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為誰而做?

讀經: 撒母耳記下23章13-17節


他⋯⋯將水奠在耶和華面前。—撒母耳記下23章16節


這個畫面實在讓我忍俊不禁:群眾聚集在墨西哥一條大街的兩旁,揮舞旗幟並拋出彩色紙屑,等候歡迎教宗的到來。一隻流浪小狗大搖大擺地走在大街的中央,似乎咧嘴微笑的樣子,彷彿所有的歡呼聲都是為牠而發。是啊!每個人都應該要有得意的一天,連這隻小狗也想如此。

這個小狗搶風頭的畫面確實很有趣,然而奪取別人的榮耀卻可以摧毀我們。大衛知道這個道理,因此他不肯喝勇士們冒著生命危險所取來的水。那時大衛留守在堡壘裡,非利士人的駐軍在伯利恆,大衛渴想說,希望有人能取些伯利恆的井水給他喝。這三個勇士竟把他的話當真,冒死闖越敵人的防線將水取回來。他們的忠誠讓大衛非常感動,但大衛覺得自己不配接受他們如此的效忠,於是把水接了過來卻不肯喝,而是「將水奠在耶和華面前」,當作奠祭獻給上帝(撒母耳記下23章16節)。

我們對讚美和榮譽的回應反映了我們的內心。若讚美的對象是其他人,尤其是上帝時,我們便不應搶奪這份榮耀,也不應將功勞歸給自己。當我們獲得別人的讚美時,應感謝對方,並將一切榮耀都歸於耶穌。那「水」也不是給我們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獻上感謝,然後澆奠在上帝面前。

— 韋陌格

上帝,願我的口常說出讚美祢的話。
唯有祢配得讚美!


你今天聽到了什麼對自己或他人的讚美?你的內心做何回應呢?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15-17章;提摩太後書2章


靈命日糧 : 心存盼望

讀經: 彌迦書7章2-7節


至於我,我要仰望耶和華。—彌迦書7章7節


全球有數百萬人患有季節性抑鬱症,我是其中之一。這病症常見於冬季日短夜長、日照不足的地方。當我開始懼怕冬季的冷冽永遠不會結束時,我迫切希望能看到一些跡象,證明日照更長且天氣更暖和的日子即將到來。

春天的花朵成功地衝破殘雪悄悄綻放,宣告春回大地,這也強而有力地提醒我,上帝所賜的盼望能超越我們所面臨最黑暗的景況。先知彌迦對此感同身受,因為以色列人遠離上帝,以致他在心靈上經歷了難熬的「寒冬」。當彌迦放眼觀看這蒼涼的境況,他哀嘆世間的確沒有正直的人(彌迦書7章2節)。

然而,情況雖看似嚴峻,先知彌迦仍心存盼望。即使在困境中他看不到任何憑據,他堅信上帝正在工作(7節)。

在幽暗的景況中或看似永無止境的「寒冬」裡,當春天好像渺無蹤影,我們也會和彌迦一樣面臨同樣的掙扎。我們是否會陷入絕望?還是我們會選擇「仰望耶和華」?(7節)

我們對上帝的盼望永不會落空(羅馬書5章5節)。祂應許我們將來不再有「寒冬」,那時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啟示錄21章4節)。在那日之前,讓我們信靠祂,宣告「我的指望在乎祢」(詩篇39篇7節)。

— 夏莉珊

天父,在人生中艱難的時刻,我很容易感到沮喪,
求祢幫助我在困境中仰望祢。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幫助我與別人分享祢所賜的平安。


在黑暗的景況中,你的盼望從何而來?上帝曾在怎樣的「寒冬」中賜給你所需的盼望?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12-14章;提摩太後書1章


靈命日糧 : 海邊的禱告

讀經: 詩篇148篇


願這些都讚美耶和華的名;因為獨有祂的名被尊崇。—詩篇148篇13節


為慶祝25年銀婚紀念日,我和丈夫特別到海邊度假,在沙灘上一起讀聖經。有好些小販從旁經過,向我們兜售產品。我們向每一位小販道謝,但並沒有購買任何商品。一位名叫費南多的小販對我的拒絕報以微笑,但仍不斷遊說我們買點東西送給朋友。最後知道我沒有意思購買後,費南多收拾東西準備離開,但仍笑容可掬。我對他說:「願上帝賜福給你!」

費南多立刻轉身對我說:「是的,上帝已經使我蒙福,耶穌改變了我的生命!」他隨即跪坐在我們中間,向我們述說:「我感覺上帝正與我們同在。」並與我們分享14年前,上帝如何拯救他脫離毒品和酒癮的綑綁。

當我聽見他完整地背誦一篇又一篇的聖經詩篇,並為我們禱告時,我不禁感動地潸然淚下。那天,就在那個海邊,我們一同讚美上帝,因祂的同在而歡欣喜樂。

詩篇148篇是讚美的禱告,詩人鼓勵所有的受造物「都讚美耶和華的名,因祂一吩咐便都造成」(5節),「因為獨有祂的名被尊崇,祂的榮耀在天地之上」(13節)。

雖然上帝邀請我們將一切的需要都帶到祂面前,並相信祂會垂聽也會顧念我們,但祂也喜悅我們隨時隨地都能以禱告感謝、讚美祂,即使在海邊度假時也是一樣!

— 鄧書琪

上帝啊,願我用祢所賜的每一口氣息來頌讚祢!


今日你會為何事讚美上帝?別人的生命見證如何激發你稱頌上帝呢?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9-11章;提摩太前書6章


靈命日糧 : 剛強壯膽

讀經: 約書亞記1章1-9節


我怎樣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約書亞記1章5節


每天夜晚,當年幼的迦勒閉上眼睛準備睡覺時,總感覺自己被黑暗籠罩。房間裡靜悄悄的,偶爾木造的房子發出吱吱的聲響,使整個房間更顯陰森。接著,閣樓裡的蝙蝠開始變得活躍,不時傳來煽動翅膀的聲音。媽媽在迦勒的房裡放了一盞小夜燈,但他仍然害怕黑暗。一天晚上,爸爸在迦勒的床尾板上貼了一節聖經的經文:「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耶和華你的上帝必與你同在」(約書亞記1章9節)。於是,迦勒開始每晚讀這節經文,這句留在床尾板上的應許陪伴他度過許多夜晚,直到他離家上大學。

我們在約書亞記第1章讀到,約書亞在摩西死後準備接任成為以色列民的領袖。上帝曾多次吩咐約書亞和以色列人要「剛強壯膽」(6-7、9節),可見這句話十分重要!面對未知的將來,他們難免會恐懼,但上帝卻安慰他們說:「我怎樣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5節)

感到恐懼是很正常的事,但若一直生活在恐懼中,將會危害我們身心靈的健康。上帝過去曾如此鼓勵祂的僕人,同樣地,你我也能因那位應許永遠與我們同在的上帝而剛強壯膽,不再懼怕!

— 凱辛蒂

信實的天父,感謝祢一直與我同在。
求祢幫助我記得祢的應許,在害怕時仍信靠祢。


你最常感到害怕的是什麼呢?默想上帝的應許,如何幫助你克服恐懼和憂慮?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6-8章;提摩太前書5章


靈命日糧 : 生命根源

讀經: 耶利米書17章5-8節


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靠的,……他必像樹栽於水旁。—耶利米書17章7-8節


在2019年4月,美國加州維克多維爾(Victorville)的一個郊區小鎮,被掩埋在成堆的風滾草之中。強風把這種隨風滾動的薊類植物,從它們生長的莫哈韋沙漠吹向鄰近的住宅區。這種惱人的雜草可以長到約2公尺的驚人高度,在成熟傳播種子時,整株植物的根部就會脫離土壤,然後隨風翻滾,造成巨大危害。

當我讀到先知耶利米論及那些「心中離棄耶和華的」(耶利米書17章5節),我就聯想到風滾草。耶利米說,人若恃憑肉體為自己的力量,必像沙漠中的灌木,未來完全沒有希望(5-6節)。但與此截然不同的是,人若倚靠上帝而不依賴人,就會像樹木一樣,能以強壯深厚的樹根,從上帝汲取力量,使他們得以保持活力,甚至在乾旱的環境中亦是如此。

風滾草跟樹木都有根。但風滾草卻脫離生命的根源,導致乾枯而死。相反地,樹木卻與根部保持連結,使它們能夠茁壯繁茂,而且即使在困境當中,仍緊緊抓住那支撐它們活下去的源頭。同樣地,當我們緊緊倚靠上帝,從聖經提供的智慧汲取力量及鼓勵,在禱告中與上帝交談,我們也能得著祂所供應那賜人生命和維繫生命的力量。

— 洪可婷

賜人生命的上帝,祢是我生命的根源,
謝謝祢賜我所需的一切,讓我能克服艱難走出困境。


在你面臨乾旱困乏的時候,上帝如何扶持你?今天你要如何與上帝建立更深厚的關係?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5章;提摩太前書4章


靈命日糧 : 射得好?

讀經: 詩篇136篇10-26節


稱謝那擊殺埃及人之長子的,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詩篇136篇10節


當迪士尼的經典卡通《小鹿斑比》重新上映時,不少父母都帶著兒女重溫自己的兒時回憶。一位年輕的媽媽也是其中之一,她的丈夫熱愛打獵,家中擺滿了許多讓人驚嘆的戰利品。她與稚齡的兒女一同在電影院欣賞影片,在看到小鹿斑比的媽媽被獵人射殺時,她也與孩子一同驚呼和哀嘆,但她的小兒子卻天真地大喊了一聲:「射得好!」至今在她的家族聚會中,家人仍會提起這件讓她感到尷尬的事。

有時,我們對孩子的童言童語會一笑置之。然而,當我們看到詩篇136篇也有類似的話,我們又該如何呢?以色列百姓是蒙上帝揀選和拯救的子民,他們會稱謝上帝對萬物、對他們那恆久的愛,但不包括他們的敵人。所以詩人要百姓「稱謝那擊殺埃及人之長子的」(10節;出埃及記12章29-30節)。

這聽起來是否有點像在他人痛失至親手足時,大喊那句「射得好」?

故此,我們需要瞭解上帝整全的救贖計劃。唯有藉著耶穌的復活所帶來的盼望,全世界的人才都有機會進入上帝的家,成為一家人,一起品嘗福樂、悲傷與歡樂。唯有在我們接受耶穌為個人的救主,並在祂裡面重生,才能與人分享那位奇妙的上帝,祂愛每一個人,甘願為你我犧牲受死。

— 狄馬汀

天父,雖然我看不見祢,但謝謝祢給我相信的理由,
祢對所有人的心意及慈愛,實在是過於我所能測度的。


你覺得詩篇136篇稱謝26次的理由是什麼呢?哪些詞語表明上帝的心意是要向所有人施恩?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1-2章;提摩太前書3章


靈命日糧 : 洗衣日

讀經: 馬太福音28章16-20節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馬太福音28章19節


在美國,有位查德牧師開車經過教會附近的低收入社區時,看到這些「鄰舍」的需要,便開始為他們禱告,希望能為他們做點事。他發現那裡開了一間小小的自助洗衣店,就停車走了進去。店裡擠滿了顧客,其中還有人為了要使用乾衣機,開口向他要一枚銅板。這個微不足道的請求給了查德靈感,開始了每週一次的「洗衣日」。他鼓勵會友捐贈銅板及洗衣粉給洗衣店,與顧客一起禱告,並資助店主增添洗衣設備。

他們的教會勇敢地將資助洗衣店的計劃包括在社區佈道中,反映了耶穌交代祂門徒的大使命,因耶穌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馬太福音28章18-19節)

聖靈大能的同在,使福音能傳給「萬民」,甚至包括那間洗衣店的顧客。的確,我們並不是孤軍奮戰。因為耶穌已經應許:「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20節)

查德牧師親身經歷了這個真理。一次當他在那間洗衣店裡,為一位罹患癌症的顧客傑夫禱告,結束之後一睜開眼睛,就看到所有的顧客也都一起為傑夫禱告。那是他身為牧師,所經歷過其中一個最神聖的時刻。

讓我們一起去向鄰舍、向萬民宣揚基督的愛吧!

— 雷翠霞

親愛的耶穌,請祢今日幫助我,
讓我能去向人宣揚祢的好消息。


今天你可以在社區裡向誰傳揚基督的愛呢?聖靈大能的同在如何使你有能力去傳福音?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65-66章;提摩太前書2章


靈命日糧 : 出了什麼差錯?

讀經: 提摩太前書1章12-17節


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提摩太前書1章15節


有個經常聽到的故事,就是《泰晤士報》在20世紀初向讀者提出一個問題:這世界出了什麼差錯?

這是個好問題,不是嗎?有人可能會立即回應:「你給我多少時間回答呢?」這樣的回應確實很恰當,因為這個世界出的差錯太多了,說也說不完。問題發出之後,《泰唔士報》收到不少回覆,但其中有個精簡的回覆最為經典。那是出自英國作家、詩人兼哲學家的卻斯特頓(G. K. Chesterton),他的回答令人耳目一新,他沒有怪罪指責別人,反倒回答說:「是我出了差錯!」

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固然有可議之處,但那個回答卻道出了事實。早在卻斯特頓之前,就已經有一位名為保羅的使徒,也承認自己絕非模範市民,他還揭示自己過往的錯誤說:「我從前是褻瀆上帝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提摩太前書1章13節)。接著,保羅指出耶穌來是要拯救罪人,並像卻斯特頓那樣坦言:「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15節)。保羅清楚知道這個世界從古至今出了什麼差錯,他更知道讓萬事萬物回歸正軌的唯一盼望就是「我主的恩」(14節)。這是個多麼奇妙的事實!這個永恆的真理使我們能仰望基督愛的拯救!

— 博約翰

上帝,謝謝祢以無比的耐心對待我這個罪人。
但願尊貴與榮耀都歸於祢,直到永永遠遠。


這世界出了什麼差錯?你認同保羅和卻斯特頓的答案嗎?你如何接受這答案而不落入自我憎惡呢?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62-64章;提摩太前書1章


靈命日糧 : 黃金疤痕

讀經: 哥林多後書12章1-10節


我若必須自誇,就誇那關乎我軟弱的事便了。—哥林多後書11章30節


在荷蘭,有一群時尚設計師開辦了「金繕修復」工作坊。日本的金繕修復藝術(Kintsugi)是在破損的瓷器上用金漆填補裂縫,這群設計師便是從中得到啟發,一起合作修補衣物,並且特別突出修補的痕跡而不試圖掩蓋。受邀參加修補工作的人都帶了一件自己珍愛但破損的衣物,然後用黃金來做修補。當原本破損的衣物經過他們重新加工後,那些修補的痕跡都變成了美麗的裝飾,有如「黃金疤痕」。

那些衣物得以變身,是在於突顯了原本的裂痕或破洞。或許這就像保羅所說,他會「自誇」那些顯示自己軟弱的事。雖然他「所得的啟示甚大」,但他卻不以此為誇耀(哥林多後書12章6節)。保羅說有根「刺」加在他肉體上(7節),以免他自高自大。至今沒有人確切地知道保羅的「刺」是什麼,或許是憂鬱、某種瘧疾、敵人的迫害或其他事物。但無論那是什麼,保羅祈求上帝挪去這根刺,但上帝卻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9節)

舊衣服上的裂痕和破洞能在設計師重新製作後,成為美麗的標記,我們生命中的破碎和軟弱也一樣,可以成為上帝的能力與榮光閃耀之處。上帝會修復我、改變我們,並使我們的軟弱變得美麗。

— 畢愛敏

上帝啊,求祢使我的每道傷痕都能成為黃金疤痕,
因祢醫治修復我,使祢的名得榮耀。


你有哪些缺點是你想掩蓋的呢?上帝如何透過你的軟弱彰顯祂的能力?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9-61章;帖撒羅尼迦後書3章


靈命日糧 : 勝過仇恨

讀經: 路加福音23章32-34、44-46節


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章34節


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市,克里斯的母親莎朗達連同其他八個人,在參加週三晚上查經班時遭人殺害。在他母親慘遭不幸的那一天,克里斯沒想到自己竟然說出了滿有能力和寬容的話語:「愛能勝過仇恨。」是什麼塑造了這個青少年的生命,以至他能由心而發地說出這些話呢?克里斯是一個信靠耶穌的基督徒,他的母親也總是全心全意地去愛每一個人。

在路加福音23章26-49節的描述,彷彿將我們帶到刑場的最前排,將要被處決的有兩個罪犯和無罪的耶穌(32節),他們三個人都被釘在十字架上(33節)。當被掛在十字架的人喘氣、呻吟,並可能發出抱怨時,只聽到耶穌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34節)。這位活出愛的基督,因為宗教領袖們充滿仇恨的倡議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儘管在極大的痛苦中,耶穌的愛使祂仍然能勝過一切!

你或你所愛的人是否成了別人仇恨、惡意、苦毒或卑鄙的攻擊目標?祈願你的苦痛能促使你向上帝禱告,並願耶穌的榜樣,以及像克里斯這樣的人,能激勵你藉著聖靈的能力去選擇愛,而非選擇仇恨。

— 簡恩德

天父,當我覺得難以原諒別人的時候,求祢赦免我。
求祢讓我的生命可以顯明愛能勝過仇恨!


你何時覺得很難去愛某一個人?現在你難以原諒誰呢?你可以採取什麼行動呢?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6-58章;帖撒羅尼迦後書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