到公義與憐憫同時並行?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5-26章;馬太福音20章17-34節


靈命日糧 : 勇敢戰勝

讀經: 列王紀下1章9-15節


我若是神人,願火從天上降下來。-—列王紀下1章10節


安德居住在一個禁止福音的國家。當我問他如何隱藏自己的信仰時,他說他從未隱藏,而且還經常戴著宣傳自己教會的徽章。每當他被捕時,他都會告訴警察,他們也需要耶穌。安德有這樣的勇氣,是因為他知道上帝與他同在。

當以色列國王派遣一位五十夫長帶著五十人,去逮捕先知以利亞時(列王紀下1章9節),以利亞也沒有畏縮。他清楚知道上帝與他同在,於是他求上帝從天降火來消滅那些人。國王第二次派遣士兵,以利亞又求火燒滅他們(12節)。於是,國王又再派遣五十人。但這群人已聽說前兩批士兵的遭遇,帶領他們的五十夫長便哀求以利亞,不要傷害士兵們的性命。即使以利亞會怕士兵,但這群士兵絕對更加懼怕以利亞,所以主的使者告訴以利亞,只管放心與他們同去見王(13-15節)。

耶穌並不希望我們祈求從天降火燒滅敵人。當門徒詢問是否可以禱告,讓大火臨到撒馬利亞村莊時,耶穌斥責他們(路加福音9章51-55節)。我們雖然生活在不同的時空,但耶穌確實希望我們能像以利亞一樣滿有勇氣,準備向每個人講述祂是那位為人受死的救主。這看起來好像是一人可以戰勝五十人,但其實是耶穌戰勝了。耶穌會供應我們所需的一切,使我們能勇敢地去愛、去關懷別人。

— 韋陌格

聖靈,感謝祢住在我裡面。
當我向別人講述耶穌時,求祢使我充滿勇氣。


耶穌補足你哪方面的缺乏,好使你能滿有勇氣?上帝讓你明白哪些事,並要你採取什麼行動呢?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3-24章;馬太福音20章1-16節


靈命日糧 : 喘不過氣

讀經: 申命記5章12-15節


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上帝當守的安息日。—申命記5章13-14節


我家附近有間販賣居家材料的百貨商店,其中一個部門有個很大的綠色按鈕。如果你進去沒有店員來為你服務,可以按下按鈕啟動計時器。若在一分鐘內沒有店員過來,你就能得到該店的購物優待折扣。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當然會樂於成為他們的顧客,享受這種快速的服務。但反過來說,如果是我們需要提供這種服務,那往往會給我們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今天,我們有許多人都覺得工作總是匆匆忙忙,工作時間長,還要每天多次查看和回覆電郵,加上緊迫的最後期限,更是讓人喘不過氣來。事實上,這家百貨商店實施的這種服務策略,已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每個層面,營造出一種匆忙的文化氛圍。

當上帝要以色列人遵守安息日時,祂補充了一個重要的原因:「你也要記念你在埃及地作過奴僕」(申命記5章15節)。在埃及,法老限時以色列民繳交大量的磚頭,以致他們被迫不停地工作(出埃及記5章6-9節)。當他們自由之後,上帝要他們讓自己和僕婢每週都休息一天(申命記5章14節)。在上帝的治理下,沒有人需要忙到暈頭轉向,喘不過氣來。

你經常工作到精疲力盡,或對那些令你久候的人感到很不耐煩嗎?讓自己與他人都喘一口氣吧!畢竟,匆忙的文化是法老的作為,卻不是上帝的作風。

— 霍薛頓

安息日的主,謝謝祢要我休息,使我完全,身心靈強健。


你要如何避免成為工作狂?本週你要如何以耐心對待使你久候多時的人呢?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1-22章;馬太福音19章


靈命日糧 : 珍貴的信仰

讀經: 提摩太後書1章3-7節


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妮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提摩太後書1章5節


有位朋友說:「我喜歡縫紉!」她自小就在祖母的身邊長大,疼愛她的祖母經常為她縫製衣裳。她回憶說,每當聽到縫紉機發出嘎吱的響聲時,她就會興奮地猜想祖母正為她製作什麼新衣。

現在,這位朋友已經長大結婚了,她不但自己會縫紉,而且打算要將這門手藝傳給她的女兒。儘管孩子只有五歲,她還是帶著孩子去逛布料行,希望能激發女兒的興趣。

傳承手藝、生意或信仰給下一代,是在一些文化中很普遍的事。人們會把從父母那裡學到的東西,再傳給自己的孩子。保羅在寫給提摩太的信中,就特別提到提摩太的外祖母羅以,以及他母親友妮基真實無偽的信仰。她們很可能在提摩太年幼時,就教導他聖經的真理,使他後來決志接受耶穌成為個人生命的救主(提摩太後書3章15節)。

那麼,我們該如何把信仰傳承給下一代呢?藉著上帝愛的激勵,加上聖靈所賜的能力(1章7節),我們能以基督徒應有的言行舉止,與人分享耶穌的福音(2章2節)。除了傳授精湛的技藝之外,我們更應該將寶貴的信仰傳承下去。

— 黎梅靈(特約作者)

上帝啊!求祢幫助我,知道如何透過言語、行為,
以及每日生活的點點滴滴,將基督信仰傳承給下一代。


你最近學習到哪些聖經真理,可以與下一代分享?你的哪些生活方式能反映出你的基督信仰?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9-20章;馬太福音18章21-35節


靈命日糧 : 終獲自由

讀經: 約翰福音8章31-36節


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約翰福音8章36節


英國記者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曾在殘酷的黎巴嫩內戰中被擄為人質達5年之久。他在獲得自由的20年後,才有機會與那位使他獲救的談判專家會面。當他終於見到聯合國特使皮科(Giandomenico Picco)時,他只是說:「謝謝你讓我重獲自由!」一句簡單的話,卻道盡千言萬語。因皮科曾冒著生命危險,在危機四伏的談判中,為麥卡錫和其他人質爭取重獲自由的機會。

作為基督徒,我們可以理解這種難能可貴的自由。耶穌在十字架上犧牲生命,好讓你我及所有人都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如今,身為上帝的兒女,我們能明白使徒保羅大膽的宣告:「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加拉太書5章1節)。

約翰福音也提到在基督裡的自由:「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約翰福音8章36節)

但這是怎樣的自由呢?在耶穌裡,我們能經歷自由且脫離了罪和罪的轄制,並能脫離罪咎、羞恥、憂慮、撒但的謊言、各種迷信、錯誤的教導和永遠的死亡。我們不再是罪惡的俘虜,能自由地以恩慈待人、活出盼望、愛鄰舍也能愛仇敵。當我們順從聖靈的引導時,就能饒恕人,因我們已被饒恕。

今天,讓我們為這一切感謝上帝,並因著愛,讓眾人看見上帝那使人得自由的大能!

— 雷翠霞

上帝啊,感謝祢賜我自由和生命,又讓我能以恩慈待人!


你可以將哪些束縛心靈的枷鎖交給上帝?當上帝使你得自由,你要對祂說些什麼來表達感謝呢?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6-18章;馬太福音18章1-2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