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謙讓的心

讀經: 腓立比書4章1-7節


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腓立比書4章5節


在蘇斯博士(Dr. Seuss)寫的一個離奇故事裡,講到「北行的薩克斯人與南行的薩克斯人」要穿過普拉克斯的大草原。兩人正面相遇,卻沒有一方要讓路。第一個薩克斯人氣憤地誓言,就算讓整個世界都動不了,仍要堅持下去。當他們爭得面紅耳赤時,世界卻繼續運行並繞過他們建了高速公路。

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人類的本性,雖然讓人覺得不自在但卻十分精確。我們常會很直覺地認為自己是對的,而且頑固地抓緊這種直覺,甚至不惜造成破壞。

還好,慈愛的上帝願意軟化人類頑固的心。使徒保羅深明此理,所以當腓立比教會的兩個成員之間有些紛爭,保羅因愛她們而加以指正(腓立比書4章2節)。先前他教導信徒要愛他人,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2章5-8節),故此保羅要求他們「幫助這兩個女人」,因為她們是與他一起傳福音的同工(4章3節)。看來和解與明智的妥協需要團隊一起努力達成。

當然有時候我們要堅定立場,但效法耶穌的方式必然與不退讓的薩克斯人大相逕庭!人生當中有許多事並不值得爭奪,我們可以為芝麻綠豆的小事爭鬥到兩敗俱傷(加拉太書5章15節);或者我們可以放下自己的驕傲,欣然接受睿智的勸告,並以謙讓的心尋求與弟兄姐妹同心合一。

— 葛庭墨

慈愛的上帝,請軟化我剛硬頑梗的心,使我真正活出合一。求祢幫助我能敞開心,接受智慧的勸誡。


你現在正為了何事而爭呢?睿智的朋友如何幫助你解決現狀呢?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0-31章;腓立比書4章


靈命日糧 : 我們重要嗎?

讀經: 詩篇90篇1-2、10-17節


求祢使我們早晨飽嘗祢的慈愛,好使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詩篇90篇14節,新譯本


這幾個月來,我一直與一位年輕人以書信交流,他對信仰很有追求。有一回他寫道:「我們充其量不過是歷史洪流中極微小的一個光點,那我們重要嗎?」

以色列的先知摩西也有同感,他說:「我們一生的年日⋯⋯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篇90篇10節)。人生的短暫會使我們擔憂,也使我們懷疑自己是否重要。

我們確實重要,因為那位創造我們的上帝至深且永恆地愛我們。在詩篇90篇,摩西如此禱告:「求祢使我們⋯⋯飽嘗祢的慈愛」(14節,新譯本)。因為上帝看重我們,所以我們並非微不足道。

我們重要,因為我們能向其他人顯明上帝的愛。縱然我們一生的年日很短暫,但若能留下上帝的愛給人,生命就不會毫無意義。我們在這世上不是為了賺錢與風光退休,而是藉由對人顯露上帝的愛,讓他們認識上帝。

最後,雖然我們在世上的年日稍縱即逝,但我們卻有永恆的生命。因為耶穌從死裡復活,我們會永遠活著。那就是為何摩西向我們確定,上帝將「使我們早晨飽嘗[祂]的慈愛」。在那「早晨」我們會復活,將永遠活在愛中。你能說我們的生命不具意義嗎?

— 羅大衛

慈愛的上帝,感謝祢看重我、珍視我。
求祢幫助我能與其他人分享祢的愛。


你何時曾為自己生命的重要性而感到困惑?詩篇90篇如何解答你的疑惑呢?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28-29章;腓立比書3章


靈命日糧 : 你會再見到她

讀經: 哥林多前書15章3-4、12-22節<


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哥林多前書15章22節


我走進昏暗且安靜的房間裡,拉了一張椅子,坐在我朋友潔琦的床邊。在開始與癌症搏鬥的三年前,潔琦是個充滿朝氣的人。我仍然記得她笑逐顏開的樣子──眼裡洋溢生命光彩,笑容滿面容光煥發。現在她靜靜地躺著,一動也不動,只能在這個提供特別照顧的醫療院等我來探訪她。

我不知該說什麼,只好讀一些經文給她聽。我拿出聖經,翻到哥林多前書第1章所標記的一處經文,然後開始朗讀。

探訪結束之後,我悲痛難抑地坐在停車場的車子內,後來腦海裡浮現的一個想法止住了我的淚水:你會再見到她!在陷入悲傷時,我忘記了對基督徒而言,死亡只是暫時的(哥林多前書15章21-22節)。我知道我會再見到潔琦,因為我們倆都相信耶穌為赦免我們的罪死而復活(3-4節)。耶穌被釘之後死而復活,摧毀了死亡的權勢。死亡再也不能使基督徒彼此之間永遠分離,也不能使我們與上帝隔絕。我們死後將在天堂與上帝、與屬靈的兄弟姐妹們同住,直到永遠!

因為耶穌今日依舊活著,所以我們這些相信祂的人,在悲傷和痛失至親時仍有盼望。死亡已經被十字架的勝利吞滅擊敗了!(54節)

— 史珍妮

親愛的耶穌,謝謝祢為我的罪而死。
我相信祢今日仍然活著,因為上帝使祢從死裡復活。

歡迎瀏覽我們的網站,閱讀探索叢書《如何走出哀傷?》



當你悲傷時,上帝如何安慰你?今天祂會如何使用你去安慰某個悲傷的人?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26-27章;腓立比書2章


靈命日糧 : 從結尾開始

讀經: 腓立比書1章3-11節


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立比書1章6節


記得小時候常有人問我:「你長大以後要做什麼?」我的答案總是像風一樣變幻莫測,我想過做醫生、消防隊員、宣教士、帶領敬拜的人、物理學家,甚至是馬蓋先(美國電視連續劇《百戰天龍》的男主角)。如今我已是四個孩子的爸爸,我想當他們遇到這個問題時也很難回答。有時候,我只想對他們說:「我知道你將來會成為怎麼樣的人!」有時父母從孩子們身上所看見的,會比孩子們自己看到的更多。

這與保羅在腓立比信徒身上所看見的是同樣的道理,保羅深愛這些腓立比信徒,並常為他們禱告(腓立比書1章3節)。保羅能看到最終的結果,他知道到了最後他們會成為怎麼樣的人。聖經給我們看見這個救贖計劃完成後的榮耀景象──萬物的復活與更新(參閱哥林多前書15章;啟示錄21章),而聖經也告訴我們是誰在主導這個救贖計劃。

保羅在監獄寫了腓立比書,這封信的頭幾行就提醒腓立比教會的眾信徒:「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1章6節)。耶穌動了善工,就必完成這工。「成全」這個詞尤其重要──萬事萬物不會只是結束或消失,因為上帝不會遺留下未完成的事情。

— 裴格倫

親愛的耶穌,謝謝祢掌管我的一生,我無法靠自己達到目標。我將自己的生命獻給祢,幫助我能信靠祢。


你正主導自己的人生嗎?你如何將主權放在耶穌手中,讓祂塑造你的一生?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23-25章;腓立比書1章


靈命日糧 : 奇怪的安慰

讀經: 列王紀下6章15-17節


耶和華啊,求祢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列王紀下6章17節


麗莎罹患癌症又剛流產,她收到了一張慰問卡,上面的經文寫著:「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列王紀下6章17節)。這令她十分納悶,心想:這節關於火車火馬的經文並不適合我的現況啊!

接著「火車火馬」開始陸續出現:一些抗癌成功的人花時間陪伴她、傾聽她的心聲;麗莎的丈夫從海外的軍事任務中提早返回;朋友們陪著她一起祈禱。但最能讓麗莎感受到上帝的愛是朋友佩琳來探望的時刻,佩琳帶了兩盒紙巾來陪她一起哭泣。佩琳完全瞭解麗莎的心情,因為她也經歷過流產的傷痛。麗莎說:「這比什麼都重要。現在我看出這張卡片的意義了,我的『火車火馬』一直都在我身邊。」

當敵軍圍攻以色列時,許多天使保護著以利沙。但是以利沙的僕人看不到他們,便驚惶地對先知喊道:「我主啊,我們怎樣行才好呢?」(15節)以利沙就向上帝禱告說:「耶和華啊,求祢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17節)

當我們仰望上帝時,生活中的危機會讓我們看見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並讓我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我們也會明白上帝的安慰和祂的同在將永不離開,祂會用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彰顯祂的愛。

— 葛庭墨

慈愛的上帝,感謝祢那全然可靠的同在。
求祢開啟我的雙眼,讓我今天就能重新認識祢。


收到壞消息時,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呢?過去你遇到的危機,曾讓你對上帝有什麼新的認識?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20-22章;以弗所書6章


靈命日糧 : 驅除入侵者

讀經: 以弗所書5章25-33節


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以弗所書5章25節


天才矇矇亮的時候,我的丈夫就起床走進廚房。我看到廚房的燈開了又關,不知道他在做什麼。過後我想起了前一天早上驚悚的一幕,我在廚房檯面上看到一個「入侵者」,就是可憎的小強──蟑螂。當時我忍不住尖叫,丈夫知道我最害怕這種六腳昆蟲,馬上趕過來處理。今天早上他特意提早起床,便是想確保廚房裡沒有任何「入侵者」,好讓我可以安心地進廚房,真是好老公!

丈夫把我放在心上,把我的需要看得比他自己的重要。對我來說,他的舉動說明了以弗所書5章25節,保羅所描述的愛:「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保羅還說:「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28節)。保羅之所以會把丈夫的愛與基督的愛相互比較,是因為耶穌將我們的需要看得比祂自己的重要。我的丈夫知道我很害怕那些「入侵者」,因此他將我的需求擺在第一。

這個原則不僅適用於丈夫。當我們以耶穌為榜樣,每個人都可以因著愛而甘願犧牲自己的益處,幫助別人驅除「入侵者」,比如壓力、恐懼、羞恥或焦慮等等,好讓他們能坦然無懼地生活!

— 莫麗莎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賜下祢的獨生愛子,
祂驅除了我生命中「罪」這個入侵者,並使我能與祢和好!


上帝會讓你幫助別人驅除什麼樣的「入侵者」呢?如何讓別人幫助你驅除你生命中的「入侵者」?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7-19章;以弗所書5章17-33節


靈命日糧 : 永不離棄

讀經: 約翰福音10章22-30節


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約翰福音10章28節


朱利奧騎著自行車穿越喬治華盛頓大橋,這是一條橫跨哈德遜河上,連接紐約市和新澤西州的繁忙雙層通道,沒想到他遇到了生死攸關的情況。一名男子站在大橋的壁架上,正準備往下跳。朱利奧知道警方無法及時趕到,因此迅速採取了行動。他在訪談中回憶說,當時他立即跳下自行車,展開雙臂,對那名男子說:「不要跳!我們都愛你!」然後,朱利奧就像帶著拐杖的牧羊人,抓住這名心緒紛亂的男子,並在另一位路人的幫助下將他帶到安全地帶。據報導,即使那名男子已經沒有危險了,朱利奧仍緊緊地抓住他,沒有放手。

早在兩千多年前,在一個生死攸關的情況下,好牧人耶穌說,祂將捨命以拯救世人,永不放棄那些相信祂的人。耶穌概述了祂會如何賜福給自己的羊群:他們可以親身認識祂,擁有永遠的生命、永不滅亡,並能得到祂的看顧。這份保障並非依賴原本軟弱無力的羊群,而是單單倚靠牧羊人所成就的一切,這位牧羊人絕不會放手,不會讓任何人從祂的手裡「把他們奪去」(約翰福音10章28-29節)。

在我們心緒紛亂而感到絕望時,耶穌拯救了我們,現在我們能在祂裡面得到安全和保障。祂愛我們,尋找我們,找到了就拯救我們,並且應許永不放棄或離開我們!

— 魏馬文

耶穌,當我因為犯罪而離開祢的時候,
感謝祢莫大的恩典抓住了我,並且永不離棄我。


是什麼讓你對自己與耶穌的關係感到沒有保障?知道這份保障是單倚靠耶穌所成就的,你有何感想?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4-16章;以弗所書5章1-16節


靈命日糧 : 活出基督

讀經: 歌羅西書1章25-27節


上帝願意叫他們知道,這奧秘⋯⋯-有何等豐盛的榮耀,就是基督在你們心裡成了有榮耀的盼望。—歌羅西書1章27節


聖女小德蘭(Thérèse of Lisieux)原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直到她母親在她四歲時過世,她變得膽怯,容易焦慮。但在多年後的一個聖誕節前夕,一切都改變了。小德蘭在教會慶祝了耶穌的降生後,上帝使她從恐懼中釋放出來,並賜給她喜樂的心。她知道自己經歷了聖子耶穌道成肉身的大能,有耶穌基督居住在她的心中,所以她才得到改變。

基督住在我們心中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個奧秘,正如保羅告訴歌羅西教會說,這是上帝「歷世歷代所隱藏的奧秘」(歌羅西書1章26節),但如今上帝卻向祂的子民顯明。上帝向他們揭示了「這奧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就是基督在你們心裡成了有榮耀的盼望」(27節)。因為基督住在歌羅西教會信徒的心裡,所以他們能夠體驗到新生命的喜樂,不再被有罪的老我所奴役。

如果我們懇求耶穌成為我們的救主,那麼我們也將活出基督在我們心中居住的奧秘。透過聖靈,祂可以使我們像聖女小德蘭一樣,從恐懼中被釋放出來,並使我們結出聖靈的果實,如喜樂、和平與節制等等(加拉太書5章22-23節)。

感謝基督住在我們裡面,讓我們體會這奇妙奧秘!

— 潘艾梅

耶穌,感謝祢甘願卑微地降世為人,住在我的心中。
求祢幫助我能更瞭解祢在我生命中的工作。


你的生活如何反映基督的樣式?在其他基督徒身上,你看見他們如何活出基督呢?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1-13章;以弗所書4章


靈命日糧 : 愛的根基

讀經: 以弗所書3章14-21節


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明白基督的愛!—以弗所書3章17-18節


美君從天竺葵剪下一枝花莖之後,便將花莖末端的切口浸入蜂蜜中,最後再插入裝滿堆肥的花盆裡。她說:「只要按著這簡單的步驟就行了!」美君是在教我繁殖天竺葵的方法,告訴我如何將一棵健康的植物加以分株繁殖,這樣我就有鮮花可以與人分享。她說,蜂蜜有助於幼株生根。

看著她為植物進行分株繁殖的時候,我不禁思想:什麼能幫助我們建立屬靈生命的根基?什麼能讓我們茁壯成長,成為大有信心的人?什麼能使我們的屬靈生命不致枯萎或停止成長?保羅在寫信給以弗所的信徒時,談到我們要在愛中扎根建基(以弗所書3章17節)。這愛是從上帝而來,祂賜下聖靈使我們茁壯成長。基督就住在我們心裡,當我們開始「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18節),就可充分經歷上帝的同在,讓上帝的一切豐盛充滿我們(19節)。

靈命的成長需要在上帝的愛裡扎根,我們需要思想一個不變的事實,那就是我們都蒙上帝所愛,祂能「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20節)。我們信仰的基礎真是奇妙啊!

— 畢愛敏

上帝,感謝祢愛我。求祢幫助我常思想祢對我真實的愛。
願祢的愛在我心裡滋長,為我的生命及需要幫助的世界帶來美善。


如何將默想上帝的愛培養成習慣呢?今天你要將上帝的愛告訴誰呢?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9-10章 ; 以弗所書3章


靈命日糧 : 看出圖像

讀經: 詩篇119篇97-104節


求祢開我的眼睛,使我看出祢律法中的奇妙。—詩篇119篇18節


最近,我發現了變形雕塑的奧妙。這些藝術品在乍看之下似乎只是隨意組合的雜物,只有從正確的角度觀看,才能產生視覺效果。例如有件作品以一連串垂直排列的枝杆,呈現某位著名領袖的容貌。另一件作品則以許多電纜,勾劃出一頭大象的輪廓。還有一件藝術品是以電線連結數百個黑點,從正確的角度便可看出那是一位女士的眼睛。欣賞變形雕塑的關鍵在於以不同的角度觀看,直到看出其中隱含的圖像。

有時我們難以明白聖經中許多歷史、詩歌及其他方面的經文,但聖經本身卻告訴我們如何闡釋隱含的真意。就像欣賞變形雕塑一樣,從不同的角度觀看,並且深入思考。

對於耶穌所說的比喻也是如此。細心思考的人才能看出隱含的真意(馬太福音13章10-16節)。保羅告訴提摩太要思想對他的勸勉,如此上帝必給他領悟力(提摩太後書2章7節)。此外,詩篇119篇也多次提到,默想上帝的話語能得著智慧及悟性,並可開啟我們的眼睛看見箇中意思(18、97-99節)。

何不花一週的時間思想一個耶穌的比喻,或一次讀完一卷福音書?讓我們花些時間,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一節經文並深入思想,因為從聖經而得的智慧是來自默想而非單靠閱讀。

上帝啊,求祢開我的眼睛,使我能看見!

— 霍薛頓

上帝啊,求祢帶領我沉浸在祢的話語之中。開我的眼,
使我看見箇中奧妙之處,並讓我能夠融會貫通。


你認為閱讀聖經及默想聖經有何分別?你會如何花時間默想今天的經文?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7-8章 ; 以弗所書2章